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拱火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來點豬頭肉字數:3268更新時間:24/06/28 13:14:28
    總是需要一些合理的藉口和理由,才好掀起一些比較大的事件。

    就像當初的胡惟庸一樣,如果不給他足夠多的機會,他也不會迅速的膨脹。只有等到他瘋狂的時候,出手彈壓的效果才更好。

    對於皇權的挑戰,文臣們從來也都沒有放棄,只是他們鬥不過兵權在握的洪武皇帝。

    不過這些人未必就會徹底的放棄,他們也是在等待着一些機會。

    歷史上的大明文官迅速崛起,那就不得不提起朱祁鎮了,就不得不提起于謙、張居正了。

    雖說大明看起來是很難有真正的權臣,可是明朝中後期,勳貴集團的墮落和土木堡的元氣大傷,讓文官開始做大做強。

    結果就是皇帝只能更多的依靠宦官去制約文官,那些文官也慢慢的和兩宋時期的文官一樣。

    “文字獄、通海案,這些事情一旦做起來了,讀書人說不定還服服帖帖。”在文華殿裏,朱允熥自言自語,“清朝的那些文官看着就老實啊,不像明朝的文官還時不時的要去拼着挨廷杖,比大明的文官還要忠誠。”

    閉目養神的朱允熥仔細想想,覺得有些機會,“找個合適的理由,更多的去收服北方士子的民心。南方士子需要壓制打擊,這是不是一個翻版的通海案呢?”

    通海案,也就是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和南明兵部侍郎張煌言會師,再有一些明朝遺民暗中接應,準備恢復明朝。

    結果自然是兵敗,但是到了順治等人手裏,以通海論處,與江南奏銷案、哭廟案合稱江南三大案。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江南縉紳豪強受到沉重打擊,他們雖然有些怨言,只不過對更加清廷服服帖帖。

    “用胡惟庸案打擊文官實力,相權徹底被廢黜。”

    “郭桓案這些暫且不提,提前發動南北榜案,再加上其他的藉口,南方士紳不說元氣大傷,起碼短時間裏不敢有太多心思吧?”

    “可惜了,要是找到了其他的理由,還可以來的更徹底一些!總不能是說江南士紳和張士誠的殘兵敗將勾結吧?要不然,通倭通番?”

    朱允熥知道如果這麼做,肯定會牽連一些無辜。

    可是他還是會這麼做,因爲他需要更穩定的江南,需要一個不敢和朝廷離心離德的江南。

    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南方文官的實力太強了,他需要一個能夠南北平衡、不再是以南北作爲出身依據的朝堂格局。

    那就放長線釣大魚吧,朱允熥也應該這麼做。

    皇帝龍體有恙,這樣的一些風言風語忽然間就傳了出來。

    有心人也是在暗中觀察,好像似乎是這麼一回事了。皇帝時常在早朝時展現出來一些疲態,雖然依舊是在努力的處置政事,可是似乎也有了一點掌控力不如從前的趨勢。

    而大明朝的皇太孫呢,他現在非常忙碌。

    整天不是在召集錦衣衛,就是在勳貴的陪伴下視察京軍大營,或者是在重點掌控‘二十四衙門’。

    所謂二十四衙門,也就是十二監、四司、八局。

    這是侍奉皇室的機構,雖然是以宦官掌其職,但是不見得全都是太監。

    朱允熥倒是沒有急着去接觸‘第一署’的司禮監,實際上現在的大明,‘內官監’這個衙門才是地位最高的。

    兵仗局,這是朱允熥在意的,這個衙門也負責製造軍用器械,火藥司也被它轄制。

    火器,大明的軍隊對於火器的應用非常普遍。此前沐英平叛的時候就用上了三段擊,鄱陽湖水戰之時,火器也是大發神威。

    碗口銃就是其中的代表,大明的火器普及率也超過了朱允熥的預想。

    老朱此前就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同時也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四門,手銃筒十六個,火槍二十支,火箭和神機箭各二十支等等’。

    大鐵炮啊,朱允熥覺得這可能不太好,如果是銅炮是不是威力更大一些?

    只可惜,大明的銅始終不夠用。

    “無煙火藥?”朱允熥仔細想想,自言自語,“這個我不會,但是現在這個火藥基本都是粉末,怪不得都說一旦陰雨天氣,火器就很難派上用場了。”

    那就仔細思考一番,看看有沒有可能將火藥顆粒化給弄出來,這也能夠極大的提升大明軍隊的戰鬥力。

    現在估計造不出來燧發槍,可是如果弄出來了手榴彈這些,那戰鬥力也提升不小啊。

    就算只是一些簡化版的手榴彈,說不定也能帶來不小的戰鬥力提升。

    張福生打斷了朱允熥的思路,說道,“殿下,錦衣衛指揮使求見。”

    朱允熥擡起頭,說道,“讓他進來吧。”

    蔣瓛入殿,立刻奏報,“啓奏殿下,高麗權臣李成桂篡位了!”

