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來點豬頭肉字數:3122更新時間:24/06/28 13:14:28
    看到朱允熥在忙前忙後的,安慶公主打趣着說道,“允熥,明天又該上朝了吧?”

    朱允熥下意識的點頭,說道,“祖父是有這個意思,有些事情要商議。”

    “當年皇兄不急着上朝,你大哥出生那會兒,你爹就沒有理由推脫了。”安慶公主笑着說着過去的事情,“你前些天還說現在不用觀政,不急着上朝。伱自己數數,這些天上了幾次朝了?”

    朱允熥愣了一下,忽然一拍大腿,“是啊!我這段時間上了好幾次早朝了!說好了這兩年不急着讓我辦事,怎麼事情就這麼多了?”

    安慶公主抿着嘴在笑,說着自己的想法,“還不是覺得你有本事,有本事就多做事!”

    老朱不只是對自己狠,不只是將文武百官逮着一個勁的壓榨。對於自家的兒孫也好不到哪去,不斷的加擔子,有意無意的各種放權。

    這樣的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儲手裏的權力越來越大,對朝政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很明顯現在的朱允熥就是這樣,他自認爲自己好像不是特別着急去辦事、觀政,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好多事情就忽然間變成了他來決定,在奏報皇帝之前要先讓他這個太孫知道。

    一句驚醒夢中人。

    安慶公主看着朱允熥,語重心長的說道,“你皇祖父也有了年紀,你又如此出衆,該多做些事情才好。以前你皇祖父每天最多能睡兩個半時辰,你爹在的時候分擔些,他老人家才能睡三個時辰。都這個歲數了,你不該讓他那麼累了!”

    朱允熥下意識的點頭,忽然看着安慶公主,“小姑,你去了武英殿?”

    安慶公主立刻轉身就去張羅其他的事情,她心疼侄子,可是也心疼老父親。更何況侄子還是皇儲呢,所以有些事情就要主動一些。

    雖然有些時候安慶公主也覺得老朱太着急了,也覺得朱允熥手裏的權力不小了。但是還是多聽話爲好,時不時的幫忙勸一勸朱允熥。

    看着安慶公主離開,朱允熥就更納悶了,“本來我還覺得我做的事情已經夠多了,這還不夠?”

    凌晨五點左右,朱允熥就被叫了起來,快速洗漱、吃了點早餐,就匆匆趕往奉天殿。

    文武百官看到朱允熥也不奇怪了,皇太孫偶爾開始上朝了,大家也不太意外。不一定就是非得有大事的時候才會上朝,一些時候的常朝太孫現在也會出現。

    朱棡壓低聲音,說道,“侄子,咱奏請之後,你得幫着說話。”

    朱允熥點頭說道,“三叔放心就是,侄兒肯定不能坐視不管。”

    淨鞭聲響起之後,朱允熥領着文武百官入殿上朝,百官在各自位置站好,老朱這才升殿。

    皇太孫自然是站在班列之首,不過老朱也是有意無意的增加朱允熥的存在感。所以現在變成了朱允熥率領百官行禮,變成了朱允熥唱禮。

    朱允熥走出拜位,微微側身對着百官,“跪!”

    文武百官跪下,“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也是簡化一下,要是大朝儀、冬至等重要時節,那就是正式的五拜三叩頭等行禮了。

    按照老朱制定的上朝規矩,早朝開始後先是五軍都督府等奏報邊關軍事等,處置了軍情等才是召見使臣或者是接見離京、赴京官員。

    然後就是喜聞樂見、屢見不鮮的早朝議事階段,都是有着規矩的,一樁樁一件件不能亂了秩序。

    沒有什麼緊急事情,所以很快就到了奏事環節。

    朱棡直接上前,說道,“啓奏父皇,武林王賢達、體恤朝廷困計。兒臣忝爲朝廷親王、蒙受皇恩,該見賢思齊。兒臣奏請削減歲祿,還望父皇恩準。”

    本來站在一邊的朱允熥安靜的聽着,可是這個時候忍不住嘴角微微抽動。

    自家這個三叔有些時候確實鬼,不過想想自己二哥的遭遇,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得罪人的事情大家都不想做,尤其是得罪自家人,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

    朱棡這也是給逼的沒法子了,可是這時候能稍微降低一些存在感也好。總之這件事情不是他晉王挑頭的,他是被朱允炆逼的沒法子了,這才強撐着出頭。

    老朱露出欣慰的表情,說道,“晉王賢良,朕甚是欣慰。好吧,朕準了。”

    朱棡只能謝恩,哪怕心裏萬般不願,可是不敢不聽話。有些時候作爲親王,也只能是要表現出一副心甘情願的樣子,要在朝堂上配合自家父皇的各種表演。

    這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哪怕很多的事情私下裏都已經確定了。可是也需要放在朝堂上,進行一系列廣而告之、明示天下。

    原因就是這些事情是國政,那就需要這些程序。

    老朱繼續說道,“朝廷待宗室甚厚,遠超唐宋。朕覺得歲祿將至一萬石,親王每歲合得糧儲,皆在十月終一次盡數支撥。親王錢糧,就在王所封國內府分,照依所定則例、期限放支,各衙門不得推脫。”

    朱允熥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了,說道,“皇祖父,孫臣以爲衆皇叔鎮守邊塞擴土開疆有大功。明年尚且有諸多皇叔就藩,一萬石怕是不夠。”

    一些文武百官心裏發酸,一萬石還不夠,那多少才夠?

