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0章:有理據之,絕不受屈!今晚的熙河鎮沒有俘虜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6402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日近黃昏。

    熙河鎮都頭楊飛虎面色緊張地在城西監牢前來回踱步。

    若真如獨臂老喬推斷那樣。

    西夏兵定然會在今晚衝進熙河鎮,而他們率先要做的,就是將監牢中的四百多名同夥救出去。

    而後,再大肆搶掠一番。

    這一刻。

    監牢附近隱藏着八百餘名手握弓弩的老兵。

    這八百餘名老兵都是與西夏人有着血海深仇,絕無半分可能投敵的老兵。

    獨臂老喬率領的那三千多名西北老兵,也會在天色近黑之時,出現在熙河鎮附近。

    一旦有西夏兵出現。

    他們便會與裏面的西北老兵一起合圍西夏兵。

    楊飛虎擔憂的是,目前還不知西夏兵的數量。

    如果來三千人以上。

    憑藉他們這些人恐怕並不能殲敵。

    畢竟,老兵已老。

    雖有經驗,可戰鬥力比之以往差了許多。

    但當下,已別無選擇,從熙州城調兵已來不及。

    楊飛虎很緊張。

    但老兵們卻是如過年般一樣開心。

    很多人餘生的目的,就是向西夏人復仇。

    他們的父母、親人、兄弟、子女。

    或死在當年宋夏戰爭的戰場上,或死在西夏人的野蠻搶掠上。

    而今有了機會。

    他們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想殺個痛快。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便有了賺頭。

    ……

    漸漸的,夜幕降臨。

    西北的夜,空曠而寒冷。

    繁星點點,月亮掩映在一片雲團中,若隱若現。

    熱鬧的熙河鎮逐漸變得安靜下來。

    此刻。

    獨臂老喬帶着三千多名西北老兵跑了一大圈後,躲在距離熙河鎮十里外的一處山坳中。

    一旦哨兵回來報信,他們將立即衝往熙河鎮。

    這些老兵尤爲興奮。

    這四年來都是小打小鬧,這次終於可以幹一場大的了。

    約半個時辰後。

    距離熙河鎮十餘里外的一處土道上,捲起漫天土塵。

    一羣騎着西夏馬,身穿黑衣,腰間彆着佩刀的男人,浩浩蕩蕩地朝着熙河鎮方向奔去。

    爲首者,正是仁多列古。

    此次,他足足帶了一千五百多人,全是他教出來的精兵。

    一路上。

    仁多列古總會不自覺地笑出聲。

    大宋若無南境之戰,或者老兵們沒有離城,他斷斷不敢如此大規模地襲擊熙河鎮。

    但現在,上天給予了他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次偷襲,他並沒有上報。

    他知道,因范仲淹坐鎮西北的緣故。

    他的上官大概率還是沒有膽量在大宋南境戰事結果未出的情況下,攻擊大宋。

    但他,不得不攻。

    若不攻,僅僅憑着那損失的四百多號人,他就能被砍掉腦袋。

    這一刻。

    仁多列古無比自信。

    他覺得,自己比那個只會向大宋寫致歉信的國相沒藏訛龐強太多了。

    他覺得,整個西夏只有他最像西夏的開國之君李元昊。

    殺伐果斷,有勇有謀。

    簡直就是西夏武將中蒙塵的明珠。

    他已經在想象。

    當自己帶着大量的絲綢、藥材、金銀銅錢滿載而歸,大宋無可奈何承認吃了啞巴虧,以及西夏官員們甚是驚羨的表情了。

    約兩刻鐘後。

    楊飛虎和獨臂老喬相繼收到情報。

    有一大批黑衣人正朝着熙河鎮趕來,人數大概有近兩千人。

    聽到這個人數,獨臂老喬和楊飛虎都來了自信。

    四千打兩千,並且還是伏擊圍殲戰。

    焉有不勝之理。

    ……

    踏踏踏!

    踏踏踏!

    踏踏踏!

    土塵漫天,戰馬嘶鳴,讓徹底暗下的夜晚變得渾濁起來。

    很快。

    仁多列古帶着一千五百多人馬便衝到了熙河鎮的城門前。

    “有盜來襲!有盜來襲!有盜來襲!”

    城門上有士兵高聲喊道,然後拔腿就跑,連城門都顧不上關。

    仁多列古的臉上露出一抹不屑。

    在他的情報中。

    熙河鎮內有戰鬥力的士兵,不過一百多人,剩餘的老兵也都是老弱病殘,數量亦不超過五百。

    他們這麼多人奔來,宋兵哪還有應戰的膽量。

    這一次。

    他必然是手到擒拿,一舉成功。

    “兄弟們,進城!先救人,再搶掠,金銀財寶、書籍絲綢、能搬就搬,搬完這些,再搶女人,我准許大家搶到天亮,搶完財物後再做別的!”

