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灌頂,賜字?

類別:網遊競技 作者:z詠橘字數:4451更新時間:24/06/28 12:27:32
    徐長志所居院子裏。

    衛淵將自己的安排說出,“只要你那兄長有了不孝之名,找個合適的機會,讓外人向官家寫份劄子,參他不孝,你這爵位,定是沒跑了。”

    以徐長志的本事,跟隨衛淵,遲早能獲得個爵位。

    但是,有能一步成爲侯爵的機會,何須還要捨近求遠?

    “衛兄無論做什麼都快,是吧,嫂嫂?”

    徐長志突然冒出這麼一句。

    將衛淵夫婦二人都說懵了。

    旋即,二人反應過來,張桂芬先是噗嗤一笑,而後,衛淵直接揮拳打向徐長志。

    後者猛地一閃躲,“玩笑,還望嫂嫂莫要介意。”

    張桂芬搖了搖頭。

    隨後,徐長志正色道:“衛兄來之前,太醫已經來瞧過家父了,太醫說,家父氣血攻心,傷了元氣,今後再難恢復。”

    “正如衛兄所言,此時將我那兄長定個不孝之名,他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難繼承爵位。”

    “但是,怕就怕在,官家會直接以不孝名義,將勇毅侯爵除名啊。”

    衛淵點頭道:“其實這件事情,我也有考慮,但你如今身份不同,你乃是馬軍司都指揮使,位高權重。”

    “官家若是要將你徐家爵位去了,必要先革你官職,不然職位在,爵位卻沒了,沒這樣的規矩。”

    “倘若官家真是要革你爵位,當今年輕將領裏,誰能擔當此職位?”

    徐長志沉默。

    衛淵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爵位,你不爭,伱徐家列祖列宗都不會答應。”

    “倘若官家真敢將你革職,我與一些同僚,絕不應。”

    聽到這番話,徐長志的心思才算是穩定下來。

    稍後,衛淵又將郭顥的事情說出。

    徐長志大怒,“這廝此前不過是個小卒,因爲衛兄才有今日這般發跡的機會,他竟敢做出此等背信棄義之事!”

    衛淵道:“頂多是忘本,還不到背信棄義的地步。”

    徐長志道:“衛兄要提防此人了。”

    張桂芬正坐在一旁聽着二人言談。

    她終於明白,自家官人爲何會在書房中震怒了。

    如今,衛家的大半家財收入,都來自於東南。

    而郭顥卻想奪利。

    如果他不是由衛淵提拔上去的,倒也能理解。

    可他能有今日,全賴衛淵啊!

    但話說回來,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郭顥這麼做,倒也無可厚非。

    “自是要提防的,只是,郭顥這廝,是咱們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將才,如果放任不用,難免可惜。”

    言盡,衛淵重重唉聲一嘆。

    從代州出來的將領,攏共就那麼幾個,都是過命的交情。

    如果真與郭顥分道揚鑣,怎能不讓他感到惋惜?

    “衛兄,只要是人,遲早有一日,都會變的。”

    “郭顥還是小卒時,就想着要做都頭,升任都頭時,就想着要做雁門守將了。”

    “有野心是好事,怕就怕在,他的野心,是不甘心居於你之下。”

    “此前,我等來京城時,他就不止一次寫信希望可以來京城看望我等,真是爲了看望?”

    衛淵用郭顥鎮守東南時,其實徐長志就曾提過意見,但衛淵認爲,畢竟是一塊打拼出來的袍澤兄弟,還是值得信任的。

    只是沒想到,他們發跡才多久?一些人,就已經變了。

    ——

    嘉佑六年,十二月中旬。

    衛淵夫婦爲寧國公顧偃開掃墓。

    不知不覺間,顧偃開已經去世整整一年。

    按理說,祭祀顧偃開這種事情,有顧家人操持着,無論如何,都輪不到衛淵。

    一來,衛淵念在顧偃開對自己有授業之恩,想着閒來無事,爲他上幾炷香;

    二來,顧偃開臨終時給衛淵的圖有大用;

    三來,他是因爲顧偃開的原因,才擔任了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

    於情於理,都要來看看。

    但讓他不曾想到的是,就那麼無意間的一個舉動,卻被人傳了出去。

    京城中人,都說衛淵重情重義。

    顧偃開曾經的那些親密下屬們都不曾去探望,然而,衛淵就能做到,這不是重情重義,有恩必報是什麼?

