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9章:作死!以蘇良之袍做小兒尿布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4606更新時間:24/07/01 12:43:27
三月二十五日,秦州州衙。
一大早。
秦州知州劉存、通判王虎雄便來到狄青和蘇良居住的後衙,稱有要事稟報。
三人聚於議事廳後。
劉存拿出了秦鳳路熙河鎮駐軍營指揮齊飛的親筆信。
蘇良首次來西北時,便見過齊飛。
當時齊飛還是一個負責安置老兵的都頭。
而今已是營指揮使。
齊飛稱,熙河鎮老兵首領獨臂老喬報仇心切。
其與三十多個老夥計陷於一個首領名爲脫窩的蕃人部落。
脫窩向熙河鎮索要三百只羊、三百匹綢布,還有一百匹馬,然後才會放人。
待狄青和蘇良看完書信後。
劉存補充說道:“脫窩部落大概有兩千餘人,控制着一片二百裏左右的區域,能戰者不過六七百人,雖只是個小部落,但擅於逃竄,我們若貿然攻擊他們,老兵們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這羣蕃人不要命的,他們若一直朝西逃,我們很難抓到他們,但若與他們做了這筆交易,恐怕日後一些蕃人會變本加厲,並且他們經常不講信用,拿了財物,依舊不放人!”
狄青和蘇良聽後,都是微微皺眉。
熙河區域。
羣山環繞,河流衆多。
漢人、蕃人、党項人雜居,部落上百,勢力錯綜複雜。
大宋百姓眼裏的羌人,其實就是蕃人和党項人的合稱。
受到漢文化影響較少的民族,形成了蕃;受漢文化影響較深,且自成民族的,就是党項人。
活躍在熙河區域的蕃人和党項人,有的親吐蕃,有的親西夏,尤爲混亂。
雖然唃廝囉統治的青唐吐蕃,在吐蕃諸部勢力最大,也較爲親宋。
但根本管不住那些小部落。
這就導致一些部落無法無天,將燒殺搶掠當作買賣。
彼此間也經常發生戰事。
狄青想了想,看向蘇良,道:“景明,你帶着龍羽軍,今日便去熙河鎮吧!”
“行,我來解決。”蘇良點了點頭。
昨晚,蘇良便與狄青達成共識。
蘇良先去熙河鎮調查羌賊之亂,狄青在秦州等待大軍集結,然後再將西軍的佈防重新設置一番。
狄青爲帥。
坐鎮秦州,比領兵出擊對吐蕃諸部和西夏人的威懾性更強。
蘇良本打算待明日範家家屬扶棺回鄉時,他送一送,然後再去熙河鎮。
但如今事情緊急,他便只能先去熙河鎮了。
此等綁架勒索之事,龍羽軍最擅解決。
……
片刻後。
蘇良前往範宅,與范仲淹的衣冠之棺再次做了告別。
然後,他與五百龍羽軍提前吃罷午飯,便直奔熙河鎮。
此時,五百龍羽軍完全是當作輕騎兵來用。
龍羽軍們的戰馬、軍甲、弩器都在後面大部隊的運送中。
至於後續的補給和兵器,皆由秦州知州劉存組織當地兵丁籌備。
這一次,五百龍羽軍齊出。
帶隊的,乃是總教官徐莽和副教官劉三刀。
蘇良經常帶出來的杜雷和孫勝,則是被派去河北,操持河北禁軍的訓練。
徐莽和劉三刀皆是西兵出身,還曾做過狄青的親兵,對這裏的環境甚是熟悉。
熙河鎮距離秦州有三百餘裏。
蘇良等人四日可達。
若是沒有蘇良拖後腿,這羣人三日就能抵達熙河鎮。
……
西北地界,地廣人稀,多戈壁荒巖。
草木更是以荊棘矮木爲主。
蘇良等人,一路西奔,在道路上捲起陣陣土塵。
偶爾狂奔十餘里才能看到一些村落,或趕着牛羊的百姓,或一些匆忙趕路的商隊。
此等場景,已經比數年前強許多了。
在熙河鎮沒有建設時,這裏根本沒有商隊,而百姓也多集聚在河流旁。
有時騎馬狂奔一日,都看不到人煙。
因熙河鎮的存在。
西北這片邊境地區,已經比往昔繁榮許多了,百姓的日子也都大有好轉。
到了夜裏,茫茫荒野,漆黑一片,根本無法趕路。
蘇良等人便只能就地紮營,吃飯休息,待天亮再出發。
……
四日後,近黃昏。
蘇良一行五百餘人終於抵達了熙河鎮。
當下。
熙河鎮並沒有因一次搶掠而變得人煙稀少。
相反的是,熙河鎮城門外,長約三裏的大路兩側,全是百姓自發形成的草市。
瓷器、牛羊、馬匹、糧食、衣鞋、書籍、農具等,應有盡有。
各族百姓齊聚,熱鬧非凡。
這裏不同族落的許多百姓,其實是沒有紛爭的,有的甚至會通婚。
他們只想過安靜太平的日子。
熙河鎮就是他們心中最美好的地方。
可惜,這裏資源分佈不均,窮人太多,導致一直不太平。
駕!
