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黎氏野心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引火松果字數:3898更新時間:24/06/28 12:27:04
    老朱略一沉吟,而後便下旨道:“去,傳咱的旨意,教太子並一衆內閣官員,一起入宮見咱。”

    “……另,遣副轎子去請宋夫子。安南人既然點了他的名字,這事,便讓他也來聽聽。”

    自有一內監應命而去,老朱也不去答任昂,只是自顧自起身去看屏風上的那副坤輿萬國圖,不知在想些什麼。

    少傾,朱標和馮勝一衆人都到了,在國子監隱世多年的宋濂也被請了出來。

    老人家鶴髮童顏,精神矍鑠,先是極爲正式的正了正衣冠,而後正欲下拜,老朱哪能讓他當真跪下?直接道:“宋卿年事已高,不必多禮。”

    “來啊,給咱擡個座來,給宋卿賜座!”

    那邊廂,已有太監擡着把椅子過來,朱標親自將宋濂攙扶到了椅旁:“宋師,您且坐。”

    宋濂朝朱標和老朱道了謝,便自行扶着扶手坐了。而後肅容問老朱道:“陛下忽尋老臣前來,可是朝中,有用得着老臣之處?”

    “任卿,你且再說一遍。”老朱對任昂道。

    任昂遂當着這些人,將安南使節黎季柏的要求,再次說了一遍。宋濂聽後,微微皺起眉頭:“欲請老夫前往安南講學?”

    “若當真是爲弘揚新學,老夫走上一趟倒無妨。只是,爲何此事竟驚動了陛下?”

    老人家性情光風霽月,又潛心了多年學術,一時也想不出安南人的一派向學之心有什麼異常。只是覺得若安南是真心想學,能將這新學學術弘揚出去,也是一樁好事。

    “嘿,他若真有這向學之心,咱也不必把你們都叫來了。”老朱坐在龍椅上冷冷一笑,“蔣瓛。”

    “臣在。”蔣瓛已得了老朱的吩咐,此時轉身面相衆人道:“太子殿下,諸位大人,據我們錦衣衛所探知的消息,這黎季柏……”

    於是,蔣瓛將安南黎氏的具體情形,以及安南國內的各種權爭、以及黎氏如何逐漸掌權,事無巨細,一樁一件告知了諸位大臣們。

    “也就是說,這安南國中,如今是臣強主弱,倒反天罡。這黎季犛,有權傾安南之野心……可這和延請宋老大人去安南有何干係?”任昂仍舊疑惑道。

    “父皇,莫非……”朱標深皺起眉頭。“這黎氏想要借新學之力,拉攏安南世家?”

    “太子殿下,這卻是如何說?”任昂訝異道。

    “任大人有所不知,這安南國,早先亦是華夏之土。其國主姓陳,其開國國主陳光昺參照華夏制度,於安南開科舉士,設立‘國子院’與‘國子監’,推行我儒家學術。”

    回答的是隨朱標同來的內閣閣臣道同。此人剛直不阿,又心懷百姓,乃是朝中有名的幹吏。原先的歷史上,他因在番禺爲官之時,看不慣永嘉侯朱亮祖協同大族人家荼毒百姓,毅然出面爲百姓上疏,結果被朱亮祖害死。

    而在此時,朱亮祖早在數十年前,就因其子朱暹“刺殺”五皇子朱肅一案,被奪爵一家刺配,故而道同得以保全。

    這位一心爲民的好官,也憑藉着他的一腔熱血與能力,成功從地方爬到了內閣閣臣的位置。

    而之所以知曉安南情況,正是因爲他曾經做過番禺縣令,而番禺,則與安南多有淵源。

    漢武時,武帝平南越,番禺、安南彼時皆爲南越之土。後到三國之時,士燮掌交州,番禺、安南皆在士燮治下。而正是士燮,將儒家文化傳播到了安南,被安南視爲文祖。

    士燮傳播教化的傳說,此時在安南、番禺等地,仍是廣爲流傳。故而曾經身爲番禺縣令的道同,對安南的儒學情形亦有所耳聞。

    “安南亦興儒門,這黎氏,莫不是妄想借我大明之勢,在安南掀起一場‘新舊學閥之爭’?”道同猜測道。

    老朱讚許的點點頭,又看了一眼蔣瓛,蔣瓛會意,接着道:“據我錦衣衛所探知,”

