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6章:什麼叫武曲星下凡?頭戴銅面,手提屈刀,長髮飄飄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5958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八月十五日,深夜。
圓月高懸,如同一顆鑲嵌在黑色天幕上的明珠。
這一刻。
狄青的前軍隊伍,距離崑崙關已不足五十裏。
前軍分三路。
以孫節爲主將的左路軍,最先出發,將率先奪取哨驛古漏關。
以賈逵爲主將的右路軍則是奪取哨驛界守關。
而以張玉爲主將的先鋒軍則是直接奔往崑崙關,與左路軍、右路軍成合圍之勢。
長途奔襲,比的就是速度。
三路軍皆行間道,在高山密林中穿梭,儂軍的崗哨根本無法發現。
……
這時,古漏關前。
一位膀大腰圓、身材魁梧的壯漢,一手提大刀,一手揮着令旗。
此人正是左路軍主將孫節。
兩側的弓箭手立即鑽出,拉弓射箭,朝向城垛上的崗哨。
嗖!嗖!嗖!
數箭齊發,霎那間便將城垛上的崗哨射成了篩子。
與此同時。
另外一行人順着雲梯迅速登上了城樓。
此等哨驛。
樓高不過兩丈有餘,儂軍不過一百多人。
在孫節等人衝上城樓後,才有儂軍高喊道:“有敵襲!有敵襲!”
可惜,已經晚了。
這裏的八成儂軍都在熟睡,有的甚至喝了不少酒,哪裏會是西軍的對手。
“殺!”孫節舉着火把喊道。
西軍兵士們手持長刀,衝進驛中。
西軍將士們可不像南境那些廂兵,猶猶豫豫,戰鬥力甚至比不上鄉勇。
這些兵練得全是殺人技。
一刀一個,沒有任何拖泥帶水。
眨眼間。
就將整個哨驛的士兵殺了個乾乾淨淨。
孫節派遣百名士兵留守,然後率領整個左路軍朝前奔去。
而此刻。
右路軍主將賈逵也奪下了哨驛界守關。
賈逵與猛將孫節不同的是,他更擅長用謀略。
他幾乎都是以長箭弓弩殺敵,而衝到那些儂軍睡覺的營房時,很多儂軍幾乎在睡夢中,便見了閻王。
……
後半夜,三更天。
圓月西垂,即將落於西方。
就在崑崙關的儂軍都在熟睡之時。
三路前方軍一南一北,包圍了崑崙關。
嗖!嗖!嗖!
隨着一道道箭雨落下城頭。
轟隆!轟隆!轟隆!
無數火把亮起,南北兩道城門同時被攻。
左路軍主將孫節衝在最前面,高聲道:“兄弟們,此等軍功,莫讓他人搶了去,先登者重賞!”
頓時。
西軍士兵們扛着雲梯,殺氣騰騰地衝向城門。
西軍士兵們已經許久沒有打過這樣的仗了。
在他們眼裏。
立軍功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是讓他們的妻兒父母過上好日子的唯一機會。
狄青本人就是因“先登”之功,從行伍中走出,逐漸成帥的。
故而,狄青的兵對“先登”都有一種執念。
此外。
賈逵的右路軍和張玉的先鋒軍也都開始衝鋒。
一個個勇猛無比,似下山虎一般。
關隘內的儂軍知曉敵襲時,都有些發懵。
今日黃昏時分,他們還得到消息,宋軍因水土不服,上吐下瀉,又在籌備過中秋,近日定然不會發起進攻。
沒想到這時突然就如天神下凡一般出現在他們面前。
崑崙關守將,名爲儂固,乃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壯漢。
他手持大刀,高聲喊道:“集結陣型,迎戰!迎戰!”
他通曉一些軍陣兵法。
但並不多。
在其還未曾將儂軍聚攏成勢,兩邊的城門便都被破開了。
若是面對南境廂兵,他們還能一戰,但面對西兵,他們是一點優勢都沒有。
不多時。
便被殺得七零八落。
崑崙關守將儂固一手持蠻牌,一手持一把長柄斧,仗着有一股子力氣,不多時便砍傷了數名西兵。
猛將孫節看到後,手持長刀,一下子衝了過來。
“賊人受死!”
