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1章:全殲!心狠手辣、拯救西夏的沒藏太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5521更新時間:24/07/21 14:42:28
    九月十六日,近午時,天色陰沉。

    大宋士兵們押解着一隊隊投降的西夏兵和扮作假兵的民夫,從北岸返回南岸。

    黃河北岸河堤側面。

    那行“生擒蘇良割其舌,活捉狄青刺其面”的大字,被宋兵們砸得稀碎。

    蘇良站在高坡處。

    望着緩緩流動的黃河水,等待着前方傳來消息。

    很快。

    便有一隊大宋騎兵從北岸狂奔而來。

    一邊狂奔,一邊高喊着:狄樞相全殲西夏萬餘名嵬名軍!狄樞相全殲西夏萬餘名嵬名軍!

    聽到此話。

    大宋士兵們都忍不住咧開嘴角笑出聲來。

    蘇良身後的劉三刀、獨臂老喬等老兵也都甚是激動,大宋西軍爲自己正名了,大宋爲自己正名了!

    這一仗。

    打得實在是太舒服了。

    蘇良的臉上也泛起一抹笑容。

    他朝着一旁的劉三刀,道:“三刀,速將嵬名軍假敗之策和咱們的假和談之策傳至西夏境!”

    “屬下遵命!”劉三刀重重拱手。

    接下來,才是蘇良的大殺招,他佈下的局終於要開始生效了。

    嵬名軍知不能敵,抓捕民夫充數禦敵,欲以假敗之策,使得沒藏訛龐榨取党項衆貴族的財物。

    蘇良看破之後,將計就計,先以和談賠錢迷糊對方,進而突襲,之後,嵬名軍倉皇之下採取假敗之策而被宋軍追堵全殲。

    此消息一旦傳到那些西夏貴族的耳邊。

    他們知曉嵬名軍遇戰即退,知曉他們抓捕大量民夫。

    再結合戰前嵬名兄弟的猖狂自大、西夏國相沒藏訛龐急切地向他們索要財物以及卓囉城由沒藏家族的將領統管等一系列信息。

    自然能推斷出嵬名軍全軍覆沒的真實原因。

    到那時。

    若沒藏訛龐與党項貴族發生巨大衝突,那大宋還未滅夏,後者便已自滅七分了。

    此內亂,比這場戰役更能傷西夏之元氣。

    ……

    九月十九日,清晨。

    沒藏訛龐距離卓囉城只剩下一日的路程。

    他面帶興奮,一路走來一路歌。

    本以爲以假敗之策榨取那些老頭子的錢物,便算是良策了。

    哪曾想,宋兵竟然不戰求和。

    這次,若和談能成,即使宋軍只賠償十萬貫,也能讓他在西夏朝堂上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到那時,他對付那羣老頭子就更容易了。

    突然。

    前方奔來一名西夏驛兵。

    其狂奔而來,口中高喊着:“沒藏國相,不好了,宋軍夜渡黃河,嵬名軍全軍覆沒!”

    “什麼?”

    沒藏訛龐拽住繮繩,從馬上跳下。

    一把將那名驛兵拽了下來。

    “胡說八道!數萬精兵怎麼會全軍覆沒?”沒藏訛龐瞪眼問道。

    那驛兵立即拿出了懷中的情報。

    沒藏訛龐打開一看。

    “十六日夜,宋軍強渡黃河,數千嵬名軍與民夫和宋兵激戰,嵬名旭德和嵬名阿嵇率領萬餘騎,不戰而逃,在距離卓囉城三十裏外遭遇宋軍襲擊,全軍覆沒……”

    此情報乃是卓囉城統領沒藏多虎簽字蓋章。

    絕對不可能有假。

    沒藏多虎還推測出,極有可能是宋軍看穿了嵬名旭德的假敗之計。

    故而以假和談迷惑嵬名軍,而後將大部分兵力都放在追堵嵬名軍上,導致嵬名軍全軍覆沒。

    沒藏多虎作爲所有事情的知情者,其實不難猜到大宋的計策。

    若宋軍未曾猜到嵬名軍會不戰而逃,根本不可能佈下伏兵,更不可能全殲。

    雙方若正面打起來。

    嵬名軍就算不敵,逃跑的能耐還是有的。

    一個都未能逃回卓囉城。

    只能說明被宋軍早已看透了計策,後者提前設置好了埋伏圈。

    沒藏訛龐雙腿顫抖,跌坐在地上。

    他感覺天都要塌了!

