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2章:何以富貴者撐死,貧苦者餓死,朝廷有爲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298更新時間:24/07/01 12:43:27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歷史總是如此相似。

    汴京城內的蔬菜被貴族富戶們搶之一空,家家地窖充盈,並且還在傾力瘋搶中。

    “放壞了可以丟掉,但絕對不能不夠吃。”

    這是當下很多貴族富戶們的心態。

    他們覺得這波蔬菜荒可能會持續到明年開春。

    故而瘋狂囤菜。

    利用自己的人脈、特權、錢財,能囤多少,便囤多少。

    當下的汴京城,最不缺的便是有錢有勢之人。

    於是乎,蔬菜幾乎被貴族富人壟斷,貧苦百姓甚至是汴京周邊的菜農,都難以吃上自己種下的蔬菜。

    此事,細思極恐。

    如果不是蔬菜短缺,而是糧食短缺。

    那毫無疑問。

    富人安然度日,窮人家將餓殍遍野。

    三司使王堯臣並未想出特別好的解決辦法。

    此舉並不屬於純粹的市場買賣壟斷行爲。

    那些富戶若只是將蔬菜自用,三司根本無權強行調控。

    他先是號召手中蔬菜過多者將其還於市,而後從周邊州府徵調蔬菜,意在破除汴京菜荒。

    然而,收效甚微。

    今冬的蔬菜確實極度短缺,沒有人願意將手中的蔬菜拿出來。

    從一名普通百姓的角度來看——

    朝廷本應是爲天下百姓主持公道的地方,但這一次,百姓們看到的卻是,朝廷只會爲富人主持公道。

    一時間,民怨沸騰,羣情激憤。

    這日午後。

    一羣百姓集聚到三司門前討要說法。

    三司使王堯臣並非膽怯怕事之人,他得知百姓聚在門外後,當即大步走了出去。

    “諸位,吾乃三司使王堯臣。此次汴京蔬菜荒,我們已經籌劃解決之策,這幾日定會給大家一個交待,讓每個人在這個冬日都能吃上蔬菜。”

    這時,一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氣呼呼地站出來。

    他指着王堯臣的鼻子說道:“你能給什麼交待?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來,汴京城不是蔬菜荒,是蔬菜都囤積在了那些非富即貴之人的家裏,他們是大宋的百姓,我們就不是嗎?朝廷就看着他們這樣壟斷?寧願吃撐放壞,也不留給我們一口?”

    緊接着,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站了出來。

    “王相公,你能不能代我問問咱們官家,大宋是我們這羣貧苦百姓的大宋嗎?”

    “難道我們沒有交納賦稅?沒有服徭役?沒有爲大宋江山做出一丁點貢獻,我們被欺負成這個樣子,朝廷就不能管一管嗎?”

    “朝廷是將我們當成一個人還是當成了牛馬?我們知道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官老爺的,有些人就是做佃戶的命,但是總不能完全斷了我們的生路吧!”

    聽到此話,王堯臣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答。

    當下的大宋,貧富差距甚大。

    富人就是比窮人擁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

    但是將兔子逼急了,他也會咬人的。

    此刻,王堯臣後悔的是,三司應該在很多人囤積蔬菜之初便出手扼制。

    現在已經晚了。

    這時,人羣中一名年輕人突然高聲喊道:“我等皆爲大宋子民,何以富貴者撐死,貧苦者餓死,朝廷有爲乎?”

    “朝廷有爲乎?”

    “朝廷有爲乎?”

    “朝廷有爲乎?”

    ……

    百姓們的情緒被撩起,紛紛高喊起來。

    他們並不憎恨那羣瘋搶蔬菜的富貴人階層,而是憎恨朝廷的無作爲。

    將富人當人,將窮人當牛馬。

    就在這時。

    又有人喊道:“均貧富!均貧富!均貧富!”

    聽到這三個字。

    王堯臣與後面數名官吏的臉色瞬間變了。

    這是太宗時期,造反派王小波和李順喊出的口號。

    當時他們也是遭受富戶欺壓。

    由擁有田產的主戶變無田之佃戶,無奈之下,只得造反。

    就在王堯臣一臉無措時。

    知開封府包拯帶着一衆衙差大步走了過來。

    “諸位,都靜一靜,吾乃知開封府包拯!”包拯走到最前方,高聲說道。

    頓時。

    周圍漸漸安靜了下來。

    包拯之名,尤能令絕大多數汴京百姓信服。

    “諸位,本官清楚你們的訴求。此次民間瘋搶蔬菜之事,實乃我等官員之錯,我先向大家致歉!”

    說罷,包拯朝着下面深深鞠了一躬。

    “請大家相信本官,我與三司使現在便向官家匯稟此事,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包拯一臉認真地說道。

    安靜了片刻後。

    一名中年人道:“我……我相信包學士。”

    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然後便都漸漸散去了。

    “呼!”

    王堯臣長呼一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剛纔很多百姓攥着拳頭,都已經準備朝他動手了。

    ……

    一個時辰後,垂拱殿內。

    趙禎端坐於上方。

    兩府三司的相公、唐介、歐陽修、蘇良、包拯等人分站兩側。

    “我等皆爲大宋子民,何以富貴者撐死,貧苦者餓死,朝廷有爲乎?”

    趙禎重複着王堯臣彙報的話語,喃喃道:“朕本以爲只是部分人爭搶蔬菜,沒想到竟然鬧到此等地步,衆卿以爲,此事應該如何解?”

    吳育率先開口道:“富者不可不仁。臣以爲,朝廷應強制收回富貴者囤儲之蔬菜,重新分配,令窮者有菜可食!”

    “臣附議!”文彥博隨即拱手道。

    “臣亦附議!”張方平也站了出來。

    ……

    這時,趙禎看向蘇良微微皺眉,不由得道:“景明,伱怎麼看?”

    “臣以爲,此事之主罪,在三司,在開封府。三司未能在爭搶蔬菜之初便鉗制此事,開封府對南郊市集的管理亦存在疏漏。三司與開封府都應公開向百姓致歉,至於購買蔬菜之富戶,並未違我大宋律法,不可強制收回他們的蔬菜,而應與其協商回購,再施於貧戶。”

    “認錯?今日那些百姓可是喊出了‘均貧富’的口號,我們怎能向他們認錯?”文彥博搖頭道。

    “如果我們待他們真造反了,再認錯也無用了,錯了,就要認。此事確實是三司與開封府的過錯。”蘇良一臉認真。

    一旁,王堯臣和包拯都不由得點了點頭。

    若三司或開封府在預知到蔬菜將會被壟斷後便採取措施,定然不會出現當下這種局面。

    趙禎想了想後,也微微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