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聽不懂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木屋城堡字數:2414更新時間:24/06/28 13:07:43
    有些話、有些心事,皇后不便與外人講,就算是自己弟弟、兒子,好像也不便說。

    唯獨見到同爲女兒身的長公主,才會抹一抹眼淚,說些後宮的酸楚。

    檐廊下。

    樑柱漆紅,屋椽雕彩,椽頭飾玉,劉據默然注視着這片華麗深宮,面上無悲也無喜。

    “皇后最近心情不佳,你有什麼要對孤說的?”

    身後躬身站立的大長秋能品出太子語氣不對,又彎了彎腰,低聲道:“殿下問哪方面?”

    “哪方面可能引起皇后不高興,就說哪方面!”

    大長秋作爲皇后的近侍官首領,宣達皇后旨意,統管後宮事宜,有些事,劉據不知曉,但這太監絕對清楚。

    此時。

    廊下沒有第三人。

    太子目光盯着廊外,好似在欣賞着盛開的花圃,大長秋忖了忖,視線盯着太子腳下,用只有兩人才能聽清的聲音道:

    “前不久,陛下剛爲皇次子取名,閎。”

    子生三月,則父名之,王夫人所生子嗣,也就是皇帝的第二個兒子,得名:劉閎。

    此事劉據知道,“還有嗎?”

    大長秋腳尖挪了挪,身體前傾,言語愈發隱晦,“據聞陛下時常思念王夫人,對皇次子憐愛有加。”

    “還有…陛下近期多去常寧殿……”

    聽到前半句。

    劉據無動於衷,他還不至於跟一個襁褓裏的嬰兒較勁,以皇后衛子夫的性子,更不至於。

    但後半句,常寧殿……

    劉據轉過身來,眼珠直直盯住大長秋,靜待下文。

    “當日陛下與皇后在椒房殿發生爭吵,事後被人傳了出去,奴婢私下探聽,應是常寧殿李姬所爲。”

    “宮中近日人心浮動……”

    說完這句。

    大長秋嘴巴緊閉,再不多言。

    這些事,雖然劉據也住在未央宮,但還真第一次聽。

    皇宮很大,人很雜,自有自的圈子。

    如果問及未央廄裏有幾個相馬高手,石渠閣是哪個太監管事,劉據都心知肚明。

    畢竟他整天不是在上課,就是在馬場。

    但美人妃子們今日誰侍寢,明日誰私底下爭風吃醋等等,這個圈子,除非撞上自己,否則劉據不會沾惹。

    說一千道一萬,那是皇帝的後宮!

    不過。

    這一次,算是撞上了……

    大長秋不知盯着地面看了多久,適才聽到太子平靜道:“母后是個溫婉的性子,向來不願與他人結仇。”

    “但孤不一樣。”

    說話間,劉據走到這太監身前,伸手拂了拂對方的前襟,仿若在替其撣去灰塵。

    “孤不惹事,可也不怕事,下次後宮再有類似事情,不要讓孤問第二次。”

    “去太子宮的路,你認識吧?”

    隨着太子手腕抖動,無形的壓力好似加之於身,壓的大長秋神色惶恐。

    撲通。

    也壓彎了他那雙腿。

    “奴婢認識!”大長秋跪伏在地,顫聲道:“殿下放心,再有下次,定報於殿下知曉。”

    劉據低頭看了一陣。

    “好,孤即將入主太子宮,身邊缺個使喚的,不知大長秋有沒有推薦?”

    聽罷。

    跪在地上的太監擡起頭,愣了愣,立刻接道:“有!奴婢有一幹兒,機靈懂事,忠心可靠,定能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喚來吧……”

    說這話時,劉據已邁步離開。

    今日出未央,遷居太子宮,至於爲何選在今天,太常寺給的理由是良辰吉日。

    劉據倒無所謂。

    拜別了皇后衛子夫,大長秋那乾兒子也到了。

    十六七歲的一個小宦官,確實機靈,搭眼瞧出太子心情不佳,遠遠跟在後面,並未上前。

    未央宮以東。

    往東闕行去的宮道上,劉據扶劍走在最前,蘇武等人護着車輿跟在身後。

    擡頭看了看頭頂的青天白雲,劉據忽然停步,朝身後一人招手示意道:

    “來。”

    那人聽不懂漢語,但看的懂手勢,鬆了繮繩,快步跑至劉據身側。

    “孤現在非常不爽,你可知道爲何?”

    面對太子的問話,金日磾滿臉不解,只能用自己剛學的漢人禮儀,連連拱手作揖。

    他想轉頭,向後求助。

    不料劉據按住他的動作,“正因爲你聽不懂,才讓你來,安心走着。”

    金日磾確實不懂,這句‘聽不懂’也聽不懂……

    只能茫然無措的跟着,應該是讓跟着?

    劉據沒管他,仍在自說自話。

    那自從被阿姊教誨後,從而引發的不爽利、大不敬言語,通通倒給了這個聽不懂漢語的匈奴小子。

    “我就不明白了,有事不能攤開了講?”

    “非得故弄玄虛?”

    “爲掌控朝堂,引入外戚,但現在外戚做大,又想壓制,是,可以理解,平衡嘛。”

    “可你壓歸壓,能不能別雲山霧繞的讓人猜?”

    不錯。

    劉據現在吐槽的是自己皇帝老爹,劉徹。

    聽了長公主與大長秋的敘述後,劉據便意識到,當今天子又在玩手段!

    皇后與大將軍一體,朝堂上有了平衡的舉措,後宮自然也會跟進。

    這不。

    便宜老爹另結新歡了……

    不僅如此,爲了起到更好的效果,還故意跟舊人吵了一架,新歡不是善茬,逮住機會就落井下石。

    當真是,好一場宮廷狗血劇!

    皇帝的移情別戀,也不單單關乎那幾個人。

    後世王朝中,帝王後宮的榮寵變化,尚且能遷動朝野,何況是現如今?

    大漢的外戚。

    別說影響朝政,皇位更迭都能影響!

    皇帝與外戚緊密相連,外戚又紮根於朝堂,一旦後宮有點風吹草動,刮到朝堂上,可能就是狂風驟雨。

    皇后遭斥,李姬一朝受寵,不知有多少人會聞風而動,又有多少人雞犬升天……

    對此,劉據真的可以理解。

    皇帝三宮六院,妃子那麼多,獨寵一人不現實。

    況且皇帝有過開盲盒,開出帝國雙璧的先例,寵一寵別的妃子,試試能不能再提拔幾個人才。

    有這種心思,也很正常。

    以上。

    無論是出於平衡朝堂,還是出於發掘人才,劉據都能理解,唯獨讓他不爽利的是…

    要壓皇后,直接點出過錯不行?非得藉着旁事,故意吵一架,讓別人猜、讓別人惶惶不安?

    直言會死!?

    現在仔細想想。

    劉據此刻突然的神經質,其實早在接下出使河西的任務時就有苗頭,只是今天才被一場宮鬥戲碼引爆……

    “哎。”

    劉據搖了搖頭。

    吐槽歸吐槽,那口鬱氣散了,理智也迴歸了。

    他朝一旁的金日磾道:“上位者嘛,都喜歡這個調調,說話說一半,語焉不詳,就是要讓下屬揣摩。”

    “還美其名曰:御下之道。”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