孫節雙手握刀,傾盡全力劈砍了過去。
砰!
長刀劈砍在蠻牌之上。
蠻牌乃粗藤製成,孫節一刀便劈去了一個角,不過長刀的力道也被卸去。
儂固的虎口已是一片青紅,他詫異地看向孫節,道:“你……你……是哪個?”
“我是你爺爺!”孫節再次劈砍過去。
砰!砰!砰!
刀斧相撞,比的就是氣力。
不多時。
儂固便有些體力不支,轉身就要逃跑,並令數名儂軍衝過來抵擋。
孫節握着長刀,急步直追。
那些小囉囉怎能擋住猛將孫節。
咔嚓!咔嚓!
刀鋒在頸部撕裂,甚至能聽到骨頭斷裂的聲音。
孫節已經殺紅了眼,一刀一個,眼睛裏只有朝前逃的儂固。
很快,孫節便追上了儂固。
儂固見前方滿是兵士,逃無可逃,當即將蠻牌朝着孫節砸了過來,然後以長柄斧橫掃而去。
意圖將孫節腰斬。
孫節向後一縮,在躲過這一擊後,握起長刀,橫砍而去。
“噗嗤!”
一顆人頭落地,鮮血噴射而出,儂固倒在了地上。
“賊將已死!賊將已死!”孫節提着人頭站在高處喊道。
這一刻。
西軍士兵的士氣達到了頂峯。
這些向來逞兇鬥狠長大的儂軍,見到了這些真正的殺人魔王,不由得紛紛逃竄。
有的甚至跪地求饒。
……
一個時辰後,天色漸亮。
崑崙關已全在宋軍的掌控之中。
孫節、賈逵、張玉三人下令修整隊伍,等待大軍入崑崙關。
……
與此同時。
身在邕州城的儂智高和軍師黃師宓已然知曉,宋軍夜襲崑崙關。
儂智高看向黃師宓,道:“軍師,這……這狄青絕對不是莽夫,他們先示弱,引起我們輕視,而後突然襲擊,估計崑崙關是保不住了!”
黃師宓也皺起眉頭,他看向前方的地圖。
“君上,邕州城甚不牢固,我們若在此迎敵,必然會被困死,我建議,布兵歸仁鋪,佔據有利地勢,與他們大戰一場!”
儂智高點了點頭。
邕州城城門破敗,根本無法防守,還是要依靠山川之險。
歸仁鋪位於一處緩坡處,在那裏佈陣,駐兵坡嶺之上,最爲合適。
“好,立即出兵,與宋人決一死戰!”
……
一個時辰後。
狄青率領大軍來到了崑崙關。
餘靖也跟在一旁,後方的一萬餘名南方駐軍都歸他調遣。
餘靖之所以來到前方,乃是蘇良所交待。
狄青打仗愛衝鋒,一旦狄青衝入陣中,需要餘靖在中軍帳中調兵遣將。
狄青剛至崑崙關,便得到了儂軍在歸仁鋪佈陣的消息。
這在狄青意料之中。
他當即下令,全軍挺進前方的金城驛,準備在歸仁鋪展開決戰。
……
近黃昏,宋軍軍帳中。
餘靖、孫節、劉幾、賈逵、張玉等人皆在。
狄青想了想,道:“若本帥所料不錯,儂智高定以爲我們會在今晚發起進攻,我們便不順着他的意,明早再發兵。”
“傳令衆將士,今晚無戰,吃飽喝足睡好。”
“是。”衆將同時拱手。
隨即,狄青看向衆人,又道:“諸位,明日決戰,必須大勝,不然意味着什麼,你們應該很清楚!”
衆將齊齊點頭。
明日決戰若輸,那大宋危險的將不僅僅是南境。
餘靖也是緊緊攥着拳頭,滿是戰意。
明日若輸,或者讓儂智高率領大量騎兵逃往交趾邊境,最危險的乃是蘇良一行人。
他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當日晚。
大宋三萬多士兵吃過晚飯後,便齊齊睡下了,軍營之中,鼾聲一片。
……
深夜。
歸仁鋪,一處山嶺上。
儂智高和黃師宓來回踱步,他們本以爲宋軍今晚會突襲,沒想到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點點動靜。
他剛纔還巡視士兵,讓每個人都瞪大了眼睛。
片刻後。
黃師宓道:“君上,我預計宋軍不會來了,他們在人數上佔據優勢,沒必要再突襲,看來是準備明日與我們大戰一場了,我建議,將我們最好的將與兵放在前面。”
“先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一旦打怕他們,宋軍將會一擊即破!”
