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8章:常駐使館計劃!我大宋要處處遠優於別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4878更新時間:24/07/01 12:43:27
    半個時辰後。

    遼國特使耶律祁和副使周白在鴻臚寺寺卿左有鼎的陪同下,前往了開封府。

    文彥博和蘇良出現在都亭驛前,乃是爲了給遼使施壓,防止對方不配合。

    二人完成任務後,便直接離開了。

    ……

    開封府,後衙內。

    耶律祁、周白緊緊貼在左有鼎的身邊站着。

    二人久聞包拯之威名,對其有些畏懼。

    包拯大手一揮,便有吏員將數份文書送到二人的面前。

    “二位,此乃洪福茶社東家洪福和管家老海的證詞,在皇城司搜查出他們藏匿的情報後,他們已全部坦白,二人皆爲貴國朝廷做事,表面爲商人,實爲暗探,三年來,私傳情報高達一百餘份……”

    耶律祁和周白翻閱文書一看,氣得是臉色鐵青。

    開封府和皇城司昨日白天抓的人,他們晚上便招了供,不但承認自己是遼國暗探,還將接頭的遼國上官也供了出來。

    一點骨氣都沒有。

    此外,文書裏面的證據非常齊全,涉及的所有暗探皆被抓捕。

    完全就是一鍋端。

    這一刻,他們若還不承認這些人是遼國的暗探,鬼都不相信。

    耶律祁想了想。

    “包……學士,這些人有可能是我朝大皇子當年來宋時滯留下的隨從,也有可能是我朝耶律大王手下的人,我家陛下或許並不知此事。”

    “我也不認識這些人,更不知有遼人在汴京做暗探,容我寫封信向我家陛下求證一番,你看如何?”

    耶律祁此話。

    一下子將這些遼國細作,變成了可能是耶律洪基或耶律重元派來的人。

    國之行爲就變成了個人行徑。

    若是國之所爲。

    此事傳出,丟的是大遼的臉面,丟的是耶律祁和周白的仕途。

    但若是個人所爲。

    此事便能推到耶律洪基或耶律重元身上,至少不讓遼國皇帝耶律宗真丟了顏面。

    算是折中之策了。

    宋遼皆有暗探在彼國,乃是公開的祕密。

    沒被抓到不丟人,抓到不承認也不丟人,但像這種人贓俱獲還無法反駁,就丟人了!

    這是國之無能的表現。

    本來,隨着大宋的強大,遼國在周邊諸國眼中的地位就有所下降。

    若再發生此事,特別是在賀正旦時,被大宋揪出來,給予重罰,那遼國丟臉就丟大了,耶律祁和周白返遼後,必然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好大喜功的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絕對會殺掉一大批替罪羊。

    包拯沒有回答耶律祁的話語,而是反問道:“耶律特使,你真不識得這些人?”

    “不識得,也未聽說我大遼陛下派有暗探在汴京城!”

    “我也是!”一旁的遼國副使周白也連忙補充道。

    “二位特使恐怕過於自信了,咱們還是去府牢認一認吧!”包拯說罷,便率先朝着府牢的方向走去。

    “二位請!”左有鼎笑眯眯地說道。

    耶律祁和周白互視一眼,只得朝着府牢行去。

    ……

    片刻後。

    幽暗的開封府府牢內。

    耶律祁遙遙看到一身囚服的洪福和老海,便高聲道:“是哪個不長眼的東西,竟然敢冒充我家陛下派來的暗探,是不是找死?”

    耶律祁的聲音甚大,不遠處的洪福和老海聽得清清楚楚。

    然後,還不待洪福和和老海發話。

    耶律祁便朝着包拯道:“包學士,是那兩人嗎?”

    包拯點了點頭。

    “我根本不認識他們!”耶律祁挺着胸膛說道。

    “我也不認識他們!”副使周白也緊跟着說道。

    這二人對洪福和老海的暗示都已經快變成明示了。

    他們傳遞了兩個消息。

    其一,你們是冒充遼國皇帝派來的暗探;其二,咱們不相識。

    說罷。

    耶律祁還速度極快地瞪了二人一眼,意在讓他們配合。

    這套把戲。

    在包拯和左有鼎眼裏,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根本上不了檯面。

    而包拯也早就猜到他們會有這一招。

    包拯看向洪福。

    洪福嚇得一哆嗦,立即開口道:“耶律特使、周副使,你們別裝了,咱們都認識快十年了。耶律特使,你胸前紋了一隻鷹,周副使,你曾被狼咬過,現在腳踝處還有一道傷疤!”

