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0章:真相大白!論斷案還是要看包拯包希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3224更新時間:24/07/01 12:43:27
    午後,皇城司。

    蘇良跟着張茂則來到後衙。

    他已命吉叔駕着馬車在後門等候,待受過笞刑,他便立即回家,閉門謝客。

    免得被人嘲笑。

    當朝士大夫官員遭受笞刑者,蘇良乃是獨一份。

    任由蘇良臉皮再厚,被打屁股還是有些難爲情。

    更何況,大宋在執行笞刑、杖刑和鞭刑時,還講究去衣受杖。

    他已預料到。

    待他回臺諫,呂端、周元等人必會拿此事調侃他。

    然而,當蘇良來到行刑之處後。

    傻眼了。

    衆臺諫官皆至,都一臉笑容地望着他。

    蘇良躲避着衆人的目光,看向張茂則道:“張都知,皇城司行刑,閒雜人等都應迴避吧!”

    這時,唐介笑着說道:“景明,我們乃是奉官家之命,前來觀刑。”

    “官家說,臺諫易被人陷害,做任何事情都務必考慮周全,百家學院之事乃是反例,令我等也好好反省反省!”

    歐陽修接着道:“景明,等會兒可莫喊疼啊!”

    蘇良胸膛一挺,大步走向一旁的長凳。

    他將長褲一扒,趴了下去,然後閉上眼睛,希望這一劫迅速過去。

    與此同時,一名士兵將一塊布頭蓋在他屁股上。

    士大夫還是有些優待的。

    笞刑,使用的乃是小竹板。

    其力道不至於令蘇良皮開肉綻,但也是倍加疼痛。

    蘇良正欲開口說一句:我蘇景明若喊一聲疼,就不是一條漢子!

    啪!

    竹板瞬間打了下來,疼得蘇良高呼道:哎呦……呦,疼……疼!”

    啪!啪!啪!

    竹板甚有節奏,夾雜在蘇良那此起彼此的痛叫聲中。

    一旁,衆臺諫官們都笑得甚是開心。

    從未吃過虧的蘇景明,今日終於吃了一次癟。

    二十下過後,蘇良的屁股已紅腫一片。

    禁軍士兵們很有分寸,並未打出血。

    要是換做別人。

    即使“笞十下”,也能打出一道道血痕。

    蘇良提起褲子,朝着衆人一拱手,道:“諸位,以後莫提此事,待我上衙時請諸位吃飯,先告辭了!”

    說罷,蘇良便扶着腰,快步朝着後門走去。

    臺諫官們再次笑出聲來。

    歐陽修望着蘇良的背影,喃喃道:“有時感覺景明智謀過人近乎聖,有時又感覺他一直活在人間煙火中,完全以赤子之心待人做事,毫無心計。”

    “或許,這就是真性情,大丈夫理應如景明這般活着!”一旁的唐介說道。

    ……

    當日黃昏,圖讖案便傳播了出去。

    官員們頓時知曉蘇良爲何會被禁足,百家學院爲何會被封禁。

    不過那句造反之語,仍只有少數人知曉。

    官員們在得知此事的來龍去脈,特別是李中師被罷職爲民後,無一人敢再上奏言說此事。

    他們看到了趙禎施行全宋變法的決心,看到了趙禎對蘇良的恩寵。

    更明白,若爲阻止全宋變法而造動亂,下場必將如李中師那般。

    甚至會比他更慘。

    至於“笞二十”,官員們不認爲是懲罰,而是認爲官家在護着蘇良。

    笞刑後,意味着蘇良“監管不力”的罪名已清算完畢。

    若蘇良被證明與反宋圖讖之事毫無關系,那蘇良便再也不會受罰,而百家學院將仍能照常運作。

    此事若放在別的官員身上,絕對不會如此輕罰。

    官員們再一次明白了蘇良在當今官家心中的地位。

    這二十下。

    令蘇良這個“當朝第一寵臣”的位置,坐得更穩了!

    有些本想搞事情的官員,紛紛都老實下來。

    ……

    入夜,蘇良趴在牀上。

    唐宛眉將晚飯端到牀頭,蘇子慕更是拿着筷子、勺子,熱情地要給蘇良餵飯。

    蘇良的屁股雖疼,但心卻是暖的。

    他打算好好歇息三日。

    他也相信,此案交給包拯,定能夠查個水落石出。

    蘇良在心中喃喃道:此事若真是夏竦主謀,我即使一日寫十道奏疏,也要將其從樞相之位彈劾下來。

    蘇良聽到夏竦在朝堂上推理出“蘇良弄權,有反宋自立之兆”後,便認爲他的可能性最大。

    此等言論完全是將他放在火上烤。

    不過,這也提醒了蘇良,越是權高位重,深受聖寵,就越要低調。

    自古以來,從雲端落到泥沼裏的臣子太多了。

    即使當下的官家不喜猜忌,但也架不住一羣人在其旁邊吹耳邊風。

    就在這時,吉叔快步走了過來。

    “官人,夏樞相來看你了,老爺子已去前廳迎接,老爺子說,你若不願見,他自有辦法將夏樞相送走。”

