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9章:豪橫!蘇良:除了歸宋,你們已無任何生路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5435更新時間:24/07/21 14:42:28
日近午時。
蘇良等人一路狂奔,終於趕到了羅格勒部落的中心區域,寧洮城。
寧洮城前,護城河寬約三丈。
水流奔騰不息,唯有中間一條吊橋可入城。
城下足足設有五道拒馬樁。
城牆高大,上面的垛口也甚是密集,還有身穿鎧甲的士兵站崗。
和那些鬆鬆垮垮的小部落營寨確實不一樣。
行在最前方的阿柴思大手一揮,前方高大的褐紅色城門便完全打開。
他待蘇良來到城門前,洋洋得意地說道:“蘇中丞,我寧洮城雖無汴京城那般龐大,但論百姓的幸福程度,絕對比汴京城高。咱們一邊走,我一邊向你介紹。”
蘇良微笑着點了點頭。
後者即使稱寧洮城比汴京城富有,蘇良都不會反駁。
他已習慣阿柴思的自賣自誇。
蘇良反駁一句,都算拉低了自己的眼界。
隨即,阿柴思便與蘇良並行進了城,後面的二百多名龍羽軍士兵則是緊隨其後。
一入城。
蘇良便看到了街道兩側,長得全是一模一樣的房屋,只是招牌不同。
而在每個房屋的前方都掛着一面旗。
上面寫着一行古藏文。
蘇良不用想便知,一定是那六個字:無貴賤,無貧富。
阿柴思介紹道:“蘇中丞,這條街乃是城內主街,商鋪林立,有成衣店、書鋪、酒鋪、茶鋪、農具鋪等,全都不要錢的,皆按需分配。”
“一名成年人,每日可領酒水三斤,茶水隨便喝,衣服被褥也是每兩個月都能換一次新的,”
“你看到前面的食店沒有?我們的部衆吃飯也是不要錢的,一日兩頓飯,有肉有菜有湯,管飽。並且每個月都會放開一次牛羊肉,想吃多少便有多少,我和我的父親也是與部衆一起吃大鍋飯,大宋百姓沒有這種待遇吧,大宋官家和士大夫官員們也不會與民同吃吧!”
“我覺得,我們部落真正做到了以民爲先,與民同樂。此等改革成果,恐怕遼與宋都難以做到,西夏就更不用提了!”
……
阿柴思邊講邊打量着蘇良,臉上滿是優越感,他期盼着蘇良的臉上能顯露出羨慕的表情。
但可惜。
蘇良始終面帶微笑,連好奇驚訝的表情都沒有。
不多時。
衆人便來到了前方一座大宅前。
此宅院與道路兩旁的宅院風格一致,只是大了一些。
這時。
從大宅內走出一位頭髮花白的男人,樣貌與阿柴思有些相似。
其後跟着數名身形魁梧的戰士,顯然就是部落首領羅格勒了。
羅格勒笑着看向蘇良,高聲道:“沒想到蘇中丞能來到我寧洮城,老夫有失遠迎,還望蘇中丞恕罪!”
“羅格勒首領,客氣,客氣!”蘇良當即翻身下馬。
羅格勒看向阿柴思。
“阿柴思,我已在城北十八號安排了大鍋飯,你速速命人引領蘇中丞的護衛們吃飯,蘇中丞乃是貴客,我特開小竈,已在宅內備上了酒宴,族老們都已經在等候了!”