    甚至這消息都傳到了趙禎的耳朵裏,他毫不吝嗇的誇讚衛淵,

    “朕的好衛卿,沒有變,依舊重情重義。”

    嘉佑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吐蕃首領唃廝囉攜子董氈抵達汴京。

    韓、文二相與張輔、衛淵等人奉皇命於城外迎接吐蕃使者。

    在他們沒來之前,跟隨韓章等人前來迎接吐蕃使者的官吏,都忍不住私下裏議論起來:

    “官家說,要封唃廝囉爲王,不知要封什麼王”

    “聽說唃廝囉來汴京遇到了變數,西夏都派出了刺客?”

    “李元昊與唃廝囉乃是死敵,說起來,如今西夏部分疆域,曾經都屬於吐蕃。”

    “.”

    衛淵也聽到了一些,好奇道:“唃廝囉當真遇到刺殺了?”

    張輔小聲道:“有驚無險,畢竟,咱們也派出了不少人保護唃廝囉一行。”

    衛淵道:“刺殺一地之首領,這事,也就李元昊這個瘋子能做出來。”

    一旦唃廝囉死了,估計整個吐蕃政權,將會與西夏死磕到底。

    “來了。”

    這時,韓章說了句。

    遠遠地,衛淵就看到吐蕃使團到來。

    文彥博道:“二十年前,唃廝囉來過咱們汴京一次,那次,是爲官家灌頂。”

    灌頂是中原人的說法。

    擱在吐蕃人身上,那叫做‘覺醒’,傳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的意思。

    有趣的是,衛淵前世現代,有很多人,自稱或是上過一些課程,就自詡爲是‘覺醒者’,大多數覺醒者是僞覺醒,認爲覺醒之後,就高人一等,不似凡人了。

    這完全曲解了覺醒文化。

    衛淵笑道:“這一次,是要被官家封王。”

    其實無論是西夏、遼國亦或者吐蕃,都迫切想要得到中原政權的認可。

    比如說,遼國的皇帝是皇帝,但他們依然樂意被中原政權的皇帝封爲王。

    “衛將軍,唃廝囉的兒子董氈與你年紀相仿,官家說,要讓你負責接待董氈,他是將來的吐蕃之主,你要重視。”

    韓章提醒道。

    衛淵應聲道:“請韓相放心。”

    衆人言談間,吐蕃使團已近在眼前。

    韓章與文彥博並肩前去迎接。

    衛淵等人跟在身後。

    待來到使團跟前,唃廝囉穩坐於車輦內,並未現身,

    “有勞諸位。”

    韓章作揖道:“佛子客氣。”

    話音剛落,唃廝囉後面的一輛車輦裏,走出一名而立之年左右的男子,器宇軒昂,來到唃廝囉車輦前,看向韓章等人,問道:

    “不知那位是陣斬西夏七將的衛將軍?”

    衛淵一愣,這‘佛孫’聽說過自己?

    他上前兩步,拱手道:“見過董氈刺史。”

    幾年前,董氈被趙禎封爲‘會州刺史’,當然,這也就是個面子上的事情而已。

    董氈站在衛淵跟前上下打量着,“果真有大勇武,更有大智慧。”

    聞言,韓章故作打趣道:“這大勇武我等都知,爲何刺史會說,天朝衛將軍亦有大智慧?”

    董氈朝着他拱手道:“衛將軍若無大智慧,怎會讓李元昊割讓了賀蘭山?那可是一座神聖的山脈!”

    衛淵笑道:“刺史客氣了,時辰不早,該進城了。”

    董氈點了點頭,看向唃廝囉乘坐的車輦,“父王,是否此刻進城?”

    唃廝囉迅速給出迴應。

    董氈大聲道:“進城!”

    雖然趙禎還未明確封唃廝囉爲王,但人家畢竟是吐蕃首領,是無冕之王。

    在吐蕃百姓心裏,唃廝囉不僅是佛子,也是‘王’。

    因此,董氈稱呼其父爲‘父王’。

    隨後,吐蕃使團與韓章等人進城。

    張輔與衛淵並未乘坐車輦,而是徒步,進城途中,前者小聲道:

    “唃廝囉已經老邁不堪,此番能來京城,約莫也是耗費了極大心力。”

    “董氈如今已負擔起監國重任。”

    衛淵好奇道:“也就是說,如今吐蕃的真正首領其實是董氈?”

    張輔點頭道:“可以那麼理解。”

    就在這時,坐在馬車裏的董氈,突然向衛淵說了句,

    “衛將軍,能否與我同乘?”

    衛淵看了一眼張輔,經過恩師授意後,衛淵才前往董氈的車輦裏。

    臨去時,還不忘向張輔說了句,“他們這對父子的官話說得倒是極好。”

    來到董氈車輦中,衛淵好奇道:“刺史爲何要讓我與您同乘一輛車輦?”

