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九族消消樂?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世幾春秋字數:2407更新時間:24/06/28 12:46:43
    樑蕭注視着世祖畫像,心中翻起了驚濤駭浪。

    如果再給世祖的畫像加點皺紋,再加點白髮,神態再滄桑一點……那就和老頭子更像了!

    再看高祖和世祖,還有眼前的女帝姐妹花,哪有半分相似?

    段雲衣和段雲袖,眉眼、鼻樑和世祖相似,和老頭子也挺像的……

    “這位世祖的生父,難道是……”

    樑蕭差點窒息。

    這糟老頭子假死隱退不說,還要自己發誓不在外面提及自己和他的關係,更要自己立誓效忠皇室……樑蕭似乎能理解了。

    搞不好,這就是“九族消消樂”的大罪,他這個徒弟也難逃一死!

    但樑蕭的心裏很快又冒出了一個疑問。

    他是老頭子一手帶大的,盡得真傳,也很清楚老頭子的秉性。

    不可否認,老頭子和他一樣平日裏厚顏無恥,但人家好歹是大周武聖,史書記載,其人德高望重,正氣凜然,怎麼可能幹出給高祖戴綠帽子這種事?

    老頭子愛喝酒,但酒品極好,只要醉了,倒頭就睡,不醉的時候,頭腦相當清醒,首先排除酒後亂性的可能。

    大周世祖,據說是陳皇後所生。

    那位大周高祖,和自己的原配陳皇後恩愛得很。

    老頭子平日裏和他說得最多的,都是對高祖的懷念,卻沒有任何愧疚,而且從來沒有跟他提過陳皇後,不像是綠了高祖的樣子。

    陳皇後和老頭子也沒有血緣關係。

    因爲老頭子姓樑,是樑蕭爺爺的族兄,血緣關係比堂兄弟稍微遠一點,但也是在一個屋檐下長大的同族。

    大周立國之前,樑家遭遇橫禍,只剩下老頭子和樑蕭的爺爺追隨大周高祖南征北戰,分別成就了大周武聖與蘭陵侯的威名。

    一幅畫像,讓樑蕭意識到此事相當不尋常,可能另有隱情。

    如果世祖真的是老頭子的子嗣……那這對姐妹豈不是還和自己沾了那麼一丟丟的遠親?

    照顧好他的兩個孫女,就更是理所應當了?

    “蕭兒,你給我記好了。去了京城之後,倘若鎮遠侯府對你有半分不敬,你就立刻跟南宮寧退婚,明白沒有!”

    樑蕭的心思活絡了起來,突然想起自己下山之前,老頭子特地如此叮囑自己三遍,還因爲自己一臉懵逼詢問爲什麼,踹了自己的屁股。

    如今看來,這糟老頭子壞得很,但也確實對他愛得深沉……

    只是目前情況不明,樑蕭知道,自己的確不能貿然提及老頭子的名號。

    說不定這位女帝和諸葛丞相已經猜到了,自己也得視情況應付。

    “蕭哥哥?”

    段雲袖的呼喚,將樑蕭的思緒拉了回來,重新看向眼前的姐妹倆,心情複雜。

    “唉,真拿這糟老頭子一點辦法都沒有,誰讓我是他的傳人呢。”某人絲毫意識不到自己的無恥。

    原本還莊嚴肅穆的女帝,突然發現樑蕭目光變得與平時不同,被他盯得逐漸有些不自在了。

    “樑愛卿?”

