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決心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150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沐琴雪難掩失望,道:“你身爲一代大俠,德高望重,連東野老爺子都敬你三分,如今說這種話合適麼?”

    劍無媸只是眼神凌厲,盯着眼前的姑娘。

    夏侯青衣回過神來,更是急得坐立不安,想要起身寫字,卻被劍無媸按住了。

    公孫月硬着頭皮道:“您這麼說,確實有失身份。”

    迎上劍無媸的目光,公孫月只覺得如芒在背。

    對方是劍族裏面舉足輕重的前輩。

    江拂雪盯着劍無媸,眼裏燃着怒火。

    “我哥哥不相信你們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我相信我哥哥,所以我也不相信你們這羣神棍!莫說我們兄妹倆不信,就算這世間真有如你所言的天命,天命到來那一刻,我便代他一死又如何?”

    聞言,劍無媸終於眼神一變,盯着江拂雪,眼裏滿是震驚。

    有關江拂雪和樑蕭的情報,她早已從公孫家那裏瞭解得一清二楚。

    江拂雪看似堅決的表態裏,隱約還有另一層意思。

    “雪兒之言,正是我的心聲,說得好!”沐琴雪昂首道。

    夏侯青衣眼裏已經浮現淚光。

    這不是她想要的局面。

    自己那一向深明大義的恩師,面對利國利民的樑蕭,怎能一再惡語傷人呢……

    可是,她是對自己有再造之恩的師父,等同於父母……

    “因爲你們所謂的天命,我失去了我的爹孃,我絕不會允許你們再以天命爲由去傷害我哥哥!他比你們更真誠,你們滿口爲蒼生福祉,到頭來不還是滿腹利益,如你這等人,連與他相提並論的資格都沒有!”

    “我對你們,對巴蜀,只有失望!”

    江拂雪聲淚俱下,劍無媸看在眼裏,唯有心驚。

    她早就知道,江拂雪堅決不肯迴歸劍族。

    這孩子,是她劍族的“天命女”,能力非凡,本該通曉世態人情,俯瞰衆生。

    爲何,卻一門心思在他身上……

    這一刻,劍無媸也有些看不懂“天命”了。

    但劍無媸知道,自己必須有所行動。

    就如剛纔的言語試探。

    靠尋常手段的話,這位“天命女”是絕無可能回去巴蜀的。

    守在門外的阿婆聽到江拂雪的哭聲,火急火燎趕來,正要發作,見到劍無媸的打扮,頓時面如土色。

    “小、小姐……”

    “阿婆,我們走,我再也不想見到這個人了!”

    江拂雪抹着眼淚,拉着阿婆便要離開。

    “雪兒,姐姐陪你!”沐琴雪毫不猶豫起身,向夏侯青衣抱拳之後,姐妹倆匆匆離去。

    只有公孫月一臉茫然,盯着劍無媸。

    這會兒夏侯青衣在場,否則她真想問問,劍無媸是怎麼個意思。

    回過神來,公孫月向劍無媸師徒抱拳之後,連忙道:“告辭!”

    夏侯青衣注視着三個姑娘的背影,失魂落魄。

    劍無媸回過頭來,目光掃過她的雙眼,心中瞭然。

    “爲師承認,剛纔確實是失言了。”

    夏侯青衣注視着她,眼裏滿是疑問。

    “如你這般聰明伶俐,你也應該猜得到,當年騙走我那位義姐的男子,正是樑蕭的父親,樑詢。”

    “我那位義姐,便是樑蕭的生母,她夫妻倆後來與我割袍斷義,老死不相往來,就因爲那個男人,我怎能不恨?”

    夏侯青衣有些不知所措。

    “他身邊的姑娘,能對他如此死心塌地,又得你這般敬重,倒也說明他爲人不差。”

    聞言,夏侯青衣有些緊張,不敢亂動。

    “爲師想通了,在你回巴蜀之前,爲師就住在你家裏,不在這客棧了。至於你,便宜行事,不管你做什麼,爲師都不會怪你的。”

    夏侯青衣一愣,連忙寫字詢問。

    【我去道個歉,好麼?】

    “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對的,爲師發誓,絕不怪你。哪怕你繼續住在人家府上,也沒有問題。”劍無媸道。

    夏侯青衣面罩下的嘴脣微微抿着,低下頭,不敢迴應。

    “去吧,那幾個姑娘都是好姑娘。”劍無媸嘆道。

    夏侯青衣這才離開。

    劍無媸看着她消失在視野裏,只是一聲輕嘆:“傻姑娘,情之一字,最是傷人,卻也最是醉人。”

    言訖,劍無媸目光灼灼。

    她已有了計劃。

    房間裏,老少二人聊盡天下之事。

    東野滄海聽樑蕭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的看法,全程不停點頭。

    “妙人妙語!諸葛丞相後繼有人,足慰平生。”東野滄海稱讚之後,又話鋒一轉,“樑蕭,你與往聖先賢仍有不同。”

    “老爺子只管指教。”樑蕭一臉誠懇。

    “老夫從你的言語間能聽得出來,大周百姓在你眼裏,都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啊。”東野滄海喟然長嘆,眼裏有光。

    樑蕭看得真切,這位老者似乎是因爲年紀大了,流不得眼淚。

    老者眼裏的悲哀,是真真切切的。

    “你倒是啓發了老夫,老夫自幼博覽羣書,尤其通曉儒家經典,一度被奉爲當世大儒。但世人並不知道,老夫爲儒家擔憂。”

    “自前朝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儼然將成帝王之術。時代總是在不斷發展的,儒家既然已成帝王之術,爲君王所用,歷代君王爲了維護統治,免不了改進儒家,創造更加嚴格的禮教。”

    “假以時日,民間思想禁錮在所難免。倘若這世間只有我大周便也算了,但你也清楚,北有北胡,南有大楚,東北甚至有高麗與化外島國,西方更有羅馬、波斯等地……”

    樑蕭微笑道:“老先生擔心的是,儒家他日會爲後世統治者所馴化,用以禁錮百姓思想,致使這片土地落後於人,最終捱打?”

    “正是。”東野滄海無奈點頭。

    樑蕭眼裏滿是震驚。

    這個時代就有如此清醒、如此高瞻遠矚的人?

    即使是邢風,也不曾有過這種擔憂。

    “樑蕭,你讓老夫看到了不一樣的希望。老夫已經老了,也只有這一家之言。未來大周,皆繫於你一身,但願你能警醒後世。”

    樑蕭離席拜謝,道:“多謝老先生提點,晚輩銘記於心,已有計劃!”

    二人的交談,以樑蕭的承諾結束。

    樑蕭心情大好,回到了自己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