“是,父親。”阿柴思回答道。
說罷。
羅格勒又看向蘇良。
“蘇中丞,裏面請!來到我寧洮城,您的安全由老夫來保障。”
蘇良微微拱手,朝着大宅內走去。
一旁,劉三刀和獨臂老喬緊跟蘇良身後,還有四名士兵站在了大宅門口。
其他人則是跟着阿柴思的人,前往另一處吃飯去了。
……
稍傾。
蘇良一行來到宅院內的餐廳,有三名老者連忙朝着蘇良拱手。
蘇良也立即回禮。
羅格勒笑着道:“這三位乃是我部落的族老,不會漢話,但蘇中丞這等尊貴的客人來訪,他們自然也是要陪同的。”
“客氣了,客氣了!”蘇良笑着道。
隨後,羅格勒父子、三個族老還有蘇良六人圍坐在一方圓桌上。
劉三刀和獨臂老喬則站在餐廳門口。
他們必須保證蘇良一直都在他們的視線中。
很快,便上菜了。
飯菜很實在。
大塊大塊的牛羊肉,大碗大碗帶着腥氣的牛羊奶,大盤大盤的青稞飯糰,滿滿當當擺了一桌子。
河湟之人。
愛吃肉食奶酪,不喜食魚。
他們的河溝中,即使游魚氾濫,大者二三十斤,也無人食。
此外。
六人身後還有四個女婢,各自提着一個酒罈,負責倒酒。
噸!噸!噸!
待菜餚呈上之後,蘇良面前的大碗裏便被倒滿了酒。
羅格勒端起酒碗,朝着蘇良道:“蘇中丞之名,廣傳天下,今日遠道而來,我羅格勒甚感榮幸,來,我們先飲了這一碗!”
說罷,羅格勒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一旁的三名族老和阿柴思也大口大口喝了起來。
蘇良微微一笑,也是一飲而盡。
此酒帶着一股奶香味,他喝完之後才感覺到有些辛辣。
隨即,羅格勒道:“蘇中丞連夜趕路,腹內自然飢渴,咱們便邊吃邊喝邊聊,如何?”
“可以,可以。”
蘇良也確實餓了,當即拿起一塊牛肉便吃了起來。
他向來不會與人假客氣。
頓時,衆人都吃了起來,吃相都非常野蠻,那三位族老更是隨意將手上的油脂抹在身上,一點都不講究。
他們的日常就是這樣。
片刻。
待六人又喝了兩碗酒後,羅格勒道開始詢問蘇良到此的緣由。
他們這裏信息閉塞。
他只知蘇良和狄青前來西北爲范仲淹治喪,並不知蘇良出境爲了何事。
“蘇中丞,不知您此番前來,是路過我們部落,還是要視察一下我們部落的變法改革情況?”
羅格勒部落的變法乃是羅格勒一手操持。
他甚是自得,覺得蘇良來到他這裏取經的可能性比較大。
蘇良想了想,開門見山地說道:“既非路過,也非視察貴族變法改革之道,我此番前來,乃是爲了幫扶羅格勒部落的部衆們,過上安定幸福的日子!此話,我已與貴公子講過。”
羅格勒看向阿柴思。
阿柴思微微皺眉,道:“蘇中丞,你來寧洮城前說此大話,我也就不說什麼了!”
“但你見過我寧洮城的情況和我的講述後,依然說此等大話,是不是有些太不尊重人了,我羅格勒部落需要大宋幫扶嗎?”
“我部的百姓生活無憂,日日有肉有茶有酒,哪一點兒不比你們大宋百姓強?我真不知你是哪裏來的自信?”
“阿柴思,閉嘴!蘇中丞豈會胡言?”
羅格勒看向蘇良,問道:“蘇中丞,不知你打算如何幫扶我們?”
蘇良正色道:“其一,吾朝培育出一類獨特的棉種,不僅可製作被褥,而且能製成禦寒效果不亞於獸皮的棉衣,此等棉種,此番工藝,唯有我大宋擁有,但最適應種植的地方卻是西北區域。”
“西北氣候乾燥,陽光充足,又有大量閒置之地,乃是種棉的最佳之地,若我將棉種與織棉技術帶到此處,貴部百姓的生活必將能更上一層樓。”
“其二,一旦種棉、織棉在西北成型,必然能引來大量商人,商人多,則交易盛,我大宋很多絲綢、瓷器、書籍,包括一些技術都能傳到這裏,此片區域完全可以打造成不弱於熙河鎮那樣的商貿繁榮之地。”
“其三,當下通向西域的絲綢之路被唃廝囉和西夏霸佔,我朝有能力重開絲綢之路,在河湟區域大興商貿,如此,整個河湟都可盛焉。”
蘇良說完後。
羅格勒端起酒碗一飲而盡,然後問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不知蘇中丞需要我們付出什麼?”