    朱允熥立刻嚴肅起來,隨即笑了起來,“想想也是差不多了,他是該篡位了。”

    王氏高麗本來一直都是和蒙古不清不楚,當年不承認大明,在成爲大明藩屬國之後又因爲鐵嶺衛的衝突造成不遵大明。

    高麗國主本來是想要直接攻遼,但是李成桂在威化島回軍、返回開京,隨即就開始不斷打擊政敵、成爲高麗權臣。

    這都已經四年了,李成桂廢立高麗國主、流放殺死政敵,花了四年的時間基本上掃平了篡位的障礙。

    蔣瓛繼續奏報說道,“現已探明,四月前高麗國主親登李成桂府邸盟誓,高麗臣子勸進。李成桂三辭三讓,現已即位。據傳即位第二天,就遣使臣趙胖赴大明,想來還在路上。”

    朱允熥微微點頭,這件事情也不算是特別超出他的預料。

    李成桂能夠篡位成功,很多人也都認爲這是大明的袖手旁觀給了機會。

    當初王氏高麗大臣穡等人希望藉助明朝的力量來阻止李成桂的篡國陰謀,曾請求老朱同意高麗國主王昌親朝,但是老朱覺得‘立亦在彼,廢亦在彼,中國不與相干’。

    後來還有大臣尹彝、李初請求發兵討伐李成桂,依然被老朱拒絕。

    老朱是一個絕對的實用主義者,宗主國這些他自然看重,沒有人不喜歡萬國來朝。

    可是如果需要勞師遠徵,去幫別的藩屬國打天下,老朱肯定就不願意了。他最多就是遣使調和,或者是答應一些藩屬國不太要緊的事情。

    總之,不能對大明造成損耗。

    朱允熥微微點頭,說道,“這個事情繼續留意,有消息就告知我。記得將這些事情告知一些大儒、士子,讓他們也知曉才好。”

    蔣瓛有些爲難,不過猶豫片刻後還是說道,“臣遵令。”

    朱允熥繼續說道,“眼看着也是要鄉試,錦衣衛該查探各地鄉試。但凡有徇私舞弊、科場弊案,即刻拿下。”

    鄉試,這也是三年一次,明年就要鄉試了。秋闈的士子得了功名成爲舉人,就有資格入京會試。

    各省的一些文華種子們,一旦中舉就可以得到當官的資格了。

    這些都是大事,自然是需要慎重的對待。不只是會試才是掄才大典,各地的鄉試也是。

    晚飯時間,朱允熥自然是跑去老朱那裏。

    一看到朱允熥,老朱就得意說道,“外頭現在都在傳咱怕是熬不了一兩年了吧?”

    “是有這些傳聞了,估計還有錦衣衛在推波助瀾。”朱允熥有些好笑的說道,“咱們用不着如此,哪能自己咒自己的。”

    老朱不在乎的說道,“咱不怕那些,只要那些人信了就行。”

    隨即老朱更開心了,“外頭的人現在也都是在傳你急了吧?整天都是盯着五軍都督府,這也好。本來就該是你來掌軍,現在那些人還以爲是咱不行了,你這個太孫急着穩住局勢。”

    “也算是歪打正着,也挺好。”朱允熥就笑着開口說道,“照這麼下去,用不着一年的時間,底下那些不安分的人都要蹦躂出來了。”

    老朱也嚴肅提醒說道,“別一口氣全都給治住了,要不然那些人不敢露頭。水至清則無魚,局勢不明朗,那些人才敢上躥下跳。”

    “那祖父也別演過了,別鬧的到後來是我騎虎難下。”朱允熥看着老朱,不放心的說道,“咱們就是合起夥來誆南方文官,尤其是浙東文官,不是我這個太孫急着當皇帝。”

    老朱立刻心虛的端起酒杯喝一口,也不搭話。

    朱允熥就真的急了,“還真這麼想了?”

    “混賬!”老朱聲音更大,狠狠的一拍桌子,“倒反天罡的混賬,咱還不是爲伱好!”

    朱允熥的計劃是搞點事情清理朝堂上的一些利益集團,是融合南北、平衡局勢。

    這些老朱自然都是贊同和認可的,可是覺得再給自家孫兒手裏塞點兵權同時,要是再能夠讓孫兒接手更多的政事,那也是順水推舟的好事,可不能錯過了。

    朱允熥是真的急了,“祖父,我不急着當皇帝!”

    “你不急,咱怕!”老朱就說道,“咱現在裝病、裝精力不濟,咱也怕什麼時候真的就不行了。你現如今能多接手點,咱心裏也安穩。”

    朱允熥沉默片刻,說道,“我也沒說不接,就是用不着這麼急。錦衣衛我用着多順手?宮裏的衙門,現在也就是先按我說的做事,再奏報到您老人家跟前。”

    老朱就欣慰無比的說道,“這是好事,就是等什麼時候他們直接照你的旨意辦了事,那就算是成了。現在他們辦事,還不是咱鎮着!”

    這話也沒錯,朱允熥承認這些。

    朱允熥想了想,說道,“那我再急點,給那些人拱把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