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不恨君不見古人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252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劍無媸道:“所以,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國家就一直是外儒內法?”

    “你說得對,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樑蕭不假思索道。

    劍無媸道:“還請指教其他幾家!”

    劍無媸罕見的語氣誠懇,令夏侯青衣和東野滄海都滿懷期待。

    樑蕭能以寥寥數語道破兩家精髓,或許也能道破道家之精髓。

    樑蕭這才繼續講解。

    “墨家的,是一位匠師在看這個世界。墨子祖上是貴族,是出身平民的匠師。在墨家眼裏,國家好似一臺最大的機器,機器運作需要各部件緊密合作,因此要兼愛非攻。對機器而言,優先考慮的是性能,其次才是美觀,因此,天下大亂,人命都難以保全的時候,禮樂喪事應該從簡。機器的好壞,由其部件的規格和機械設計決定,因此國家需要‘尚賢’,讓賢人去做合適的事。”

    “兵家的視角,是一個將軍在看這個世界。國家得到強盛,需要不斷吞併領土和敵國,佔據更多資源,故而必須讓國家形成一個軍事機構,以求最大限度動員臣民。同時必須萬衆一心,才能確保戰必勝,攻必克。”

    “縱橫家的視角,則是一個說客在看這個世界,世界需要平衡,而縱橫家存在的意義,便是維繫整個世界的平衡,利用人性中的私慾,縱橫捭闔,制衡各國,縱橫家才能從中取利。”

    樑蕭寥寥數語,讓衆人聽得津津有味。

    東野滄海見樑蕭有所停頓,才稱讚道:“非博覽羣書,不能有如此灼見!”

    劍無媸忍不住問道:“那道家呢?又是什麼視角?道士?”

    樑蕭搖了搖頭。

    “俠客?”

    “隱士?”

    劍無媸接連詢問,樑蕭只是搖頭,目光卻逐漸變得深邃。

    “道家看似最簡單,實則最爲複雜。”

    衆人一愣,看向樑蕭的目光多了幾分急切。

    樑蕭對各家的歸納,確實讓他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現在,就連劍無媸都不否認東野滄海的眼光。

    此子確實非凡,放眼天下,說是人間第一流,真不爲過。

    寫詩,經商,爲官,領兵,研究……

    “道家有何視角呢?要知道,道家的創始人乃是一位守藏室之史。老子其人博覽羣書,看遍國家典籍,瞭解了太多太多的興衰與悲歡,於是以道家思想總結自己的所見所聞。其實有太多不可說的機密,太多不可談論的事,盡藏於道家思想之中。道家思想之所以比其他各家高明,乃是因爲其具備獨一無二的超越性。”

    聞言,劍無媸下意識握緊雙手,夏侯青衣則是欣喜不已。

    樑蕭所言,也是劍族自詡優越的地方。

    “周朝檔案,有西周部分,甚至可能還有許多關於前朝的記錄,其跨度何止五百年?在這段歲月裏,許多當時被奉爲真理的事情被人嫌棄,許多曾被不恥的東西卻備受推崇。是非不斷被顛覆,真假越來越神祕莫測。”

    “但是,縱使時過境遷,總有那麼一類人存在,他可以劫後餘生,笑到最後。這一類人都有相似的特質,或功成身退,或清心寡慾,或與人爲善。因此,道家以最豐富的歷史資料和經驗爲基礎,總結了一套人在亂世生存的法則。這套法則橫貫古今,所以它在意的並非一時一世的興衰悲哀,而是一些亙古不變的道理。”

    夏侯青衣怔怔地看向自己的師父。

    他的理念,爲何與劍族的行事如此契合?

    劍族,正是一個以道家思想爲主的隱世族羣,不知存在了多少年月。

    不管朝代如何更替,這個族羣始終存在,總有劍族之人在必要時刻挺身而出,救亡圖存。

    夏侯青衣的目光又落在主位上的東野滄海臉上。

    這位長者的眼裏也滿是驚豔,如獲至寶。

    “道家探索這些亙古不變的道理時,視角又有兩個。”

    樑蕭的話,激起了衆人的好奇心:“兩個?”

    樑蕭點了點頭。

    “第一個,便是以宇宙的視角來看待人與世界。以此爲視角的時候,道家便具備了其他諸子百家所不具備的超越性,不受時間與空間的束縛。這是一個俯視的視角。”

    “比如,《莊子·則陽》裏就講了一個故事,兩隻蝸牛的觸角上有兩個國家,左邊觸角上的叫觸式,右邊觸角的國家叫蠻式,兩國征戰不休,浮屍數以萬計。這是宇宙的視角,就如同日月星辰在俯視人類,人間的征戰就顯得渺小。”

    “這種宇宙視角,有一種獨特的剝離感,將人從凡俗之中剝離出來,讓人能夠輕而易舉發現自身之外無比珍重的事物。當一個人深陷人世的繁雜,以這種視角自我審視,思考一番,那些繁雜之事放到更廣闊之中,是否已不再那麼重要,此時更容易跳出思維的局限性。”

    衆人若有所思,暗暗稱奇。

    這是他們從未體驗的宇宙視角,或者說,他們從未表達出來。

    放眼古今興衰,確實如樑蕭所言。

    “另一個視角呢?”劍無媸顫聲道。

    樑蕭娓娓道來。

    “另一個視角,是從生命自身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生命是一種奇蹟,其本身自有存在意義,但這個意義未必如每個生命個體所認知的那般。如食色性也,對人類個體而言,這種屬性或許只是出於自身的慾望,但從生命本身來看,這種屬性存在的意義是讓人類得以繁衍,這也是生命的意義。”

    “因此,道家從不討論活着有何意義。活着自然有意義,也許有人不知道,或者一時找不到,但不必因此糾結。所以,道家提倡珍愛生命,珍惜自己。我們所重視的意義如果損害了我們的生命,那必然是這些意義有了問題。”

    “世界應該讓人更好的生存,讓生命更加蓬勃而非相反,若相反,自然是世界出現了問題。不過,也不必急着與世界爲敵,它會自己慢慢回到正軌,當然,人要儘可能活到這一天到來……”

    樑蕭看着恍然大悟的衆人,道:“所以,道家相比其他各家,看得更遠,更宏大。如《道德經》所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總是寥寥數語,便可道盡人類矛盾的本質。”

    劍無媸盯着樑蕭,眼裏滿是驚駭。

    道家,才是劍族隱世而不衰的根本。

    但劍族理念與此人所言相近,卻無人如他看得這般透徹……

    良久,房間裏響起了東野滄海欣慰的笑聲。

    “樑蕭,說得好啊!只說你是人間第一流,未免有些小覷你了,老夫如今才有感慨……”

    “不恨君不見古人,唯恨古人不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