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7章:太白經天!蘇景明有造反之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677更新時間:24/07/01 12:43:27
    日近黃昏。

    在蘇良禁足於家,正與岳丈唐澤說說笑笑着下棋之時。

    趙禎將文彥博、夏竦、張方平、宋庠、吳育、范仲淹、王堯臣七位相公召進了垂拱殿。

    此刻,七人皆知蘇良被禁足家中。

    也知城北的百家學院被禁軍封禁,任何人不得進出。

    曹佾曹國舅亦被禁在學院中。

    但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卻不清楚。

    片刻後。

    趙禎來到殿內。

    待趙禎坐下後,張茂則手裏拿着一疊薄薄的冊子,然後將其依次發給了衆相公。

    趙禎道:“此圖讖,乃是百家學院一刻工雕印,發放民間已有數百份,當下皇城司正在追緝。”

    衆臣看到此圖讖後,全都明白了。

    所謂圖讖。

    即宣揚迷信的預言、預兆、天象之類的書籍,常附有圖畫。

    自古以來,百姓最易受圖讖蠱惑,造反者大多都是利用圖讖煽動百姓造反。

    大宋得位不正,易遭人口舌。

    太祖太宗對天文圖讖的管理甚是嚴苛。

    但凡發現有人雕印、傳播或私藏天文圖讖者,皆重判罰,輕則徒三年,重者直接流放千里,甚至處以極刑。

    而他們手裏的這份圖讖,更是有驚人的造反之語。

    上面除了有一幅“太白經天”的圖畫外,還寫着:宋,九十年,國祚廢,太白經天,大亂始。

    今年,正是大宋立國的第九十年。

    太白經天,是兵器動亂、殺伐無序、朝代更替的大兇之相。

    乃爲歷代帝王最忌諱的大兇之兆。

    《漢書·天文志》曰:太白經天,乃天下革,民更王。是爲亂紀,人民流亡。

    《新唐書》曰:六月丁巳,太白經天。庚申,秦王世民殺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

    此乃反宋之語。

    雕印傳播,皆是死罪。

    此圖讖的雕印者乃是百家學院的一名刻工。

    而蘇良作爲百家學院(私家學院)的實際控制人,即使不是指使者,也有監管不力之罪。

    趙禎將蘇良禁足,然後只告知了諸相公,也是爲保護蘇良。

    此事若讓諸多朝臣知曉。

    依照蘇良當下的人緣,彈劾他的奏疏能在御案上擺成一座座山頭。

    而今將蘇良禁足在家。

    一方面可使得蘇良無法干預此案,另一方面也是讓其遠離禍患。

    此等大事,根本不是趙禎將蘇良叫到垂拱殿問詢幾句就能完事的。

    依照大宋法令,當下蘇良的任何話語都有狡辯之嫌。

    皆不能信。

    文彥博看完後,道:“官家,此事定然與景明沒有關係,他一心撲在變法之事上,根本不知此事,臣猜測,定是有人栽贓陷害,破壞變法。”

    一旁的夏竦聽到此話,瞬間就不樂意了。

    “文相,此事尚未理出脈絡,你怎敢如此斷言?此事涉及我大宋江山安危,理當慎重!”

    “蘇景明根本沒有任何動機指使此事!”一旁的吳育幫腔道。

    “怎麼沒有動機?諸位,現在的蘇良可不是一名小小的臺諫官了,在朝堂之上,論權勢恩寵,我等誰能比得上他!”

    “官家寵幸,百姓支持,無數人都認爲他是未來的宰執,就連遼國皇帝都稱我大宋配不上他蘇景明。我說句你們不愛聽的,蘇景明在西北與狄青有舊,在河北與曾公亮經常有書信往來,在京東路更是被富弼倍加推崇。而在朝內,外戚曹家更是與他關係密切,他若真想着以變法之名亂宋,比任何人的成功率都大!”

