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平衡之道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引火松果字數:2108更新時間:24/06/28 12:27:04
“對了。”朱肅突然想起一事,轉頭對老朱和馬皇後道:“將毛紡技術公佈,還有一樁風險。”
“‘妙雲柕’一次可出數十絲,其可以紡織的,卻並不只有毛線而已。將此技術公佈,非只有毛紡,絲綢行業,想來也會經歷一番動盪。”
“商賈素有重利而輕法度者,若有人爲了多紡絲綢而鋌而走險,改稻爲桑,其損害的卻是我大明本土的根基。我等驅使商賈,卻萬不能爲商賈所謀。朝廷需先想個萬全之法才好。”
這就是之前朝廷沒有公佈毛紡技術,而將其先行壟斷的理由。一旦將毛紡的織機技術公佈,絲綢行業勢必也會受到影響,江南的那些商人膽大包天,昔年張士誠餘孽猖獗之時,都敢家家戶戶囤糧數萬石,引起蘇鬆糧匱,以囤積居奇……
若是織機普及,生絲原料卻供應不上,難保便不會有人鋌而走險,瞞着朝廷改將農田種桑。
資本主義的萌芽可以讓國家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資本主義的本質,註定了其一旦猖獗,就會蠶食其他階級的利益。一個真正能經受得住風浪的大國其核心階級必然是工農階級,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其不被他國鉗制,始終穩步向前。因此,朱肅並無意一昧刺激商人資產階級的壯大。
對於商人,幫助他們發展的同時,也必須要始終爲他們套上枷鎖,要保障他們不會蠶食底層百姓們的利益。
而且糧食,始終還是大明最核心的問題。
“咱知道。”老朱見朱肅說的鄭重,也是肅然點頭。“難爲你想的如此妥當。咱會將此事發付內閣,讓他們擬出個可用的條陳來。”
“想要多織絲綢不是不行,但是決不能侵佔農田種桑。咱已經讓稅務司對絲綢徵以重稅,想來也會有一些作用。”
朱肅點頭,絲綢是海上商貿的主要貨物,縱有重稅,也是有利可圖。但徵收重稅,卻足以限制絲綢產業發展。畢竟絲綢的主要市場還是海外,縱使產能上漲,海上商貿的運力跟不上,絲綢也賣不出去。
“既然三個孩子都已各抒己見,天德,咱這裏,也有幾句話要囑託你。”老朱道。徐達忙正襟危坐,做出洗耳恭聽的模樣。只聽老朱開口道:“天德,你即將治理一國,咱如今已當了十數年的皇帝,卻也有些心得教你。”
“草原上情形複雜,終究是蒙人佔了多數。你一個漢人貿然入主,想要立穩腳跟,就必須善用平衡之道。”
“平衡之道?”徐達眼神微動。朱肅也有些驚訝。平衡之道?這不是帝王之術嗎?老朱欲將帝王心術教授徐達不成?
倒也不錯,徐達此後也將秉國一方,確實需要明白一些帝王之術。
“這法子,咱自己本是不屑用的。大明如今要的是萬衆一心,用老五的話來說,就是勁要往一處使。”
“不過你要教化的是異域他鄉,情形又與大明不同。”
“蒙人勢衆,你初往和林,需時刻把持兵權自是不用咱說,這是你操弄慣了的本行。”老朱道。“自還需扶持其他勢力,與蒙人分庭抗禮。”
“老五所說的漢商是一方面,但除了漢商,你也不可盡用蒙人。”
“高麗人、倭人、色目人……各種人等,你可盡數用之。若只倚重蒙人,難保哪一日蒙人勢大,復奪我華夏產業。唯有諸族皆用,你魏公身爲國主,居中調諧,方可高枕無憂。”
“老哥哥真是金玉良言。臣謹記。”徐達恭恭敬敬的起身朝老朱行了一禮。老朱忙讓他坐下。徐達坐下後思考了一會兒,須臾問道:“但草原之上,自然多是蒙人。”
“色目人倒還好說……臣又到何處去尋高麗人、倭人,委以重用?”
“這有何難?”老朱高深莫測的一笑。“尋不到,就不會‘換’麼?”
“換?”徐達一怔。
“高麗人、倭人,多久蒙漢學,精擅耕種。蒙人卻多壯健,善征戰,亦可做放牧、開礦、修路之用。”老朱道。“如今,倭國多有大名搜捕本國丁口,賣予商人的。”
“天德你也要去抓捕蒙人賊子,以爲僕役的。何不將一部分蒙人送到瀛洲倭國,與這些倭人僕役交換?蒙人至倭地,可助那些大明征戰開礦,而倭人到草原,百無所依,唯有倚仗你魏公。”
“若能讓草原之上倭人、高麗人、漢人、蒙人雜居,甚至各種不同部落、族羣的蒙人,亦可分而拔擢。讓他們自去爭鬥,你這個魏公,自然便坐的穩當了。”
朱肅聽明白了,這一點卻連他也未曾想到。用蒙人交換其他種族的人羣入草原,稀釋草原上的蒙人數量。若有蒙人反抗,其他種族的人自然便會站在徐家這邊。甚至於徐家都不需要親自下場,只需居中協調諸族關係,哪一族勢大,就打壓哪一族,就能讓草原上長治久安。
竟然如今草原上蒙人一家獨大,那麼,只需要引入其他種族就是了。
這便是華夏帝王術的精髓,雖只“平衡”二字,細細思之卻是博大精深。
“咱雖說要扶持諸族,但卻需謹記,心胸需得開闊。”見在場其他人都一副若有所得的模樣,老朱繼續補充道:“我華夏既然遣汝往草原開拓進取,汝便需有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予獨愛之如一’的氣量。”
“須知,咱分封你到域外,是要你發揚華夏,要將諸族皆納入我華夏之屬。而不是要你操弄權術、挑撥各族混亂,以穩坐魏公之位。”
“雖要平衡諸族,卻萬萬不可有歧視之心,需興教化、明禮義,將我華夏之學,發揚於世間諸族,教諸族都認同我華夏,從心底裏自認爲我華夏之屬。”
“莫看你徐達如今年事漸高,不能再爲大明征戰。咱卻還盼着,你徐天德能爲我大明培養出如大唐哥舒翰、契苾何力那般的大將!”
哥舒翰身爲突厥人,卻忠於大唐,爲大唐立下赫赫戰功。至今尚有“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姚”一歌傳世,足見其對華夏之功。契苾何力更是身爲鐵勒大汗,卻爲唐太宗感化,爲大明征戰四十餘載,一生誓不叛唐。老朱此言,是在寄望徐達能將蒙古也經營成華夏祖地,那麼蒙古人才,亦將統統成爲華夏之屬。
若成此功,其功之高,遠盛如今徐達所身負的戰功矣!
“臣徐達,必不負陛下所望!”徐達慨然以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