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大風起兮雲飛揚】(七)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湯豆苗字數:3239更新時間:24/06/28 12:15:28
    在景軍將雍丘北面外城牆炸塌一段之後,其他方向的戰事漸趨平緩。

    眼前已經出現了一個缺口,景軍當然沒有必要繼續徒然折損精銳,畢竟攻城方絕大多數時候都要比守軍承受更大的損失。

    實際上如果不是爲了避免引起守軍的警覺,景軍只需要進攻一面城牆就能達到戰略目標,但是慶聿恭爲求萬全,依然按照既定的節奏,如同之前那幾次攻城一樣擺開攻勢,只是在強度上有所提高,這也符合景軍較爲緊迫的需求。

    打開缺口後,景軍要做的就是通過這個點不斷蠶食守軍的防線,最終徹底攻破雍丘的城防。

    前半段他們的進展很順利,守軍在缺口出現後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堵住缺口並且繼續在城牆上死戰,要麼主動選擇後撤。

    但是這段長十餘丈的缺口顯然太大,光靠守軍想要填住恐怕只會耗盡所有的後備兵力。

    於是齊軍開始後撤,厲天潤拿出麾下的親衛營暫時補防這段缺口,這一切都發生在紇石烈和慶聿恭的眼皮子底下。

    景軍順勢涌入北城,準備一鼓作氣摧毀內城防守,正如當初朱振打開北門引靖州軍入城所做的那樣,徹底攪亂守軍的防線。

    就在這個關口,一場極其慘烈的大火阻斷了景軍前進的腳步。

    內外城之間的狹窄區域,成爲這支景軍先鋒的葬身之所。

    厲良玉站在內城牆居中的區域,面色鎮定地望着陷身火海的景軍精銳。

    這一刻他腦海中浮現的是多年前的一個場景。

    那是景燕聯軍時隔多年發起的南侵之戰,一支景軍翻過茫茫雙峯山脈奇襲廣陵,厲冰雪率飛羽營順江而下馳援,等到她得勝返回靖州的時候,她第一時間將一個方子如同獻寶般送到厲天潤面前。

    厲良玉印象中的妹妹從未有過這般激動的神態,然後便從她口中得知這張方子做出來的東西如同奇火,可以在守城的時候發揮奇效,也是在那天他第一次聽到陸沉的名字。

    後來按照厲天潤的安排,這張方子交由厲良玉保管,利用閒暇時間組織人手進行試驗,最終確保可以做出能夠發揮效果的奇火,只不過靖州軍從來沒有用過。

    直到此時此刻,大火蔓延的速度快得驚人,只要沾染上一點火星就會點燃,並且極難撲滅,那些耀武揚威的景軍銳卒哪怕是在地上打滾,火焰依然頑強地灼燒着。

    厲良玉察覺到身後的動靜,連忙側身行禮道:“父帥。”

    厲天潤目光沉靜,跟隨他而來的十餘位將領卻無法做到這麼淡然,他們望着下方悽慘的景象,臉上沒有半點不忍之意。

    因爲他們很清楚,一旦讓景軍取得勝利,靖州軍將士的下場將會更加悽慘。

    對敵人仁慈便是對自身殘忍。

    其實這些將領心中都有些後怕。

    景軍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從未使用過火藥,陡然用出這種手段炸塌城牆,如果靖州軍毫無防備的話,破城將會成爲必然。

    一念及此,清徐軍都指揮使仇繼勳無比慶幸地說道:“幸好大都督提前預料到景軍會用這樣攻城的手段,然後在這裏設置陷阱,此番足以重創景軍的士氣和實力。”

    這當然是對景軍的致命一擊。

    對士氣的影響且先不談,第一時間涌入城內的是景軍精銳中的精銳,這種決勝時刻的攻堅力量不可能是普通士卒,他們進入這個狹窄逼仄的空間內,面對這種古怪又猛烈的大火避無可避,造成的損失哪怕是擁兵數十萬的慶聿恭都難以承受。

    在衆將敬佩的目光中,厲天潤搖頭道:“本督並未猜到慶聿恭的具體方略,但是這並不重要,無論他千變萬化,終究還是要落在破城二字之上。”

    衆將不由得紛紛點頭。

    “景軍退兵了。”

    厲天潤簡簡單單一句話讓其他人精神抖擻,隨即便聽他說道:“戚守志。”

    “末將在!”

    “你領親衛營立刻追殺出去,到外城門爲止。”

    “末將領命!”

    戚守志高聲應下,然後在其餘武將羨慕的注視中,率領親衛營即刻殺出!

