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5章:秋日沙場的第一碗雞湯!趙禎終於穿上了他的鎧甲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5747更新時間:24/07/01 12:43:27
翌日,近午時。
樊樓二樓包間。
女真人裏吉、阿兀和阿固,一臉懵圈地坐在一張大桌的主位上,面色有些緊張。
對面的作陪者。
乃是蘇良與以鴻臚寺寺卿左有鼎爲首的禮官們。
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
處理此等事宜。
左有鼎這種說一句話能拐七個彎、帶八個心眼子的禮官,比蘇良厲害多了。
裏吉三人,見桌上滿上金碟銀筷,酒香馥郁。
一個個如仙女般的小娘子,端上各種他們連見都沒見過的珍饈美味,都變得拘謹起來。
昨晚還在捱打,當階下囚,今日突然變成了座上賓。
讓他們有些不適應。
稍傾。
酒菜擺滿大桌。
左有鼎笑着看向裏吉,道:“裏吉王子,昨日發生了一些誤會,望您海涵,本官代表鴻臚寺先自罰三杯!”
說罷,左有鼎端起酒杯,連飲三杯。
“裏吉王子”四個字,讓裏吉開心得露出了牙花子。
契丹人爲更好地管理女真人,特設了一些王府。
大王人選便是女真各個小部落裏實力強橫且服從契丹人的族長。
黑水族族長可蒙並非王府之王,但左有鼎卻將其身份地位提了提。
裏吉也就成爲裏吉王子了!
裏吉下意識地便挺了挺胸膛,他非常喜歡這個稱呼。
蘇良坐在一旁,微笑而不語。
待左有鼎鋪墊好了,他才會開口。
左有鼎接着道:“我大宋官家看完可蒙族長的信件後,本來是想邀請三位入宮赴宴的,但考慮到信件上的內容以及三位的身份,官家不方便見你們,也不方便將你們請進宮內,望三位能夠體諒!”
“理解,理解,祕密結盟,自然不能外泄!”
裏吉三人的心裏美滋滋的,感覺宋人比契丹人要有禮貌太多了。
“此外,昨夜蘇司諫暴打了三位一頓,也是意外,乃是因想要刺殺蘇司諫的契丹人實在太多,不得不防!”
蘇良當即站起身,笑着道:“三位,本官也自罰三杯。”
說罷,蘇良連喝三杯酒。
裏吉也連忙端起酒杯,道:“我們也有不是的地方,我們也有不是的地方!”
說罷。
三人也站起身,連喝了三杯酒。
蘇良向他們敬酒,他們回去後能炫耀一輩子了。
這一刻。
在他們眼裏,大宋乃是實打實的禮儀之邦。
即使昨晚暴揍他們,將他們關到府牢,也沒有任何錯誤。
雙方閒聊了數句後,終於聊到了正題。
“裏吉王子,我大宋官家對可蒙族長提出的建議還是較爲認可的,但是考慮到雙方距離甚遠,而我們對貴方的瞭解還不夠,所以提出了另一個想法,此想法將由蘇司諫代官家轉達給二位!”左有鼎捋了捋鬍鬚說道。
裏吉三人看向蘇良。
蘇良微微一笑。
“裏吉王子,你們應該也清楚,我們與契丹人的仇怨並不比你們淺。”
“燕雲十六州皆是漢人,本就應是我大宋的領土,我朝自太祖太宗起,便有意將會收復,日後我大宋與遼肯定是有一戰的。”
“但當下,你們到底有多少實力,我們還不清楚。”
“我大宋官家希望你們能再壯大一些,當真正有實力與遼國爲敵時,我們再合作。不然,我們現在達成聯盟,你們臨時變卦,豈不是置我大宋於不利之地,我們希望我們的盟友對我們是真誠的,你們現在在遼國北境,不過是小打小鬧,外人看起來就像是一家人吵架,我們若加入戰局,恐怕會吃大虧!”
蘇良的話已經說得非常委婉了。
他共計表達了兩層意思。
其一,伱們太弱;其二,你們與契丹人的矛盾還不夠深。
一旁。
左有鼎補充道:“蘇司諫所言,正是我大宋官家之意。不過官家也說了,若女真族被契丹人欺壓的走投無路,我大宋能幫則幫!”