    朱允熥繼續說道,“孫臣斗膽,請皇祖父收回成命。”

    老朱看着朱允熥,嚴厲說道,“你也不小了,也該知道唐宋之時,宗室親王所得歲祿不足五千石。如今給宗室親王萬石,這還少了?朝廷錢糧無多,豈能全數供養宗室?”

    朱允熥就退讓一步,說道,“皇祖父,孫臣以爲諸皇叔就藩,一應開銷、用度定然不會少。還請皇祖父開恩,明年只降兩萬石,再連年降低歲祿至一萬石。”

    朱棡看着侄子,再看看老朱,覺得自己就是被坑了。都商量好的事情,用得着這樣嗎?鬧了半天,不還是要降到一萬石嗎?

    甚至自己想着要拖下去,可是現在好了,侄子直接在朝堂上提出來了,以後都沒有拖的餘地!

    老朱沉默片刻,說道,“好吧,明年只降兩萬石,此後一年降一萬石,降至萬石供宗室親王供用。靖江王三年後將至每年八千石,鈔萬貫,餘物爲親王半數。”

    不少文武官員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靖江王王位都被廢了,朱守謙都沒了。可是現在皇帝的意思很明顯,過兩年肯定是要重新冊立靖江王。

    朱允熥和朱棡立刻謝恩,都是很感激的樣子。

    老朱隨即說道,“晉王在京師許久,久離封藩也不妥當。兩天後啓程回藩,晉王世子也到了加冠之年,一併回去吧。”

    朱棡立刻謝恩了,總算是能回去了。也不出意外的,作爲表率自請降低宗室待遇後就可以回去。

    朱棡再次謝恩,老朱大手一揮,“晉王退朝。”

    雖然老朱對朱棡委以重任,令他要開始籌備、總攬西北等地的邊關建設。可是對於這個三兒子,老朱也是各種限制,絕對不允許晉王無故上朝、接觸朝臣。

    謝恩後的朱棡離開朝堂,看了眼奉天殿,“差點給裝進套裏了!還說允熥心善,還不是憋着勁的不給人留退路!”

    完蛋了,以後真的只能是一萬石了。拖字訣是被識破了,明發諭旨了!

    晉王朱棡離開了朝堂,朱允熥再次奏報,“皇祖父,明年諸皇叔就藩,多爲要塞、重鎮,還請陛下恩准,令宋國公前往西北練兵。”

    傅友德等人立刻提起精神,練兵這事情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而馮勝則是最爲在意的人,自從和常茂鬧翻之後,他就被收回了總兵印信,平時只能在鳳陽閒居。這一次迴應天府許久,不給他事情做、也不準他回鳳陽,馮勝心裏急着呢。

    老朱看向馮勝,說道,“准奏。”

    朱允熥繼續說道,“宋國公軍中宿將,只是練兵事大,還望陛下恩准令諸勳貴隨行。”

    老朱就開口說道,“這事你看着辦,只是不準調動鎮守要塞之軍將。”

    不少文武官員立刻嗅出來了不一樣的氛圍,因爲皇太孫但凡有所奏,皇帝必然批准。

    哪怕他們可能知道這也是皇帝和皇太孫私下裏早就商量好了,可是放在朝堂上如此表現,那就是無疑展現出來了皇帝已經將諸多大權放給太孫了。

    看看這些事情啊,西北練兵的事情,幾乎是直接交給皇太孫來主持。

    此前說過讓晉王負責西北築城、劃分牧場,看似是讓馮勝去練兵等等。

    可是透過表現看本質,這些事情哪個不是皇太孫來出面?這樣的軍事大事,皇太孫才被冊立沒多久,就可以直接安排人手、直接調動勳貴了?

    這,怕是用不了多久,就是和先太子那樣了,諸事先讓太孫批覆,再報給皇帝定奪了。

    儲君,說是儲君,可是做的事情和皇帝一般無二!

    老朱和朱允熥一唱一和,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配合的非常默契。

    朱允熥分寸感十足,和老朱私下商討明確的事情,他就站出來說話。可是其他的政事,他就在旁聽着不發一言,多聽多看多學,有些事不急着去參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