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都管用,那就是都不管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木屋城堡字數:2326更新時間:24/06/28 13:07:43
    長安城。

    視角再次回到這座大漢帝都時,這一次沒有誰薨,也沒有誰卒,氣氛不再壓抑。

    反而。

    隨着一隊背插鴻翎的騎兵衝入城中,所過之處,盡皆歡騰!

    當風塵僕僕信使抵達未央宮,慶賀聲也隨之上升一個高度,那腔調,細且尖,高且長,只聽:

    “陛下~”

    “大捷,河西大捷呀~”

    宦者令的公鴨嗓猛然響起,一路奔向後宮,“冠軍侯生擒單于子,漢軍陣斬首級數萬,大捷!”

    “陛下,河西大捷~”

    老太監生怕別人不知道是自己來報喜,一路跑,一路喊,等他行至椒房殿,皇帝的身影已經出現在殿外。

    “陛下,河西大……”

    不等宦者令來一個滑跪,劉徹便伸手喝道:“少廢話,拿來!”

    有兩份急報從河西傳回,一個寫於絹帛,一個寫於竹簡。

    皇帝先拿過絹帛,展開一看,其上字數不多,但看過之後,劉徹霎時氣血翻涌,眼中精光四射。

    “好!”

    “好一個冠軍侯!朕要重賞!重賞!”

    看過絹帛,他趕忙又接過竹簡,這次上面的字很多,劉徹讀了許久,亢奮的情緒漸漸被冷靜取代。

    期間,時不時有宮女、宦官在遠處觀望,顯然都是被大捷的喊聲吸引來。

    沒多久。

    皇帝看完了急報,一手攥住絹帛,一手握住竹簡,快步往宣室殿走去,同時吩咐道:

    “去,召公卿即刻入宮!”

    “是,陛下!”

    宦者令一直都在身邊候着,聞聲後急忙安排人手通傳。

    先前信使入城時,便大聲宣告過捷報,動靜不小,京城中凡是關心河西戰事的,早有心理準備。

    遂當皇帝下令召集公卿,他們來的都很快。

    衛青第一個到。

    “看看。”

    宣室殿,劉徹已經端坐主位,將兩份急報傳到衛青手上。

    與皇帝不久前的反應一致,看錦帛時,向來沉穩的大將軍喜形於色,可當看竹簡時,又蹙眉起來。

    不多時。

    丞相李蔡,新任御史大夫張湯等人也陸續進殿。

    混在公卿裏一起入殿的,還有一位少年郎,不是旁人,正是劉據。

    他對河西戰事也很憂心吶!

    老丞相公孫弘薨了,太子都評價爲‘無大事’,可見對自己第一次主動扇翅膀的成果有多重視。

    在椒房殿外聽到宦者令那一嗓子後,劉據就決定要來旁聽,得益於以前聽政的先例,殿外宦官沒有阻攔。

    進殿後。

    劉據很自覺的在最後一排貓着,皇帝老爹瞅了他一眼,挑了挑眉,沒說什麼。

    軍國大事要緊……

    人數過多,皇帝沒再將戰報一一傳看,而是動了動手指,宦者令當即會意,提氣尖聲道:

    “驃騎將軍霍去病、郎中令李廣上河西戰事疏——霍去病部,於渾邪王城生擒單于之子,重創渾邪部!”

    “殺酋塗王、折蘭王、盧侯王!”

    “俘獲王子、王母、相國、都尉八十二人,斬得匈奴軍首級一萬七千六十級!”

    “後轉戰千里,於焉支山下會合李廣部,圍攻休屠王城,兩部再得首級一萬二百級!”

    話音落下。

    大殿內彷彿被人按了休止符,悄無聲息。

    未幾,還是御史大夫張湯率先反應過來,倏然起身,沉聲拜道:“我軍大勝,爲陛下賀,爲大漢賀!”

    這一聲打破了寂靜,衆人隨即或驚或喜,齊齊出列,高聲道:“爲陛下賀,爲大漢賀!”

    此刻。

    殿內衆臣無論是何派系,之間有何恩怨,盡皆露出了發自內心的暢快笑容。

    河西之戰從籌備到開戰,已經長達數月,朝廷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海量,他們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

    如今聽聞大勝,怎能不喜!

    臣子們得玩文雅、玩禮節,劉據可就沒這麼講究了,其人躲在後面,一拍大腿,驚道:

    “牛逼!”

    “我就知道表兄你行!”

    好在劉據還知道現在場合不對,壓着聲音。

    太子在後面如何不拘小節、手舞足蹈先不提,前頭,皇帝已經發話了。

    “好聽的以後說!”

    “朕召你們來,也不是要聽恭維,還有要事……”

    無需示意,宦者令便再次轉述:“兩位將軍傳信,困於城中的匈奴大軍欲要投降,請朝廷儘快給予答覆!”

    嗯?

    聞聽此言,殿內衆人如之前兩位的反應一樣,喜色斂去大半,轉爲疑慮。

    丞相李蔡不過思索了幾個呼吸,便問道:“對方若要投降,投便是,李、霍兩位將軍不能拿定主意?”

    “額……”

    宦者令回頭看了陛下一眼,得了默許後,這才回答,“匈奴人粗鄙,言說兩位將軍平起平坐,承諾難以取信,若想讓城中數萬大軍投降,需……”

    “需陛下親自下詔,另派重臣商談!”

    其實。

    這已經是多次潤色後的表述,渾邪王派去的使者原話是:‘我們頭人說了,你們漢人兩個將軍說話都管用。’

    ‘那就是都不管用!’

    ‘降可以,但得你們漢人皇帝給出誠意,派說話管用的人來談,不然,我們寧願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且不論匈奴人是不是在裝腔作勢,反正他們的意思是傳達明確了。

    然後,漢臣就怒了!

    “豈有此理!”

    儘管是聽潤色後的轉述,李蔡都怒意彰顯,對着主位拱手一禮,強硬道:“陛下,既然我軍已圍困對方王城,他要降便降,不降就攻!”

    豈料。

    李蔡剛說完,大殿左側就有一位反對。

    “陛下,臣以爲不妥。”

    但見大將軍衛青出列奏道:“據軍報說,城中匈奴至少還有四萬可戰之兵,我軍強攻,屬實不智!”

    “既然對方有投降之意,能不死傷漢家將士就拿下河西,何樂而不爲?”

    “陛下,臣願親自走一趟河西,給足匈奴誠意!”

    衛青看過詳細軍報,清楚此間不止那一點面子問題,還涉及切切實實的戰損問題!

    大將軍話罷,殿內衆人有大半都點頭認同。

    然而。

    誰認同,丞相都不能認同!

    衛青先前的話,聽在李蔡耳朵裏,他那點被大勝壓下的派系鬥爭可涌回來了。

    心說,怎麼個意思?我建言,你就反對?

    丞相頓時便眉毛豎起,正欲再言,卻不料龍榻上的皇帝已經拍板。

    “大將軍說的不錯!”

    劉徹語氣堅定,不容拒絕:“朕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但若非必要,朕也不會坐視任何一個將士枉死!”

    “不就是要朕的詔書嗎?給!”

    “至於派哪一位重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