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脫離掌控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189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拓跋亭也是一肚子氣。

    “他提供的情報已完全不可信,最近幽州那邊送來消息,他的老母親連同守着都失蹤了!”

    拓跋俊冷冷道:“我們被他擺了一道,需要趕快剔除關於此人的一切,包括對獨孤家和冀北軍的情報。”

    “那樑蕭準備吞併關隴,是真是假?有沒有可能是,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拓跋亭擔憂道。

    兄弟倆只感到頭皮發麻。

    他們最近以開誠佈公的方式,和獨孤家派來的人對過賬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家族傾力培養的死士會脫離掌控,甚至屢次誤導他們。

    “我估計,他會集中兵力防守燕州,今年北胡應該拿下關隴,確立補給,然後徐徐圖之。如今只怕來不及了!不如寄信風帝,你我佯攻劫掠關隴一帶,逼迫大周救援,然後大軍襲取燕州?”拓跋俊嘆道。

    拓跋亭無奈道:“但關隴不乏能人,如今已堅壁清野,只怕難以得手。”

    拓跋俊沉聲道:“重點在於燕州方面,樑蕭必須知道我軍在猛攻關隴!畢竟,你我投靠北胡,自然會協助北胡研究器械。”

    “唯有如此!”拓跋亭嘆道。

    短短半天時間,莫渾的死訊傳遍兩地的北胡軍營。

    “莫渾將軍被大周擊破,本人於亂軍之中被一白馬白袍的無名小將斬了!!”

    北胡八大勇士,以莫渾居首,如今意外敗亡,自然引起軒然大波。

    北胡風帝姍姍來遲,終於領兵到了長城以北,與大元帥呼延徹會合。

    瞭解情況之後,風帝同樣暴跳如雷。

    “接連慘敗,今年若不能克敵城池,我國勢必由盛轉衰!”

    風帝帳下北胡一衆勇士紛紛出列請戰。

    “臣願爲先鋒,取那小將人頭,爲莫渾將軍報仇雪恨!”

    風帝冷聲道:“眼下更應該沉穩行事,不可一個一個爭着去送,衆將靜待安排!”

    遣散衆將之後,風帝只留下呼延徹商討。

    “陛下似有所憂?”呼延徹道。

    風帝點頭,鬱悶不已。

    “你也知道了,敵軍弓箭兇猛,我軍若是遲遲不能推進,只怕會延誤戰機,讓敵軍有更多時間準備箭支。”

    呼延徹解釋道:“莫渾乃是沙場老將,如此慘敗已說明了問題,兩三萬人的部隊根本不可能取勝。敵軍弓箭兇猛,我軍短時間內也造不出太多好盾,唯一的做法便是傾巢而動,以衆敵寡,讓敵軍的弓箭手分身乏術。可這麼一來,一旦戰敗……”

    風帝陷入沉默。

    他當然清楚全軍戰敗意味着什麼。

    但今年是無論如何都必須與大周一戰,否則,莫說恢復匈奴榮光會成爲笑談,好不容易統一的草原各部也可能分崩離析,最終結果無外乎敗亡。

    軍師元天也分析道:“陛下,我軍如今離漠北太遠,指望漠北以西的天日國支持更多軍器,也不現實。不如暗中聯絡大周世家,看看他們能否資助更多盾牌?”

    風帝只能點頭,道:“再等等關隴那邊的消息吧。”

    關隴猛士常破浪的加入,讓燕州的將士們信心倍增。

    “有常將軍相助,我軍如虎添翼!”沐凌霄大喜。

    常破浪謙虛道:“常某只是粗人,比不得諸位將軍文武雙全。”

    “謙虛了!”衆將心情大好。

    關隴和巴蜀的助戰,相當於對大周朝廷表明支持的態度,有益無害。

    至於背刺,對關隴而言無異於癡人說夢,畢竟兩大雄關在那裏擺着。

    即使是巴蜀,想要沿長江直下江南,襲取州郡,也絕非易事,如今朝廷正在往江南增兵平叛。

    而且,天日教本身也是巴南一帶肆虐的叛軍,巴蜀協助朝廷平叛還差不多。

    樑蕭領着常破浪去了燕雲鐵騎部,給他安排了一千騎兵。

    常破浪對此沒有異議。

    他初來乍到,本身又只是客將,除了自帶的五百騎兵,能得一千人員已經說明了樑蕭用人不疑。

    朝廷的聖旨正在路上,很快樑蕭就能正式榮升前將軍,兼任北境元帥。

    左將軍、關隴大元帥尉遲平,右將軍、巴蜀大元帥公孫尋風,如今和樑蕭是平級的。

    而沐凌霄又是後將軍的預備人選。

    準確來說,樑蕭的前將軍是四方將軍之首。

    大周女帝的封賞合情合理。

    董聯即將受封安北將軍、關內侯,其餘人等也各有加官進爵。

    比如洪城即將受封蕩寇將軍、關內侯。

    雷洪受封先鋒將軍、關內侯,燕雲十八騎其餘人等也都受封偏將軍、關內侯,光宗耀祖……

    如今,北境立功的將士恨不得再立新功,未能立功的將士更是羨慕得眼珠子充血,渴求建功立業。

    三軍將士,戰意滔天!

    常破浪領五百騎,與本部一千騎兵會晤之後,又立即參加了第二天清晨的閱兵。

    看到燕雲鐵騎盛大軍容,常破浪佩服不已。

    這支軍隊殺氣很重,但又給人一種不動如山的沉穩感。

    尤其是樑家軍那兩千騎兵,人人披堅執銳,還和樑家軍的步兵前鋒一樣戴了惡鬼面具,令人心驚膽戰。

    連樑蕭上戰場都要戴。

    這支精銳,很合他的胃口。

    他也生得俊美,給人的感覺不像個衝鋒陷陣的猛將,因此備有兩副黃金面具,現在戴的這一副也如兇鬼一般,平日裏戴的是普通面具,被譽爲“金花少爺”。

    但平日裏也有人議論他的戴面具之舉華而不實。

    如今樑蕭統領的樑家軍就是最好的證明:身邊若有這樣一支精銳,其他的友軍自然無比安心,對士氣也有一定的提升。

    閱兵結束後,樑蕭私下詢問常破浪。

    “常將軍,關隴那邊堅壁清野,最近沒有飛鴿傳書送來。”

    關隴和大周之間也有飛鴿傳書,保持聯絡。

    常破浪點頭道:“有尉遲元帥坐鎮,應可保安全!”

    樑蕭點點頭,又道:“眼下還有一個威脅,便是幽州以南、冀州以北的冀北遊騎,即使冀北軍已經投誠,我仍擔心他們趁虛而入。”

    “投誠?”

    原本常破浪聽樑蕭提及冀北軍,心裏一咯噔,又聽到投誠,不禁疑惑。

    “不錯,自稱冀北軍少帥龍無雙的人,已經在我府上,還送上了二十萬兩銀子。”樑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