    樑蕭意識到自己可能失態了,歉意一笑:“突然受邀參拜太廟,臣着實受寵若驚。”

    段雲衣叮囑過他好幾回,私下不必向她鞠躬下跪,這倒是讓他好感倍增。

    “既然來了,你也祭拜一下先皇和高祖。”段雲衣催促道。

    樑蕭翻身便拜,神情莊重。

    段雲衣看在眼裏,心中五味雜陳。

    剛纔面對樑蕭的目光,她好不容易重拾的威嚴差點又蕩然無存。

    諸葛暉還說,樑蕭私底下把她誇得天花亂墜……

    一旁的段雲袖,深深地注視着樑蕭,俏臉上浮現幾分羞怯。

    樑蕭進入太廟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是皇姐欽定的大周駙馬了。

    她與樑蕭剛認識那會兒,就覺得這個少年非同尋常,而且總是給自己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姐妹兩人面對文武百官,頗有種無力回天的窒息感。

    樑蕭出現之後,這種窒息感消失無蹤了。

    認識久了,她心裏對樑蕭越來越有好感,但考慮到他是自己姐妹的單向未婚夫,即使自己皇姐提議她和沐琴雪並嫡,她也一直不敢直面這份好感。

    直到樑蕭在丞相府慷慨陳詞,又當衆提及,要把那首報國明志的詩送給她,那一刻,其實她連以後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這傢伙,有時是厚顏無恥了一點,但這樣才好玩!

    太廟裏的三人,各懷心事。

    等樑蕭起身之後,段雲袖再也抑制不住仰慕之情,深情款款道:“有蕭哥哥這樣的人在,大周就有希望~”

    “不錯。”段雲衣道。

    樑蕭鄭重道:“陛下,太平盛世非一人之力可成,離不開大周臣民萬衆一心,臣不敢居功自傲。望陛下能夠善待將士,合理提升他們的待遇和地位,將來更應該讓他們以參軍爲榮。待臣書坊開業之後,天下萬民讀書的門檻大大降低,以後科舉才能有效打破世家壟斷官職的現狀。”

    段雲衣點了點頭,欣慰一笑,又見樑蕭看自己看得短暫失神,芳心大亂,連忙道:“顧平休對你訓練燕雲十八騎的方法讚不絕口,丞相也頗爲認可,朕有心從京城羽林軍良家子裏挑選二百精銳,給你小試牛刀,讓你證明自己,你何時準備好了,就讓玄衛找朕彙報。”

    等樑蕭謝恩之後,段雲衣又注視着高祖和世祖的畫像,彷彿在自言自語。

    “如你所言,大周立國之初,根基不穩,全憑幾位老臣維護穩定,朕沒有先皇和高祖的雄才大略,能遇見你這樣的良才,實乃一生之幸。樑愛卿,你眼裏的大周未來,是怎樣的?”

    樑蕭鄭重道:“自然是人人安居樂業,軍民一心,百姓再也不必擔心哪天需要易子而食。想要爭取清平盛世,就必須攘外安內,與異族終有一戰,那些軍閥也不得不防。陛下可千萬不能因爲鹽政收入改善而大意輕敵。”

    “朕希望你也能戒驕戒躁,畢竟你可是承諾,在這條路上與朕同行,讓先皇看看,大周興盛,驅逐胡虜,指日可待……”

    段雲衣一口答應之後,感慨良多。

    她原本還想藉着話題,提醒樑蕭戒驕戒躁,想不到卻是樑蕭先提醒她。

    他似乎一點都沒有被突如其來的盛名、地位和財富所累,一如既往行事穩重呢?

    欣慰之餘,段雲衣罕有地柔聲問道:“那你對朕可有其他建議?直說無妨。”

    樑蕭略加思索,道:“陛下要笑口常開,對身體有益。”

    他關心的居然是自己身體健康?

    段雲衣語塞片刻,微微抿嘴,道:“只要大周萬民過得越來越好,朕自然會笑口常開……”

    樑蕭微微頷首,對眼前的女帝也不禁多了幾分敬意。

    大周三代君王,都能以百姓爲重,實屬難得。

    祭拜結束之後,段雲衣正要留樑蕭在宮裏用膳,卻有玄衛緊急來報、

    “主上,公孫家三小姐,公孫月,代表巴蜀大元帥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