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8章:無貴賤,無貧富!羅格勒部落的“大鍋飯式”變法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4588更新時間:24/07/21 14:42:28
    六月初五,午後。

    蘇良等二百餘人由西轉北,過洮水,來到一片水草豐茂的草原上。

    河湟區域,地形複雜。

    有戈壁荒漠、峽谷河流,也有廣闊無垠的綠色草原。

    此處西北方向的一大片區域。

    得益於上游黃河水和支流洮水的澆灌。

    土地肥沃,河流密佈,降水豐沛,乃是農耕與遊牧的上佳之處。

    這裏。

    坐落着吐蕃諸部西北地區勢力規模僅次於唃廝囉部落的一個大部落。

    羅格勒部落。

    此部落有部衆近八萬,戰士一萬八。

    自此處往西北方向,方圓八百裏,皆是羅格勒部落的地盤。

    這時。

    獨臂老喬望向前方,朝着蘇良道:“中丞,前方十餘里外,便是安川堡,接下來咱們要啃這塊最難啃的骨頭了!”

    蘇良點了點頭,望向前方。

    羅格勒部落的區域主要包括三個地方,分別是安川堡、寧洮城和安隆寨。

    此三處皆有羅格勒部落的駐兵。

    其中,羅格勒部落近七成的部衆都居住在最中間的寧洮城。

    蘇良在出行前,便全面瞭解了羅格勒部落。

    此部落曾是多個分散的小部落。

    後來在慶曆五年,羅格勒與其兒子阿柴思憑藉武力組建了羅格勒部落。

    而後在皇佑二年。

    羅格勒部落也學着大宋變法,改革族落制度。

    喊出了一個“無貴賤,無貧富”的口號,使得羅格勒部落迅速強大起來。

    所謂“無貴賤,無貧富”。

    就是羅格勒部落的所有財物都歸部落所有,部衆只需遵照部落首領的指令勞作。

    其吃喝穿戴,婚喪嫁娶等所有費用,皆由部落承擔。

    說白了。

    就是平均主義,吃大鍋飯。

    在蘇良眼裏,此等改革之法,看似公平,可吸引許多人且使得人心甚齊。

    但不能長久。

    三十歲壯漢與六十歲老叟同工同酬,好吃懶做的草包與勤勞能幹的壯漢享受同等待遇,早晚會爆發巨大的矛盾。

    不過當下,羅格勒部落發展的還不錯。

    隨着其漸漸崛起。

    西北方向的青唐吐蕃(即唃廝囉部落)和東北方向的西夏都曾招攬過他們,但都被羅格勒部落拒絕了。

    目前。

    蘇良的計劃是讓羅格勒部落心甘情願地歸宋。

    一旦羅格勒部落歸宋。

    那蘇良的河湟招降計劃,基本就算是成了。

    若對方不願歸宋,那蘇良將會陷於被動,他手下的二百人再勇猛,也不可能與這個近八萬部衆的部落火拼起來。

    但若繞行,後續越朝前走,蘇良等人就會越危險。

    蘇良想了想,朝着獨臂老喬說道:“喬爺,稍後你便前往安川堡告知羅格勒部落的駐兵,稱我要前往寧洮城見一見羅格勒。”

    獨臂老喬一愣。

    “中丞,咱們去寧洮城?讓羅格勒來安川堡見您不是更合適嗎?”

    依照蘇良當下的地位名聲,以及羅格勒部落的老大哥唃廝囉部落都算是大宋的藩屬部落。

    若直言讓羅格勒來安川堡見他,羅格勒大概率不會拒絕。

    而衆人前往寧洮城。

    那就相當於鑽進了對方的包圍圈,若生出不可調和的矛盾,想要逃出來非常困難。

    蘇良笑着說道:“羅格勒部落與那些小部落不同,我們唯有展現出足夠的誠意,才能說服他們歸宋。他們家大業大,不會貿然動武,輕易與咱們爲敵的。”

    獨臂老喬點了點頭。

    ……

    半個時辰後。

    士兵們紮營,獨臂老喬帶着數名龍羽軍士兵,奔向了前方的安川堡。

    一個時辰後,老喬回來了。

    “中丞,我已告知那裏的駐兵,他們稱要去稟報,預計後日午時前,能給我們一個答覆。”

