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以少勝多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引火松果字數:1959更新時間:24/06/28 12:27:04
“堆那兒,堆那兒,快,快……”
“他娘的,你倒是抹的少些!你這一斤磚塊,倒抹了十斤水泥上去了……當真喪了良心了?”
“你要這兒?這兒不行,應殿下所命,這集市中央,要蓋的是個鼓樓……要麼您看看那兒?那兒預計是要蓋三間鋪面的。瞧這地段,嘖嘖嘖,坐北朝南,以後那叫一個興旺!您若相中了,去府衙登記一下就成!日後競標功成,這就是你們族裏的鋪面了。”
“……什麼?你不知道什麼是競標?所以說你們這些鄉野人啊……”
廉州城東,如今已是一派熱鬧非凡之景。連日來的修築之下,這東面的城牆已是外拓了十里之多,圍進來的土地,已盡數規劃爲了廉州府海貿榷場所屬。如今這裏遍佈匠戶與商人,正在熱火朝天的搭建商鋪屋舍、以及港口、船塢等處。粗陋的城牆,自是能夠徵調軍中粗漢前來搭設,但房屋港口等設施,牽涉大多廣泛,還是非得由專業的匠戶修築不可。
不過這也不算什麼太大的難題,知州汪大人到周王殿下的行轅裏坐了一趟之後,回府衙立即就有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廉州府以東城地皮招商引資,立馬引來了一大堆南洋商賈的趨之若鶩。要知道,許多南洋租界之中的設施,朝廷都是轉包給這些商人承辦的。在朱肅的有意引導之下,這些商人早就明白了承包官府工程其中究竟有多少的利潤可圖,如今廉州府公開向這些商人引資招商,他們又怎能不蜂擁而至?
汪府臺大手一揮,僅以港口船塢商鋪等設施數十年租期爲代價,就將東城所有的修築工作統統承包了出去。甚至於連廉州府周邊的道路,也有商人爭相翻修了一番。
榷場未開,廉州府城已是一派欣欣向榮。
“殿下,陸續已有七家土司,願意入駐廉州榷場,並領受我大明勘合。”解縉如今已是客串起了這東城的書記官,每日間在這工地裏巡視登記,忙的不亦樂乎。眼見榷場擇日就要開張了,今日裏他尋了個空兒,來到了此間尋找朱肅。
朱肅已住進了城北的營房,這裏也是李文忠的中軍大帳。雖說廉州府房屋價賤,李文忠也在此置辦了產業,但他畢竟是領兵大將,日日住在屋舍裏也頗不像樣。他既回了軍營,朱肅自是一併前往。不過爲了迎接朱肅這王爺,李文忠將這營房收拾的富貴敞亮,倒是比那城中的屋舍也不遑多讓。
朱肅原正在看一本前元時候的話本兒,眼見解縉進來,便將書冊放下了。聽完解縉的彙報後,便又稍向椅子後靠了靠:“只有七家土司?”
“唔……少了些。不過倒也夠了,這廉州榷場的生意,倒也不全要給他們本地的土司做了去,南洋諸海商們的船隊、城中商戶們的商會,還有這些承包了工程的商人們,這個新興榷場的生意怎麼樣也得讓他們分一杯羹。”
“嗯,這麼算起來,七家倒也是夠了……只要這七家土司先因着這榷場富貴起來,有這榜樣擺在前頭,其他家土司見了,自然就會有看着眼饞、想來分一杯羹的。”
“到時候,自然更容易就可以拿捏他們。”朱肅道。
“殿下說的是。”解縉微微躬身,“不過殿下,這七家土司,盡是東人,並無俚人胥戶。”
“學生擔憂,這俚人胥戶,多閉塞自專,萬一仍是各行其是,那麼我等……”
所謂東人,就是由廉州的漢人移民、罪民等,所構成的土司村寨,如葉尚仁他們的寨子等等。這些人因爲出身漢家,對大明這個漢家政權本身就有一定的親近心態,且也比當地的其他村寨更開放些,自然更能接受朱肅開設榷場的主張。
而俚人、胥戶,統而言之,就是久居廉州府的土家異族們,這些人困守村寨之中,儼然一國,對於外界的興趣遠沒有東人村寨那般大。他們才是朱肅此次下廉州試驗收服土司的主要目標,若是此方法對這些土司們無有效果,那麼朱肅此行也可以說是失敗了。
“唔……各家土司,爲了己身權力,很有可能不去領受朝廷勘合,給自己脖子上多套一層枷鎖……但他們麾下亦有子民,若是他們的子民,都迫切希望他們加入榷場經營呢?”朱肅道。
“即便土司在各自族中一言九鼎,想也難當這洶洶民意……尤其是以採珠維生的胥戶,若是他們所採的南珠無人問津了,那他們這些胥戶還要如何維生?”
“到時候,便是不加入我廉州榷場也不成了。”
“殿下莫非要禁絕商賈私自前往各地收珠?”解縉訝然道。“殿下,恕學生直言……商賈行商,向來是利之所在,無處不往。即便殿下請動皇命嚴令禁絕,商賈們也會想方設法暗自收珠。更何況,若是如此,豈不是將我等逼迫這些胥戶俚人的事,擺在了明面上麼?”
“我大明煌煌大朝,若是行此手段,只怕不合情理道義。更何況,若是如此,豈不是教那些土司們與我朝廷官府,更加離心離德?”
“嗯,是這道理。”朱肅點點頭。“本王自然不會用這等明面上的禁令手段。”
“那是……”解縉卻是糊塗了。“那殿下,要以何法禁絕商人收購胥戶南珠?”
“需知,合浦南珠,那些土族胥戶所產的,才是大頭。東人土司族中產的,只是少量而已。”
“若要競價打壓,我等絕難是這些土司胥戶的對手……商人們又如何會舍多求少?”
“縉紳啊……說到經史政務,你頗有火候。然論及商道,你卻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朱肅笑道,他面上一派輕鬆之色,已重新捧起了桌面上的那本前元時的話本兒。“這南珠,又不是什麼米麪糧油等必須之物,誰說多了,就比少了更好了?”
“本王自有辦法,使得那些胥戶手中的珠子,連一顆也賣不出去……伱且放心瞧本王的手段就好。”朱肅信心滿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