第一百一十章 大戲開張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來點豬頭肉字數:3109更新時間:24/06/28 13:14:28
整個洪武二十六年,大家似乎都是在關心、揣測洪武皇帝的身體狀況。
而到了洪武二十七年,開年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春闈。天下士子雲集京師,準備會試了。
按照大明的規矩,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定於辰、戌、醜、未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選答一道;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
朱允熥這個皇太孫提前去了夫子廟,這裏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羣組成。
貢院就不用說了,這就是會試的考場,現在號舍就超過了一萬間。再加上官房、膳房、庫房、雜役兵房等數百間,自然也就佔地多、建築多。
關於主考官的爭論也算是定下來了,皇太孫本來是舉薦駙馬爺梅殷,理由是梅殷有才學,而且曾經是山東學政。
但是文官們不認可,認爲會試向來都是禮部負責,就該是禮部派人,選德才兼備之人主考。
太孫此前就打發了一些勳貴離京,好像都是不太聽話的。而現在呢,文官們也不聽話了。
太孫舉薦的文官不認,文官們舉薦的太孫不準。
金榜題名時,對於無數讀書人來說就是最爲風光的時刻。哪怕能夠參加會試的,都是各省讀書種子,已經有了舉人的身份可以進入官場。
朱允熥非常不高興,說道,“中原之地歷來文風濃厚,怎麼就不能是會元?”
這一下趙勉沒有任何的意見,一百人算是合理的數量了。
這也是大明現在科舉的特點之一,開科取士的人數沒有固定的數量。朝廷缺人,一科可能三四百人,要是不缺人的話一科可能就是三四十人。
仔細檢查了號舍,朱允熥非常滿意,“掄才大典實在是大事,有司萬萬不可大意。一應舞弊、枉法之事,決不輕饒!”
過去的一年他看似比較憋屈,太孫弄出來了一個北鎮撫司,這是對錦衣衛的削弱和制衡。
但是舉人哪有進士來的風光,正經的文官哪個不希望以進士的身份步入仕途呢。
看到朱允熥瞪眼,蔣瓛立刻不敢多說什麼了。
蔣瓛和朱忠立刻領命,散播小道消息對於他們這些錦衣衛來說也十分擅長。
蔣瓛就提醒說道,“殿下,現如今士子不敢去權貴、高官府前投拜帖。”
一番僵持之後,趙勉這個戶部尚書成爲了主考官。
朱允熥非常不高興,說道,“這一科取士一百,不可多。”
朱允熥再次召見趙勉,說道,“此次會試,我想着看到會元、亞元出自中原之地。”
隨行官員自然是連忙領命,科舉這樣的事情沒有人敢大意。當然對於有些人來說,這也是機會了。
就比如說上一科的洪武二十四年,一共只有三十一人金榜題名。
投拜貼這樣的事情也是非常常見,無非就是那些即將應試的士子們想要找到靠山,或者是揚名。所以攔轎的現象會有,去高門大戶的府門投帖也有。
回到了宮裏,朱允熥就召來蔣瓛和朱忠,“去年就有趙勉收贓之事,會試前夕我想要聽到士林當中有人議論此事。”
朱允熥寒着臉,繼續說道,“記好了,北方士子赴京會試,自然是有報效朝廷之意。只是南方文風更勝,這些天想法子讓北方士子和南方士子比試幾場,或是讓一些南方士子去投拜帖。”
可是別看過去一年太孫似乎是連連吃癟,可是蔣瓛這樣的特務頭子知道的事情可不少。他不知道皇帝和太孫在謀劃什麼,但是他明白有些事情,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趙勉愣了一下,連忙說道,“殿下,臣以爲朝廷開科取士,當以才學爲準,豈能是以出生之地爲準?”
趙勉據理力爭說道,“殿下,中原之地文風華然,只是前些年中原屢遭踐踏,文風不如往昔。現如今江南之地更有文風,連出才學之士!”
看着趙勉離開,朱允熥搖了搖頭,“自作孽不可活。”
回到東宮,朱有容就憂心忡忡找來,“小弟,怎麼聽說你又被朝官欺負了?”
