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入主中原!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233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諸葛暉的水軍船隊由南向北,順着黃河支流天江與岸邊的樑蕭會合,如數交割。

    當天,燕州城內也送來緊急消息。

    樑蕭拆開諸葛瑜的密信一看,先是欣喜,繼而神情凝重。

    京城軍器監又送來了三千把長弓和六千把大弓,長弓所需的上等紫杉木數量有限,以後可能會越來越難找。

    即便如此,雙弓前後的總產量也超過驚人的三萬把,足夠致命。

    燕雲鐵騎和樑家軍中排弓手都配備大弓,其餘弓手配備的是長弓。

    大弓與長弓的數量不足以配備全軍,因此樑蕭採用的是輪替練習。

    凡是能拉動長弓或者大弓的弓手或者騎兵,即使暫時沒有配備這種強弓,也可以和已經配備的同袍輪流使用,輪班訓練。

    只不過,這種訓練方式對弓的損耗更大,但非常時期不得不爲。

    北境的兵員本就是爲了對抗騎兵而精挑細選出來的,起碼一半的人能夠拉動長弓,只是在樑蕭心中不算精兵而已,對比當世兵種,完全可以稱得上精銳。

    只是,樑家軍這樣的部隊算是精銳中的精銳,非常規部隊可比。

    高薪,高待遇,嚴格的軍令,以及樑蕭適當參考現代軍隊所普及的信仰,加上大周日報的正面宣傳,才堪堪鑄就這樣一羣超越時代的精兵。

    上一次樑家軍擊破莫渾部隊,還有突襲的因素在內。

    這一次,就要直面大周有史以來最強的敵軍騎兵!

    “據說北胡騎兵數量十萬起步,其中精銳部隊被選爲狼騎,數量超過三萬。”

    “而在北胡狼騎之中,還有一支重騎兵,人馬具裝鐵甲,好似一座座移動的浮屠鐵塔,行動遠不如輕騎兵,但可以衝鋒陷陣,北胡號稱其衝擊力足以沖垮任何步兵。當年遷都之禍,我大周將士之所以慘敗,這支部隊功不可沒。”

    “除了重騎兵,其餘狼騎皆是能征善戰、弓馬嫺熟的輕騎兵,擅長兩翼包抄和襲擾,兩大兵種配合,幾乎戰無不勝。”

    軍營裏,衆將聽沐凌霄講解敵軍,神情極其凝重。

    即使有樑蕭在場,他們仍不敢大意,畢竟將士們還沒有和真正的北胡狼騎軍團交過手。

    即使是沐凌霄和董聯也沒有。

    重騎兵的補給和後勤需求是相當驚人的,而且沒有機動性優勢,在沒有絕對信心拿下大周州郡之前,不會輕易出動,以免陰溝裏翻船。

    因此,他們面對的是十幾年前帶來遷都之禍的傳說。

    只有樑蕭鎮定自若。

    北胡狼騎的建制,頗有些像金兀術的“鐵浮圖”和“柺子馬”,而且數量至少多了一倍。

    即使這裏與故鄉歷史有別,但按照歷史進程來算,大周所處的時代距離秦朝才不到五百年。

    金國有更多的地盤和人口,更好的生產技術,農耕與遊牧相結合,才發展出能夠覆滅北宋的軍力。

    北胡的生產發展情況,不可能比金國更好,卻能組織如此規模的騎兵和重騎兵……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中原的部分世家和商人功不可沒。

    可能比明末商人通敵的情況更加嚴重。

    如果此戰燕州失守,幽州和遼東勢必告急,那些大世家可能還會有所行動。

    隨着對敵軍和政敵越來越瞭解,樑蕭的殺心也日益堅定。

    但他清楚,不能無憑無據清洗屠殺,否則會帶來更嚴重的動亂。

    只能等戰後回去慢慢處理這幫人,即使拿不出證據清算,也必須狠狠打壓。

    拓跋氏的倒臺,讓這些大世家更加小心翼翼,生怕露出馬腳。

    現在,他無論如何都必須擊敗這幫人心心念念的北胡天兵!

    “元帥,公孫將軍的部隊直接渡河來回不就好了,爲何還要繞過天江河口?”董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衆將紛紛向樑蕭投來疑惑的目光。

    有戰船來回,樑蕭依然讓公孫無極負責的斥候部隊繞河巡邏,除非能保證周圍沒有敵軍,否則絕對不可召喚對岸友軍的戰船,送他們回營。

    這裏的軍機可保絕不泄露,樑蕭又考慮到衆將的執行效率,還是耐心解釋。

    “我軍的水軍和新營寨羣乃是絕密,無論如何不能讓敵軍迅速發現,否則敵軍可能會改變後勤路線,或者分配更多的部隊護送糧草。河對岸也可能出現敵軍的斥候,要給他們營造假象,我軍的軍營仍在原處。畢竟,那裏確實是禦敵的絕佳位置,進可攻退可守。”

    衆將恍然大悟,再無疑惑,激動莫名。

    樑蕭已經佈置完畢,新一批雙弓也分配好了,只等敵軍殺來。

    不出意外的話……

    此時,北胡軍隊已經出了長城口,殺向燕州,首要目標直指天江南岸,大周初設的軍營。

    情報顯示,樑蕭大軍集結在這裏,他們只能在這裏和樑蕭對峙,佈置足夠的守軍,確保樑蕭不敢渡河偷襲之後,才能放心繞河急襲。

    “吾皇有令,全速進軍,務必早日殺到燕州!”

    風帝的軍令傳開後,北胡軍隊每日急行軍。

    即使是重騎兵,也把人馬兵甲全部放在馬車上,讓馬車隨自己加速行進,只等戰時穿戴。

    軍隊之中,只有呼延徹愁眉不展。

    “陛下,我軍前線佈置的斥候恐怕不夠!”

    風帝會意,立即下令增派三千輕騎兵,充當斥候。

    當天就有斥候來報。

    “敵軍一如往常,還在四處巡邏、偵察!”

    風帝看向呼延徹。

    呼延徹急問道:“可有看到那些斥候從何處撤退?”

    “沿着天江往東,繞過河口,領兵的旗號是公孫!”斥候答道。

    風帝開懷大笑:“那樑蕭貿然分兵,自以爲殘部能夠據城死守,殊不知,我軍器械和人員拿下燕州綽綽有餘,無人可用,連公孫無極都親自負責情報偵查!”

    呼延徹仍不放心,又等了幾輪斥候,一一詢問。

    斥候的回答無一例外,大周斥候都是繞河迴歸,沒有變化。

    元天激動道:“恭喜陛下,如今我軍終於有望入主中原!”

    風帝臉色一沉,道:“入主中原不是有望,是必須,是一定可以!”

    “入主中原!”羣臣爭相歡呼。

    風帝迴歸後軍坐鎮,親自監督行軍,前線指揮權迴歸呼延徹之手。

    “元帥有令,加速行軍,沿河佈置防線,急襲大周,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