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3章:我都從七品了,你們這羣相公還這麼依賴我!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2528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十月初八,一大早。
蘇良身穿青色官袍,笑容燦爛地出現在諫院門口。
若是換作他人。
一身朱紫換青袍,正三品眨眼變從七品。
免不了要哀怨一段時間,見到同僚甚至擡不起頭來。
但對於不太在乎官階和俸祿的蘇良而言。
感覺到的最大變化。
就是換了一身不同顏色的官袍,政事公務也少了一些。
當下,臺諫合流。
臺院與諫院的職責幾乎一致,蘇良要做的還是監察、諫言之事。
蘇良剛入諫院。
就看到臺諫官們整整齊齊地站成了兩列。
一列是諫院官員。
有知諫院歐陽修、左司諫何郯、右司諫周元、右正言趙抃等。
一列是御史臺官員。
有侍御史兼知雜事範鎮、殿中侍御史呂誨、監察御史韓絳等。
趙禎本欲立範鎮爲御史中丞。
但範鎮拒而不接,只願暫知御史臺。
趙禎只好隨了他的願,將這個位置繼續爲蘇良留着。
“蘇中丞早!”
衆臺諫官同時朝着蘇良拱手,一臉認真。
在他們眼裏。
蘇良爲保大宋南境安穩,放棄個人名節與仕途,實屬大義,乃是當朝最優秀的臺諫官。
無論蘇良身居何位,都是他們心中的臺長。
蘇良嘴巴一瞥,笑着道:“都調侃我呢,是不是?”
“當下就數我官階低,你們行此大禮,我是不是要磕一個給你們回禮呀?”
此話一出,衆人都樂了。
範鎮率先說道:“景明,我們想着你心中委屈,已經商量好了,在外面,你是諫院左正言,在臺諫,你還是臺長!”
“你們想得美!當臺長多累,我現在就只做一名諫院左正言,一切由歐陽學士爲我遮風擋雨!”
一旁。
歐陽修沒好氣地說道:“我們本來還準備安慰安慰你,看來沒必要了,你根本無須安慰,老夫還準備寫一首《蘇景明秋日左遷感懷》,悲秋一番呢!現在看伱是一點都不難受,老夫一句詩也吟不出了!”
“哈哈哈哈……”
衆臺諫官都笑出聲來,然後說說笑笑地朝着衙門走去。
只要蘇良在臺諫,臺諫的氛圍就非常好。
官員之間,沒有民間傳言的爾虞我詐、政事陰謀、黨派之爭,只有一顆顆赤誠的強宋變法之心。
……
午後。
一間比臺長衙署小了足足有一半的房間內。
蘇良躺在一把鋪着軟皮毯的躺椅上,睡得正香。
他向來有午後小憩的習慣。
今日朝堂各個衙門都在忙着南征大軍的封賞事宜,蘇良作爲不會再被封賞的參與者,自然也不會去爲南征大軍準備封賞事宜。
他預計。
整個十月上半旬,自己都會非常閒適。
就在蘇良睡得正香之時,忽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連串的腳步聲。
他剛睜開眼。
便看見兩府的相公們,文彥博、富弼、張方平、曾公亮、吳育、宋庠六人都黑着臉,走進屋內。
後面還跟着歐陽修和範鎮。
歐陽修朝着外面的吏員說道:“你二人,在前面值崗,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屋三丈以內。”
隨即,歐陽修還將房門關住了。
蘇良的屋本就不大,還設有茶臺和書架,而今一下子擠進來八個人,顯得非常擁擠。
蘇良看八人似乎都不是很高興,不由得有些懵。
“諸位……諸位相公,這……是怎麼了?又是黑着臉,又是不讓人靠近,又是關房門的,是我……我又犯錯了?”
這時,曾公亮看向蘇良。
“景明,你評一評理。狄漢臣平定南境,使得廣南兩路百姓安泰,老夫我願自降爲樞密副使,使得狄漢臣升任樞密使,有錯嗎?”
“此舉不但可彰顯官家隆恩,又能鼓舞我朝將士士氣,一舉兩得!”
蘇良還未開口。
文彥博便也看向蘇良。
“景明,令狄漢臣升任樞密副使,我沒意見,但絕對不能讓其升任樞密使,武官任樞密使,實乃國朝未有!”
“頑固!老頑固!你平貝州一城之亂,便升爲宰相,狄漢臣平叛廣南兩路,還不能做樞密使?”曾公亮反駁道。
這個反駁,文彥博還真沒法接。
一旁。
張方平接話道:“曾樞相,不是狄漢臣功績不足,而是武官若任樞密使,不符合我朝的文武制衡之策!”
“對狄漢臣,可以厚賞金銀,可以封賞其子,但絕不可使其任樞密使,不然日後他若再立功績,難道要拜相?”
……
蘇良聽了好一會兒,總算聽明白了。
曾公亮欲上奏自降爲樞密副使,而使得狄青任樞密使。
然後遭到了其他五位相公的強烈反對。
蘇良觀察歐陽修和範鎮臉上的表情,篤定二人也持反對意見。
反對者們的理由有二。
其一,本朝武官做到極限,只能是樞密副使。
其二,若令狄青任樞密使,以後狄青再立軍功,就只能拜相了,雖然自全宋變法以來,武人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武將拜相的先例絕不能開。
蘇良能理解衆相公反對的原因。
因唐末藩鎮之亂以及太祖乃是以兵變開國,故而大宋的朝堂向來都是崇文抑武。
曾公亮則是認爲,此等軍功,若因對方是武臣而區別對待,必將引起一些將士的不滿。
曾公亮執掌樞密院,更能瞭解武將們的心情。
目前。
衆相公還未向官家彙報,正處於祕密探討階段。
此等探討,若讓狄青知曉,不但顯得朝廷薄恩,而且還會使得狄青尷尬。
文彥博看向蘇良,道:“景明,你如何看?”
曾公亮抓着蘇良的手,非常認真地說道:“景明,你一定會支持老夫的,對不對?”
蘇良皺起眉頭,也是無奈。
此等事情,他能如何看?
到底是擢升爲樞密使還是樞密副使,大家在此討論沒用,必須讓官家定奪。
蘇良開口道:“諸位相公,我覺得此事,我支不支持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家的想法。”
“諸位所擔心的不就是有可能會發生武人亂國的悲劇嗎?”
“武人亂國的前提是皇權太弱,你們覺得官家的皇權弱嗎?”
“你們覺得官家是想讓狄漢臣成爲一把更加耀眼鋒利的劍,還是因怕被劍割傷而不讓他出鞘呢?”
“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此事不就有結果了!”
衆相公都是一愣。
此事涉及皇權穩固,唯有官家可作決定。
“走,咱們去垂拱殿!”文彥博道。
當即。
衆相公打開門,風風火火地便朝着外面走去。
這時。
文彥博見蘇良沒有跟過來,不由得回頭道:“景明,同去。”
蘇良搖了搖頭,道:“諸位相公,我現在是從七品……我……官小……”
蘇良還未說完。
離他最近的富弼和吳育便一起將蘇良架了出來。
他們的“蘇景明依賴症”已到了晚期。
無藥可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