    蘇良微微搖頭。

    依照夏竦的性格和城府,不可能專門來嘲諷他。

    “沏茶,我馬上就出去!”蘇良緩緩從牀上爬起來,一旁的唐宛眉連忙爲蘇良拿衣物。

    片刻後。

    在唐澤與夏竦正閒聊時,蘇良走了過來。

    夏竦立即站起身來,關切地問道:“景明,傷勢嚴重否,老夫也認識幾個名醫,明日可讓他們來問診。”

    “多謝夏樞相關心,小傷而已,不礙事,兩三日就能痊癒了!”

    蘇良站在一旁。

    當下的他,能站能趴能側身,卻不能坐與躺。

    在吉嬸端上兩杯茶水後,唐介隨着吉嬸便離開了。

    廳內只剩下夏竦與蘇良二人。

    二人閒聊片刻後,夏竦道:“景明,反宋圖讖之事與老夫無任何關係,老夫有時雖與你政見不和,但絕不會做出如此齷蹉之事。至於李中師,他雖是老夫舉薦,但其所行之事,與老夫也無關。全宋變法大勢,已不可逆。老夫不會觸這個黴頭……”

    聽到此話,蘇良頓時明白了夏竦今晚來此的目的。

    當下,滿朝官員皆以爲反宋圖讖的幕後主謀是夏竦。

    若此案不能查個水落石出,那夏竦即使沒有受罰,也會被官家和衆臺諫官懷疑。

    因爲當時在朝堂上,他攻擊蘇良攻擊得過於兇猛了。

    當下的夏竦,權勢與恩寵皆大減。

    他爲保住樞密使之位,不得不向蘇良示弱,特來解釋一番。

    不過蘇良對他的話語,一字不信。

    他只相信最後調查出的結果。

    蘇良笑了笑,道:“我也從未懷疑過夏樞相,能做出此等齷蹉之事的定然是一些上不得檯面的東西!”

    聽到此話,夏竦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一刻鍾後,夏竦離開了蘇宅。

    ……

    開封府府衙內,包拯對此案相當重視。

    日審,夜審,不間斷審。

    十二個時辰內能提審洪有根和李中師十三次。

    由於劉長耳的真實身份曝光,已證明李中師乃是故意陷害劉長耳。

    李中師已認罪。

    他承認是因對蘇良提出的考成法不滿才生起了栽贓陷害之心,但拒不承認反宋圖讖之事與他有關。

    包拯調查過後,開始不斷盤問主犯洪有根。

    洪有根還是狠狠咬住蘇良是幕後指使者,劉長耳乃是圖讖傳播者。

    但言多必失。

    包拯很快就找到了破綻,他發現洪有根家有筆不義之財,而後順藤摸瓜查到了一人。

    鴻臚寺寺務司提點官劉御。

    寺務司負責京城大寺殿宇的修繕,本是個油水十足的衙門。

    但自從在蘇良建議禁止僧尼經商,三司設立寺務庫後,這個衙門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

    並且,此人與前任監察御史李定還是連襟。

    包拯仔細一盤算,蘇良先是令劉御丟了肥差,而後又令其連襟沒了官職,而今又讓其工作量倍增。

    他完全具有陷害蘇良的動機。

    包拯得知這些後,迅速傳劉御問話,爲圍繞劉御這個點,詳細盤問起來。

    很快,包拯便找到了提供反宋圖讖模板的刻工。

    那人正是受劉御支持,而後洪有根也指認了劉御。

    自此,真相大白。

    蘇良長呼一口氣。

    他得罪的人實在太多,根本不知會是誰突然就給他挖下一個大陷阱。

    以後做事,定然還是要百般小心。

    若是仕途沒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與此同時。

    夏竦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查不出來,定然是他嫌疑最大。

    這一次,他是真的怕了。

    一旦官家對他起疑,那他必然會被致仕,當下的他還不願意讓權。

    ……

    四月二十日,蘇良與曹佾出現在百家學院內。

    在組建百家學院之初,蘇良爲了使得學術氛圍濃郁,自由度高,並未設置太多管理條例。

    但這一次的意外,差點使得百家學院倒閉,讓蘇良有了壓力。

    蘇良、曹佾與學院的數位夫子合力,在將所有夫子、學員都調查過一遍後,又撰寫了多條院規,在多個方面約束學員。

    但凡不遵守院規者,直接開除,絕不姑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