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不一樣的未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156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信使驚道:“可有鐵證?”

    秦勳嘆道:“樑蕭此人行事謹慎,豈會落人口實?我作爲他的屬官,也只能聽聽他的口頭意見。如此重要的謀略,他自然只告知玄衛,我等還算不上是他的心腹。我給你們的情報,你只管轉交給少爺,信與不信,少爺自會定奪。至於離間之事,不需要我來打草驚蛇,樑蕭已經在提防我了。”

    “有道理……”信使微微點頭,又問,“若是屬實,我軍應該如何應對?”

    “少爺自有主見,問我無用。”秦勳嚴肅道。

    信使若有所思,隨後又詢問秦勳一些事項,才飄然離去。

    第二天一大早,樑蕭召集衆人議事。

    散會之後,秦勳私下找到樑蕭,反覆叮囑。

    “北胡人今年的目標必定是燕州,但可能會佯攻關隴,逼迫北境調兵向西增援,再趁北境兵力薄弱,大舉入侵。蘭陵侯,無論發生何事,燕州一帶的守軍不能低於五萬!”

    樑蕭好奇地看着秦勳,道:“你我所見略同,但你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秦勳不再藏拙,詳細分析解釋。

    “大周立國之初,馬鐙與馬蹄鐵技術問世,便被端木家傳授給北胡,使得遊牧民族的戰鬥力日漸增強,野心也隨之日漸膨脹,給大周帶來遷都之禍。南方人傑地靈,資源雄厚,北胡人垂涎已久,不可能甘居大漠。”

    “如今北胡單于統合各部,雄心勃勃。關隴與朝廷關系曖昧,又不像巴蜀與朝廷那般貌合神離,隨時可能歸順朝廷,朝廷於關隴又有潼關、函谷關兩大雄關,可擋北胡。拓跋氏雙雄投靠北胡之後,還帶去了大量精於器械製作的工匠。”

    “北胡取關隴即使成功,戰果最多侷限於關中。但若是取下燕州,北胡騎兵便可長驅直入,襲擾全國,首先切斷遼東與京城聯繫,奪取遼東之後,更可大舉南下蠶食大周全境,再無後顧之憂。拓跋俊已經在懷疑我了,自然不會相信我的情報。他信不信,大周都不該削弱北境防禦。”

    “此外,蘭陵侯也要當心,冀北軍曾經犯過幾次劫掠案,對象都是東野氏的車隊,其他車隊一概不管。根據情報,我也只能推測,或許是與東野氏曾經出逃的大小姐東野落曦有關,此女天姿國色,可能已經投靠冀北軍,因此冀北軍才會屢次針對東野氏。”

    樑蕭欣慰地看着秦勳,道:“我知道你有自己的祕密和苦衷,不過你終究還是站在朝廷這邊。”

    秦勳搖了搖頭:“我只是站在丞相與蘭陵侯這邊。”

    樑蕭一愣。

    “蘭陵侯,是你的出現讓我堅信這片土地還是有救的,至少你能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比原來好,這就足夠了。但願你能給這片土地帶來不一樣的未來,而不是重蹈前朝之覆轍。今年之後,我準備辭官去南方,與天日教抗爭,希望蘭陵侯能通融。”

    樑蕭一口答應,提醒道:“注意安全,天日教或許是比北胡更危險的敵人。”

    秦勳只是微笑點頭,二人不復多言,各自離去。

    廬州太守府。

    昔日的大楚巾幗李心文接受廬州太守東野見機召見,協助對方調查東野落月懸案。

    此時李心文也頗感疑惑。

    冀北軍爲何會與東野落月扯上關係?

    此女心術不正,但好歹是東野玄機的愛女,樑蕭那一派的人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去暗殺她。

    “我那侄女,當時往白雲鎮去,除了那羣殺手,李姑娘可還見過其他與她接觸的人?”

    東野見機面容憔悴,全然沒有新官上任的喜悅。

    他派人問過李心文和她手下的護衛隊,口徑一致,所有人都表示自己協助官兵擊退過一羣騎馬的殺手。

    冀北軍裏最出名的部隊便是“冀北遊騎”。

    李心文是當過大楚使者的,又是大楚驃騎之女,犯不着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殺害東野落月,東野落月之死,對她和大楚都沒有任何好處。

    但李心文又卸任職位,離開大楚,來大周遊歷,頗爲可疑。

    “難道是與天日教有關?”

    東野見機心生疑惑,打量着李心文。

    此女戴了面罩,只露出劍眉星目,目光如炬,兩眼清澈。

    結合此女一向嫉惡如仇的傳聞,東野見機也只能保留這個猜想,向李心文提議。

    “此事極其嚴重,希望李姑娘能接受本官的意見,讓廬州士兵護送你去京城……”

    李心文心領神會,點頭道:“求之不得,但勞煩東野大人派遣最可靠的親信,千萬不能是等閒之人,我也會傾盡全力保護。否則若是中途再有意外,我只怕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東野見機嘆道:“那就有勞李姑娘護送小女東野清月,去京城探望我二哥,我再安排幾個親兵和一隊官兵隨行。”

    李心文看向一旁。

    眉清目秀的姑娘東野清月,十四歲出頭,手裏還抱着一本大周詩詞。

    考慮到此女對樑蕭和諸葛暉頗爲崇敬,與東野落月不同,李心文勉強答應。

    中午,李心文就帶着東野清月啓程,趕往京城。

    這一次她異常謹慎,派人貼身保護東野氏衆人,也不許東野清月的隨從擅離。

    李心文的馬車纔剛離開廬州北門,北門附近便聚集了一羣小販,目光灼灼,看着車隊離去。

    “若能殺死兩女,必可引發大周與大楚、冀北軍的猜忌與混亂!”

    京城,御書房內。

    以諸葛暉爲首的一衆老臣與東野鴻機聚集在此,向段雲衣彙報近日情況。

    段雲衣稱讚了東野鴻機一番之後,道:“今年北胡必定南下,朝廷用兵與佈置,皆由兵部過手,朕萬分擔憂。衆卿家怎麼看?”

    諸葛暉道:“陛下的擔心不無道理,公羊雲與南宮雷之流不可信任。兵部至關重要,應該早作打算。”

    其餘老臣紛紛表態支持。

    段雲衣這才放心召開朝會。

    南宮雷與公羊雲陰沉着臉,守在吏部尚書端木節身後。

    最近段雲衣在兵部的動作頻頻,逐步架空,他們已經開始擔心了。

    果不其然,段雲衣當衆宣佈。

    “我國改革軍事,兵部一部人員已無法勝任全部工作。”

    “即日起,由丞相府全權接管兵部,凡兵部人員與公文進出,皆須問過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