    此話一出。

    耶律祁和周白恨不得立即殺了洪福,在遼時,二人與洪福就不對付。

    沒想到今日。

    洪福不但自己找死,還要拉着他們兩個墊背。

    一時間,氣氛變得詭異起來。

    耶律祁眼珠一轉,看向包拯。

    “包學士,他簡直是胡說八道,如此攀咬我二人,分明是……是……是……”

    一時間,耶律祁竟想不出洪福爲何不配合。

    後者如此做,除了能拉兩個墊背的,對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這時,洪福又開口了。

    “耶律特使,想不出來,便別硬編。我若承認是耶律大王或大皇子主使,此事就非國之事,我就成了替罪羊,不但家族會被重懲,我也會身敗名裂而死!”

    “若承認是執行朝廷的命令,大宋只會追究朝廷的責任,你們來了,咱們就是一夥的,你們趕緊將我欠的錢還了,咱們一起扛着此事與大宋和談,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咱們一起完蛋,沒準兒還能落個爲國捐軀而死,咱們也死得光榮!”

    在昨晚蘇良的諄諄教導下,洪福的領悟能力還是很強的。

    此事若被認定是耶律大王或大皇子主使,遼國朝廷保住了臉面,他們兩個就要當替罪羊,丟了性命。

    若他們承認是執行朝廷的命令,那還有商量的餘地。

    耶律祁和周白爲了自己的仕途,一定會願意與大宋再商議商議,將此事壓下去。

    頓時,耶律祁和周白明白了洪福的算計。

    “崔福(遼之原名)……伱……你……個敗類,我大遼國的臉面重要,還是你們這幾人的性命重要,朝廷養你幾十載,你就不能犧牲自己嗎?”

    “你們怎麼不犧牲啊?”洪福扯着喉嚨,直接懟了回去。

    這一刻。

    耶律祁和周白再否認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耶律祁看向包拯,拱手道:“包學士,我大遼認栽了,咱們開門見山地聊吧!”

    “貴國在我大遼亦有暗探。貴國若將此事鬧得衆所皆知且重懲我大遼的暗探,那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大遼必然依照一樣的方式對待你們的暗探!”

    “要避免兩敗俱傷,那就按照我說的來。”

    “他們欠下的債,由我們來還。還完後,便將他們都放了,然後我帶着他們回遼,放心,回去時,一片帶字的紙條都不會帶,如何?”

    包拯黑着臉,道:“這是在威脅老夫?”

    “沒……沒,包學士,我們在和您商量!”周白連忙道。

    當下,他們有把柄在大宋手裏。

    若大宋選擇兩敗俱傷的做法,遼國丟了臉面,依照耶律宗真的脾氣,絕對會重懲,二人難辭其咎。

    他們二人的仕途就完了。

    此刻的二人,甚是後悔領了這麼一個賀正旦的倒黴差事。

    但此時已捲入其中,根本出不來。

    耶律祁想了想,看向包拯,又道:包學士,不知多少錢能將此事大事化小,護住我遼國的顏面?”

    “我大宋缺錢嗎?此事自當依照我大宋法令來處理,本官明日便向官家匯稟,公告全城!”

    包拯長袖一甩,大步離開。

    耶律祁和周白面色蒼白。

    一旦告知全城,遼之暗探被一網打盡的消息便會傳播出去,到那時,遼國就丟大人了。

    遼國皇帝耶律宗真向來愛惜臉面,絕對會重懲二人。

    左有鼎看向二人,道:“二位,煩請回使館歇息吧!”

    耶律祁和周白狠狠瞪了洪福一眼,無奈地跟着左有鼎走了出去。

    ……

    片刻後,馬車上。

    耶律祁看向左有鼎,道:“左寺卿,此事不能公之於衆啊!我家陛下甚愛臉面,若傳出我國暗探被一網打盡的消息,恐怕宋遼的關係更加惡劣,甚至有可能引發戰事啊!”

    “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避免此等禍患發生呢?只要能護住我遼國顏面,只要是我們能做到的,我們一定全力去做!”

    左有鼎淡淡一笑。

    “二位,你們到底是想護住遼國顏面,還是想護住自己的仕途?若是前者,你們就承認自己是主使,明日去開封府自首,捨身爲國!我相信,包學士沒準兒會信你們!”

    耶律祁和周白皆尷尬一笑。

    在他們眼裏,當然是自己的仕途和性命最重要。

    但現在的關鍵是,若護不住遼國的顏面,他們的仕途甚是性命就沒了。

    “左寺卿,我們想要遼之顏面,也……也想要仕途!”周白說出了心裏話。

    “哼!虛僞!”

    左有鼎眯上眼睛,不再說話。

    ……

    半個時辰後,馬車抵達都亭驛。

    耶律祁和周白連忙將左有鼎請到了屋內。

    他們來到汴京城,人生地不熟,經此大劫,目前唯一能說上話的,就是鴻臚寺寺卿左有鼎了。

    “左寺卿,一旦魚死網破,對我們雙方都不好呀,大宋雖盛,但總也要防止党項人突然發起襲擊,漁翁得利吧!”