“裏吉王子,此事涉及我大宋江山存亡,不得不慎重,你能理解吧!”
“理解!理解!還是我黑水族過於低調了。請二位放心,待裏吉回去後,很快就能給大宋皇帝陛下一個驚喜,讓貴國知曉,我們有資格做大宋的盟友!”
裏吉覺得對方的憂慮,實乃情理之中。
他不認爲自己的族落弱,只是認爲當下還不夠大膽,他要做出一些事情,讓大宋相信他們。
“裏吉王子果然是聰明人,那我們就靜待佳音了!只要你們表現出了充足的誠意,我大宋將親自送上結盟書!”左有鼎笑着說道。
“沒問題!”裏吉興奮地說道。
另兩人也都甚是高興,他們覺得有此話一出,雙方的口頭結盟就算是完成了。
他們接下來可以放心地對付契丹人。
……
雙方閒聊數句後,便開始吃喝說笑起來。
這一場飯局,蘇良真正領略到了禮官們的厲害。
話語間,看似吹捧,其實處處挖坑,將裏吉王子陪的甚是開心,對方已將大宋當成了自己堅強的後盾。
……
半個時辰後,飯局結束。
左有鼎道:“三位,爲避免被契丹人的細作發現,本官建議你們明日四更天便坐船離宋,如何?爲表誠意,我們還爲三位帶了一些酒茶、絲綢。”
“左寺卿,你……你就是我……我裏吉的恩人,多謝!多謝!”
裏吉身體搖晃,話都說不囫圇了。
雖說他壯得如一頭牛,但酒量就像一隻小麻雀,此刻已經醉得眼睛都出現重影了。
稍傾,左有鼎命人將三人送到了住宿的地方。
樊樓外。
蘇良看向左有鼎,半個玩笑地說道:“左寺卿,今晚所有的承諾都出自你之口,我可是一個承諾也沒有,日後,他們要找,那就找鴻臚寺啊!”
左有鼎胸膛一挺。
“承諾?老夫承諾了嗎?都是酒後之言,老夫我一片紙都沒有留下,算什麼承諾,我都是爲了大宋!”
說罷。
左有鼎長袖一甩,哼着小曲離開了。
蘇良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臺諫官們大多都認爲左有鼎圓滑市儈,八面玲瓏,還喜歡推卸責任。
但現在看來,將他放在鴻臚寺寺卿的位置上還是非常合適的。
……
翌日,不到五更天。
天還未亮。
裏吉三人便坐上了專門爲他們安排的商船。
胖青年阿兀站在甲板上,望着越來越遠的汴京城,滿臉不捨。
“我昨晚爲了優雅一些,都沒有吃飽,本想着能在汴京多待幾日,多吃些美食呢!”
“那麼多漂亮的小娘子,我……我連一個都沒有認識,連手都沒有拉過,唉,可惜了!”阿固感嘆道。
啪!啪!
裏吉朝着二人的後腦勺打了兩下,環顧四周無人後,道:“猴急什麼,好事還在後面呢!”
“宋人不擅武力,待咱們與他們合夥滅遼後,便點足兵馬南下,佔領了這座汴京城。”
“即使無法長佔,我們也要搶掠一番,將裏面的財寶、酒水、茶葉、絲綢,搶掠一空,至於漂亮女人,至少搶一萬個,讓你們玩個痛快!”裏吉摟着二人的脖子,低聲說道。
“好!好!”二人變得興奮起來。
這些女真人,自幼都生活在燒殺搶掠中。
他們看到好的事物,第一反應就是要將其搶到手裏,佔爲己有。
至於儒家之禮,世俗道德,他們根本不在意。
這樣的白眼狼。
大宋若與其合作,那才是瞎了眼。
……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依照朝廷的休假制度,百司休務一日。
但蘇良卻在午後,被樞密副使樑適拉到了樞密院。
此刻。
由樞密院官員們撰寫的全宋練兵之法《練兵總要》已近尾聲。
且經由官家和中書相公們看過後,已調整了兩次,待節後再呈遞一次,大概率就能定稿刊印,送往各地軍營執行了。
樞密院內。
樑適將蘇良帶到一處茶室內。
狄青起身爲其泡茶,曾公亮熱情地爲其端水果,樑適還將兩盤點心專門放在蘇良的面前。
蘇良笑着道:“三位,別玩虛的了,想要我做什麼,直說!”
