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獵人與獵物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人世幾春秋字數:2164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即使白天處理政事稍顯忙碌,樑蕭仍不忘回去時傳授江拂雪科學知識。
重點是基礎數學與物理學,至於生物學和化學,樑蕭只挑了符合當前生產力的一小部分講。
夜晚的院子裏,江拂雪聽樑蕭講述新的知識,如癡如醉,滿眼崇拜。
她記憶力驚人,也善於思考和心算,越來越發現,自己的哥哥特別了不得。
即使是段雲袖和段雲衣這麼冰雪聰明的嫂子,旁聽樑蕭講課的時候,也難以完全吃透所有知識。
自己何其有幸,能夠成爲他的首位弟子,默寫內容,日後還可編纂成教材,廣開民智!
按照樑蕭的說法,民智稍開,只要君王依然善待百姓,並不會因此被動搖統治,反而可以讓百姓少受世家和豪族矇蔽,畢竟皇權不可能管理每一處鄉鎮。若君王無道,被推翻也是罪有應得。
這也是她越發崇拜樑蕭的根本原因,哥哥看得更加深遠,甚至考慮好了身後之事,重點在於如何讓百姓過得越來越好,至少要好過以前,他似乎並不指望子孫後代能統治這片土地千秋萬世。
這種理念,隱約與劍族的一部分理念相合,甚至更加實用,並不空洞……
此外,各大擁護皇權的家族與大臣們,其家人也陸續遷居京城,尤其是家中男丁。
樑蕭此舉,還是爲了減少地方割據和大家族造反的情況,並不完全是考慮人質那麼簡單。
將來,這些大家族和大臣的子嗣在繁華的京城長大,京城便是他們的故鄉,能顯著減少他們造反叛亂的情況。京城之繁華,甚至可能讓他們不願迴歸老家。
即使以後這些人回到故鄉繼承資產,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熟悉底下人員,底下人員也不會隨便跟着一個空降的新主人造反。
段雲衣和諸葛暉對此也讚賞有加。
如關隴各大家族,本就有心在京城發展,相當於和樑蕭一拍即合。
除非有心謀反,才會對此疑神疑鬼。
十九歲的帝君,其功蓋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攝政監國,這也給了擁護皇權的衆人更多底氣。
關隴各家和東野氏,本就與三大世家不對付,如今更是毫無保留與他們競爭京官名額。
樑蕭凱旋回京至今,不足半年,京官裏三大世家的人員僅存四分之一,其餘人員不是賦閒在家,便是被降爲底層跑腿的小吏。
對此,端木節等人也無可奈何。
有報紙推波助瀾,皇權對京城的掌控越來越牢固,而隨着樑蕭的崛起,百姓對他們幾家越來越不滿,北胡滅亡之後,這種不滿已經達到巔峯,讓三大世家如履薄冰。
他們毫不懷疑,若是此地不講王法,明天百姓就會集結起來,第一個衝爛他們幾家。
晚上,樑蕭講完課之後,江拂雪又開始用樑蕭特製的鉛筆速寫。
這種鉛筆比不得現代鉛筆,但比毛筆寫字快了數倍。
平均下來,樑蕭每講一課,江拂雪差不多要默寫一天。
不管樑蕭和妻子們如何心疼,讓江拂雪休息,她都只是嘴上應承,到了白天,依然會開始一天的努力。
“雪兒,牛痘才剛好不久,不可過度勞累,明天再寫。”樑蕭罕見的嚴肅。
原本他想減少講課次數,但江拂雪一再表示,趁着哥哥有時間,可以多講講,以後未必還有機會。
江拂雪對知識的渴求,也讓他於心不忍。
這一次,江拂雪罕見地答應,看着桌上的半本“數學”,一臉自豪。
這是最近書坊利用她編纂的內容印製的,深得樑蕭讚賞。
等樑蕭離開院子後,段雲袖心疼地抱着她,柔聲道:“雪兒也在爲國爲民,只是,雪兒才十二歲呀!不要如此操勞過度……”
江拂雪只是囁嚅道:“哥哥已經成家立業了,雪兒希望自己能對哥哥更有用一點……”
段雲袖連忙安慰道:“蕭哥哥要是知道雪兒這麼想,只會難過的。你和我們,一樣重要。”
“嗯~”江拂雪一臉乖巧。
段雲袖注視着她,一時入神,恍然大悟。
這妮子,才十二歲就……
也許,在她更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樸素的願望?
“雪兒快快長大吧~”
聞言,江拂雪只是點頭:“噢~”
小姑娘冰雪聰明,此刻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了嫂子的法眼,曾經的獵人終究還是成了獵物。
書坊印製的數學半冊,儲量頗多。
李心文在一旁小心翼翼翻閱自己的那半本數學,滿心敬服。
這就是他的才學?
相比詩詞歌賦,這種才學,日後更能利國利民!
段雲衣宣佈懷孕之後,朝會便暫時取消一年,改爲讓羣臣在偏殿集中討論,由樑蕭主持,諸葛暉從旁協助。
諸葛暉年事已高,如今局勢穩定,只參與大事討論,其他事情都由同僚們分攤協助。
大將軍沐定國更是年近八旬,實際上也已經進入了頤養天年的階段,大小事情由大將軍府衆人負責即可。
段雲衣繼續擔任大將軍,更多是出於尊敬。
翌日,皇宮大殿的偏殿,羣臣看着手裏的一堆符號,面露難色。
裏面介紹了從0-9,十個數字,還有各種簡單的數學符號。
“帝君,想要推廣數字只怕不易,畢竟老百姓已經習慣了一十百千萬……”
面對免不了些許迂腐的部分大臣,樑蕭耐心解釋。
“諸位大人應該也明白,數字書寫更加方便,能大大提升朝廷和軍民的書寫效率,化繁爲簡,利在千秋。本王倒也不是準備廢除文字,以後新式數字可以和原有的數字並用,百姓喜歡用哪個,便用哪個。”
羣臣交頭接耳,開始了熱鬧的討論。
早在去年,段雲衣就已經讓人試着推廣數字,他們也學了一點,覺得的確方便書寫和記錄。
誰能想到,簡簡單單的十個數字就能代表任何數量,而且耗費的筆墨更少。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數字都是實用的。
最終,羣臣還是支持了數字的推廣。
兩天後,大周日報專門用一頁內容講解數字和加減乘除等簡單數學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