儂智高點了點頭。
這一仗,他必須贏,若輸,那今年謀劃的一切都將覆滅。
……
翌日,近午時。
太陽昏黃,甚是燥熱。
狄青率大軍來到了歸仁鋪前,雙方間隔不足千米。
狄青站在高處,望向對方。
儂軍士兵皆身穿絳衣,手握蠻牌,隊形整齊,殺氣十足。
狄青手持令旗,命令道:“孫節、祝貴聽令,本帥命你二人率兩千騎兵,衝擊前方軍陣。”
“末將遵命!”二人齊齊拱手。
“賈逵、張玉聽令,本帥命你二人率三千步卒搶佔東南方高地,將儂軍分割成兩半!”
“末將遵命!”二人也齊齊拱手。
狄青想了想,又道:“若衝擊未果,及時後退,切莫陷入其中。”
他又看向孫節。
“孫節,特別是你!莫只顧低頭猛衝,一次未果,我們還有下次!”
西軍之中,孫節最像狄青。
一旦衝鋒,就如瘋牛一般,攔都攔不住。
這樣的將士,狄青甚是喜歡,但同時也不希望其因莽撞而丟了性命。
“末將明白!”孫節拱手。
此次衝鋒,狄青最主要的目的是看一看儂軍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唰!
令旗一招,戰鼓響起!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此等規模的戰爭,發號施令只能用令旗和戰鼓。
頓時。
兩千騎兵,三千步卒,分兩個方向,朝着儂軍的軍陣衝去。
儂智高站在高處,也搖動令旗,高聲道:“迎戰!迎戰!迎戰!”
儂軍軍陣,三人一組。
一人執蠻盾負責掩護,兩人持長刀負責攻擊。
後陣則是弓箭手和標槍手。
很多侗人,因經常打獵的緣故,投射能力非常強。
很快。
兩軍士兵便碰撞在一起。
孫節、祝貴帶領的兩千騎兵,衝勢甚猛,因前方是一處緩坡,騎兵顯然比步卒更具優勢。
兩千騎兵就像一把利劍一般,插進了儂軍的軍陣中。
與此同時。
賈逵、孫玉的三千步卒也衝了進去,展開了近身搏鬥。
戰鼓隆隆,煙塵滾滾。
西軍將士們,或砍或劈,或挑或刺,或二人合擊,或以命換命。
空氣中瀰漫着濃郁的血腥味。
高坡之上。
狄青面無表情,儂軍確實有幾分實力,且配合得甚好。
一旁的餘靖則是臉色臘白。
這種血腥的場面讓他甚是不適,在大宋做武人實在太不容易了。
待此戰過後。
他一定也要如蘇良那般,懇請朝廷提高武人地位。
約一刻鍾後,雙方已陷入鏖戰。
就在這時。
狄青突然看到了孫節帶領着十餘人,竟然衝進了對方數百人圍成的軍陣中。
狄青不由得瞪眼道:“這個混賬東西,不讓他衝那麼快,還是衝那麼快!”
而這時。
祝貴也發現孫節陷入了前方軍陣中,當即調轉方向,朝着孫節的位置衝去。
與此同時。
儂軍也紛紛朝着那個方向衝去。
他們也知曉,若能斬殺一名宋軍將領,士氣將會大漲。
當即,狄青看向餘靖,道:“餘安撫使,速令南境之兵從西南,西北兩個側翼壓過去,他們要斷咱們的先鋒軍,我們就斬他們的尾巴!”
“得令!”
餘靖立即命湖南路兵馬鈐轄劉幾率領五千步卒衝殺了過去。
一時間,前方戰成一團。
雙方都沒有想到彼此的戰鬥力竟然那麼強悍。
約一刻鍾後。
孫節身邊士兵盡亡,只剩下孫節一人揮舞着大刀與上百人戰鬥。
“來啊,老子怕你們不成!”