    若讓那羣党項貴族知曉他命嵬名軍不戰而逃,製造恐慌感,騙取衆貴族的錢財。

    他不但做不成首相,可能性命都沒了。

    這時。

    沒藏訛龐身旁的一名偏將道:“國相,咱們要不要立即返回興慶府?當下的卓囉城非常危險!”

    沒藏訛龐搖了搖頭,看向那驛兵。

    “十五日晚發生的事情,情報應在昨日午時前就送到本相手中,爲何現在才到?”

    “國相,我們不知……不知您離開了興慶府,情報是直接送往興慶府的,可能現在已經到了。”

    其實,沒藏訛龐昨日完全可以收到情報。

    但沒藏多虎堅持先讓沒藏太后知曉,故而這些驛兵們就推遲了一日。

    聽到情報已傳到了興慶府,沒藏訛龐就更不可能回去了。

    他若回去。

    那羣党項貴族們都能將他五馬分屍。

    那些人的親衛、士兵都集中在興慶府內外,他若與這些党項貴族全爲敵,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沒藏訛龐想了想,朝着一旁的親衛道:“取筆墨。”

    沒藏訛龐準備立即給沒藏太后寫信,讓她穩住那羣党項貴族,並將此戰之錯,全都歸結到嵬名旭德和嵬名阿嵇身上,而與他無關。

    待他生命無虞再回去。

    即使回不去。

    其手握六萬兵,依然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當下,在沒藏訛龐眼裏,卓囉城才是整個西夏最安全的地方。

    沒藏訛龐寫完書信後。

    翻身上馬,帶着一衆士兵朝着卓囉城急奔而去。

    ……

    午時,興慶府。

    一列列騎兵出現在興慶府的城內外,甚至連皇宮都被全全圍住。

    這些騎兵,皆來自党項的衆貴族們。

    他們團結起來,足以將整個西夏朝堂掀翻。

    而今,沒藏訛龐外出。

    他們便只能前往禁中尋找沒藏太后和小皇帝李諒祚。

    大殿內。

    衆党項貴族,身披鎧甲,怒氣沖天。

    “自那狄青、蘇良在河湟拓邊起,想必沒藏訛龐和那嵬名兄弟就自認打不贏,故而想出了一套投降之策,將主意打到了我們頭上。”

    “然後,宋人看透了他們這等無恥的主意,將計就計,以和談之名,哄騙嵬名兄弟。”

    “他們知曉大宋求和時,立即上報給了沒藏訛龐,所以沒藏訛龐才敢前往邊境,誇下海口,且準備在和談前再榨取一筆我們的錢糧!”

    “但是他們沒想到,竟被宋人算計了,於是再行投降之策,最後造成了全軍覆沒的結局!“

    “愚蠢,愚不可及!”

    “我們西夏人爲擁有這樣一個首相,感到可恥!感到悲哀!”

    ……

    党項貴族們根據自己的信息情報,很快就將此事的來龍去脈推算了出來。

    人人怒不可遏。

    李元昊在世時,尚不敢削弱各族。

    沒藏訛龐卻爲了專權,不顧江山社稷安危也要削弱他們,他們自然不滿。

    對他們而言。

    再立一個新君,再立一個首相,並不難。

    就在党項貴族們吐沫橫飛,大罵沒藏訛龐的時候。

    沒藏氏帶着小皇帝李諒祚走了出來。

    沒臧氏雖因與人私通之事被沒藏訛龐軟禁於宮內。

    但沒藏訛龐這套假投降之策,她也是知曉的。

    沒藏氏走到最前方,高聲道:“諸位族老、前輩,靜一靜,請靜一靜!”

    這時。

    一名党項貴族高聲道:“沒藏氏,我們要求立即廢相,將沒藏訛龐的所有親兵家眷,全部擒拿,你若不願,我們不介意換一個國主!”

