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7章: 生死賭局!蘇景明VS滿嘴噴糞的東瀛特使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5279更新時間:24/08/12 01:31:46
    臘月初一,近黃昏。

    陰雲密布,朔風刺骨。

    大宋皇宮露天儲存清水的水缸裏,結起一層層薄冰。

    天氣愈來愈冷。

    街道上的行人都縮着脖子,匆匆前行。

    很快。

    一場鵝毛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整座汴京城。

    城內主街道兩側的商鋪鮮有顧客,但酒樓飯館前卻是車馬盈門,人頭攢動。

    大雪天吃火鍋(火燖),乃是汴京百姓的最愛。

    當下雖無辣椒。

    但羊湯做底、有蔥姜蒜胡椒調味的湯底,依然別有一番風味。

    羊肉切片,鹿肉切條。

    外加蝦蟹貝類,搭配山藥、冬瓜、蓮藕等蔬菜,再配上一壺熱酒,簡直是人間至樂之享受。

    ……

    樊樓二樓的一處包間內。

    趙禎、曹皇后、苗貴妃、蘇良、唐宛眉五人坐於一桌。

    福康公主、大皇子趙暽、二皇子趙晗、蘇子慕、蘇沁一五人坐於另一桌。

    每人面前都放置着一個陶爐。

    爐上炭火旺盛,頂着一個銅鍋,一旁有數名宮女伺候。

    雙方邊吃邊聊,甚是歡樂。

    今日,趙禎相當高興。

    新《宋刑統》經過多校三審之後,終於定稿,明日便可開始雕印,然後在明年年初發行全國。

    趙禎甚喜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

    他邀蘇良一家來樊樓吃火鍋。

    一方面是讓苗貴妃和福康公主感謝一下蘇子慕,另一方面也是對蘇良一家的特有恩寵。

    當朝士大夫。

    能與趙禎一家在宮外酒樓坐在一起吃火鍋的,唯蘇良一家。

    因有孩子的參與。

    趙禎與蘇良都吃喝閒聊的甚是盡興,吃了有一個多時辰,方各自歸去。

    ……

    翌日,天大亮。

    御史臺臺院內。

    蘇良坐在燒着炭火的屋內,翻閱着近日的邸報。

    “今年來賀正旦的使團,不但多,而且來的都挺早啊!”蘇良喃喃道。

    如今,大宋的對外商貿空前繁榮。

    在佔領河湟之地後,與西方各個國家和部落的商貿合作必將增多。

    各國各部落都盼着與大宋做生意,一些西部與大宋少有來往的偏遠小國和部落也都遣使而來。

    來如此早。

    自然是想與大宋打好關係,進一步促進商貿協作。

    大宋周邊諸國,除了西夏,其他全到了,包括與大宋關係不太好的高麗和東瀛。

    西夏未曾遣使團前來。

    乃是因大宋在黃河之畔的戰事後,關閉了榷場,召回了在西夏的使官,並驅逐了西夏留在大宋的使官。

    誰都能看出,雙方的戰事還未曾結束。

    至於遼國。

    其與大宋仍然保持着表面上的和諧,雖互相提防,但今年仍然是互相遣使賀正旦。

    ……

    近午時。

    蘇良正在翻閱文書。

    首相文彥博的隨身書吏老徐被臺院的一名小吏引了進來。

    老徐拱手道:“蘇中丞,不好了,東瀛特使清源有德在鴻臚寺門前鬧起來了!”

    “他向鴻臚寺左寺卿控訴我大宋武將曹護假扮商人,掠奪他們東瀛的硫磺、黃金和白銀,要朝廷給他一個交待。”

    “各國特使和街頭的百姓都在圍觀,左寺卿命人向文相彙報後,文相已去了鴻臚寺,文相知您最瞭解此事,故而讓您速速前往鴻臚寺!”