狄青看向曾公亮,道:“曾公,我嘴笨,你來講吧!”
曾公亮緩了緩。
“景明,我們希望在施行《練兵總要》之前,將樞密院的官員、三衙將領以及開封府內的高級將領,召集在一處軍營內,讓官家講講話,提提勁!”
“這是好事啊!你們去提,官家也一定會同意的!”蘇良笑着道。
“我們還希望,最好不要有其他衙門的官員參與。”曾公亮道。
聽到此話,蘇良笑了,直接道:“其他衙門?你們是不想讓中書的那幾位相公參與吧!”
曾公亮點了點頭,又連忙解釋道:“景明,你莫誤會,我們不是要專權,藉此提升樞密院的地位。而是若此次官家講話的聽衆除了樞密院官員外,皆是武將,大家就能感受到朝廷對武官的重視,如此,能極大地提高將士們的興奮勁!”
一旁的樑適補充道:“我們三個提出此建議,官家可能會多想,中書的相公們可能也會多想,所以想讓你去!”
蘇良略加思索,然後道:“行!”
這三人,是被朝廷重文輕武的政策搞怕了,生怕官家多想,朝廷的文官多想。
聽到蘇良肯定的答覆,三人長呼一口氣,放蘇良回家過中秋節了。
……
深夜。
月圓如盤,高高懸掛在夜空中。
蘇宅,屋頂上。
蘇良靠在唐宛眉的懷裏,欣賞着夜空中的明月,唐宛眉則是爲蘇良輕柔地按摩着腦袋。
二人已是老夫老妻,卻依舊如膠似漆。
二人夫妻關係保持融洽的祕訣是——
日常吵架時,作爲臺諫官的蘇良,從來沒有贏過唐宛眉,真要是唐宛眉蠻不講理,蘇良會請唐澤收拾她。
這一刻。
蘇子慕與蘇沁一已沉沉睡去,唐澤也因貪杯醉酒,早就回屋休息去了。
二人難得有如此溫存的時刻,且沒有任何煩心事掛在心頭。
“昨天,咱兒子對我說,他長大後想當一位劍客,像李太白那樣的,遊歷山水,四海爲家,你也不管管?”唐宛眉朝着蘇良的鼻尖點了一下。
“劍客,挺好啊!只要不像李太白那樣做上門女婿就行了,他上個月去相國寺見和尚打坐,還想當個和尚呢!”
蘇良反問道:“你想咱兒子以後做什麼?”
唐宛眉想了想,非常認真地說道:“都行,除了臺諫官。”
“啊?”
蘇良甚是不解,疑惑道:“臺諫官怎麼了?天下多少官員都想入臺諫,而進不來呢!”
“太累了!太忙了!太難顧家了!”
唐宛眉說完此話後,嘴巴一嘟,看向高空的月亮,但眼淚卻止不住掉下來了。
這些年。
蘇良不是在官衙忙,深夜才歸家,就是離京出差,一走便是兩三個月。
這份難受孤獨,唯有唐宛眉最清楚。
蘇良坐起身來,擦掉唐宛眉的眼淚,然後將其緊緊摟在懷裏。
……
翌日,近午時。
垂拱殿。
中書衆相公,樞密使狄青,兩位副使曾公亮、樑適,還有蘇良,都站在大殿內。
他們皆是《練兵總要》的主創和審覈者。
趙禎將精修過的《練兵總要》放在御案上,朝着衆人說道:“沒問題了,即日便可依照此策練兵!”
狄青等人頓時長呼一口氣,終於要開始執行了。
這時,蘇良站了出來。
“官家,臣建議在執行此策前,最好能將樞密院的官員,三衙將領以及開封府的高級將領都召集起來,由您講講話,提提勁,咱們這一次練兵,乃是爲戰而練!”
趙禎眼前一亮,道:“可以,可以。朕到時可以穿那套鎧甲講話!”
聽到此話,衆臣都笑了。
趙禎那套鎧甲還沒有正式露過面呢!
就在蘇良準備開口,委婉表達中書衆相公不用去時,趙禎看向下方,道:“這次,除了樞密院的官員,文官便不用去了,蘇卿可跟着去!”