    吼!吼!吼!

    西夏兵興奮地吼叫起來,不是盜賊,但比盜賊更加兇殘野蠻。

    很快,一大羣人馬就奔進了熙河鎮內。

    而此刻。

    隱藏的老兵們皆已準備就緒。

    西夏兵們縱馬入城,沒有絲毫阻礙,直接就奔到了城西監牢的大路上。

    唰!唰!唰!

    西夏兵點起火把,就在準備入監牢救人之時。

    黑暗處突然傳來一道響亮的聲音。

    “殺!”

    嗖!嗖!嗖!

    嗖!嗖!嗖!

    一道道箭矢的破空聲傳來,長箭如暴風驟雨般射向西夏兵。

    頓時,傳來一陣陣痛苦的哀嚎聲。

    仁多列古不由得大驚失色,立即翻身下馬,躲在後面。

    他沒想到竟遭到了伏擊,更沒想到熙河鎮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弓弩。

    “丟火把,下馬,先躲藏!”

    仁多列古不愧是教練使,還是有一些真功夫的。

    在其命令下。

    這些身穿黑衣的西夏兵迅速滅掉火把,藉助着馬匹的移動遮擋,紛紛用兵器砸開前方的商鋪,分散着躲入其中。

    不多時。

    箭雨稀落了一些。

    仁多列古觀察四周,發現對方竟然沒有直接向他們發起進攻,不由得大喜。

    正常情況下。

    在剛纔他們慌亂尋找躲藏地點時,發起進攻,乃是最好的選擇。

    對方沒有進攻。

    那只有一種可能:攻擊力不足。

    仁多列古高聲道:“兄弟們,他們不過幾百人而已,且都是不能戰的老兵,待我們躲過這些箭雨,找到他們的位置,再衝出去將這些老東西全殺了!”

    聽到此話,西夏兵們一下子有了士氣。

    不遠處。

    楊飛虎聽到此話,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老兵們隱藏在大路兩側,繼續射箭,箭雨越來越稀。

    對方哪有動靜便射哪裏。

    仁多列古以爲西北老兵不敢近戰,殊不知,後者乃是爲了等人。

    不多時。

    楊飛虎聽到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周圍的地面都震顫了起來。

    他不由得大喜。

    而仁多列古則是緊緊皺起眉頭,心中暗道:“難道是今早出城的老兵回來了?”

    不多時。

    獨臂老喬便帶着三千多名老兵將仁多列古等人躲避的商鋪全圍了起來。

    仁多列古看到獨臂老喬。

    看到獨臂老喬身後的那些老兵揮舞着兵器,殺氣騰騰的模樣時。

    瞬間覺得今日是完了。

    獨臂老喬高聲道:“裏面的賊人聽着,速速出來受死!”

    仁多列古想了想,提高了聲音道:“喬爺,這是個誤會,我們只是爲了救兄弟,此次你若放了我們,戰馬兵器全給你們,另外我們以後絕對不再來熙河鎮,如何?”

    “你應該知道我們是什麼身份,事情鬧大了,咱們誰都接不住!”

    仁多列古此話。

    儼然已經承認自己是西夏兵了,但卻不敢挑明。

    他暗示獨臂老喬。

    此事若鬧大,容易挑起宋夏矛盾,引起大規模的戰爭。

    而當下,大宋顯然不願與西夏開戰。

    獨臂老喬舉起手中的長刀,朝着後面的老兵們看了看,高聲道:“兄弟們,他們是什麼人?”

    “盜!大盜!”

    “我們該如何做?”

    “殺!全殺!”

    老兵們對西夏兵乃是發自骨子裏的恨。

    如今有此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此道聲音,殺氣十足。

    幾乎將熙河鎮所有的百姓都驚醒了,甚至有人也拿着防身的武器奔了出來。

    唰!

    獨臂老喬長刀一揮,高聲道:“兄弟們!這羣人咒我們西軍的兄弟,造謠蘇御史被殺,我們殺死他們!”

    “今夜,熙河鎮不需要俘虜!”

    “殺!”