    “安南丞相黎季犛於數年前,便命使節於朝貢之時,大量購買我大明新學典籍文章,其人執掌安南國子院之時,亦曾向學子宣講新學,更是在去年安南大考之時,訓誡諸安南舉子以‘經世致用,格物致知’之理……”

    經世致用,格物致知,這八字,基本就是如今大明新學的最根本綱領了。這黎季犛很明顯,是想將自己打造成安南新學領袖的人設。

    “此人是想以新學爲旗,在安南朝中拉攏人心,以攥取更多權力。”已經完全明白了的朱標,向任昂等仍一臉懵懂的官員解釋道。

    衆人恍然大悟,這才想明白延請一個宋濂,爲何能扯上他黎季犛的狼子野心。這黎季犛延請新學大儒宋濂,是想詐以學術爲名,行增強他黎氏實力之實。

    安南學術,皆來自於華夏,而華夏學術,莫過於宋濂。黎季犛若請來宋濂,於安南學術界而言,無異於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個無可辯駁的聖人,安南舊式儒學必然勢微,而新學影響力必定大大增長。

    新學影響力既增,將自己打造成安南新學領袖的黎氏,勢力必然隨之增長。必定會有更多的安南學子因爲對宋濂的仰慕,而歸附於黎氏的麾下。

    畢竟,宋濂終究是要回大明的!而宋濂走後,給安南留下的新學“遺澤”,這筆龐大的政治資產,則將由黎氏繼承。

    況且,宋濂還曾經是大明高官,太子、諸皇子皆出自宋濂教授,黎氏若請來宋濂,在安南朝野看來,還能被解讀成大明朝廷扶持黎氏……對安南小朝廷各大世家,甚至是安南國主的震懾,都可想而知。

    此舉,將大大加快黎氏的權臣之路。最關鍵的是,宋濂作爲一名學者,若是任昂不夠警覺當真爲安南人引薦了宋濂,宋濂還真有可能欣喜於安南人對新學的推崇,而欣然同意南行講學……

    這種披着學術外衣的陰暗權謀,氣的宋濂渾身發抖,他顫顫巍巍的一拍扶手,怒聲道:“好個賊子,竟將學術如此神聖之事,用於實現他個人之野心!”

    “陛下,老臣請朝廷驅逐安南使節,並遣使申斥黎氏……新學乃五殿下、劉青田、以及我等千千萬萬新學門人之心血,黎氏賊子,安敢如此覬覦?”

    “況且,安南乃我等屬國,若黎氏果有野心,我大明身爲宗主,也當警醒安南國主陳氏,使其有所戒備……”

    老人家剛直不阿,連聲怒斥,老朱、朱標等幾人,面色卻顯現出幾分古怪。

    黎氏確實有野心,不過,已傳承許多年的安南國主陳氏,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老朱心裏,還打着黎氏陳氏鷸蚌相爭,好使大明漁翁得利的想法,自然不會去警醒陳氏。

    “咳咳,宋卿,說到底,這也只是咱的猜測。咱若是貿然去使譴責黎氏,萬一黎氏當真是心慕學問,那咱不是枉做了惡人?”老朱有些尷尬的道。

    “今次叫你等前來,是想商討一番。到底,該不該遣人去往安南,弘揚新學……”

    “陛下欲順黎氏之請麼?”宋濂有些驚訝,憤然道:“黎氏若真有狼子野心,我新學,安能成爲助紂爲虐之工具?”

    “請恕老臣無狀,此事,老臣以爲不妥!”

    說完,老人家從椅上站了起來,一撩衣袍,就欲跪在地上。

    “你……你這老倌兒,怎就這般性急?”老朱被這直脾氣的老頭兒生生氣笑了,見朱標已眼疾手快攙住了宋濂,這才接着道:“咱何時說過,要襄助黎氏,助紂爲虐了?”

    “安南於我大明,本就多有不恭。況且,左右都是些害民之賊,我大明,又何必管他黎氏或陳氏?”

    “宋卿莫不是忘了……安南,古時亦是我華夏之土。”

    宋濂一怔,本還欲掙脫朱標的攙扶,此刻卻是已忘了動作。他只是醉心學術太久,兩耳不聞窗外事而已,並非當真不知道政治,聞言已明白了老朱的弦外之音:“陛下的意思是,朝廷欲收復安南?”