    聽到此話,文彥博、吳育、范仲淹這三個欲護住蘇良的相公,都皺起了眉頭。

    若是換作疑心較重的帝王。

    僅憑夏竦這番話,就足以使得蘇良日後仕途坎坷或戛然而止。

    范仲淹自慶曆新政後,向來都是好脾氣,但聽到這番毫無證據的栽贓之語,忍不住道:“栽贓蘇景明之人,必然也是想着以此話引得官家對蘇景明產生猜忌之心。”

    這一句話,直接將夏竦噎住了。

    他思索了數息,才反駁道:“希文,你視蘇景明如子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他想的是什麼。”

    “夠了!夠了!”趙禎打斷了衆臣的爭吵。

    趙禎非猜疑之君主,他當下還是較爲相信蘇良。

    “此事到底是什麼情況,審查一番即可,朕已令皇城司嚴查,但皇城司不擅長刑斷之事,朕準備令包希仁主審!”

    “官家,萬萬不可啊!包希仁乃是蘇景明的忘年好友,二人經常放衙後前往酒館飲酒,包希仁理應避嫌。”

    這時,吳育忍不住插了一句。

    “沒想到夏樞相竟對包學士和蘇御史私下的行蹤如此清楚!”

    夏竦冷哼一聲,辯解道:“汴京百姓皆知包希仁與蘇景明走得近,我就不能知嗎?”

    隨即。

    夏竦拱手道:“臣推薦殿中丞、集賢校理李中師與皇城司一起,審查此案,抓出潛藏在百家學院的漏網之魚。”

    殿中丞、集賢校理李中師當下的差遣是,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

    正是不久前夏竦舉薦的。

    趙禎點了點頭,道:“就依夏樞相所言。”

    有皇城司監管,趙禎相信李中師定然不敢徇私枉法。

    這時。

    夏竦又說道:“官家,此事無論是否爲蘇景明指使,其都有監管不利之責,臣建議先免其臺諫之職。”

    “此外,百家學院的學子本就是魚龍混雜,亂象重生,當下又毫無建樹,儼然一個三教九流聚集的下等場所,不如直接關停,以正朝綱!”

    趙禎搖了搖頭。

    “待此案水落石出後再說!此外,此事先不要聲張出去,朝臣若問,蘇景明爲何禁足?百家學院爲何封禁?伱們只道配合皇城司辦案即可,誰若泄露圖讖之事,朕定嚴懲!”

    羣臣皆拱手。

    趙禎不讓衆相公泄露圖讖。

    一方面是那句圖讖之語影響太壞,易被不懷好意者利用,引起民間騷亂。

    特別是當下處於全宋變法之初。

    很多人都會將此話聯想到“變法亂宋”之上,將使得變法處處受阻。

    另一方面是若羣臣都來彈劾蘇良,此事會越鬧越大,而趙禎則是想保住蘇良。

    全宋變法,不能沒有蘇景明。

    待此案件調查清楚後再公之於衆,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

    ……

    兩日後。

    蘇良仍在家中禁足。

    白天,陪岳丈下棋喝酒,陪兒子玩鬧;晚上,便摟着媳婦舒舒服服睡覺。

    他全然沒有將這個所謂的“大劫”放在心上。

    該吃便吃,該喝就喝。

    前段日子,由於變法之事繁忙,蘇良憔悴了許多,而這兩天已經漸漸補了回來。

    又過了兩日。

    張茂則再次來到蘇宅,將此事全都告知了蘇良。

    因爲接下來,蘇良將會被叫到皇城司問話。

    蘇良聽到那句:宋,九十年,國祚廢,太白經天,大亂始。

    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

    若當今官家乃是喜猜忌的君主,他現在可能已經在牢獄之中了。

    “這是有人要害死我啊!”蘇良喃喃道。

    當下,他已經掉進了這個陷阱,最輕的罪名都是監管不力。

    仇人太多。

    他一時也想不出是誰做出這種齷齪的勾當。

    但此事也爲蘇良敲響了警鐘。

    待此事結束後,若百家學院還能繼續運營,他定要將所有人的底細都摸查一遍,整理成卷宗。

    百家學院中,絕對不能有德行卑劣,意圖他事的奸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