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8章:蘇良吟詩,我真的沒有暗諷夏竦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942更新時間:24/07/01 12:43:27
    桑家瓦子門前。

    遼國特使耶律慶與西夏特使楊懷素各自揭對方之短,專朝心窩裏捅。

    足足吵了近半個時辰。

    最後,二人見圍觀者越來越多。

    而平日裏有人鬥個嘴就能迅速出現的大宋巡邏官吏卻始終沒有現身,才意識到今日出大醜了。

    當即,二人各自撂下幾句狠話,便迅速離去了。

    ……

    翌日,剛入夜。

    桑家瓦子內,一出名爲《蛇鼠鬥》的新型滑稽戲便在一方勾欄中上演。

    此滑稽戲完全還原了耶律慶與楊懷素的對罵情形。

    髒話、神態、動作、語氣幾乎一模一樣。

    並且在曹佾的暗中操作下,人人皆知這出《蛇鼠鬥》的主角是遼國特使耶律慶與西夏特使楊懷素。

    且完全是真實事例改編。

    大宋百姓們聽得有滋有味,且奔走相告。

    臨近年關,百姓本來就閒。

    遇到此等熱鬧的滑稽戲,自然要去看上一看。

    一時間,街頭巷尾、茶館酒樓,皆是議論這出《蛇鼠鬥》的百姓。

    並且,這出滑稽戲正以極快的速度朝着大宋的其他州府傳播。

    耶律慶知曉後,差點兒沒有氣暈。

    他當即找到知開封府包拯,希望開封府能令那些民間藝人禁演《蛇鼠鬥》。

    包拯當即送給他一份《宋刑統》。

    稱若他能找到民間藝人所違的法令,開封府立即依照法令執行。

    耶律慶深知包拯脾氣,只能無奈離開。

    而後。

    西夏特使楊懷素也來到了開封府。

    他知曉耶律慶在開封府碰了一鼻子灰,也知曉大宋這種滑稽戲,即使調侃當朝宰執也在允許範圍之內。

    他的要求簡單了一些。

    楊懷素請求將《蛇鼠鬥》改成《龍虎鬥》。

    這樣聽着會相對體面一些。

    包拯微微一笑,稱此行爲不在開封府管轄職責之內,然後也送了他一本《宋刑統》,便讓他離開了。

    此次使宋,對二人來講,定然是一個難忘的旅程。

    而他們各自歸國後,必然會被罵得狗血噴頭。

    甚至仕途都有可能斷絕。

    ……

    臘月二十九日,清晨。

    蘇良身穿一襲嶄新青袍,帶着唐澤、唐宛眉、蘇子慕、丫鬟小桃、吉叔、吉嬸一起坐上了御史臺安排的馬車,奔向郊外。

    趙禎爲表彰今年臺諫之功。

    特意爲臺諫官們在城郊安排了一處大宅,令臺諫的所有官員、吏員皆可攜帶家眷,來此聚餐。

    一應吃喝玩樂,皆由朝廷出錢。

    趙禎做出此舉,乃是因臺諫官們向來以身作則,鮮有放鬆之時。

    即使聚餐,也不過是吃一頓晚宴而已。

    故而,趙禎將他的御廚,將各地州府進貢的食物全都放在一處豪宅中,令臺諫官們與家人共享。

    待衆人吃飽喝足後,定然還會收到一份厚禮。

    在賞賜百官上,趙禎向來出手大方。

    ……

    約大半個時辰後,蘇良全家來到了城郊宅院。

    此座宅院足足佔地有五十餘畝。

    院內有小橋流水、亭臺樓榭,各種珍稀樹木,還有從玉津園中拉過來的獅子、老虎、麋鹿、靈犀、麒麟(印度犀牛)、白駝、孔雀等稀有動物。

    乃是一座趙禎未曾賞賜出去的豪華宅院。

    在趙禎的安排下,皇家御廚便來了三十多人。

    各種點心、美酒、茶水全都到位,還有投壺、曲水流觴、蹴鞠、捶丸、鞦韆、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休閒娛樂項目。

    應有盡有,甚是奢靡。

    處處可顯隆恩普照。

    蘇子慕一到來,立即就成爲了人羣的焦點。

    被幾個美婦人圍住,將小臉都親紅了。

    他與數個小朋友在院內撒歡地跑,甚是開心。

    ……

    午後。

    冬陽燦爛,甚是溫暖。

    唐介、歐陽修、蘇良等人吃飽喝足後,躺在一處水塘前的躺椅上曬暖閒聊。

    而不遠處,他們的家人都玩得不亦樂乎。

    臺諫日日忙碌。

    他們很享受當下這份美好的時光。

    就在這時。

    左正言周元伸了伸懶腰,突然開口道:“此情此景,適合小憩、吟詩、作畫,聽曲。”

    一旁,監察御史裏行呂誨突然坐起身來。

    “諸位,不知你們發現沒有,景明可從未寫過詩呀?”