    “清源有德?”蘇良站起身來。

    此次的東瀛特使清源有德,出自東瀛貴族、武將世家的清源氏。

    但此人不會武,更不擅領兵打仗。

    而是一個文人。

    號稱四書五經都讀遍,對大宋的風土人情、禮節習俗甚是瞭解。

    “備馬車!”蘇良大步朝外走去。

    ……

    一刻鍾後。

    蘇良來到了鴻臚寺門口。

    此時,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百姓,最裏面還站着各國各部落的使臣。

    蘇良隔着老遠,便聽到文彥博那高亢的聲音。

    “清源特使,你若無憑無據地栽贓我大宋,壞我朝廷名聲,誣陷我朝御史中丞蘇景明,本相絕不輕饒你!”

    這時,清源有德的聲音響起。

    “是否栽贓誣陷,待那蘇良來了,可與我對峙!”

    “本中丞來了!”

    在數名士兵的開道下,蘇良大步走到人羣中間。

    清源有德,年約五十。

    身材短小而微胖,頜下留着一縷青須。

    他看到蘇良後,睥睨一笑,道:“你就是蘇良?”

    “對,我是蘇良!”蘇良大步走到他的面前,環顧四周,然後道:“你有何事要與我對峙?”

    文彥博見蘇良到來後,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他知曹護受朝廷之命,欲從商貿上控制東瀛,但卻並不知太多細節。

    故而他沒有多說,只稱清源有德在誣陷大宋。

    清源有德朝後退了兩步,然後眼珠一轉,緩了緩後,道:“我有三問,煩請蘇中丞回答一下。”

    “請說。”蘇良面色輕鬆地說道。

    “其一,活躍在我東瀛島附近的一名海上大商人,其名爲曹護,據我查實,他乃外戚曹家子弟,曾任三衙侍衛親軍馬軍司都頭,他冒充商人,破壞海上貿易市場,使得我東瀛海上商貿受損嚴重,請問蘇中丞,這是經商還是侵略?”

    蘇良正準備回答,清源有德深呼一口氣,接着說道:“其二,曹護在海上經商期間,恃強凌弱,強取豪奪,導致我東瀛死傷數百人,然後他還自我標榜爲儒商,請問蘇中丞,這是大宋巨賊還是天下儒商?”

    “其三,我還知曹護曾爲蘇中丞的護衛隊長,想必他是受蘇中丞指派,而蘇中丞又受命於大宋朝廷。大宋朝廷表面上向各國稱自由經商、貿易平等,然私下卻做出如此齷齪的事情,表面一套,私下一套,請問蘇中丞,貴國到底是禮儀大邦還是嗜殺之國?你們仗着自己國力強盛,就可以如此肆無忌憚,不講道理嗎?”

    蘇良還未曾回答。

    清源有德又鼓足氣勢道:“諸位特使,今日我清源有德冒着喪命之險,就是爲了給大家討還一個公道。今日東瀛被欺,遭遇強取豪奪,商人被殺,諸位的明日恐怕亦是如此!”

    清源有德欲將諸國特使都拉到自己這邊。

    聽到此話。

    蘇良瞬間便明白了清源有德整這麼一出事情的用意。

    當下。

    曹護已控制了東瀛大多半海上商貿。

    東瀛已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但他們卻無能爲力。

    故而便想着站在道德高處譴責大宋,與諸國使臣站在一起,令大宋退出在東瀛島附近的海上貿易。

    清源有德篤定,將此事鬧得越大,他便越安全。

    大宋若敢殺他,那就是殺人滅口。

    大宋朝廷向來愛惜名譽,人盡皆知,他覺得自己攻擊到了大宋的軟肋。

    蘇良的臉上始終洋溢着淡淡的笑容。

    在清源有德說完,又停頓了數息後,蘇良才微笑着道:“清源特使,你講完了嗎?”

    “講完了!”清源有德冷聲說道。

    蘇良環顧四周,道:“諸位特使,本官先問一句,你們也大多與我朝商人有商貿往來,我大宋可恃強凌弱,強取豪奪,讓你們遭受了一些不公平待遇?”