    董氈笑道:“實不相瞞,我與你早已是神交已久,此次來大周,我也特意向皇帝陛下說,要請你帶我好好逛逛汴京。”

    吐蕃與西夏有仇,而且是大仇。

    雙方都沾了彼此不少鮮血。

    當吐蕃百姓聽說衛淵陣斬西夏七將後,都將他傳成是‘護法尊者’、‘金剛羅漢’。

    身爲未來的佛子,董氈自然想要見識見識這位護法金剛。

    尤其是聽說,衛淵與他年齡相仿時,他更是生了結識之心。

    衆所周知,遼國的耶律信先,西夏的李諒祚,二人關係很好,又是各自國家裏年輕一輩的翹楚。

    吐蕃未來的首領與衛淵交好,自然也就能理解了。

    “聽聞七年前,李元昊率軍攻打吐蕃,當時是你率軍將其擊潰?”

    衛淵好奇道。

    董氈笑道:“衛將軍也知道這個?李元昊太急功近利,必然會敗,不值得說。”

    衛淵道:“世人年輕時若有你這功績,只怕就要自比古之聖賢了。”

    董氈搖了搖頭,“能否成爲聖賢,絕不是看打贏了多少人,而是改變了多少人。”

    衛淵深以爲然。

    此刻,趙禎已經在朝殿中等候唃廝囉父子。

    待衆人來到朝殿以後,趙禎在朱總管的攙扶下,來到唃廝囉身前,握着他的手腕,二人一步步去到龍椅前。

    趙禎坐在龍椅上,命人給唃廝囉賜座,就讓其坐在身前右側。

    “你我上次一別,已二十年有餘,看你精神煥發,身體可還康健?”

    趙禎詢問。

    唃廝囉低頭道:“已是年邁之軀,預感大限將至。”

    趙禎突然咳嗽兩聲,嘆道:“你我均過了天命,須知天命難爲,曾經答應你的事情,朕要兌現。”

    唃廝囉緩緩起身作揖,“謝,大周皇帝陛下!”

    趙禎又說:“朕不信佛,吐蕃佛理與我大周佛理亦有差別,但唯獨你來,朕喜歡聽你講佛。”

    唃廝囉謙卑道:“您是聖人,您有自己的道理,您無需在學佛理。”

    趙禎大笑兩聲,“觸類旁通。”

    頓了頓,看向百官,正色道:“年後,元月六日,乃爲吉日,朕,祭天告地,與吐蕃佛子結拜。”

    與皇帝結拜,豈不就是封王?

    滿頭白發,面容像枯朽樹皮似的唃廝囉再次向趙禎深深作揖,“謝陛下!”

    下一刻,文武百官陸續作揖,

    “陛下聖明!”

    待山呼過後,唃廝囉的兒子董氈突然開口道:

    “陛下,臣有一件請求,望陛下恩准!”

    趙禎好奇道:“說來聽聽。”

    董氈道:“聽聞貴國已立儲君,臣希望,可爲貴國儲君灌頂。”

    爲太子灌頂?

    這.好事啊!

    趙禎笑道:“準。”

    待散朝時,趙禎特意囑咐衛淵,

    “衛卿,這段時日,有勞你招待吐蕃使團了。”

    重點是招待董氈。

    衛淵拱手道:“臣遵旨。”

    散朝後,唃廝囉留在了皇宮裏。

    至於董氈,則被衛淵帶着前往官驛。

    途中,董氈語出驚人道:“衛將軍也該灌頂。”

    衛淵笑道:“那東西有何用?”

    董氈道:“一個儀式,重要的儀式,灌頂之後,將代表我佛已對衛將軍認可。”

    衛淵繼續笑道:“與其說是被佛認可,倒不如說是,這種神祕的儀式,是被吐蕃百姓認可。”

    董氈笑道:“總之,沒有壞處。”

    衛淵搖頭道:“你在大殿之上,說要爲我朝太子灌頂,如今,又說要爲我灌頂,這若是被別有用心之人聽去,可就是在害我。”

    董氈道:“灌頂儀式,僅需你我二人在場即可。”

    衛淵道:“你佔我便宜,我聽說,往往只有老師,按照你們那邊的說法,叫做法師,只有法師,才能爲弟子灌頂。”

    董氈道:“不重要,既然來了中原,就要遵守你中原的規矩,只是個儀式而已。”

    衛淵笑道:“既如此,你爲我灌頂,我給你賜字如何?”

    他本以爲,董氈身爲未來的佛子,肯定會拒絕自己的想法。

    然而,下一刻,對方的回答,卻讓衛淵感到意外。

    只見對方堅定地點了點頭,說了聲,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