“歸宋,成爲我大宋子民!”
蘇良面色認真,直接道明了來此的目的。
“啪!”
阿柴思拍案而起。
“原來……原來伱是招降的!我羅格勒部落過得好好的,爲何要臣服於宋?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你若再胡言,別怪老子對你不客氣!”
隨即。
阿柴思用藏語與那三名族老嘰哩哇啦說了一番。
後者聽完後。
也都面色陰沉地看向蘇良,表情變得不友善起來。
羅格勒朝着阿柴思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然後看向蘇良。
“蘇中丞,你剛纔所言若是醉話,就不要再提了,咱們接着吃飯喝酒。若大宋真有此心,我勸你立即放棄這個念頭,直接向你們官家匯稟,絕無此種可能。”
“剛纔你所講的三個幫扶條件,對我族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我們部落當下有吃有喝,自給自足,放牧已可滿足日常所需,根本沒想要種棉紡棉,至於你所言的興商貿,打通西域的絲綢之路,我們部落更是沒興趣。”
蘇良微微搖頭。
“羅格勒首領,你們的變法改革之策,實乃自絕生機之策,不可能長久,唯有歸宋,羅格勒部落才能過上好日子!”
唰!
這時,阿柴思從靴子裏突然抽出一把匕首,指向蘇良。
“蘇良,莫以爲你是大宋之臣就能詆譭我部落之變法,你再敢胡說八道,我真對你不客氣了!”
“雖然當下大宋很強,但我羅格勒部落根本不懼你們!”
“你可知,唃廝囉、西夏、遼國紛紛向我部落拋來橄欖枝,只要我爹同意,立馬就可歸屬其中一方,即使我現在殺了你,滅了你那二百名護衛,大宋若敢開戰,也有人幫我們,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阿柴思瞪着眼睛,對蘇良已經動了殺機。
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詆譭羅格勒部落的變法改革之策。
蘇良的一句“自絕生機之策”,讓其瞬間有了殺意。
不遠處。
獨臂老喬和劉三刀一邊觀察近旁的四名羅格勒部落戰士,一邊摸到袖子中隱藏的匕首。
一旦對方敢動手,二人立即就會衝過去。
蘇良一臉平靜,看向羅格勒。
“羅格勒首領,我勸你最好聽我將話說完,不然你肯定會後悔的。”
羅格勒想了想,指着阿柴思呵斥道:“將你手裏的匕首扔了,蘇中丞是咱們的客人。你也不要亂說話,咱們部落自給自足,不打算投靠任何人,也不願與任何勢力爲敵。”
羅格勒雖然也非常氣惱,但他還是不願意招惹大宋的。
他很理智,想知曉蘇良爲何要這樣講。
阿柴思無奈,只得將匕首扔到了一邊。
蘇良端起酒碗,一飲而盡,然後才緩緩開口。
“貴部落提倡無貴賤、無貧富,此口號只能喊一喊,根本無法完全落實。”
“除非羅格勒全族都是聖人,否則,最後必然以四分五裂結束。”
“貴部當下之所以能按需分配,吃大鍋飯,穿平等衣,講究人人平等。主要原因是組建部落之初,財物九成皆爲部落所有,部衆皆貧困,相當於羅格勒首領你在佈施行善。”
“然一味地追求人人平等,幹多幹少,幹好幹壞都一樣,必然會引發一些人的惰性,一些人的不滿,一些人混吃等死。”
“當下,貴部財物尚能自足,然再這樣下去,貴部不與外在進行商貿交易,財物必然越來越少,直到一無所有,我相信,羅格勒首領應該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
“不過,你覺得只要靠着‘無貴賤、無貧富’的號召,吸引更多的部衆,讓更多人勞作,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你忽略了一點,在此等規則下,部衆們是沒有積極性的,他們的消耗遠遠大於收益,且差距會越來越大,直到最後分崩離析。”
“此等變法之策,我大宋早就想過,但人性複雜,百姓們都是可同富貴而不能共貧窮。到了最後,當你無法承擔起部衆的消耗,那部落就到了滅亡的時候。”
……
“你……你……胡說八道!”阿柴思氣憤地說道。
羅格勒面色陰沉,不敢正視蘇良。
他是知曉部落的財物正在逐漸減少的,他也如蘇良所料,將解決之法寄託於更多牧民的投靠,然後效果微乎其微。
但是,此策已經在部衆間轟轟烈烈展開,想要叫停,已然是不可能了。
羅格勒緩緩擡起頭,看向蘇良。
“你說的不過是最壞情況而已,我部還遠遠沒有走到那一步,以後有的是方法解決財物減少的問題。”
“當下,若我們臣服於宋,立即就會成爲周邊吐蕃部落的敵人,恐怕唃廝囉也會生出不安,西夏可能也會搶掠我們,這會使得我們死的更快,臣服大宋,並不划算!”
