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課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木屋城堡字數:2375更新時間:24/07/05 14:54:26
    未央宮北側,有樓閣。

    閣下砌石爲渠,引流水經過,閣中是皇家藏書之所。

    此地名:石渠閣。

    樓閣內木架林立,其上擺滿了竹簡,宮人穿梭其間,查驗是否有蟲吃鼠咬,以作看護。

    此刻。

    閣外一侍郎扶刀護衛,只是眼圈好似微紅。

    閣內轉角安靜處,兩人相對而坐,氣氛卻十分融洽。

    或者說。

    從未見過面的兩個人,只是互道了姓名,你行了弟子禮,我回了臣子禮。

    再寒暄兩句。

    真真就是兩句,然後直入正題!

    “近期淮南王一案中,陛下所作所爲,你怎麼看?”年過五旬的莊青翟這麼問道。

    呃……

    強相關的關係太強,以至於讓太子少傅直接省略無數廢話,一開口,就是敏感話題。

    劉據不太適應這類‘自來熟’,斟酌了會兒,“回少傅,我認爲父皇處置妥當。”

    這個回答,說了和沒說一樣。

    對面。

    莊青翟捋了捋鬍鬚,笑而不語。

    他看出了太子有所顧忌,有顧忌,便等於太子知道了其中端倪,爲親者諱,在三緘其口。

    這點遮遮掩掩莊青翟不在乎,但太子這麼做,卻令他喜悅。

    只見太子少傅笑眯眯道:“年少聰慧,還知自藏鋒芒,不錯,着實不錯!”

    話音未落。

    劉據就是一怔,旋即尷尬掩嘴,“咳咳,少傅說什麼呢?”

    “呵呵,既然你不願說,老夫替你說。”

    莊青翟敲了敲案几,四周侍立的宮人聞聲後退數丈,此地再無六耳。

    他直視劉據,坦然言之。

    “今日第一課,不教經傳,不授大義,那是太傅的職責,老夫第一天,只講一個字。”

    “刀!”

    聽到這話,劉據神情頓時肅穆。

    他猜到了少傅可能想說什麼,可心中實在疑慮,對方坦誠,劉據也不再扭捏,直言道:

    “敢問少傅,此爲儲君特定課業?”

    “非也!”

    莊青翟搖頭不止,“經傳可以選定,權謀如何限定內容?老夫想到什麼,講什麼。”

    “……少傅既講謀略,第一日便說‘刀’,是否過於急切?”劉據再問。

    “哈哈哈。”

    莊青翟扶手大笑,隨意道:“你是想問,老夫和你還不熟,就說這些,莫不是失心瘋?”

    無需劉據回答,他便自問自答。

    “其一,熟不熟悉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後我們註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無需客套。”

    “其二。”

    莊青翟微頓片刻,看向劉據,意味深長道:“殿下很聰明,這點很關鍵!”

    “如果先前那個關於淮南王的問題,你回陛下宅心仁厚,或者陛下虛情假意。”

    “無論哪一個,老夫今天都不會再講刀。”

    因爲前者。

    要麼是劉據太笨,看不出皇帝在玩白手套、假惺惺,要麼就是太裝,看出來了還恭維。

    而後者,鄙夷皇帝的做法。

    完全是太直、太蠢!

    反而,持中的論調,尺度剛剛好。

    莊青翟的話不言自明,今天一上來就講敏感話題,實乃劉據自己一手造就。

    弟子聰慧,老師就更進一步。

    大家雙向奔赴!

    明悟這點,劉據再不遲疑,拱手一揖。

    “請少傅指點!”

    皇家子弟早熟,莊青翟有所預料,可太子這般成熟,反應如此迅速,還是讓他微微吃驚。

    不過吃驚之後,便是欣慰。

    自古奪位之爭,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而是血雨腥風!

    遇到一個聰明的學生,總比攤上一個蠢貨要強……

    壓下思緒,上課開始。

    莊青翟張口便問:“淮南王一案中,陛下只表態,不動手,何時表的態?誰動的手?”

    “廷尉張湯動的手,可表態…”劉據略微遲疑,“私下授意的?”

    “不!”

    莊青翟第一次出現了不滿。

    他也不繞彎子,沉聲道:“那日你在宮外遇刺,陛下的怒聲響徹未央宮,忘了?”

    “宮廷之中,戒嚴時密不透風,但平常,漏的跟個篩子似的!”

    “文武百官,誰不盯着點未央宮?老夫第二日就知道了陛下要把行刺之人全部砍了,全部!”

    聞言。

    劉據怔然,久久無語。

    莊青翟卻沒管他,繼續自顧自道:“陛下的意思早就傳達出去,執行的,有張湯,但又不止張湯!”

    “還有丞相?”劉據幽幽接道。

    “對!”莊青翟撫須頷首,此時他笑意又現。

    隨即話也更多,更直白了。

    “丞相平日裏都是一副老好人模樣,可他殺起人來,半點不見血,萬不可小覷!”

    “昔日主父偃觸怒諸侯,你猜是誰建言陛下殺之,平息衆怒?”

    “汲黯與丞相有怨,又數次頂撞陛下,恰巧京中多權貴,右內史管轄不力,屢遭構陷。”

    “你猜是誰推薦的汲黯接任?”

    “還有,膠西王嗜殺成性,已虐死數位朝廷派去的國相,以至於無人敢去膠西國赴任。”

    “你再猜猜。”

    “建言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是怎麼從陛下近臣,淪落到下一位膠西國相的?”

    “須知一點。”

    “陛下施政、用人,向來都是披着儒家的皮,使法家的東西,董仲舒礙眼了!”

    言盡於此。

    莊青翟住了嘴,啄了口案上茶湯,獨留太子消化。

    他說了這麼多案例,皇帝‘背後’的那個男人還能是誰?

    答案一早就點明了。

    丞相,公孫弘!

    呼!

    劉據長吐一口氣,看向莊青翟,澀聲道:“這麼說,父皇最利的那把刀,是丞相?”

    刀,殺人的刀!

    這把‘刀’,並非金鐵之刃,也可以是人。

    劉據原以爲,自己便宜老爹的那把刀,是一直衝鋒陷陣的張湯。

    沒曾想。

    裏頭還藏了個看似見風使舵,實則一直暗地裏推動的公孫弘?

    聞聽此言。

    莊青翟今日要講的課題,便兜兜轉轉,拉回來了。

    “淮南王謀逆,陛下肯定想殺,但自己不能動手,畢竟不好看,得臣子提。”

    “張湯是陛下的刀,丞相更是!”

    “兩人一唱一和、一明一暗,陛下便不費吹灰之力,除了心頭患,還得了好名聲……”

    說着。

    莊青翟臉上笑意更盛,赤裸裸道:“世間人多愚昧,哄過大多數便好。”

    “朝堂諸公不過數百位,看透了又如何?敢揭穿嗎?”

    “這是陽謀,無解。”

    今日課堂說了這麼多,太子少傅要交給太子的道理,這才宣之於口:

    “名聲一道,看不見摸不着,但經營的好了,能如公孫弘一般,大奸似忠,身居高位。”

    “也能如陛下一般,殺伐懲處,片葉不沾。”

    “而對儲君,名聲更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