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選擇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木屋城堡字數:2531更新時間:24/07/05 14:54:26
    丞相如何,皇帝自有安排,容不得汲黯插手,不過號稱當下最‘硬’的大臣,汲黯也不是蓋的。

    在這位右內史的堅持下,太子禁足三月。

    與此同時。

    對於此次毆鬥的另一方,也就是被毆的丞相李蔡,皇帝也給出了明確旨意。

    打人,是太子不對,由太子太傅登門道歉。

    道完歉,丞相閉門思過三月!

    順便養傷……

    當天,太子返回太子宮,在開始禁足之前,大將軍與驃騎將軍再一次聯袂而至,各自留下一句話。

    衛青說:“草率了,但打得好。”

    霍去病說:“下次叫上我!”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大將軍的氣場,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驃騎將軍的……威武?

    總之吧。

    他們在對劉據說些‘少兒不宜’的道理時,關於今天儲君大戰三公的戲碼,已經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會發出相同的驚呼。

    “什麼?”

    “太子居然用棋盤砸暈丞相?如此大膽!?”

    驚歎過後,便是興奮,“快快快,詳細說說,怎麼砸的,爲何砸,太子跟丞相有仇?”

    如此勁爆的消息,永遠不缺湊熱鬧、串閒話的人,而隨着事件傳出,不可避免的就會觸及上述問題:

    太子跟丞相有仇?

    有人問,就有人答:“可不是嘛,太子在丞相府外言之鑿鑿,說是丞相散播謠言,栽贓他!”

    “嘶!果有此事?”

    私下裏,沒有丞相當面,便無需噤聲,好事者想怎麼編排怎麼編排唄。

    陰謀論,在哪都有市場。

    正如汲黯當初所說,衆人對於有關鑄幣、鹽鐵事宜,還有丞相是否栽贓一事,開始半信半疑了……

    外加陛下對太子的重拿輕放,卻對丞相來了一個引人遐思的處置:閉門思過!

    有錯,才需思過。

    難道丞相真的跟宮中某位貴人聯手,在陷害太子?

    一時間,先前關於太子的謠言開始轉向,什麼說法都有,認爲太子被冤枉的、丞相心黑透了的,還有依舊堅持太子是不好人的,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

    當初一邊倒、沸反盈天的狀況,是不存在了,有人可能會奇怪,輿論風向是不是轉變的有點快?

    嗐。

    有一個當大將軍的舅舅、一個當驃騎將軍的表兄,外加做皇后的母親、做九卿的姨夫——太僕,公孫賀。

    再加上忠心耿耿的太傅、少傅。

    有了這些人幫襯,齊齊發力,改變一個輿論導向還不是輕輕鬆鬆?

    你以爲罵丞相罵得最兇的,都哪來的?

    咳。

    言歸正傳。

    在這場有關‘名聲’的爭奪戰中,有人站隊,有人吃瓜,還有的人,卻夾在中間,左右爲難。

    這裏說的,是郎中令,李廣。

    一邊是自己堂弟,一邊是自己內定的孫婿,李老頭真的不知怎麼選擇。

    最後。

    只能來了個兩耳不聞窗外事,兩不相幫,你們自個鬧去吧!

    關係疏遠看戲的便不再提,關係親近的,都有了各自選擇,而在此次風波中,關係不遠不近、擦了個邊的人。

    也有選擇……

    ……

    張府,御史大夫張湯府邸。

    正有父子三人交談。

    “近期謠言忽來忽去,雖然是場鬧劇,但替父親解了圍,也算是件好事。”張湯長子,張賀語氣輕鬆道。

    張賀今年剛剛及冠,面相英武,體格健碩,與其父瘦削的身形形成鮮明對比,與屋內另一位面向從容的少年,也有些不搭。

    張湯看向自己次子,問道:“你以爲呢?”

    “父親聖眷優渥、持身以正,多一分非議,還是少一分非議,都不打緊。”

    張安世摩挲着手上的白紙,輕聲道:“倒是這做出紙張的太子,有些手段,不可以常理視之。”

    聞言。

    張湯微微頷首,目光幽幽,“是啊,當初謠言四起,老夫都差點信了,沒曾想竟是丞相在背後所爲……”

    “太子殿下,當真是夠果決!”

    “也夠狠。”張安世輕輕補了一句,“先帝用棋盤殺人,太子也用棋盤,我不信他沒有動殺心。”

    能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的這位,自少年時便凸顯出不同。

    此時。

    其兄張賀也跟上父親、弟弟的思路,蹙眉道:“太子的舉動,會不會是有人教授的,比如大將軍?”

    “不。”

    張湯搖搖頭,“衛青不是那種性子,而且很多事情,別人教不了,只能是自己臨場發揮。”

    “自李蔡挨了那一下後,凡是有眼力的人,將來都不會再小看太子!”

    “況且……”

    御史大夫凝神望向自己兩個兒子,肅然道:“你們只看到了表面,卻沒看見藏在深層的東西。”

    “太子怎麼知道是丞相在陷害自己?他自己查出來的?怎麼查?哪來的人手?”

    一連數問,問的二子齊齊沉默。

    張賀臉上變顏變色,踟躇一陣,心懷忌憚道:“太子這般年幼,便廣植黨羽,將來……”

    說到一半,他閉上了嘴。

    張安世沉思片刻,只是低低說了一聲:“太子類父。”

    無需多。

    僅僅是這一句,屋內其他兩位便同時默然,顯然是認爲對方的評價很貼切。

    畢竟是皇家陰私,不便多談,也與自家無關,張安世稍微直了直身子,望向主位,目露擔憂。

    “父親,聖眷總有削弱的一天,鑄幣、鹽鐵事宜,是否手段溫和些,太酷烈,恐怕會反噬自身。”

    他話音一落。

    屋內氣氛瞬間僵硬下來,好似自家的話題比皇家陰私還要難以啓齒。

    張賀小心地看向父親。

    以往談及這個話題,張湯都會冷臉訓斥,避而不談,但今天,這位已生華髮的御史大夫,第一次出現了猶豫。

    由太子引發的猶豫……

    張湯目光定定的望向前方。

    面上古井無波,心裏卻有漣漪陣陣,‘我替陛下分憂了一輩子,惡名遠揚,難道我的兒子也要如此?’

    “大人!”

    張安世鄭重一揖,將其心神拉回,“庸者謀事,智者謀局,將來不可不慮!”

    “你說得對。”

    張湯肯定道,未等兩個兒子面露喜色,他卻又道:“但老夫一生,所作所爲問心無愧,我不會回頭!”

    “也由不得我回頭!”

    他看着兩個明顯露出落寞、悲慼的兒子,心如磐石,臉上那兩道深如山谷的法令紋,就和他頭上的獬豸冠一樣。

    端端正正,毫不動搖。

    “不過老夫無路可退,你們有。”張湯先看向長子,“太子獠牙已生,尋個契機,伱去投太子宮!”

    隨後。

    又看向次子,“我會舉薦你爲郎官,你在宮中立身持中,不要偏向爲父,日後也不要因兄長偏向太子。”

    “如此,將來事當無憂矣。”

    張賀、張安世聞言,驚疑交加,又五味雜陳,投太子?入宮中?這是在爲將來謀,還是爲後事謀?

    深知父親心意既定,再無更改的可能。

    兩兄弟對視一眼,掙扎許久,唯有艱難下拜。

    “是!”

    張湯視線遠眺,好似在望向南方那片巍峨的深宮,心中念道:‘陛下,臣數十年無怨無悔。’

    ‘你應當,容下臣這片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