    “好,那這兩日,我們便在此處住下了!”蘇良點了點頭,他預計羅格勒不會拒之不見。

    ……

    入夜。

    氣溫逐漸涼爽。

    帳篷內外,皆是青草香。

    蘇良點燃一支驅蚊香,躺在了草地上,望着滿天的繁星,心情尤爲舒暢。

    明日他決定在周邊的河流旁釣釣魚,抓一抓野兔,好生休閒一番。

    這裏的生活節奏非常慢,風景又美。

    若能讓百姓們生活安定且富裕起來,這裏一定會成爲許多文人墨客遠行棲居的理想之所。

    翌日,天大亮。

    蘇良剛醒來,便收到了狄青寄來的書信。

    狄青稱官家和衆相公全力支持蘇良的河湟勸降之策,並囑咐蘇良小心爲上,不可將自己置於險境。

    官家和衆相公有如此反應,是令蘇良沒有想到的。

    他本以爲官家定然會臭罵他一頓,然後命他立即返回熙河鎮,沒想到竟然贊同他這番冒險之舉。

    這令蘇良甚是歡喜,待事成之後,他無須受罰了。

    ……

    午後,寧洮城。

    一方大宅的客廳內。

    “爹,我猜測,應該是咱們羅格勒部落的變革吸引到了大宋,故而大宋官家派遣那蘇良來訪,有可能是要扶植我們,讓我們成爲第二個唃廝囉部落,然後對付西夏。”

    “前些日子,大宋增兵河北邊境,極有可能是要與遼國打起來了,估計他想讓我們站在大宋這一方,維穩西北。”

    一名身穿圓領錦袍,年約三十,皮膚有些黝黑的男人說道。

    而不遠處坐在主座上的頭髮花白,體態偏胖的老者,捋了捋鬍子,道:“無論他是來做什麼的,我們都不能被當作棋子。”

    “宋若與西夏戰,即使唃廝囉參戰,我們也要靜觀其變。若是宋想讓我們維穩西北,牽制西夏,我們就將唃廝囉推出來,他是吐蕃諸部的老大哥,遇事應衝到最前面!”

    這對父子。

    便是羅格勒部落的首領羅格勒與其兒子阿柴思。

    羅格勒接着道:“阿柴思,禮節不可廢,爲父要你親自去迎接蘇良,他來之後,我們就好酒好菜伺候着,但絕對不捲入戰局,也不給他任何承諾。”

    “爹,沒問題,我這就出發。”

    阿柴思站起身來,又道:“爹,咱們部落的變法遠遠比大宋還要成功,兒子見到他時,要不要與他講一講變法,讓他看一看,什麼才是全然爲了百姓的變法良策,同時也讓他知曉我們絕對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羅格勒想了想,點頭道:“可以,但是不能玩過了,大宋不是我們能招惹得起的。”

    “明白!”阿柴思揚着下巴,快步朝外面走去。

    ……

    翌日,近午時。

    獨臂老喬快步朝着蘇良來,臉上笑容燦爛。

    “中丞,有消息了!羅格勒的兒子阿柴思來到了安川堡,親自接咱們去寧洮城!”

    蘇良當即站起身來。

    這在他意料之中。

    一旁的劉三刀高喊道:“收拾物品,準備入安川堡!”

    片刻後。

    蘇良等二百多人奔向了安川堡。

    這時,二百多人的好處體現出來了,不多不少,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商隊。

    若人數上五百,那就令很多部落忌憚了。

    五百騎兵,不被包圍的情況下,在河湟區域,完全可以橫着走。

    安川堡寨門口。

    阿柴思騎在馬上,朝着爲首的蘇良拱手道:“蘇中丞,吾乃阿柴思,特奉家父之命前來迎接你,不知是在寨內休息片刻,還是直接趕往寧洮城?”

    蘇良道:“直接趕路吧!”

    聽到此話,阿柴思調轉馬頭便朝着前方奔去。

    一旁,獨臂老喬和劉三刀都微微皺眉。

    阿柴思迎接蘇良,未曾下馬,此乃無禮。

    即使羅格勒親迎蘇良,也該下馬拱手。

    此外,他作爲引路人,應伴隨蘇良左右,告知蘇良身邊人接下來該如何走,然後蘇良應允後,他才能奔在最前方。

    他調轉馬頭就走,讓蘇良跟在後面吃沙土,更是失禮。

    要知。

    蘇良出了大宋境外,那代表的就是大宋的顏面。

    蘇良微微一笑,喃喃自語道:“無妨,年輕人氣盛,狂一些不要緊!”

    說罷,蘇良等人便趕了上去。

    ……

    駕!駕!駕!