    “沒有,完全沒有!我朝與大宋商人的商貿合作甚是融洽,向來都是互利共贏,沒有遭受到任何委屈!”大理特使徐應存,扯着喉嚨喊道。

    近年來。

    大理因與大宋的貿易往來,朝廷與百姓都大受裨益,富裕了許多。

    他自然力挺大宋。

    緊接着。

    一些受到大宋商貿裨益的小國特使也都紛紛高呼:沒有。

    遼國特使蕭開世,高麗特使王有誠也都搖頭。

    沒有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敢胡說,不然查無其事,他們就遭殃了。

    他們的前任使官都吃過蘇良的虧。

    來之前,他們便被交待過,到了大宋,招惹誰都不要招惹蘇良。

    蘇良微笑着看向清源有德,攤了攤手。

    “清源特使,看來伱的猜測是錯的,我朝與其他國家的商貿協作還是非常和諧的。”

    “哼!你們只是還沒有朝着他們下手而已,你莫言其它,先回答我的三個問題!”清源有德瞪眼道,依舊非常自信。

    “好!”

    蘇良搓了搓有些冰冷的手,乾咳一聲,緩緩開了口。

    “第一個問題,曹護確實爲我朝外戚曹家子弟,也曾任禁軍都頭,更做過我的護衛隊長,但他早已卸去軍職,轉行經商,樞密院可查其軍籍,此事無法作假,所以你稱他冒充商人,完全不成立。”

    “至於稱他破壞海上貿易市場,使得貴國海上商貿受損嚴重,這更是市場行爲,你們做生意做不過他,是他的錯嗎?他可從未向我大宋朝廷借勢,若有此等行爲,請拿出證據!”

    “第二個問題,因曹護是我的護衛隊長,我便對他多留意了一些。據我所知,他確實在海上與人發生了武力爭鬥,但殺者皆爲海盜或黑心商人,此乃爲貴國除害,助力海上貿易安全發展,怎能算是恃強凌弱,強取豪奪?若他殺了貴國的無辜商人,煩請拿出證據!”

    “第三個問題,更是可笑。”

    “我朝何時何事不講禮儀了?若我朝想滅東瀛,只在舉手之間,若你覺得曹護乃是我朝指派,煩請拿出證據!”

    蘇良早就預料到東瀛會發現曹護的身份。

    故而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

    曹護的所有行爲都遵循“對有理之人講理,對無理之人動手”的邏輯,其在海上剷除掉的全都是走私或黑吃黑的東瀛商人。

    他每個月都會向蘇良和曹佾做一次彙報。

    故而蘇良甚是清楚。

    蘇良貫徹的是利用東瀛商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在海上商貿上控制東瀛。

    此乃曹護個人行爲,根本算不到大宋朝廷頭上。

    清源有德有些語塞,想了想後道:“那……那……我東瀛的硫磺、黃金、白銀,怎麼流到你朝境內了?”

    “這個,你應該問貴國的那些走私商人,你們若將這些東西捂的嚴嚴實實,怎麼可能出島?是我大宋的商人偷偷潛入東瀛島去偷去搶了嗎?”

    這一刻,一些國家的特使頓時有些明白了。

    東瀛親近遼國。

    這兩年來一直抵制向大宋售賣硫磺、白銀、黃金等物,但是東瀛島的走私商們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爲掙錢。

    於是乎。

    硫磺、白銀和黃金還是流轉到了大宋境內。

    說到底,還是他們管不住家賊,這很難怪罪到大宋的身上。

    清源有德本以爲自己的“三問”便可問死蘇良。

    沒想到卻被對方逼得沒話說了。

    “你……你……全靠一張嘴來講,根本不可信!”清源有德有些氣急敗壞地說道。

    “清源特使,你才是靠着一張嘴,滿嘴噴糞吧!你無任何實證,便詆譭我大宋名聲,意欲何爲?”

    聽到“滿嘴噴糞”四字,圍觀的百姓們瞬間興奮起來。

    蘇良如此罵人。

    他們不但不覺得粗魯,反而覺得甚是爽快。

    這時。

    文彥博胸膛一挺,補充道:“清源有德,你如此詆譭我大宋,本相今日將你斬於街頭,你國國主也無話可說!”