    頓時。

    老兵們瘋狂地朝着前方衝去。

    憋了數年的愁怨,今日終於可以發泄了。

    一時間。

    刀光劍影,血光四濺。

    老兵們雖然沒有以往勇武,但勝在人數多,勝在擅於配合。

    而西夏兵們被弓弩射傷射死了數百人後,早已經沒有了鬥志。

    戰鬥一開始,便呈現一邊倒的局面。

    楊飛虎等年輕的士兵們受到老兵們的影響,也都是戰意十足,衝到了最前面。

    當年。

    他們雖沒有參加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爭,但這種恥辱也波及到了他們身上,波及到了每一個大宋百姓身上。

    故而,他們也非常憎恨西夏兵。

    這場戰鬥足足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在楊飛虎宣佈已全殲賊盜後。

    老兵們才漸漸緩和了情緒,找了個地方坐下休息起來。

    很多老兵都拼到力竭,拼到虎口流血,拼到兵器捲刃。

    仁多列古根本來不及解釋自己是誰,便被兩名老兵用刀捅進了肚子,瞬間身亡。

    ……

    天色漸亮。

    楊飛虎來到滿身是血的獨臂老喬面前,道:“喬叔,盜賊已被我們全部殲滅,無一生還,共計一千五百六十三人。我們這邊身亡一百三十七人,重傷二十三人,輕傷三百六十九人。”

    獨臂老喬老淚縱橫。

    “好,好,這次我們沒有給大宋丟臉,沒有給大宋丟臉啊!”

    一旁。

    聽到此話的老兵們都抱頭痛哭起來。

    這裏的老兵,大部分都參加過當年的宋夏戰爭。

    作爲敗軍之兵,曾有百姓指着他們的鼻子罵,他們不敢還嘴,甚至也憎恨自己的無能。

    而今日,總算得到了一些慰籍。

    就在這時。

    兩名士兵抓着一名中年人走了過來。

    此人正是皮毛商人白貴。

    這一刻。

    白貴嚇得直哆嗦。

    當他看到滿身是血的獨臂老喬後,直接就癱坐在地上。

    “狄帥……沒有……沒有敗,蘇……蘇御史也沒有死,這……這些消息都是那個西夏的都教練使仁多列古讓……讓我說的,我……”

    獨臂老喬睥睨地望了他一眼。

    “拖着他在熙河鎮轉一圈,證明南境並未兵敗,蘇御史並未出事,然後在城門前砍了吧,這種人,比西夏兵還要可惡!”

    楊飛虎點了點頭。

    “喬爺,你不能殺我,我……我能當證人,證明西夏兵攻打咱們熙河鎮,我……我……我能戴罪立功啊!我真的是被西夏人逼的,我……我也特別痛恨他們!”

    “不需要!”獨臂老喬面色冰冷地說道。

    若南境大勝,西夏絕對不會承認這些被殺的人是西夏兵。

    若南境未勝,大宋也不願與西夏打仗。

    故而,這些人到底是不是西夏兵根本不重要,全部殺掉,也就足以讓西夏吃個大虧了。

    老兵們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定會算總賬的。

    ……

    半個時辰後。

    熙河鎮百姓圍觀過來的越來越多,很多人基本上也都知曉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楊飛虎站在人羣中間,高聲道:“今夜有盜賊入城,被圍後,依然頑抗,而今已被全部剿滅!”

    頓時百姓們都歡呼起來,然後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聲:老兵威武!

    所有百姓們都跟着喊了起來。

    “老兵威武!老兵威武!老兵威武……”

    老兵們不自覺地挺起胸膛。

    這一刻,他們覺得自己仍然是西軍的兵,若有戰,他們還是會衝到最前面。

    ……

    三日後,西北秦州城。

    范仲淹剛收到南境大獲全勝的消息,便看到了熙州知州呈遞的熙河鎮夜戰情報。

    他看完後,心情也甚是激動。

    隨即。

    他朝着一旁的傳令兵道:“立即將我軍南境大捷,平叛結束的事情,傳到熙河鎮!”

    傳令兵正欲離開,范仲淹又道:“慢着!”

    范仲淹拿起毛筆,在大紙上寫了一行大字:有理據之,絕不受屈。

    而後又寫了一行小字:贈熙河鎮老兵,范仲淹。

    直白來講——

    范仲淹是告訴老兵們,只要佔着理,就絕對不能吃虧受委屈,該戰就戰,後面有他撐腰呢!