蘇良頓時樂了,狄青三人也都不可思議地看向趙禎。
官家實在是太善解人意了。
這種事情,臣子請願和趙禎主動說,性質完全不一樣。
官家所做實在太暖心了。
而這時,文彥博、富弼等人一想就明白了。
朝廷一直在提高武人地位,此番舉動,文官不去,更是證明官家對武將們的信任。
“官家聖明,此等場合,我們確實不宜去!”文彥博笑着說道。
趙禎滿意地點了點頭。
文彥博能穩坐首相之位數年,除了軍功,還有他對趙禎的理解和默契程度。
……
八月二十二日,秋風微涼。
汴京城南,郊外,一座軍營的沙場中。
樞密院衆官員,三衙的官員與將領,以及開封府內的所有營指揮使以上的武將全都筆直地站着。
天子親軍,龍羽軍軍營的五百名兵士也都站在後面,他們有資格享有此等殊榮。
官家親自對武將集中訓話,當朝還從未發生過。
狄青,曾公亮、蘇良等人站在最前方,等待官家出場。
片刻後。
隨着一聲聲戰馬的嘶鳴聲響起。
數名身穿亮銀色鎧甲的士兵騎着戰馬而來,其中一人還舉着一杆皇旗。
而中間騎馬者,亦是身穿亮銀色鎧甲,不過多了一件白灰色的披風,此人正是四十四歲的趙禎。
這一刻的趙禎,雄姿英發,騎着戰馬直接奔到高臺前,然後非常瀟灑地下了馬。
不遠處,狄青長呼一口氣。
就這個下馬的動作,官家就練了兩日,總算沒有白練。
隨即。
趙禎脫去披風,身穿亮銀色鎧甲,大步朝着高臺走去。
下面的將士們都看得呆住了。
在他們眼裏,官家向來都是文質彬彬。
他們本以爲官家會身穿紅色常服而來,沒想到官家竟然身穿鎧甲,騎着戰馬而來,且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甚有武人之風。
趙禎身穿鎧甲騎駿馬且無文官在場。
僅憑這兩點,便能引起無數武將的狂歡。
在他們眼裏,這是官家非常非常重視他們的表現。
每個人都眼神熾熱地望向正在走上高臺的趙禎。
這一刻的趙禎,心情也甚是激動。
他十三歲登基之時,夢想便是有朝一日,騎烈馬,披鎧甲,御駕親征。
而今已實現了一半,御駕親征也距離他不遠了。
趙禎在高臺上緩了緩後,道:“衆將士,你們應該都已看到了《練兵總要》,也知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
“冠冕堂皇的話,朕就不說了,朕說一些大家關心的。”
“首先,我們大練兵有兩個目的,其一,保護我們的變法成果,防止外敵掠奪;其二,待時機成熟,我們定要收復燕雲,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志,當下,我們的國力已允許我們去做此事!”
這是趙禎第一次在公共場合提出朝廷有意收復燕雲。
將士們的心情都非常激動。
趙禎接着道:“接下來,朕告訴你們兩件喜事。此事,兩府三司皆不知,但朕已經決定要這樣做。”
“首先,自下月起,朝廷將禁軍之軍費提高兩成!”
“其次,只要你們能嚴格遵行《練兵總要》的要求去做,不觸發軍紀軍法,做一名合格的將士,朝廷可以解決你們的一切後顧之憂。家中父母老邁生病,無人看管,朝廷幫你們管。兒女年幼,無法入學讀書,朝廷幫他們辦理入學,一切費用朝廷來出……,朝廷解決你們的一切後顧之憂!”
“此乃朕之承諾,若你們和你們手下的兵沒有享受到此待遇,可直接向朕彙報,攔截你們者,以叛國罪論處!”
……
趙禎講完後,人羣中突然有人喊道:“官家聖明!”
緊接着。
此道聲音如山呼海嘯一般,響徹了整個軍營。
將士們都像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立即衝進戰場,去殺個痛快。
蘇良喃喃道:“我的雞湯沒有肉,官家的雞湯盡是肉,任何熱血的話語都不如給將士們提供實打實的好處。將士們得了名和利,有了尊嚴,能不拼勁十足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