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玩崩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木屋城堡字數:2649更新時間:24/06/28 13:07:43
    皇帝此刻心裏全想的是:‘要是敢隨便弄些石頭、樹葉諷刺朕,朕之後定要讓這逆子知道知道君父的威嚴!’

    這時。

    彎下腰,將箱子上層一張東西取出來的宦者令開口了,“呦,陛下,是太子親手抄寫的一篇辭賦。”

    “這兒還寫着,父皇親啓呢!”

    聽着老太監高興的語調,劉徹鼻尖哼哼兩聲,心想算那小子識相。

    “咦?”

    宦者令忽而疑道:“太子用於謄抄文字的器物,怎得如此奇怪?輕盈,透光,是某種奇珍異獸的皮革?”

    “難道,真是祥瑞?”

    “陛下!”

    肯定不會是獸皮啦,宦者令看走眼,劉徹可不會,他接過那張抄寫着密密麻麻字跡的……紙。

    是的,白紙!

    “誒?”

    皇帝不知‘紙’爲何物,搓了搓質感,“並非皮革,也不是絲帛,有點意思。”

    宦者令現在就盼望着皇帝心情好轉呢,一聽陛下對太子所獻之物有興趣,趕忙把腦袋湊過來,搭茬念道: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陛下,是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嗯。”

    劉徹點了點頭。

    將一臂長寬的大紙展開,先是點評了下劉據的小字,“勉勉強強,看得下去。”

    隨後才說起紙張本身,“不錯,朕記得《上林賦》有兩千餘字,用竹簡書寫都得十幾卷,這東西……”

    劉徹抖了抖紙張,“一塊便能寫下,應該是跟錦帛一樣的貴重物品,卻比錦帛稀奇,那小子給朕獻了多少?”

    宦者令看了眼箱內,喜道:“太子給陛下送來一大箱呢!”

    “哼,算他有點孝心。”

    有時候,皇帝的話得反着聽,比如現在,好似是不滿意,但實際上,心裏滿意着呢!

    宦者令一邊拿着一張紙,一邊諂媚奉承道:“陛下平時嚴苛,那是希望太子成龍,太子豈能不知?”

    “皇家也有溫情吶!”

    劉徹不置可否,背着手,往御階上走去,“你這閹貨,給太子這般說好話,未央宮裏通風報信的那個是不是你?”

    “陛下,您可冤枉奴婢了!”

    這一刻,宦者令對答如流,沒有絲毫停滯,“是皇后宮中的掌事。”

    老太監將紙張在案几上攤開,又給皇帝遞上毛筆,接着道:“太子新收入宮的小宦官,與大長秋有些關聯。”

    “呵。”

    劉徹點了點頭,“這便說的通了,看着點,哪些事傳得、哪些事傳不得,你有個數。”

    “是,奴婢知道。”

    隨即。

    一場和顏悅色又危機四伏的談話結束,皇帝專心致志地在紙上練起毛筆字。

    還別說,有種……縱享絲滑的順暢感。

    “不錯。”

    劉徹看着筆下墨汁凝而不散,白紙黑字,對比分明,“是個好東西,朕原諒太子的莽撞了。”

    這回宦者令沒有胡亂搭腔,只是在一旁躬身立着。

    老太監在皇帝身邊隨侍多年,陛下抖哪邊眉毛是哪種意思,什麼眼神是什麼態度,何種語氣是何種心情。

    他都門兒清!

    可以說,直到皇帝此刻說出這句不輕不淡的話,太子監視未央宮的冒犯之舉,方纔一筆勾銷。

    某種角度來講。

    這一幕,也正好是劉據獻上紙張,要達成的目的……其中一絲絲邊角料!

    紙張跟錦帛做對比時,便已經有此等作用。

    然而。

    錦帛怎麼能跟紙比呢?

    是,紙沒錦帛貴,可正因爲比錦帛便宜的多、非常多,紙張的作用才會無限放大!

    皇帝發覺出的功效,這才哪到哪?

    好在停止權謀算計後,劉徹將一部分心神收回,很快便意識到不對。

    “這物件是太子自己造的?”