駕!
駕!
隨着一陣沙土瀰漫,蘇良等人來到了城門前。
很多商販都站起身來。
當看到龍羽軍的軍旗後,都愣住了。
“這……這是……這是龍羽軍,天子親軍,官家不可能是此等儀仗,應該是那位蘇御史,不,是蘇中丞來了!”有百姓激動地說道。
狄青與蘇良前來西北爲范仲淹治喪,這裏的百姓也有所耳聞。
當年,全因蘇良之策,才有了這座熙河鎮。
熙河鎮之民對蘇良都甚是感激。
皇祐年間,當狄青與蘇良南征平儂智高之亂時,有人散播謠言稱蘇良身死,熙河鎮的老兵差點兒傾巢而出,前往南境爲蘇良報仇。
再加上蘇良當年在西北,西夏邊城下,怒殺野利刺等二十八名西夏兇犯,並使得西夏國相沒藏訛龐寫致歉信。
此等神蹟,令邊境的大宋百姓有了膽氣,就連三歲的孩子都能喊出那句: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蘇良在熙河鎮的影響力,完全不弱於范仲淹和狄青。
城門樓上。
熙河鎮駐軍營指揮齊飛看到龍羽軍軍旗和蘇良後,不由得大喜,高聲道:“蘇中丞來了,立即出門迎接!”
下方一些自願站崗守城的老兵聽到這個消息,也都甚是激動,紛紛都奔向了城門口。
城門下,蘇良勒馬而停,環顧四周。
齊飛等將士和許多老兵,紛紛拱手。
“參見蘇中丞!”
蘇良笑着道:“諸位,別來無恙啊!咱們城內敘話!”
當即,齊飛便引蘇良衆人入了城。
而此刻。
一個戴着草帽的中年男人望向蘇良後面的騎兵,喃喃道:“帶了五百人,他竟然就來了,真是不知死活!”
說罷,中年男人迅速離去。
……
片刻後。
城內衙署內,蘇良端坐於上位。
徐莽、劉三刀坐於一側。
熙河鎮駐軍營指揮齊飛、熙河鎮都頭楊虎,還有兩名老兵坐於另一側。
蘇良開門見山地問道:“喬爺他們的情況如何了?”
獨臂老喬乃是老兵們的精神領袖,多次與蘇良來信,蘇良也稱其爲喬爺。
齊飛道:“明日午時便是交易之日,他們將派一些百姓來城門外領取財物,然後承諾入夜之前,會將喬爺他們放回來。”
“他們的話可信嗎?”蘇良反問道。
齊飛無奈地搖了搖頭,道:“這些人向來都是言而無信,做事全憑喜好,不過他們若知曉您來到熙河鎮後,或許會收斂一些。”
蘇良搖了搖頭。
“不一定,沒準兒有人盼着踩我的肩膀出名呢!”
蘇良又問道:“交易的財物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喬爺他們比這些財物可貴重多了!”齊飛道。
“明日午時,將財物都交給他們,待保障喬爺他們的安全後,再好好收拾他們!”蘇良的眼裏涌出一股殺意。
緊接着。
蘇良又問道:“搶掠熙河鎮財物,肆意殺人的羌賊身份確定了嗎?”
“基本確定了,至少是五個吐蕃部落合力而爲,極大可能是受到了西夏的指使。”
“好,待救回喬爺他們,我們再一個一個收拾這些人!”
隨即。
蘇良看向徐莽,道:“老徐,稍後你便與齊指揮使對接脫窩部落的相關信息,這個部落,一定是要剿滅的,此外還要考慮好他們若要完財物而不放人,咱們接下來該如何做!”
“這將會是龍羽軍來到西北的第一個任務,不但要完成,還要完成的漂亮!”
“末將遵命!”