    此話一落,清源有德頓時慌了。

    “待我回去,一定找出證據,若找不到,我……我定向大宋官家道歉!”

    蘇良走到他的面前,面色嚴肅。

    “你找證據?待你歸去找到證據,恐怕都明年下半年了!”

    “你找到之前,我大宋就要一直受此污衊,其中的損失,你能負責?你負責得起?”

    “此外,你若找假證怎麼辦?”

    “至於道歉,你在街頭當着諸位特使的面前公然詆譭我朝,道歉有用,還要我大宋法令做什麼?”

    “我若去你東瀛,毫無憑據地告知天下,你東瀛國主有斷袖之癖,虐童之好,殘殺百姓,無惡不作。你們國主能放我走?能讓我回國找證據?”

    蘇良頓時來火氣了。

    “那……那你覺得應該如何做?”“清源有德有些慌,全然無了剛纔的囂張氣焰。

    “簡單,立即徹查此事!”

    “此事讓我朝來查還是你東瀛來查,都有失公允。”

    “我建議,可讓遼國蕭特使和高麗王特使來判對錯,咱們一起去海上,齊找證據,若我朝商人曹護有恃強凌弱、強取豪奪、破壞海上貿易、濫殺無辜之罪狀,我代表我朝向貴國道歉,並撤回東瀛島區域的所有大宋商人,再依照罪狀賠償你們的所有損失。”

    “若無罪狀,你清源有德就是公然詆譭我大宋,你國國主必須親自向我朝致歉,而你必須自裁,敢不敢賭?”

    說罷,蘇良看向文彥博。

    文彥博點了點頭。

    他對蘇良此行動是絕對支持的。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對待這種無恥之徒,就該狠一些。

    清源有德還在發愣。

    遼國特使蕭開世連忙補充道:“蘇中丞,此事與我朝無關,我就是來賀正旦的,我若去海上,何人來賀大宋正旦?”

    “我……我也是,我們不應參與此事!”高麗特使王有誠也一臉緊張地說道。

    這二人都聰明着呢!

    查完此事,無論誰對誰錯,兩國都要得罪人,他們不願做冤大頭。

    蘇良看向二人,道:“二位,你們必須參與!我大宋的名譽不能丟,這比賀正旦重要,且使團皆有副使,不影響的,咱們明日就出發,就這麼定了!”

    蘇良的語氣非常篤定。

    二人若是不去,他能強制將二人帶走。

    這時,清源有德發話了。

    “二位,只有你們能主持公道了!你們若不去,我還能信的過誰?”

    當下諸國使臣。

    也只有遼國和高麗可能與東瀛站在一起。

    若這二人不願判對錯,清源有德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此刻的清源有德非常後悔。

    他本想利用大宋“禮儀之邦”的名頭做文章,逼得大宋撤回在東瀛島區域的商人,哪曾想直接變成了生死賭局。

    這下子,他不得不拿性命來賭,去拼一把了。

    蕭開世和王有誠甚是無奈,只得點頭。

    一旁,文彥博望着蘇良,滿意地點了點頭。

    蘇良敢如此賭,說明勝券在握。

    而將遼國使臣和高麗使臣拉下水,可通過此事讓他們與東瀛產生間隙,彼此孤立。

    此舉甚有利於大宋日後的戰爭。

    “三位,明日一早,汴河東碼頭見!”

    說罷,蘇良便與文彥博離開了,他們要立即回宮向趙禎請命。

    而此刻。

    周圍的使臣們,有的看向蘇良,有的看向清源有德,心中都在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招惹蘇景明!千萬不要招惹蘇景明!千萬不要招惹蘇景明!

    招惹大宋別的士大夫,可能就是腦袋撞在石頭上,頭破血流後,養養傷就好了。

    但招惹蘇良。

    儼然就是撞進了一隊弓弩兵的埋伏圈裏,最後落了個萬箭穿心,還要被千人罵萬人唾,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