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貿易保護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537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今天諸葛成陪諸葛暉去看蘭陵書坊,沒能參加交流會,秦百里、林修等寒門學子聚在一桌,紛紛起身,向樑蕭作揖行禮。

    他們本不喜歡攀附權貴,自從知道樑蕭恢復爵位之後,便不好意思再與他接觸過多。

    但如今這點彆扭,相比對樑蕭的敬意,根本微不足道。

    樑蕭將衆人的反應盡收眼底,面帶微笑。

    這回,就連大楚那邊的一部分世家子弟,都對他表露了明顯的敵意。

    二百文的書籍,一旦推廣開來,無異於挖了端木家這些書坊巨頭的祖墳,大楚書業也免不了受到波及。

    寒門,目前並不是指普通平民,而是與大世家相對的落魄貴族和士族,這些人的家中多少都有些藏書。

    書籍推廣,其實對寒門子弟的衝擊同樣巨大,畢竟他們還指望這點知識,地位在平民百姓之上,以後也有望平步青雲。

    然而秦百里之流依然激動萬分,對他報以敬意,可見他們是真的以天下爲己任。

    寒門子弟也好,世家子弟也罷,若有真才實學,又何懼平民百姓跟他們內卷讀書呢?

    這才是他邀請秦百里等人與會的原因,他想親眼印證諸葛暉的眼光。

    結果,讓他很欣慰。

    拓跋俊、公羊敬、獨孤辰三人,同樣難以平靜。

    他們自詡胸懷韜略,思慮深遠,凡事謀定而後動,以免輕易失手。

    但樑蕭的行爲,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一時間竟讓他們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如果樑蕭的書籍只是賣個七八百文,他們還有辦法打打價格戰。

    二百文,他們打價格戰純屬找死!

    毛筆只能用墨水來寫字,大周的油墨,平時一般是往墨水裏稍微加點油水,提升墨水的持久性,確保寫出來的字不容易變色。

    本質上,手抄書用的材料依然是筆墨紙硯,這裏面最便宜的紙也需要很多張,因爲一旦寫錯一張,這張紙就作廢了,需要重新抄寫。

    幾十上百張抄寫好的紙裝訂成冊,算上書匠的工錢,起碼要五六百文錢。

    “二百文,一定和他的報社有關係,他是掌握了某種不需要人工的技巧,或許是藉助工具,沾上油墨來印字?但即使他用油墨,成本應該也很高才對……”

    拓跋俊等人百思不得其解。

    問題的關鍵,可能在油墨上!

    但他們派人研究過報紙的字,根本研究不出個所以然來。

    樑蕭的報紙之所以每期暢銷,原因就在於內容和報紙本身的質量。

    報紙上的字很難掉色,持久力強!

    有人算過一筆賬,樑蕭的每期報紙至少有兩大張,相當於四小張,整合二十五期,就是二百五十文錢,完全可以當成一本雜書來賣!

    這也是各大世家日夜難安的關鍵原因,報紙的價格低得可憐。

    如此,樑蕭的四書五經只賣二百文,他們倒也不意外了。

    樑蕭坐在高臺上飲酒,面帶微笑,從容迎視兩國世家子弟仇視的眼神。

    幸好他瞭解一點油墨的製作,稍微調和一下就搞出能印刷的油墨了。

    他的油墨屬於印刷用墨,和這個世界的“油墨”根本不是一回事。

    常用的墨水,實在沒有辦法配合印刷術來印刷。

    而且,墨的價格很高。

    上等墨條,一條百兩都不是什麼稀奇事。

    手抄書所用的墨,最次也必須是好墨,一條二兩起步。

    磨墨專用的硯臺,好一點的一塊也要五兩起步!

    耐用的毛筆,一根幾百文到二兩不等!

    紙還要吸墨的好紙,不像他印刷用的那種能印下油墨就行。

    就算這些對手真能派奸細探聽到雕版和活字的做法,也必須再過油墨這一關。

    廉價書籍,對帝王招攬人才、維持統治極其有利,段雲衣特地派遣了上百名玄衛,專門協助他加強對印刷技術的保密!

    如段雲衣所言,她作爲帝王,的確給了他極大的自由和信任。

    現場衆人情緒各異,起伏極大。

    一個時辰後,端木雲城派出去的書童跑回來彙報。

    “少爺!價格不超過二百文的書,每種十萬冊,確有其事!”

    書童的話,如晴天霹靂,陣陣作響。

    拓跋俊等人執杯的手都在劇烈顫抖。

    這是比報紙和滄海月明問世更大的危機!

    就在此時,天下起了小雪。

    “下雪了?”

    衆人擡頭望天,大楚的衆人激動萬分。

    樑蕭立即安排,把提前備好的大批手爐、腳爐和暖爐送進會場。

    衆人的目光落在臺上。

    細雪飛舞,雪中那談笑風生的白衣少年身影略顯朦朧。

    沐琴雪和諸多才女一時看得癡了。

    白衣白袍,從容優雅。

    何等濁世佳公子!

    拓跋俊等人越看越恨,乾脆以天冷爲由,提前離場。

    現在沒有人敢當衆指責樑蕭把書賣得太便宜了,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邢風也察覺大楚衆人氣氛不對,上前對樑蕭提議道:“蘭陵侯,今日天寒雨雪,可否提早一個時辰散會?”

    樑蕭毫不猶豫答應。

    第二天的交流會提前一小時結束。

    鴻臚寺裏,一羣來自大楚的世家子弟拜訪邢風。

    邢風的院子裏,羣情激憤。

    “邢公子,他把書賣出那種價格,成何體統啊!以後那些書流到大楚這邊,咱們大楚的書業肯定要崩盤!我爹他們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的!要不是看在你和李將軍的面子上,我們早就懟他了!”

    李心文劍眉一皺,不悅的目光掃過衆人。

    邢風微笑道:“諸位稍安勿躁。”

    所有人怨恨難平,只是注視着邢風,緊張無比。

    “蘭陵侯如今的資產遠不及國內世家,不太可能去做虧本生意。所以,蘭陵書坊的書應該是可以盈利的。如諸位所言,一旦這些書流入我國,必將橫掃大楚書業。諸位義憤填膺,我能理解。但諸位應該明白,蘭陵書坊勢不可擋,爲今之計,我唯有代表大楚和大周天子商議,建立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衆人眼前一亮。

    邢風解釋道:“即,這些書籍不能隨意流入大楚,可以由大楚的書商收購,運到國內轉售。當然,吾皇聖明,應該也能想出其他途徑,解決此事。不過,首先必須取得大周天子和蘭陵侯的支持。”

    “多謝邢公子!”

    衆人總算眉開眼笑。

    按邢風的意思,如果此事能成,他們各家的書業只有壟斷進貨渠道,從樑蕭這邊直接進貨,運回國內轉售,利潤可能還比手抄書要高!

    邢風突然嚴肅道:“若是得罪蘭陵侯,只怕會給此事徒增困難,諸位可明白我的意思?”

    “明白!表態而已嘛!明天我們一定全力表態支持蘭陵侯,誰敢說蘭陵侯的不是,我們一定斥責!”

    邢風總算鬆了口氣,送走衆人之後,對李心文嘆道:“李將軍,爲大楚利益,咱們必須找個時間,和蘭陵侯好好長談一回。”

    李心文只是悶悶地應了一聲,沒有反對,眼裏卻是同樣期待。

    她也想再看一看,樑蕭是抱着什麼樣的想法,又是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