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於謙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引火松果字數:2189更新時間:24/06/28 12:27:04
其實,這一番莫名其妙的戰鬥,導致太倉衛數十人受傷,甚至還有人身死,朱肅本也是十分惱怒的。
但在聽到張赫自報名諱之後,心中的驚喜之意,就徹底壓下了惱怒。
明史記載:張赫,臨淮鳳陽人。明初名將,作爲淮西將領中的一員,張赫昔日亦曾跟隨自家老頭子南征北戰,數臨戰場。只是入夥的終究晚了些,開國時候沒能撈上當那第一批的侯爵。
不過後來,張赫卻仍舊憑藉自身勇猛才幹,在福州衛任上數擊倭寇,一路差點殺到了倭寇的老家。又幫助朝廷開闢海路,督運遼糧北上。於洪武二十年積功封爲“航海候”。
這是一個潛力股,大大的潛力股。甚至在朱肅眼中,這位張赫的價值和功勞,還要遠勝“延安候、永嘉候”等一衆被認爲立功甚大、甚到了至居功自傲地步的淮西勳貴們。
因爲,這位張赫,是因擅長“海戰”封的侯爺!
大明朝不缺步將騎將。而擅長海戰的將領,恰恰就是大明最爲缺少的!
“要知道,在海上方向總難以辨認。下午時分又不像早上自己奪島的時候那樣有濃霧,可稱得是一望無際。要想不被發現,得停的夠遠才成。能於海面上遠遠蟄伏數個小時,而後於入夜時分,準時在三面同時發起進攻又不迷失方向,這位張赫,除了指揮作戰的本事了得,也定然有着能夠在海面上精準察知方向的本事!”
“而且只是一個照面,就打掉了太倉衛三艘戰船,在太倉衛還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就瞬間完成了最爲困難的登岸……這份海戰的能耐……”朱肅在心中,暗暗盤算起這位張赫今晚的‘戰績’。越是盤算,越是驚喜。
這位張赫,絕對是大明朝日後當仁不讓的海上提督人選!甚至於,尋找美洲大陸的重擔,也得落在他的肩上!
“張將軍自福州遠來,真是辛苦了。”大明朝最需要的就是張赫這樣的人才,朱肅想到這裏,不禁更是喜悅,起身斟了一杯酒,離座道:“此處別無長物,本王也只能以水酒一杯,以壯將軍之勇了。”
“這……殿下!末將慚愧。”張赫惶然下跪,面露慚愧:“末將見事不明,導致太倉衛的袍澤有了損失,本就心中愧疚,又如何敢領這一杯酒?”
“還請殿下將酒轉賜太倉衛諸將軍。末將一會亦要去往傷兵營,鄭重向諸袍澤賠個不是……”
太倉衛的百戶千戶們本來心中還憋着一口氣,見這張赫如此上道兒,這一口氣也散去了不少。見他如此謙謹恭順,朱肅心中更是喜愛。
於是張赫便暫時加入到了朱肅軍中。朱肅便以此島爲根基,以藤原爲嚮導,遣張赫、常茂出海剿殺周邊島上諸倭寇。不過數日,已成功剿滅倭人部衆十餘部,而明軍只傷亡了不到百人,損失極小。
“這位張赫,果然是一位勇將。尤其是操弄舟船的本事,連常大哥都誇讚不已的。”一日正在營中信步,朱棣謂朱肅道。“老五,你對他青眼有加,是因爲歷史上他也闖下了勇名嗎?”
朱肅見四下也沒有別人,便將張赫在歷史上的記載告訴了朱棣,朱棣恍然道:“果然如此!我就說嘛。有你在還真方便,這朝中臣工諸將,誰忠誰奸,誰能誰庸,只要問你就都知道了!”
“要是那晚二哥一氣之下將張赫砍了,我大明可憑白丟了一員大將。”
“伱什麼時候有空了,也幫我物色一些人唄?別的不要,能搞後勤的就行。”朱棣捅了捅朱肅的胳膊。“回去之後,想來爹就要給我配備王府的屬官了。我想挑一套趁手的班底,以後給咱大明開疆拓土時用!”
“哪有那麼方便?”朱肅失笑。本來想說你把你的大胖兒子朱高熾生出來不就結了,但想想如今徐妙雲似乎已經快要被自己截胡了,這話只能十分尷尬的又咽了回去。
“能像張赫這樣封侯的,畢竟還是少數。朝中更多的官員,我卻是聽都沒聽說過的。”
“再說了,我華夏英豪不知凡幾,能入史冊的很多也是仰賴時運。那麼多埋沒草莽的人才,我又怎麼可能每個都知道?”
“也是。”朱棣點點頭。“唉,要是能有個於謙那樣的人才在背後做我的屬官,那就妥當了。可惜了,我讓人去錢塘縣(于謙老家)問過了,於家叫做于謙的竟然還沒出生。”
朱肅險些絕倒。朱老四也提前看上於謙了?聽說老朱、大哥朱標也曾經派人去錢塘縣問過,老爺子還特意在錢塘派了錦衣衛蹲守。甚至還數度派人加恩了錢塘於家,於家如今根本無人入仕,祖上於九思甚至還做過大元的臣子,突然莫名其妙的數蒙大明皇帝天恩,於家老頭子那叫一個莫名其妙。
老朱還曾經向朱肅說過,於謙若是出生,定要收他做個養子,讓他今世頭上,能頂着個朱祁鎮長輩祖宗的名頭。
直接給於謙安排一個超級加輩。看朱祁鎮那個不肖子孫,還敢不敢動他於大爺的一根毛髮?
雖然只是老朱發怒時沒有邏輯的氣話,但是想把於謙收做義子的心思似乎是真的。
不知道那錢塘於家老頭,若知道皇家這一夥子人正在覬覦還未出世、甚至連受精卵都還不是的孫子,會不會嚇的日夜寢食難安?
“唔……王府屬官嗎……”朱棣的話倒是提醒了朱肅。這一次回京,老朱想來是要給自己和老四派發屬官了。王府屬官能幹與否,和自己日後當王爺舒心不舒心、能不能隨時撂挑子摸魚息息相關。
確實要費心思在史冊裏好好挑選挑選,爭取一個能幹的屬官才好。
洪武年間有名的文臣其實不多,老爺子殘酷爆烈,四大案輪發,洪武朝文臣也因此走馬燈兒似的一直在換,根本就沒幾個來得及留下名字的。建文朝倒是有幾個出名的文臣,自己手中就有一個方孝孺。可惜建文朝的文臣大多是以“豬隊友”出名,燕王“靖難”能夠成功,一衆建文朝的文臣那叫一個居功至偉。
自己的好徒弟方孝孺,在後世也是號稱“建文三傻”。讓他搞學問揚揚名還行,真讓他做實務,朱肅怕自己會被好徒弟第一個坑死。
“唔……不知道鐵鉉出生了沒……有沒有辦法把他給坑過來,幫本王打工?”想起了建文朝唯一一個能讓他推崇的文臣,朱肅開始在腦海中思索起有關那個堅守濟南、讓“永樂大帝”跳腳興嘆的鐵鉉的記載來。
“兩位殿下。”正在思索的時候,卻見狗兒從後邊走了過來。“高先生求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