    此話一落。

    唐介、歐陽修、何郯、範鎮、趙汴等臺諫官紛紛坐起身來。

    歐陽修更是笑問道:“景明,你爲何從不作詩?”

    在衆臺諫官眼裏,文章是大道,詩詞爲小道。

    擅於屬文者,寫詩填詞完全可以信手拈來,絲毫不費力。

    “也寫過,但寫不好,易貽笑大方!”蘇良笑着說道。

    一旁,範鎮白了他一眼。

    “若你蘇景明都寫不好,我們恐怕連筆都不會拿了,景明,伱可知,你那篇《均貧富論》面世後,民間已經有‘論屬文,歐陽永叔第一,蘇景明第二’的說法了!”

    這時。

    呂誨笑着打趣道:“寫首差的也行,也讓我們笑笑你,不然每次看到你蘇景明的文章,我感覺這輩子都望塵莫及了!”

    一向不苟言笑的御史中丞唐介,突然提高了聲音道:“蘇景明,來一首!”

    頓時,衆臺諫官們都鬧了起來。

    “蘇景明,來一首!”

    “蘇景明,來一首!”

    “蘇景明,來一首!”

    ……

    蘇良有些哭笑不得。

    他也能寫,但寫的確實不盡人意。

    他緩緩站起身,本準備糊弄一首的時候,突然看到前方池塘映照着天空的雲影,不遠處流水潺潺,不由得想到一首應景的詩。

    “朱文公,對不住了!”蘇良在心中喃喃道。

    衆臺諫見蘇良站起身,看向前方的池塘,不由得都安靜下來。

    蘇良緩緩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聽到這兩句,衆臺諫官心中並無絲毫波瀾。

    此乃是所見即所得,完全描述的是衆人眼前的這番景象。

    詩意平平無奇。

    就在這時,蘇良吟出了後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一霎那,臺諫官們都喃喃念起了這兩句詩。

    “好句,好句啊!以景喻理,這方池塘指的乃是朝堂,流水指的是官員,景明分明是在說,我朝要想澄清吏治,必然要有源源不斷的年輕官員替代那些老邁官員,此詩可傳千古!”歐陽修由衷地讚美道。

    這時,唐介捋了捋鬍子,也站了出來。

    “這方池塘,可指朝堂,亦可指學識,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常得常新。甚至可以指仕途、商道、兵道、財道……”

    經過歐陽修和唐介的品評。

    這首詩的格調瞬間再次拔高,蘇良都沒想到此詩竟然可以這樣理解。

    而這時。

    呂誨突然道:“我怎麼感覺,景明是在暗諷夏樞相。朝堂應以新換舊,夏樞相不就是朝堂最深的那一灘死水?他確實該爲年輕官員讓位了!”

    “妙啊!這麼一說我覺得景明正有此意,此詩不就是在罵夏竦嗎?”歐陽修忍不住大笑起來。

    “景明,你可真賊啊!這時還想着盡臺諫之職,令夏樞相退位讓賢呢!”

    蘇良一臉懵逼。

    他哪有想這麼多,他覺得朱文公應該也沒有想這麼多。

    但經過如此解讀,他是跳到黃河裏都洗不清了。

    ……

    翌日,蘇良這首詩便傳播了出去。

    垂拱殿內。

    趙禎聽到這首詩,不由得笑着道:“此詩甚是玄妙啊,但有抨擊夏竦之嫌,蘇景明還是太年輕氣盛了,夏竦幹不了多久了,但當下樞密院還離不開他。”

    夏府內。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夏竦唸完此詩後,憤怒地說道:“這個蘇良,真是豈有此理,竟然如此暗諷老夫,老夫偏不致仕,你又能奈我何?”

    其他官員念罷此詩。

    第一感覺也是覺得蘇良在暗諷夏竦老邁,應該致仕。

    他們下意識就把“方塘”當成了“朝堂”。

    再代入蘇良臺諫官的身份,以及最近蘇良與夏竦激烈的辯論。

    想當然地就那灘老舊的死水,指向朝堂年齡最大的夏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