蘇良笑着搖了搖頭。
“你可知我爲何要羅格勒部落歸宋嗎?”
“不是看上了你們部落的戰士和財物,也不是看上了你們的變法之道。你們擁有的這些東西,我大宋根本瞧不上,我們的目標是佔領整個河湟,然後滅夏!”
“滅……滅夏……滅夏?”
羅格勒先是一愣,然後迅速明白了過來。
一旦大宋佔領河湟,西夏便沒有了地域優勢且斬斷了與吐蕃諸部的聯繫,對大宋確實有利。
往昔,大宋從未拓邊。
他本以爲是如唃廝囉部那般“自治式”的臣服大宋,沒想到大宋是要將河湟劃入大宋領土之內。
“你的意思是,我部今日要不歸降,下次就是狄青武力收復了,要麼降,要麼死,是不是?”
蘇良點了點頭。
他並沒有給羅格勒部落提供“舉部遷移”的選項。
後者有八萬部衆,乃是西部開荒的最佳人選,蘇良不能讓他們跑掉。
羅格勒皺起眉頭。
“你信不信我將大宋此等規劃,立即告知西夏,他們必然會提前出擊,抵禦你們佔領河湟。”
“現在你不過只有區區二百人,我若拿你當人質,狄青並不敢對我部怎麼樣。另外,唃廝囉若知此事,也會心生忌憚,沒準兒也會派兵搶佔河湟區域,與大宋成敵。”
蘇良自信一笑。
“你不會這樣做的。”
“你知曉當下我大宋的實力,也清楚西夏的人品,至於唃廝囉,他們若是聽話,可能如當下這般活着,若不聽話,滅他也是易如反掌。我之所以來貴部勸降,不是我大宋武力不能及,而是我不願死傷太多人。”
“我大宋要做的不僅僅是要拓邊滅夏,還要讓這裏的百姓生活的更安定,更幸福。”
“你若不歸宋,頑固抗之,傷亡的將是你與部落的所有戰士;若你選擇以我爲質,投靠西夏或遼國,那結果必然是全部落被滅,你選擇吧?”
聽到此話,羅格勒雙腿打顫。
他感覺面前站的不是蘇良一人,而是大宋的千軍萬馬,而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活路,就是跟着蘇良走。
他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給……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好好想一想。”
蘇良微微點頭。
“可以,我今晚便在貴部歇息一晚,明日天亮之時,給我一個答案。”
“好,好。”羅格勒回答道。
他的後背已滿是汗水,在自己的部落,他從未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壓迫感。
對方似乎一個念頭,就能讓他的部落走向覆滅。
一旁。
阿柴思攥着拳頭,死死盯着蘇良。
他也聽明白了一些,但他還是想殺蘇良。
因爲蘇良一下子扼殺了他的王子夢以及未來的吐蕃國主夢。
不遠處。
獨臂老喬和劉三刀都長呼一口氣。
他們暫時安全了。
蘇良的氣場實在太強,此番話語若換作他們二人講,對方可能早就動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