    一片草地上,羣馬奔騰。

    阿柴思帶着二十多名部落的戰士,疾馳在最前方。

    他們似乎要故意挑釁,將速度提的甚快,但蘇良等二百多人,緊追不捨,始終與其距離二百米左右。

    很快,日近黃昏,太陽漸漸落山。

    整個大草原都變得黑了起來。

    而這時。

    阿柴思等人點起火把,繼續奔行,不過速度降低了一些。

    點火把,意味着要趕夜路。

    劉三刀氣憤地說道:“頭兒,這個阿柴思太不懂規矩了,即使今晚要趕夜路,他也應該先諮詢一番您的意見。”

    蘇良心胸寬廣,並未生氣。

    他笑着道:“蕃人慕強,他可能以爲我們不如他,無妨。你跑到前面告訴他,咱們要埋鍋造飯,讓他們都過來吃飯,吃罷飯,咱們再行,爭取明日午時前就能抵達寧洮城!”

    “屬下遵命!”劉三刀兩腿朝着馬肚一夾,加速朝着前方奔去。

    而蘇良等人則是慢慢停了下來。

    ……

    片刻後。

    阿柴思等人騎馬奔了過來。

    阿柴思走到蘇良面前,笑着道:“蘇中丞,我本想着咱們一口氣奔到寧洮城,然後讓你嘗一嘗我們百姓食堂的飯菜呢,就沒準備食物,抱歉了!”

    “無妨無妨,我們有準備。”蘇良笑着說道,對方的語氣帶着一絲搪塞,一看就是假客氣。

    不多時,衆人便吃上了。

    飯菜很簡單,羊肉菜粥。

    由穀物、蔬菜和羊肉熬制而成,能當飯又能當菜,省時省力,味道還算不錯。

    行軍在外。

    能有羊肉吃,已經算非常不錯了。

    不過,當阿柴思端起粥碗時,卻皺起了眉頭。

    “蘇中丞,我曾聞大宋變法甚是成功,國庫增收了許多,百姓的日子也好了許多,但……但這軍中食糧,實在有些粗糙啊,遠遠比不上我部落的百姓之食。”

    “我建議,蘇中丞也可以學一學我部落的變法,絕對受益良多。”

    阿柴思是要將話頭引到羅格勒變法之上,然後向蘇良顯擺一番。

    但蘇良只是笑着點了點頭,根本沒有搭茬。

    阿柴思又道:“蘇中丞,不知此次來我部落有何事?”

    蘇良想了想,非常認真地說道:“助羅格勒部落的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的好日子!”

    “啊?”

    阿柴思先是一愣,然後忍不住笑出聲來。

    “哈哈哈……蘇中丞,你……你是不是還不知我部落當下的情況?”

    “論變法改革,我部落已經走在大宋的前面了,我也曾研究過大宋變法的各種策略,你們變法,看似爲民,其實先爲朝廷,而後爲百官貴族,最後考慮的才是百姓。”

    “但我羅格勒部落卻不一樣。我們講究‘無貧富、無貴賤’,人人平等。老弱病殘者皆有食可吃,有衣可穿,根本無須擔心生計問題。”

    “我羅格勒部落走得這條路,才是強盛之路,待蘇中丞到了寧洮城,就知我所言非虛,就知我羅格勒部落的百姓無須伱們幫扶,而是大宋可能需要學習我部落的變革之法!”

    ……

    阿柴思仰着腦袋。

    說話的語氣就像爲蘇良上課一般,甚至自得。

    他嫉妒蘇良的名氣。

    而又覺得自己的變法能力比蘇良厲害,故而有了這番自以爲是的作派。

    不遠處的劉三刀和獨臂老喬,不時白眼看向阿柴思。

    若對方不是羅格勒的兒子,他們可能已經忍不住出手了。

    這傢伙說話實在是太欠揍了!

    在蘇良面前託大,高談闊論變法之道,實在是井蛙觀天,貽笑大方。

    蘇良聽過阿柴思這番“變法高論”,連辯解的想法都沒有。

    雙方的格局思想,差距太大,阿柴思已經被羅格勒部落的“大鍋飯式”變法徹底洗腦,與其多講無益。

    蘇良快速喝完碗中的羊肉菜粥,然後朝着劉三刀道:“三刀,讓大家快些喝,喝完咱們繼續趕路!”

    劉三刀立即會意,當即朝着後面催促起來。

    阿柴思的臉上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心中道:待進了寧洮城,你就知我非誇誇其談了。未來,吐蕃諸部定然是我家的,待我爹成爲新的國主,我就是王子,到那時,你連給我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阿柴思的人生理想就是——

    他爹成爲國主,而他成爲王子,然後他再繼位,復當年的吐蕃之盛。

    一刻鍾後,衆人繼續趕路。

    蘇良希望他即將要見到的羅格勒會聰明一些。

    若也是沉迷於“大鍋飯式”變法,那大宋只能將他們滅掉了。

    不然羅格勒部落的資源一旦消耗完畢,大鍋無飯,部落的百姓就全變成強盜或乞討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