    “陛下,想必是的。”

    “跟絲帛相比,孰貴孰賤?”

    “……這個奴婢倒不知曉,明天我去問問?”

    劉徹聞言,放下毛筆,彷彿想起什麼,“朕記得,太子之前在少府借過工匠?”

    “是。”

    宦者令答道:“五十個匠人。”

    聽到這個數字,劉徹瞅了瞅案几上潔白如雪的紙張,又看了看殿中那口大箱子,眉頭微蹙。

    “去把人召回來!”

    ……

    翌日。

    未央宮,宣室殿外。

    殿內在舉行朝會,殿外候着一個人,太子。

    昨夜剛被轟走,今天一早,便有宦官來傳喚,完全在劉據的意料之中。

    而且今天不用堵神棍,也不用再裝莽夫。

    他等的很悠閒。

    巳時將近,宣室殿內響起一道很有識別性的公鴨嗓,“退朝~”

    不一會兒。

    殿內文武百官們便三三兩兩結伴出來。

    劉據在殿外等候的場景也不是第一次了,按說以他現在遷居太子宮的尊位,加上以往結交的人脈,理應有人上前寒暄。

    即使太子沒叫住對方,不是等他,也該停下攀談幾句。

    可是,並沒有。

    張騫僅僅是拱了拱手,便告辭離去,就連粗狂、豪放如李廣,都只是點了點頭,徑直出宮。

    爲何如此?

    正應了莊青翟曾說過的一句話:“宮廷之中,戒嚴時密不透風,但平常,漏的跟個篩子似的!”

    昨晚未央宮中,又是太子大打出手、又是陛下杖斃方士,宮外早傳的沸沸揚揚。

    儘管細節不得而知,但大臣們多少也能猜到點。

    陛下在後宮玩仙術,玩崩了唄!

    這種事。

    大家背地裏知道就行,明面上不議論,也不敢議論,無論太子與陛下搞什麼,都是皇家私事,外臣不參與。

    今日太子到宣室殿外,多半與昨夜的事情有關,張騫、李廣避嫌也就情有可原了……

    當然。

    有一類臣子除外。

    “殿下魯莽了。”衛青停在劉據身前,面容嚴肅道:“縱使不喜方士,也不該像昨夜那樣在未央宮出手。”

    劉據作揖一禮,趁機前傾身子,低聲道:“舅舅放心,昨夜莽撞是有意爲之,已無大礙。”

    聞言。

    衛青盯着他看了一會兒,確定外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方纔輕聲道:“如果有事,說話。”

    交待完,大將軍面色不變,轉身離去。

    劉據再次俯身一禮。

    等他直起身時,面前又站着另一位了,“表兄不必擔心,我昨夜……”

    “我知道!”

    霍去病擺了擺手,眉目如劍,“我聽霍光說過了,不就是扒了一個騙子的衣冠,有何懼之?”

    “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直!”

    “我跟你一塊在這兒候着,陛下等會兒如果訓斥你,我自會爲你說情!”

    恰在此時。

    出殿來召太子的宦者令,聽到了驃騎將軍的言語,嘴角訕訕,皮笑肉不笑道:“呵呵,驃騎將軍多慮了。”

    “陛下要賞賜太子都來不及,如何會訓斥?”

    霍去病聽罷,劍眉倒豎,正欲再言,劉據趕忙插嘴道,“表兄自去,此事我有計較。”

    “放心!”

    爲了自己的一件小事,犯不着跟這個表面笑呵呵、實際小心眼的老太監嗆火。

    劉據拍着胸脯打了包票,霍去病也留下一句有事找他……

    大將軍、驃騎將軍走後。

    宦者令臉上的笑容多了討好,身姿也放低了些,笑道:“咱們這些做奴婢的,只對主子客氣。”

    “您不會怪罪吧?”

    劉據能跟舅舅、表兄誠懇相待,也能跟面前這位虛與委蛇,“誒,豈會怪罪,宦者令此舉才是奉君之道。”

    宦者令聽後,一張老臉笑成了菊花,側身往前一禮,“殿下,陛下正等您呢。”

    “好!”

    劉據大步入了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