徐莽和劉三刀站起身來,重重拱手。
龍羽軍享受着全宋最好的福利待遇。
他們的任務就是打勝仗,完成其他士兵難以完成的任務。
……
入夜,天氣驟冷。
熙河鎮的夜色特別黑,也特別靜。
蘇良吃罷飯,洗漱完畢後,躺下便睡了。
連日來騎馬狂奔,讓他的身體疲累不堪,騎馬騎得雙腿都直直打顫。
……
翌日,天大亮,蘇良才起身。
然後在齊飛、楊虎還有數名老兵的引領下,在熙河鎮巡視起來。
曾經的八千老兵。
如今還常駐在熙河鎮的已經不足兩千。
有去世的,有跟着商隊前往西域的,有娶妻生子選擇安定度日的,還有做小買賣的,回秦州開設客棧的……
隨着他們兩鬢斑白,力氣越來越小,當年曾堅守在這裏的許多老兵都沒了知念。
但仍守在熙河鎮的老兵們,他們的執念卻更深了。
他們的父母妻兒曾因戰事而亡,他們的家園土地、鄉親父老曾受到西夏人摧殘。
他們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復仇西夏。
像獨臂老喬,在他眼裏,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守護住西北邊境,要向西夏復仇。
一些老兵看到蘇良後,激動得嚎啕大哭。
口裏嚷着蘇良在西北留下的名言: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
近午時。
齊飛將準備好的三百只羊、三百匹綢布,還有一百匹馬,全都趕到了城門外。
靜等脫窩部落派來的人來取。
片刻後。
遠處揚起沙塵,約有四五十人騎馬奔來。
蘇良定睛一看,騎馬者大多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漢,看其穿着,應該是附近的牧民。
這些牧民定然不是來自脫窩部落,他們只是受僱來取這些財物的。
外族綁架勒索宋人,用最多的就是這一招。
牧民們帶走財物後,會分散歸去,他們熟悉路徑,可以避免有人追隨,然後再尋一個祕密之地,將財物交給僱傭者。
由於地廣人稀,在這裏跟蹤別人,甚是容易被發現,且很容易掉入埋伏圈。
故而,這是一種相當安全的勒索交易方式。
這些人來到城門外後,二話不說,直接驅趕羊馬,用馬車拉走綢布,完全視城牆上的士兵們如空氣。
就在這時。
一個三十多歲,面色甚是黝黑的漢子驅馬來到城門下,朝着上面望去。
“誰是宋之蘇良蘇中丞?”
蘇良高聲道:“是我。”
那漢子冷哼一聲,道:“我家首領說了,本想着這就是一次普通的交易,你們出財物,我們放人,但聽聞蘇中丞來到熙河鎮,那就不一樣了!”
“我家首領久慕蘇中丞之名,他希望蘇中丞再送他一物,他才能放人!”
“何物?”蘇良的面色陰沉下來。
“麻煩蘇中丞在此刻,脫下身上之袍,丟給我,我家首領新得一子,正缺尿布,想要一塊有大宋士大夫官員氣息的尿布!”
“找死!”齊飛呵斥道。
一旁的劉三刀更是抽出了腰間的弓弩,只要蘇良開口,他立即就能射殺對方。
以蘇良之袍做小兒尿布。
脫窩明顯是想踩在蘇良的肩膀上成名。
他若敢如此做,成就一番兇名,那日後吐蕃的很多狠人盜匪都會投靠他。
這些未開化的蕃人,向來比的都是兇殘,野蠻,毫無人性。
他們越心狠毒辣,越不要命,跟隨他們的人越多。
蘇良淡淡一笑,緩緩脫下身上的淡灰色長袍。
“中丞您……”
還不待齊飛說完,蘇良便將長袍扔了下去。
這一幕,城牆上的士兵,城下的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
“謝了!”
那漢子接過長袍,調轉馬頭就走。
而在不遠處,那些牧民們也趕着馬羊、拉着綢布,朝着前方的一片戈壁荒野行去。
這時,蘇良轉身看向徐莽。
“待喬爺他們平安歸來後再動手,若這波蕃人不放人,便強力去救,我的要求是不能讓咱們的人有絲毫損傷,而脫窩部落所有的反抗者,盡殺之!”
蘇良的語氣變得冰冷起來。
這一次,他要拿脫窩部落立威,讓熙河周邊的動亂者皆知曉,招惹他的下場是什麼。
“是,龍羽軍保證完成任務!”徐莽喃喃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