    “左寺卿,我遼當下,苦練騎兵,有諸多好戰分子,他們若因此戰,主張發兵南下,事情就鬧大了!”

    ……

    二人輪番轟炸,期待着左有鼎能爲他們提供一個主意。

    大約一刻鍾後,左有鼎終於開了口。

    “老夫想了想,還真有一個還算可行的主意。”

    聽到此話。

    二人大喜,激動地幾乎熱淚盈眶。

    一人提壺,一人拿茶杯,連忙爲左有鼎倒茶。

    這一刻。

    左有鼎的心裏那叫一個美。

    自大宋建國以來,還從未發生過遼國賀正旦的特使爲大宋官員端茶送水的情況。

    他乃頭一個。

    左有鼎喝下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緩緩開了口。

    “我出此主意,不是怕兩國開戰,若真打起來,我大宋根本不懼你們遼國。而是我兩國和平已久,我不愛戰,不希望發生傷亡。”

    “是,是,是……”二人如小雞逐米般點着頭。

    “我的主意是這樣的。自明年年初,大宋在遼國,遼國在大宋各自開設常駐使館,令彼此的暗探全都入住常駐使館內。常駐使館內,各國使臣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但出了使館,必須遵守各國的規矩。”

    “開設常駐使館的目的就是爲了將暗探都變成常駐使臣,讓他們不能讓偷偷摸摸傳遞情報。當然,咱們彼此還可以設置暗探,但那時比的就是誰能不被發現,誰能更好地將消息傳遞出去,此外,除了宋遼彼此設立常駐使館外,我大宋與別國也會設立,目的就是減少情報外流,你們應該明白我這個主意的目的。”

    “明白,明白。”耶律祁和周白點了點頭。

    當下,各國暗探彼此慎入,大家都採取視而不見的方式,互相容忍。

    但若開設了常駐使館,那再用暗探搜集情報,比的就是各國的能耐了。

    暗探,耗人耗錢耗時間。

    當下,諸國沒有一個比得上大宋。

    此舉的目的就是:本來各國搜集情報信息的能力差距很小,但因常駐使館的出現,將會變成耗錢耗人的情報大戰。

    這一點,大宋是有絕對優勢的。

    “設立常駐使館後,咱們對暗探的處理都可以狠一些,到那時,誰能拿到對方的情報,各憑本事。此外,戰時,不可殺常駐使官,將他們驅逐回國即可。”

    “讓貴國丟臉,讓二位丟官或喪命,非我大宋之好,我們喜歡做的是對我們有利的事情。”

    “若二位覺得此事可談,你們可以匯稟你們遼國皇帝,我明日也會向中書匯稟一番,若能成,那府牢中那些人犯下的便只是借錢不還之罪,待他們還了錢,便可直接入常駐使館,不過他們知曉了我大宋的一些機密,此生不能再回遼國。另外,各國常駐使館的費用,各自出錢……”

    耶律祁細細一想,覺得靠譜。

    雖說從搜集情報方面來看,大宋佔據優勢,但這番操作讓遼國護住了臉面,他去彙報時,也能將此功績放在自己身上。

    至於情報之事,遼國本就不如大宋,他覺得好面子的耶律宗真應該會贊同此事。

    耶律祁和周白互視一眼,然後都點了點頭。

    “左寺卿,此乃良策,麻煩您明日好好匯稟了,待貴國官家同意,我……我立即就向我家陛下傳信,依照我對我家陛下的瞭解,只要你們同意,此事必然可成!”耶律祁甚是興奮地說道。

    片刻後。

    左有鼎被二人無比恭敬地送出了都亭驛。

    左有鼎回到馬車上,長呼一口氣,喃喃道:“蘇景明實乃聖才也!”

    此常駐使館計劃,正是蘇良所設。

    而後,在趙禎和中書省相公們的安排下,開封府、鴻臚寺、皇城司協同處理此事。

    其目的,便是讓周邊諸國難以監視大宋,而大宋可監視周邊諸國。

    搞情報,靠的是人才,是瘋狂砸錢。

    這兩項,大宋皆優於周邊諸國。

    待遼國同意了此事,別國一旦發現自己的暗探生意都遭到了破壞,定然明白大宋的可怕,也會同意大宋的這個常駐使館計劃。

    到那時,大宋的情報將佔據絕對的優勢。

    當然,這也非常考驗大宋禁軍士兵搜集情報和隱藏自己的能力。

    這就是蘇良告知勾當皇城司公事熊衝的那句話:此計,意在檢驗大宋情報暗探的能力以及讓別國的細作都變成籠中鳥。

    若大宋的暗探們表現不佳,那就要加強訓練了。

    一旦發生戰事,比的將是一國的綜合能力,蘇良意在讓大宋的每一項能力都遠遠強於別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