    沒藏訛龐此舉。

    已經觸碰到了他們的底線。

    他們也有如此豪橫的本錢,才敢這樣囂張。

    沒藏氏的臉上並未有絲毫懼色,她高聲道:“諸位,先靜一靜,聽我講,聽我講!”

    待大殿安靜下來。

    沒藏氏拉着李諒祚的手,緩緩開口道:“我已向卓囉城統領沒藏多虎下旨,若沒藏訛龐到了卓囉城,立即將其斬殺,將他的頭顱帶回來給諸位看!”

    “若他沒有去卓囉城,我也會命鐵鷂軍出興慶府殺了他!”

    此話一出,大殿瞬間寂靜無聲。

    党項衆貴族沒想到沒藏氏竟然如此果斷,不審不抓,直接要殺其兄沒藏訛龐。

    鐵鷂軍,即西夏的重騎兵。

    分十隊,每隊三百人,一共三千人,由党項羌貴族豪酋子弟和親信組成。

    目前負責護衛小皇帝李諒祚。

    此乃西夏最強兵種,即使沒藏訛龐都無權力將其調離興慶府。

    “沒藏多虎能聽你的?”有人疑惑道。

    在党項衆貴族眼裏。

    沒藏氏有名無權,沒藏家族的大權都在沒藏訛龐的身上。

    沒藏氏面色冰冷,沉聲道:“沒藏多虎及下屬六萬兵丁,皆是我的人,我讓他們殺誰,他們就會殺誰,包括殿內的諸位!”

    這一刻,沒臧氏的臉上有了殺氣。

    她向來不甘平庸。

    除了沒藏多虎,還有許多將領都跪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願意爲其去死。

    沒藏氏緩了緩,又道:“我向大家保證,沒藏訛龐身死後,朝廷再也不會弱大家之權,若發生戰事,就如先帝那樣,各部各出軍隊,各管錢糧。如何?”

    這時。

    一名身穿錦服的老者站了出來。

    “沒臧氏,我們實在難以信你,日後,恐怕你也會像沒藏訛龐那般,將我們一一剷除。”

    沒臧氏走向那名老者,質問道:“那你想怎麼辦?殺君篡位?”

    “你們確實有能力再立新君,但當下我手裏的親兵外加卓囉城的六萬兵,即使敵不過你們,也足以使得西夏元氣大傷,這正是宋人想要看到的。”

    “我們一旦中計,整個西夏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大家都會死!”

    “此外,再立新君,你們有合適人選嗎?伱們不會內鬥嗎?”

    沒藏氏看向李諒祚。

    “只有他,他才是李元昊的種,只有他才有資格統領整個西夏,才能使得西夏不發生內亂!”

    這一刻。

    這個女人的聲音將所有人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党項衆貴族也被沒藏氏的話語打動了。

    他們確實有實力爲西夏換個國主,但是他們之間也是互相不服氣,而今宋軍已經攻到邊境,西夏若再發生內亂,那就徹底完了。

    隨即。

    党項貴族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一刻鍾後。

    那位錦服老者再次站出來說道:“太后,此次我們聽您的,待沒藏訛龐的腦袋送到宮內,我們便向卓囉城增兵,全力抵抗宋軍!”

    沒藏氏點了點頭。

    很快,党項貴族們便離去了。

    沒臧氏頓時長呼一口氣,她望向大殿中央的龍椅,大步朝前,面帶興奮地坐了上去。

    ……

    近黃昏。

    沒藏訛龐率領三千騎兵終於抵達了卓囉城。

    他向沒藏多虎瞭解過嵬名軍全軍覆沒的具體細節後,大罵嵬名兄弟。

    將罪過全都扣在了二人的腦袋上。

    接下來。

    他要在這裏躲上幾日,待沒臧氏穩定了那羣党項貴族後再返回。

    ……

    這兩日。

    狄青和蘇良也心情愉悅地忙碌着。

    除了命人打掃戰場,救治傷員外,二人也開始考慮起了整個河湟的區域劃分。

    蘇良站在地圖前,一邊畫一邊說:“這片區域,可設爲熙州,熙河鎮爲中央,這片區域可定爲河州,這片區域就稱爲洮州吧……”

    狄青笑着點頭,道:“可以,可以。既然是咱們的領土,自然都要以州爲界,不能再取蕃人的名字了,但下轄的縣鎮依然可以用老名。”

    這時。

    狄青看向唃廝囉的那片區域,微微皺眉。

    “景明,唃廝囉部坐擁青唐城,大家都稱他們爲青唐吐蕃。青唐吐蕃這個名字不好,有吐蕃的痕跡,還有唐的痕跡,咱把名字改了吧!”