    這幅字,足以成爲熙河鎮老兵的膽。

    若西夏兵再敢假冒盜匪來犯,迎接他們的將會是明晃晃的刀劍。

    數日後。

    大宋南境大捷的消息傳到了西夏、遼國、高麗等國,蘇良入交趾境,使得交趾八千士兵傷亡的事情也都傳了出去。

    諸國的皇帝國主,對於宋軍大捷,並不是太意外。

    他們意外的是,蘇良到底是如何伏擊,竟能以一千的兵力打一萬五,傷亡不到二百人,卻能使得對方傷亡八千。

    這簡直匪夷所思,非人類所及。

    而對那種“宋兵引雷”之說,他們根本不信,也不相信有火器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殺傷。

    而對蘇良有辱大宋國體,肆意侵略屬國的言論,他們基本不在意。

    在遼國、高麗等國的眼裏:道理就是拳頭,無它。

    與此同時。

    熙河鎮之事,自然也傳到了西夏境內。

    西夏國相沒藏訛龐大驚,他沒想到會鬧出如此大的動靜,將手下之人狠狠罵了一頓。

    蘇良暴揍交趾的壯舉讓他感到了害怕。

    因爲交趾與西夏有些相似。

    同爲屬國,都是小國,交趾甚至被稱爲:小西夏。

    沒藏訛龐當即給大宋去信一封。

    稱攻擊熙河鎮的人皆是盜匪,與西夏朝廷無關。

    同時。

    他們還聲稱,會加大力度剿滅境內的盜匪,以防破壞兩國之間的情誼。

    這顯然是認慫了。

    至於遼國,就更不敢動了。

    他們根本想不到,大宋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解決了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內亂。

    ……

    九月二十五日,大運河之上。

    蘇良靠在甲板的躺椅上,翻看着從汴京城傳遞過來的信息。

    他無故殺害交趾兵的“壯舉”幾乎傳遍了整個大宋。

    風評也是好壞不一。

    有人覺得他爲大宋消除了南境的隱患。

    有人覺得他好大喜功,爲軍功而使得整個大宋蒙羞,憑藉“懷疑之說”便入境侵略,非大宋士大夫官員所爲,日後必遭後世唾罵!

    有官員上奏,希望將蘇良驅逐出士大夫官員隊伍。

    有官員上奏,認爲蘇良導致生民塗炭,實乃暴虐殺戮過重,爲了大宋國體,必須將其處以極刑。

    其中。

    最不怕得罪人的歐陽修和王安石紛紛撰文,公開支持蘇良。

    歐陽修稱蘇良是一心爲國,百年難出一位的治世能臣。

    王安石則認爲蘇良以身背罵名的代價而博得大宋南境安穩,實乃在世的聖人。

    二人都認爲蘇良不但不該有罪,反而應該受賞。

    可惜,很多書生文人、士大夫官員都是死腦筋。

    他們認爲蘇良此舉辱沒國體,丟了士大夫官員的臉面,必須重懲。

    連帶着,一些人也罵起了歐陽修和王安石,甚至還有人朝着他們院裏扔小石子。

    蘇良的家已被開封府、皇城司、三衙三重護衛。

    若有人敢在蘇良家扔小石子或者張貼辱罵蘇良的文章。

    開封府、皇城司和三衙將各找他一趟。

    能將肇事者的生平事跡扒個底朝天。

    能有一絲違反大宋律法的地方,都能讓他牢底坐穿。

    蘇良奉命南征。

    趙禎絕對不可能讓他的家人受到一點點委屈。

    希望嚴懲蘇良的人甚多。

    這羣人其實也並不是完全爲了國體尊嚴。

    而是想讓蘇良將所有罪名都攬下來。

    不然若有朝廷承擔,那這一整朝的士大夫官員名聲都會受到影響。

    此外。

    還有人提起了蘇良在西北殺西夏人、在京東路滅掏金賊時的事件,以此推斷出蘇良心性暴虐,若身居高位,絕對是大宋之害。

    這些人,都是因全宋變法而利益受損的人,而今抓到蘇良的把柄,自然要大肆宣揚。

    趙禎與兩府三司的相公們都沒有發聲。

    他們在等蘇良返回汴京。

    甲板上,孫勝也翻了翻這些情報信息。

    他皺眉道:“中丞,待回到汴京城,你恐怕要被吐沫淹死,一定要提前想好應對之法,你若真被去了官身,那可是整個朝廷的損失,要不去龍羽軍軍營小住數日,看看官家和衆相公的反應。”

    蘇良微微一笑。

    “官身不官身的不重要,在做此事之前,我便想到了後果,官家定不會殺我,輕則貶謫,重則罷黜而已,我承擔的起!”

    這個世界,只有蘇良知曉將交趾打殘對大宋未來的發展有多大的好處。

    他不後悔。

    他還年輕,即使被一擼到底,也能爬上去。

    就在這時。

    杜雷快步走了過來。

    “中丞,官家的親筆信。”

    蘇良將拆開信件,低頭一看,不由得笑了。

    上面只有一行字。

    “入京勿辯,諸事悉付於朕。”

    看到此話,蘇良心頭一暖,官家懂他,明白他的用意。

    這就足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