    “休養生息,也修養的差不多了。便是一口寶劍,也要時時出鞘擦拭。”老朱意有所指的道。

    “咱大明如今需要的,是挽回安南民心。”

    “哦~”宋濂長長哦了一聲,臉上已是多雲轉晴。“陛下是想趁此機會,順勢在安南弘揚新學,以先收下安南民心?”

    “不錯。”老朱點點頭,朝廷欲徵安南的傳言,向來只在最高級武勳以及少數一些知情人口中傳播,明面上老朱是從未承認過的。而這次,卻是老朱第一次在文臣面前,承認了大明對安南的野心。

    “咱讓宋卿你,以及你們這些內閣官兒們前來,便是想商討一下。”

    “何人可代宋卿前往,完成在安南宣揚新學的大任?切記,此非爲易事,不僅要宣揚新學,還需不引起黎氏戒備,要爲咱大明,而非他們黎氏招攬新學門生。”

    “此人不僅需學識淵博,素有名望,還需機警聰慧,你等可有人選?”老朱詢問道。

    衆人聞言,皆面面相覷,出使他國,於他國國主權臣之間左右逢源,暗中爲大明收買士林民心……這是如班定遠、蘇秦、張儀一般的大業,若能做成,必然名垂青史。

    但同樣,這事實在有莫大的難度,不亞於古之連橫合縱。一衆內閣閣臣們雖大多是新學門生,也都躍躍欲試的想要爲大明開疆闢土,但他們自忖己身,卻覺得自己未必能做成這件大事。

    建功立業,雖然誘人。但若才不配位,反誤了大事,那可反而不美了。

    宋濂想了想,向前幾步道:“陛下,此事,還是讓老臣去吧。”

    “一則,那黎季柏本來相邀的,就是老臣。未免打草驚蛇,此事還是由老臣去最爲穩妥。”

    “二則,恕老臣聊發狂言,論及名望,在場諸公,恐無人能與老臣相比。由老臣去,才能有足夠的影響力,方有功成之機。”

    “宋卿。”老朱道:“伱方纔,不是還覺得不妥麼。”

    “不妥?”宋濂眨眨眼睛,老人家有幾分俏皮,故意做出一副茫然模樣,道:“弘揚學問,何處不妥?”

    “老臣年老,記性不好,卻是忘了何時說過不妥了!”

    朱標等聞言,面露驚詫,老朱聽了,卻是忍不住失笑。這宋老倌兒,倒是把新學“經世致用”的法門,學了個渾然天成。一聽於大明於華夏有益,立馬就轉了口風。

    不過,這般才更討人喜歡。若真是個迂腐夫子,自己倒還真該考慮考慮,是否要爲標兒和大孫清肅一番大明學界了。

    畢竟,學界威望太高,也不是好事。明末“東林”之患,他可是時刻記在心裏的。

    不過,雖然對宋濂所言甚是欣喜,但老朱還是沒想過當真讓宋濂前去。他開口道:“宋卿年事已高,國子監諸生還需宋卿教導,此事不必說了。”

    朱標也勸道:“是啊,宋師,安南煙瘴之地,又相隔數千裏之遙,怎好讓宋師奔波!”

    宋濂卻是瞪大了眼睛,道:“陛下與太子殿下莫非小看老夫麼?”

    “廉頗雖老,尚能食米十鬥。老夫鬚髮雖白,難道便受不得路上風霜麼?”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陛下因何小覷老夫……此事由老夫前往最爲合適,莫非陛下還能想到其他人選?”

    老朱沉默了,揪了揪頜下須髯。新學出彩之人大多都在內閣裏,其他諸如楊士奇、夏原吉等年輕一輩又少些聲望。算來算去,還真就是他宋濂最爲合適。

    其他人中,就只有……想到那個定然要和他好生鬧騰一番的疲懶小子,老朱不由得扶了扶額。

    朱標和老朱顯然想一塊兒去了,此時朱標上前一步,道:“父皇,兒臣舉薦五弟,可代宋師前往安南一行。”

    老朱用古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朱標,道:“老五,你可確定?”

    “他今日剛喜得了貴子,這方一轉眼,你就要讓他去安南公幹……”

    “那逆子,可不是好相與的貨色,你確定要薦他去往安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