    “我也正有此意,這裏將會成爲西部大開發的核心位置,也是絲綢之路的主要城市,不如叫做西寧吧,西寧城,您覺得如何?”

    “西寧,西寧,西部安寧,好名字,就叫西寧城了!”

    狄青朝着大腿一拍,笑容甚是燦爛。

    二人將這些區域劃分好後,將會形成文字和圖示送往汴京城。

    朝廷基本上都會遵從他們的建議去執行。

    ……

    九月二十二日,午後。

    卓囉城,統領大宅內。

    沒藏訛龐正在用餐,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他還未起身。

    便見沒藏多虎帶着一衆身穿鎧甲、手提弓弩的士兵衝了進來。

    沒藏多虎的手裏更是提了一把明晃晃的大刀。

    幾乎眨眼間。

    沒藏訛龐身邊的幾個親衛便全被控制了。

    沒藏訛龐大驚失色。

    “沒藏多虎,你這是做什麼,要反叛沒藏家族嗎?”沒藏訛龐退到了後面的屏風前,看向沒藏多虎。

    沒藏多虎從懷裏拿出一封奏疏,扔給了沒藏訛龐。

    “太后有旨,命我立即將你誅殺,頭顱送回皇宮!”

    沒藏訛龐不敢置信地看向奏疏。

    看完之後,他瞬間明白了沒藏氏的心思。

    “這個心如蛇蠍的女人,連親兄長都要殺,真是無情!”

    沒藏訛龐看向沒藏多虎。

    “多虎將軍,我可是視你作沒藏家族的下一任族長來培養的,咱們聯手如何?沒藏氏只是爲了自保,我若身死,西夏之權必歸那羣老頭子,你也絕對不會有好下場的。”

    沒藏多虎搖了搖頭。

    “我只遵從太后之意,你受死吧!”

    說罷,沒藏多虎大手一揮,其身後的兩名親兵便將沒藏訛龐按倒在了地上。

    沒藏訛龐還不待哭喊。

    沒藏多虎便揮起大刀,將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

    兩日後。

    沒藏訛龐被沒藏多虎砍殺,沒臧氏重新掌權平息党項衆貴族怒火以及卓囉城又將增兵數萬的消息傳到了狄青和蘇良的耳中。

    “這……這娘們不是一般人啊!我本以爲她只會養男人,沒想到心機如此之深,她可比沒藏訛龐難對付多了!”狄青喃喃道。

    蘇良無奈一笑。

    “沒想到啊!如此一場應該爆發的大內亂,竟然被一個女人化解了,可惜!可惜了!”

    狄青拍了拍蘇良的肩膀。

    “咱們做的已經非常不錯了,拓邊兩千八百餘裏,又打了這麼一場大勝仗,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蘇良微微點頭。

    “接下來,咱們就向朝廷請示,停戰吧!”

    “好,我來寫奏疏。”狄青說道。

    二人前日就商討過。

    若西夏內亂爆發,宋軍將立即與唃廝囉部協作,分多路圍攻西夏,直到將其滅掉。

    若西夏沒有內亂,宋軍將暫停攻夏,待年後天暖之後再擇機發起總攻。

    之所以這樣做。

    是因天氣漸漸轉寒,宋軍若全力攻夏,對方定然施行堅壁清野之策,到那時,戰線會拉得非常長,士兵們因天寒將會凍死許多人。

    此外,趁着冬季和初春,士兵們可幫助河湟百姓建造好宅屋,種上棉花。

    然後待三月左右,恰逢西夏青黃不接、最是缺糧之時,宋軍全力攻夏,必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蘇良和狄青配合默契。

    二人發動戰役,率先考慮的是在打贏的情況下如何將大宋士兵的傷亡控制到最小。

    不冒進,不爲軍功而戰,不打無把握之戰。

    故而很難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