朱有齡也憂心忡忡的看着朱允熥,去年還覺得小弟是人中龍鳳,他的表現令人驚喜。可是今年以來,小弟好像處處不順心,不是被文官欺負,就是自己玩物喪志。
朱允熥就笑着說道,“不礙事,有什麼被欺負的說法?無非就是政見不合,在朝堂上爭論了幾句而已。小事,過些時候才能知道結果。”
朱有容還是擔心的說道,“大姑也說了,本該是大姑父爲主考官。”
“大姑父沒當主考官也是好事,朝堂上的事情你們不懂。”朱允熥笑着說道,“本來是想着大姑父有文名,當個主考官也合適。只是他若是真的當了主考官,以後就要當文官了,想想看也不太合適。”
別看梅殷是老朱最喜歡的女婿,可是他身上沒有正經的官職。
不要說在六部了,就算是在九寺也沒有一官半職,連五軍都督府都沒掛個名。
安慶公主知道的多點,隨即說道,“早就和你們說過,他的事情你們不用問,他心裏有數。”
在朱允熥點頭的時候,安慶公主說道,“我也守寡一年了,今年得嫁出去。”
朱允熥愣了一下,連忙問道,“小姑,可有中意之人?”
朱有容和朱有齡就立刻捂嘴在偷笑,看來是真的有情況。
“太原侯之孫王驥。”安慶公主直接就說道,“快些給我安排好婚事,免得他續絃。”
朱允熥愣住了,“哪個太原侯?”
還沒有嫁出去就胳膊肘朝外拐的安慶公主急了,“太原郡侯,當年父皇鄱陽湖大戰,太原郡侯等三十五人詐降以作內應。明知有死無生慷慨而行,他縱火焚燬陳友諒大營,也因此身死。”
朱允熥這才反應過來,不過隨即說道,“倒是配得上小姑,那小姑籌備嫁妝就是。”
說完這些,朱允熥立刻轉身朝着乾清宮跑去。
對於朱允熥的求見,老朱有些惱火,“讓他滾進來!”
隨即寧妃趕緊收拾酒菜,那個皇太孫別人的事情會不會管不知道。但是皇帝的很多事情,太孫不只是要管,還管的特別嚴。
朱允熥一進寢宮就注意到了不對,“寧妃娘娘安。”
寧妃有些不好意思,隨即說道,“殿下近來可好?”
朱允熥笑了笑,說道,“那肯定還好,剛準備回去歇歇。這一天天的忙的腳不沾地,回去就能睡。要不是年紀不夠,肯定是要小酌幾杯了。”
老朱一拍桌子,吼道,“反了天了!孫子還敢管咱的事!”
就是寧妃都能聽的出來,皇帝陛下有些心虛。
“今天心情好,不說這些。”朱允熥笑着說道,“小姑是看上了太原郡侯之孫,看着是想要早些嫁過去。”
老朱一聽頓時來勁,說道,“好,當痛飲三壺!”
察覺到不對,老朱立刻改口,“多飲三杯,這總行了吧?”
“公主下嫁自然有朝廷規矩,只是看小姑的意思也是不想大操大辦。”朱允熥就說道,“到時候咱自家人過去,王家不少禮數,這就行了。”
安慶公主是再嫁,王驥這也算是續絃,所以按照現在的一些傳統觀點,二婚還真的不好大操大辦。真要是風風光光的,反而會被很多人笑話。
看着寧妃,朱允熥說道,“娘娘,小姑的婚事還是得您老人家來幫襯一二。我是小輩不懂,有些人對這些事情估計也不懂。”
老朱冷哼一聲,抓了兩顆黃豆扔進嘴裏,再愜意的喝口酒。
寧妃就笑着說道,“殿下放心就是,這事情肯定出不了差錯。”
“郭鎮兄長要替我幹活了,得罪人的活。”朱允熥笑着開口,說道,“這一趟有辱斯文的事情,就要他去做了。”
寧妃自然關心侄子,連忙說道,“殿下,這是他的本分。”
老朱就看了一眼朱允熥,說道,“你還真是睚眥必報啊,不讓你大姑父去當主考官,你就讓你十二姑父羞辱讀書人?”
朱允熥不樂意的說道,“怎麼能算羞辱呢?這些讀書人爲了金榜題名也是花空心思,衣服裏夾帶經文也就算了,就算是食盒裏也說不定有些東西。”
老朱就笑着說道,“他們也是好骨氣,讓咱的人脫得光溜溜檢查,一邊罵着有辱斯文,一邊還想着除了三年定製的科舉,還想着要加開恩科。”
朱允熥笑着倒了杯酒,淺淺的嘗了一下,“祖父,這酒太烈,下次換個清淡些的。”
皇宮裏現在是一片安寧和和諧,而無數人矚目的科舉,似乎有些不平靜了。
忽然間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傳出小道消息,皇太孫有意定前三甲都是北方人,這自然引起南方士子不滿。
又有小道消息,主考官趙勉此前就有索賄之舉,只是沒有查實。
還有消息傳出,劉三吾出題,這一科重詩文不重策論等。
真真假假的消息不斷的傳出,可是誰也找不到源頭,也不知道真僞。但是對於不少士子來說,金榜題名時就是他們最期待的,一定要拼一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