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進退兩難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引火松果字數:2010更新時間:24/06/28 12:27:04
在世界文明點亮卡車飛機運兵等技能點前,論及機動性,無人能夠出草原民族其右。草原民族打得過便打,打不過就跑,如何全殲這些來去如風的敵軍,素來是一道難題。
遠在應天的朱肅知道,新軍制的推行,離不開一次有說服力的勝仗。而若採用新軍制的大寧軍徹底全殲了韃靼,必然可以使得新軍制的推行省去許多阻礙。故而,他在錦盒中留下了他認爲最適合全殲韃靼部的方法:策反韃靼內部,使其內亂。
當一支軍隊陷入內亂,互相廝殺,他自然也就失去了轉進的能力,縱使是馬背上的民族,也只能任人魚肉。
古往今來策反的計策,一般是策反領兵的大將。而朱肅的計策,則是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要策反的,是底層的士卒,也就是那些被明軍所抓獲來的俘虜們。
但策反攻心的方法,卻讓常茂和朱雄英等看過錦盒密信的人,都頗爲不解:朱肅並沒有要他們向這些俘虜來的大頭兵們許諾什麼高官厚祿,而是仍像以往慣例一樣,讓他們進行“勞動改造”辛苦勞作,來榨乾他們的使用價值,並沒有讓他們做出什麼特別的舉動。
至多,是讓懂得蒙語的政教處士兵們,每日裏對他們宣講一番大明在草原上宣講的那番“洗腦”理論,無非是長生天選擇了大明朝來統治草原,只有在大明治下草原的百姓才能安樂,前元餘孽們只是想利用他們這些可憐的苦哈哈的性命,去從大明手中奪回他們的不義之財和榮華富貴……諸如此類。
這種理論,對已經歸附大明部落裏的牧人甚是有效,但對於他們這些人,效果實在寥寥。蒙古人也不傻,他們的部落多還在本雅失裏和阿魯臺的控制之下。作爲被徵調的戰士,他們的一切都和自己的部落頭人綁定,家小也不在此處。能夠拋棄家人降服大明的,終究還是少數,他們不能,也不會因爲這些虛頭巴腦的口號就加入大明,和韃靼部作對。
除非,大明能分他們財產,或者找到他們藏在草原某處、不斷遊牧的部族。可若是這樣,朝廷招降這些士卒,得付出多大的代價?
這也是常茂等人的不解之處。只是動兩下嘴皮子,然後就把人放了,當真就能讓韃靼部興起動亂?
不過,五殿下行事,向來是這麼無跡可尋。出於對朱肅的信任,朱雄英等仍是期待滿滿的將這萬餘俘虜釋放,甚至還給每人安排了兩個饅頭,供他們路上充飢。
一萬餘俘虜訝異莫名,他們原以爲,他們得在這裏幹苦力幹到死,除非大汗當真擊破了大明,他們才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卻沒想到,這些明朝的老爺們,竟然願意將自己這些人直接釋放,甚至還給了兩個饅頭……
萬餘俘虜規規矩矩地拿着饅頭,遵守秩序,感恩戴德的依次從大營營門通道中鑽了出去,朝着明軍告訴他們的,東面二十裏外的韃靼大營而去。
雖然他們早被剝去了甲冑武器,馬匹衣衫,每人都只套着一塊薄薄的破布,還爲明軍無償勞作了大半月,勞累不堪,還只能靠着一雙肉腳走二十裏路……但懷裏揣着兩個大饅頭,這些人的心裏仍舊是熱乎的。
明軍……好人啊!
不少人心裏忍不住這般想。
期間,鬼力赤、察罕兩人,也分別混入不同的兩撥被釋放的俘虜,咬着饅頭往東飛奔而去。
……
與大明這邊閃爍着人道主義的溫暖光輝不同,韃靼“汗帳”中,氣氛如烏雲罩頂,處處都遍佈着寒氣。
從來都是他們草原騎兵靠着機動性,玩弄其他敵人於鼓掌之間,從來還沒有發生過明軍神出鬼沒,次次都能完美避實擊虛的情況,韃靼與泰寧部的高層都覺明軍棘手。
本雅失裏已得到了富貴,明軍的詭異,又讓他頗爲膽怯,心中其實早已萌生了退意。見所有人皆在沉默,他躊躇稍許,提議道:“不如,我等見好就收,先遁入草原……如何?”
“不行!”阿扎失裏當先站了起來。他背叛大明,虧得褲衩子都快沒了,沉沒成本實在太大,哪裏肯輕易善罷甘休?“遁入草原,什麼時候會再有機會?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我大元榮光?”
“我們先前,取得的是大勝,明人則不過佔了些小便宜,此時,正是一鼓作氣,攻下明軍之時!”
“遼王稍安勿躁。”韃靼的智囊阿魯臺道。其實,他也是心向退兵的。一鼓作氣?明軍小勝的這幾場,早就將他們的底氣給打擊的差不多了。除非有辦法能重振一波士氣,否則繼續和明軍對壘,絕對沒法佔到什麼便宜。
他不願意得罪阿扎失裏,於是便拐彎抹角道:“明軍營寨堅固。遼王既如此說,想必是有什麼良策了?”
“呃。”阿扎失裏一愣,他哪有什麼良策,不過是不甘心就這麼離開了而已。憋了老半天吐出一句:“要麼,打造攻城器械,如何?”
攻城器械,即是回回炮、攻城車等兵器。雖然不失爲一種辦法,但如今天將入冬,若打造器械攻打明軍大營,到時候大雪封路,道路不便,到時候讓士卒推拉着重達千鈞的攻城車、回回炮去攻打明軍大營?
退一步說,就算待他們造好了攻城車,也千辛萬苦運到了明軍大營前,可結果。剛準備攻打明軍大營,攻城車卻由於天氣太寒冷,有些緊要的部件給凍住了,那怎麼辦?
到時候豈不是讓明軍笑掉大牙?
所以說。白費功夫罷了。
“要麼,我再繞去後方,襲擊糧道……”阿扎失裏也覺得打造攻城器械不妥,遂又提出了另一種方案。但這種方法顯然比攻城器更爲愚蠢,先前他們也不是未曾繞後,已證明了此法對明軍無用。故技重施,想來也只會自取其辱而已。
帳中再度陷入沉默,阿魯臺沉吟許久,正想起身,建議退兵來年再戰,忽聽賬外有士卒稟道:“大汗,太師,有急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