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三百年魔咒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引火松果字數:2147更新時間:24/07/05 13:28:59
    “五弟。”朱標再次開口了。“那麼,最後奪了我大明江山的,真是那個什麼建州女真?”

    “是。”朱肅再次點點頭。

    “雖然大明京城,是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的。但是最後撿了便宜的,確實是建州女真那夥人。”

    “他們入寇中原後,便開始了慘無人道的屠殺,不止將漢民視爲自家奴才,逼他們剃髮易服,還一手造就了許多屠城慘案。”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是令我華夏文明倒退百年,從此淪爲列強魚肉。”

    “說起來,他們還是被我們大明的恩澤喂大的呢!”

    砰!年輕氣盛的朱標一拳砸在了桌上,怒聲道:“區區蠻夷,竟恩將仇報!”

    “方纔,我竟還覺得父皇無故興兵,太過了些。”

    “現在,我只恨我沒有親自請戰,親手將此獠滅族,以雪心頭之恨!”

    這話老朱聽着可就熨帖了。看來自己選上的大兒子,還沒有太過迂腐。

    “咱就和你說,那些蠻夷都是白眼狼吧?”

    “那些迂夫子以德服人那一套,沒用!”

    “要是有用,大宋朝那些夫子們,早就把蒙元給說退兵了!”

    老朱這話說得在理!朱肅暗暗給老朱豎了個大拇指。論到以德服人,誰能及的過大送朝啊?

    連皇帝都送給人家當果體舞郎了,也沒見人大金蒙古痛哭流涕痛改前非。

    “父皇今早,已經興兵去平滅建州女真了?”老朱這行動夠快的啊。北征剛輸呢,這就再度興兵了?

    “蒙元那邊,不會藉機南下吧?”

    要是因爲自己說了幾句話,導致歷史軌跡發生改變,北邊元明局勢惡化,那朱肅可擔不起這責任。

    想躺平,就得先保證大明蒸蒸日上啊!

    “無妨,借他兩個膽兒!”朱元璋哼了一聲。

    “那王保保也沒在天德手裏討到好。而且據你所說,他們對文忠那一路的圍剿也沒成功。”

    “此時正是他們士氣低下的時候,聽到咱大明再度出兵,元朝皇帝召集殘兵自保都來不及!”

    “還敢來咱大明撩虎鬚?”

    說着,老朱惡趣味的笑了兩聲。

    “正好,也能順便嚇唬嚇唬元庭那個娃娃皇帝,讓他安分幾年!”

    朱肅看着便宜老爹,總覺得老朱粗豪外表下,藏着一顆老奸巨猾的心是怎麼回事……

    不過他說沒問題,估計就真沒問題了。畢竟論到戰略眼光,洪武皇帝是當之無愧的當世之最。

    比徐達、王保保等一流名將還強上三分。

    朱元璋朱標又細細向朱肅打聽了建州女真的事,得知建州女真前身確實是胡裏改、託溫、斡朵裏三部之後,父子二人皆鬆了口氣。

    沒屠錯人就行!

    雖然屠錯了,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再來一遍就是了。

    “老五。”確認了建州女真的問題,老朱自覺給後人補上了一個窟窿,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他看着朱肅,道:“昨兒咱爺倆聊的時候,咱氣怒攻心,也沒往細裏去問。”

    “今天,你就給咱和你大哥細細說說,這好好一個大明朝,究竟是爲什麼會亡了的。”

    “一條條一樁樁,有哪些地方出了毛病,都給咱說出來!”

    說着,期盼的看着朱肅。

    朱標也是神情一震,對啊!現在有了五弟這個穿越者,只要知道大明日後出了什麼毛病,爹和我事先補上不就行了嗎?

    照方抓藥,還不容易?

    總能將大明打造的固若金湯!

    “呃……”朱肅有些爲難。大明的毛病?那可多了去了。

    展開來說,那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想了想,朱肅開口道:“父皇,您是想,把那些毛病都堵上,創造一個萬世不易的大明朝嗎?”

    “那可不。”說到這,老朱果斷來勁了。

    “咱也不瞞你們,其實,咱從建國那天開始就在思考,到底用什麼樣萬全的法子,才能保證我大明萬世不易。”

    “咱覺得,就得百姓安分了,大明才能萬世不易!”

    老朱站起身來,拿着白玉如意開始邊說邊走。

    “荀子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爹這話說得對。”朱標讚道。

    “哎,咱那時候也不知道唐太宗說的啥。”老朱面有得色的一揮手。“只是咱和其他皇帝都不一樣。咱老朱家,是從百姓起來的!”

    “咱深切的知道,百姓不安分,那就要改天換地!”

    “遠的不說,要是咱在鳳陽還有口飯吃,有個老婆孩子熱炕頭。誰特奶奶的願意把腦袋別褲腰帶上打天下?”

    朱標、朱肅紛紛點頭。朱肅暗道,老朱這話說得在理。能躺平了過日子,給個皇帝當也不換啊!

    當然,後宮三千佳麗也很香就是了。不過那一堆奏摺公文還有天天盯着你私生活的白胡子文官就敬謝不敏。

    “咱和劉先生、李先生討論了許多回,最後啊,就想着給大明定一個萬世不易的制度!”老朱神情有些驕傲。

    “咱制定戶籍,將百姓分爲民戶、軍戶、匠戶,又想着讓百姓各安其業,各居其戶,莫要四處流竄,惹是生非。又着人丈量田畝,制定魚鱗冊。然後咱懲治貪官,讓官員不敢欺凌百姓。這樣,足以保證我大明百姓安居樂業,令我大明永遠昌盛。”

    這就是老朱的理想化做法了。他希望通過限制百姓的行動,制定戶籍制度,讓大明永永遠遠維持現狀:村人永遠是村人,匠戶世代是匠戶。還用路引制度限定了百姓的行動範圍:百姓永遠無法離開家鄉,想要離鄉,必須向府衙說明情況,並開具路引,限期返回。這樣,整個國家就會陷入一種近似於停滯的狀態,世世代代,都是一般的模樣。

    但是這種做法毫無疑問是錯的:匠戶的兒子不一定適合做木工活,村人也可能失去土地被迫背井離鄉。軍戶的後人不一定會願意打仗,華夏大地更不可能一直維持這種死氣沉沉的模樣!

    “父皇。”朱肅忍不住開口了。“您可聽說過,皇朝的三百年魔咒嗎?”

    “三百年魔咒?”老朱一呆。“那是什麼?”

    看來這個時代,還沒人總結出類似的東西。朱肅正色道:“所謂的三百年魔咒,就是我華夏皇朝,無論如何都無法傳承超過三百年之久。”

    “這個魔咒,幾乎是所有王朝,都無法破除的一道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