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提防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149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月黑風高夜,北胡使者滿懷恐懼離開了的軍營,先是往西行進五里,隨後直奔西北方向,準備向風帝報信。

    燕雲十八騎出了軍營,人銜枚,馬勒口,追上北胡使者,雙方保持百丈的距離。

    北胡使者渾然不覺,被燕雲十八騎一路跟蹤。

    雷洪發現對方的行進路線越來越偏向北邊,又驚又喜,即刻追上。

    北胡使者加上隨從五人,如何是燕雲十八騎的對手,還未反應過來,便被射殺了戰馬,掀翻在地。

    “兩國交鋒不斬來使!!”

    北胡使者肝膽俱裂,磕頭求饒。

    “北胡軍隊在西邊,爲何你往北方跑?”

    雷洪的怒聲質問,讓北胡使者無言以對,被雷洪逮這裏回去。

    “侯爺所料不差,這羣人確實是轉道往北!”

    衆將聽到雷洪的彙報,怒視着北胡使者。

    “你北胡人果然狡詐多端,還想麻痹元帥,好讓我們元帥西征撲了個空,自己趁機逃回大漠!”

    那北胡使者原本做好了被樑蕭斬首的打算,僥倖脫身,溜之大吉,卻怎麼也想不到,樑蕭會追蹤他的迴歸路線,連忙招供。

    “我家陛下……啊,單于他確實是準備撤兵,迴歸王庭!”

    樑蕭立即命人將使者們綁了,送往俘虜營。

    “隨我軍出征的,還有三百名北胡俘虜,充作嚮導,如今你也算其中一員。三百人分成三十個小隊,同時對比路線,你若敢謊報或者隱瞞,就地處決!若是我軍北征成功,爾等也可將功贖罪,免除苦力!”

    那北胡使者不停求饒,表示一定從命。

    第二天清晨,大軍開拔,直撲西北,以截擊北胡軍隊。

    原本所有人都認爲,風帝應該不敢從最近的東北路線逃回北胡王庭,因爲那裏有一段路接近長城口,最合適的路線應該是往正北方撤兵,然後轉道向東,迴歸王庭。

    樑蕭若是西征,可以和關隴一起夾擊、追殺,同時大軍降臨,也有機會順便接受關隴方面的歸順。

    現在,殲滅風帝的軍隊才是當務之急,無論如何不能讓他逃了!

    樑蕭擊破北胡,取得大捷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大楚。

    大楚軍民無不驚駭!

    “十八年前尚且遭遇遷都之禍的大周,竟然能大破北胡軍隊二十萬?!”

    隨大周那邊信使傳來的,還有樑蕭加官進爵的消息,讓此事更加真實。

    楚皇緊急召集羣臣,商議應對之策。

    “邢駙馬果然有識人之明,此子非同一般!爲今之計,唯有進一步交好大周,未必要稱臣納貢。大周顧及上國顏面,應不至於向盟國施壓,可保一時。”

    羣臣紛紛建議。

    楚皇無奈應允,立即遣使祝賀。

    疲憊的楚皇回到寢宮,一臉失落。

    “朕勵精圖治,本可趁大周崩潰,入主中原,誰料天命仍在大周……”

    一道倩影進入寢宮,見楚皇失望,柔聲道:“陛下悶悶不樂?”

    細看此女,姿容秀美,婀娜妖嬈,堪比古之妲己。

    竟是當初東野落月的隨行侍女,未施粉黛時只是面容姣好,如今濃妝豔抹,絕色妖嬈,已被選秀爲妃!

    楚皇眼前一亮,將她抱起。

    “無事,朕想你了,柔妃……”

    大楚定國侯府。

    “我兒,如今你已是大楚駙馬。大周興盛在即,那樑蕭不是駙馬便是帝君,或兼而有之。爲父已老,未來大楚安危,皆繫於你一人之手……”

    邢風坐在一旁,聽着父親定國侯語重心長的教誨,只是鄭重點頭,面不改色。

    但在心裏,邢風惆悵不已。

    楚皇寵信柔妃,他委婉規勸無果。

    他作爲臣婿,又曾受這位老丈人的救命之恩,看他半生辛勞,享樂也未嘗不可。

    但自古以來,不乏年輕時雄才大略的君主,年老昏聵……

    邢風想起了李心文之前送來的信,要他和公主當心東野落月。

    “如今看來,仍要提防大周美人,只是對象變了……”

    樑蕭大軍向西北進取的當天,關隴方面也收到北邊斥候情報。

    “啓稟元帥!北胡騎兵突然撤兵,直往北方!”

    關隴大元帥尉遲平立即召集衆將討論。

    “追擊有風險,應該放棄追擊!畢竟我軍只有兩萬騎兵,常將軍本人又在燕州!”

    “應該追擊!如此才能向天子和蘭陵侯表態,若是不動,到時候蘭陵侯責怪我軍按兵不動,怎麼也解釋不通!”

    關隴貴族們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面紅耳赤。

    就連林家的一衆智囊都加入討論,但也莫衷一是。

    不管怎麼看,追擊與不追擊都對關隴不利。

    畢竟北胡騎兵不弱,呼延徹成名已久。

    “林式,你怎麼看?”

    尉遲平滿懷希望的目光,投向角落裏貓着的一言不發的林式。

    他是關隴大元帥沒錯,但實際上只是一隻平衡各家利益的手,眼下是迴歸大周的最佳時機,他反而不能表露太過。

    林式這才起身,發表意見。

    “我認爲應該追擊!”

    “若是敵軍佯退,誘我軍深入,大敗我軍,然後趁勢攻佔關隴,如何是好?”左側一名軍師搖頭表示反對。

    林式不假思索道:“咱們關隴還沒有弱到這種程度,不過軍師所言極是,一旦選擇追擊,就難以保證敵軍是否佯退反攻,稍有不慎,不是玉石俱焚,便是敵人反客爲主。”

    “那該如何是好?不追?”尉遲平好奇道。

    “必須追!”

    林式開始了嚴肅分析。

    “如各位所言,追擊風險巨大,但若是按兵不動,有袖手旁觀、縱虎歸山的嫌疑,以後實在無法向朝廷交代,屆時我等歸順朝廷,只怕凶多吉少。”

    衆將不禁慄然。

    樑蕭之名,大周武衛與燕雲鐵騎之威,已隨那場大捷傳遍天下。

    作爲關隴的軍事貴族,深知騎兵之強,他們對樑蕭也是敬畏的。

    “諸位擔心的,不過只是追擊失利,以後沒有話語權,或者被蘭陵侯毫不費力收取關隴。這倒不必擔心,我軍必須追擊,但多派斥候和先鋒部隊,以騷擾、試探爲主。總之,一定要黏住這支北胡軍隊,不能讓他們輕易撤回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