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人人都有不自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木屋城堡字數:2217更新時間:24/07/05 14:54:26
    被人惦記上的劉據,這些日子確實是在搗鼓紙張。

    司馬相如雖然沒從太子宮打聽到鹽鐵消息,但依舊是個信人,答應了幫忙,就會幫到底。

    有了兩位辭賦大家的鼓吹,加上未央宮中傳出陛下也誇好的風聲,紙張一躍成爲長安熱門奢侈品。

    現如今《三都賦》還沒面世,‘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同樣沒有。

    但是,長安紙貴,已經先一步誕生!

    它是真的貴呀!

    鑑於紙張以後要大面積鋪開,造價便宜的事實也必然會暴露,擔心被人戳脊梁骨,劉據沒有定價太高。

    不是皇帝老爹說的一張一金,也就……區區五千錢一張,不貴,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比自己老爹厚道多了好吧!

    咳咳。

    長安勳貴、豪富扎堆,還真不在意這區區五千錢,紙比竹簡方便的多,凡是藏書之家,都有興趣來幾張。

    劉據也沒飄。

    始終秉承着每天限量出貨,售完即止,問就是:“原材料稀缺,工藝複雜,多了沒有!”

    有老學究嘆息不止,也有那想巴結太子宮的,連道可惜。

    歸根結底。

    還是正常消費的人多,隨着紙張擴散開,長安百姓對太子善營造器物又有了新的認識……

    說完正面反饋,之後的,便是負面影響。

    紙張從太子宮流出,隨之流出的,還有此物正是太子所造,得到消息的諸侯王們看了看黃紙,又想起那白紙幣。

    頓時破口大罵!

    這次不單罵皇帝厚顏無恥了,而是將皇帝父子一起罵,一家子黑心王八!

    什麼黃的、白的,分明就是一個東西,兒子搞出來的鬼玩意,老子就拿來坑我們這些劉氏宗親?

    天理何在!

    當然了,諸侯王們只會在自己封國、王宮裏偷摸罵一罵,光明正大是不敢的。

    有人歡喜有人愁,掏錢的不爽,撈錢之人,此時卻正爽着呢……

    ……

    未央宮,承明殿。

    皇帝負手在前踱步,少府卿跟在身後,稟報道:“此次諸王朝見,白紙幣一項,共入八百餘萬錢,已送至國庫。”

    “嗯。”

    劉徹搓了搓手,吩咐道:“不夠,開春祭祖時,列候們依律要獻上貢金,讓他們也用‘白紙幣’墊着。”

    諸侯有錢,列候們也有錢。

    ‘山川、園池、市井租稅之入,自天子以至於封君湯沐邑,皆各爲私奉養焉。’

    越是老牌勳貴,家底越厚實,很明顯,皇帝的主意也打到他們身上。

    只是,還沒完。

    “少府不是有很多銀錫?拿出來鑄白金幣,造型獨特些,印上龍、馬、龜一類,與銅錢兌換比定高些。”

    “比如一枚龍幣,價值三千錢。”

    “下次朝會,你提出來,讓公卿們議一議。”

    能掌管皇家錢袋子的少府卿,自然是劉徹親信,所以他說話也很直接。

    明明是自己想的騷操作,卻讓別人提……

    評價不了。

    而劉徹此時說的白金幣,在歷史上又名‘白金三品’。

    少府卿管着錢財,多少知道一些錢財運轉本質,擦了擦額頭冷汗,勸道:“陛下,此舉恐怕會引出亂子…”

    他其實想說:

    錢幣已經夠亂了,陛下您就別再添亂了!

    由於人人都能鑄幣,大漢的銅錢可謂百花齊放,什麼質量都有,劣幣大行其道。

    明明只能鑄一枚銅幣的銅,偏偏要鑄成兩枚,明明是銅錢,非要往裏摻其他金屬。

    錢是變多了,但銅錢也變‘白’了,卡白、卡白。

    陛下現在倒好,直接來個全白!?

    “朕知道。”

    劉徹頭也沒回,平淡道:“所以朕讓你把兌換比率定高些,只能富戶用的起。”

    “況且也就發行幾年,之後自會廢除,富戶不是不願捐錢助國嗎,權當朕找個由頭,讓他們捐好了。”

    皇帝說的很輕鬆。

    竟把圈錢說的這般輕鬆?少府卿越聽越心驚,冷汗直冒,“陛下,何需如此急切,朝廷慢慢積攢賦稅便是。”

    “過猶不及啊。”

    話音未落。

    在前慢步的劉徹突然停下,回過身時,臉上已佈滿寒霜,“慢?有時間給朕慢嗎?”

    “你在休養生息,漠北的匈奴人也在恢復元氣,不等國庫慢慢積攢,匈奴人已經捲土重來了!”

    劉徹眼中殺氣瀰漫,沉聲道:“如果不能一鼓作氣將匈奴人打死、打殘,往日征伐盡數都會化作無用功!”

    “此間得失,孰輕孰重?”

    人人都有不自在,臣子的不自在來於皇帝,而皇帝的不自在,來於匈奴!

    劉徹不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不知道過猶不及?

    可局勢絲毫不給他慢下來的機會!

    從和匈奴撕破臉,互相攻伐的那一天起,雙方都停不下來了,誰停,誰就要被動挨打……

    “哼!”

    “朕的法子確實不好,那你有好法子?”

    少府卿止不住提袖抹汗,嘴巴卻怎麼都張不開,劉徹見狀,冷聲喝道:“沒有就閉嘴!”

    涉及匈奴,少府卿確實得閉嘴了。

    只是離開之際,他仍舊提了一個建議,“陛下,何不將白紙幣擴散到民間,也省了鑄造白金之宜。”

    “不行!”

    劉徹想都沒想便一口回絕。

    他知道現在玩的手段髒,‘白紙幣’噁心噁心諸侯王、勳貴們就行,紙張他還有大用,不能在民間也臭了。

    等少府卿走後。

    大殿內空曠下來,唯獨皇帝一人負手而立,注視着殿外天空。

    “陛下。”

    不知何時,身後出現一位繡衣漢子,面無表情。

    皇帝問:“最近長安聞風而動的人都有哪些?”

    “臨邛卓氏託司馬相如,找上了太子,臨邛程氏、宛城孔氏、魯人曹邴氏通過隴西李氏,找上了丞相。”

    卓氏、程氏、孔氏、曹邴氏,全是大漢數一數二的冶鐵巨賈!

    顯然。

    劉徹不僅要玩髒的,也要玩光明正大的,鹽鐵永遠是一個帝國增加賦稅最快的辦法。

    他不可能放棄。

    李蔡關於此事猜錯了,鹽鐵專賣不是天方夜譚,也不是空中樓閣,是必定要推行的國策!

    誰擋都不行!

    “他們是什麼反應?”

    面對皇帝漠然的語氣,那繡衣漢子一板一眼道:“太子敷衍了卓氏,丞相收下了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