    大火中的景軍先鋒損失慘重,紇石烈因爲處在很後的位置,所以沒有直接被波及,但是看着眼前慘烈的景象,這位大將已然目眥欲裂。

    他一邊下令救援前方的士卒,一邊雙目噴火望着遠處的內城牆。

    此刻他心裏在滴血。

    之前按照慶聿恭的安排,強攻外城的步卒在景軍序列中雖然不算弱,但肯定也不是最強的精銳。如果換做正常的攻城戰,那些精銳肯定要承擔先登的重任,但是這次己方有更簡單的法子打開缺口,精銳自然要留在後續的攻堅之中。

    也就是眼前雍丘不到兩丈高的內城牆。

    然而迎接他們的不是驚慌失措的守軍,而是這場一旦沾染就很難撲滅、只需要些許火星就能引燃的古怪大火。

    這樣的損失對於任何一位主將來說都極難接受。

    後方傳來撤軍的命令,紇石烈咬牙命令士卒後退,傷勢較輕的人還能帶回去,大部分陷入火焰裏翻滾的先鋒精銳只能放棄。

    守軍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戚守志率領親衛營從兩邊側門繞出,朝着撤退中的景軍發起強勢的追擊。

    紇石烈指揮部屬且戰且退,在外城門附近等到慶聿恭派來的援兵,如此才順利地退回陣地,守軍重新奪回雍丘北門。

    今日這場大戰終於落下帷幕。

    夜色中的雍丘城如同一頭受傷的巨獸。

    北城那段缺口就像巨獸身上滴血的傷口,但是這頭巨獸依然高昂着頭顱,城內那場大火和景軍丟下的兩千餘具屍體證明,任何敢輕易靠近它的人都會被一口咬斷脖子。

    景軍中軍陣地。

    紇石烈的臉色無比陰沉和愧疚,近前單膝跪地道:“末將領兵不利,懇請王爺降罪!”

    按理來說,守軍準備的這一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甚至連慶聿恭本人都沒有想到,這並非是他指揮的錯誤,自然也就是非戰之罪。

    但是紇石烈仍舊極其痛心,因爲這一戰損失的是景軍最強的兵力,想要培養出一個這樣的士卒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凜凜夜風之中,周遭一片死寂,沒人敢在這個時候發出聲響。

    慶聿恭從夜色中的雍丘城收回目光,冷靜地說道:“不必急着請罪,城內大火有何詭異之處?”

    紇石烈答道:“回王爺,引火之物置於密封完好的陶罐之中,砸碎陶罐後似泥水四處飛濺,只需要一點火星就能引燃,蔓延速度極快,而且極難撲滅。”

    “父王,陸沉幾年前在廣陵城用過這種奇火。”

    慶聿懷瑾面露羞愧,廣陵一戰她雖然未曾親歷,但也聽逃回來的將士說過此事,只是一來時間久遠,二來齊軍後續一直沒有用過,三來這種奇火只有在相對狹窄的空間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否則恐嚇的效果遠勝過真實的傷害。

    “陸沉……”

    慶聿恭神情複雜,他意識到自己終究還是低估了那個年輕人,但此刻顯然不能自亂陣腳,於是看向紇石烈說道:“戰死的將士要做好記錄,傷兵即刻送到後方城池治療,燒傷和燙傷歷來很棘手,不能留在前線耽誤救治。”

    紇石烈應道:“是,王爺。”

    慶聿恭環視周遭,稍稍提高音調:“攻勢受挫,敵軍又有這種奇火,本王知道爾等心中必然忐忑。但是本王希望你們明白,敵軍這種奇火數量肯定不多,否則只要我軍靠近城牆,敵軍便可潑灑引燃,如此一來我軍哪有機會攻城?故此,這已經是敵軍最後的掙扎,如今北城缺口已破,接下來我軍只需順着這個缺口不斷進攻,必將擊潰敵軍的防守。”

    他沒有否認守軍所用奇火的殺傷力,但是他的分析沒有任何問題。

    這種奇火只能是奇招,齊軍擁有的數量肯定有限,否則景軍怎麼有機會接近城牆?

    周遭衆將的表情漸漸恢復正常,望向前方雍丘城的眼神裏浮現幾分猙獰之色。

    安撫軍心之後,慶聿恭心中暗暗一嘆,他知道這座雍丘城即便出現一道缺口,景軍想要拿下卻也沒有那麼容易。

    正如戰前他對慶聿懷瑾所言,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不僅在於城內守軍的頑強和厲天潤的手段,還在於破城之後,齊軍援兵必然會不顧一切奔襲而來。

    一念及此,慶聿恭緩緩轉頭,看向東北方向的夜幕,目光晦澀難明。

    ……

    在雍丘城東北方向很遙遠的地方,北燕京畿之地的東南部,這裏是燕齊接壤之地。

    東邊就是極有名氣的雷澤平原。

    這裏對於景軍來說肯定是很不美好的回憶,前有萬餘主力被殲滅,後有謀良虎以身爲餌最後戰死。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春上午,遼闊的平原之上,一支大軍現出蹤跡。

    鎮北軍、泰興軍、廣陵軍,這些來自大齊淮州都督府的虎賁之師依次出現。

    中軍之內,兩杆帥旗迎風招展。

    大齊榮國公、淮州大都督蕭。

    帥旗之下,蕭望之策馬而行,前方就是北燕疆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