孫節舔了舔刀尖的鮮血,已殺紅了眼,而他的大腿上已有一條長約兩寸的血口子。
“上!”數名侗兵再次衝了上來。
砰!砰!砰!
在孫節砍殺了兩人後,一道標槍突然從孫節的背後飛來,瞬間刺進了孫節的肩膀處。
孫節大吼一聲,一刀將標槍砍斷,再次衝殺過去。
但此刻的他,血流過多,力氣已盡。
不多時。
便被兩杆長槍捅進了肚子裏,腦袋也被割了下來。
有侗兵將他的腦袋綁在竹竿上在高坡上揮舞。
宋兵的士氣一下子低沉了下來。
狄青面色陰沉,道:“退兵!退兵!”
隨着一道道密集的鼓點聲響起。
士兵們紛紛後撤,此次衝鋒,傷亡了足足有近兩千人,儂軍的損失同樣不小。
高坡上的儂軍見打退了宋軍,都揮舞着兵器慶賀起來。
片刻後。
賈逵、孫玉、祝貴、劉幾,一臉沮喪地來到狄青的面前。
狄青冷聲道:“無妨,儂軍確實善戰,又佔據有利地形,是我們大意了!”
此次衝鋒戰敗。
孫節衝鋒過於靠前並非主要原因,而是儂軍的戰鬥力和結合軍陣的能力確實強悍。
狄青想了想,道:“休息半個時辰,再次衝鋒!”
“是!”衆將齊齊拱手。
……
半個時辰後,已是午後。
狄青站起身來。
就在餘靖以爲狄青要發號施令時,狄青突然解開頭頂上的髮帶,一頂長髮隨即散開。
隨後。
狄青將一旁親兵隨身攜帶的銅面具拿了出來,緩緩戴在臉上。
披頭散髮,頭戴銅面具。
這是狄青要衝鋒陷陣的標誌。
“狄帥,中軍不可無帥,此刻,儂軍士氣更盛,您……您不可衝鋒啊!”
狄青搖了搖頭。
“唯有我衝在軍前,我方士氣才能大漲!”
狄青說罷,便提起了一旁的屈刀,然後高聲道:“祝貴,伱率騎兵跟在本帥身後,賈逵、孫玉、你二人率兵衝擊兩翼,劉幾,你率兵攻西北方向,與賈逵孫玉形成合圍之勢。”
“末將遵命!”
這一刻。
戴上銅面具的狄青殺氣甚重,所言根本不容任何人反駁。
而將領們看到如此打扮的狄青也都變得興奮起來。
頓時。
大宋三路大軍再次攻向敵方陣營。
西軍士兵們一看到是軍帥狄青衝在最前方,一下子便恢復了鬥志。
一個個殺氣騰騰。
這一次衝擊,更快,更猛。
儂智高和黃師宓看到一個頭戴銅面、長髮飄飄的男子率兵衝來,便知此人便是狄青。
二人心頭都是一顫。
“殺!”狄青大喊道。
狄青手持屈刀,衝在最前方,一下子點燃了無數西兵的鬥志。
一時間。
戰馬嘶鳴,衝殺叫喊聲響徹山野。
什麼是戰神?
不僅能戰,而且能夠讓手下的兵變得能戰。
大宋西兵們在狄青的帶領下,各個如拼命三郎一般,嗷嗷叫着衝進儂軍。
大殺特殺。
“衝!”
在狄青的這股氣勢下,騎兵一下子便衝破了儂軍的防禦。
而後再次返回,再次衝殺。
這一戰。
足足持續了兩個時辰。
日近黃昏。
屍體漫山遍野。
許多兵刃都砍得變形了。
狄青一身鮮血,坐於馬上,後面的西兵越戰越勇。
狄青以一人之勢,調動起了所有宋兵的氣勢。
儂軍莫有將領敢於狄青一戰。
不多時,有儂軍開始潰逃。
“君上,全軍士氣已失,咱們撤吧,邕州城雖守不住,但……但臣能向宋軍講和。”軍師黃師宓焦急地說道。
再不撤,他與儂智高都要交待在這裏。
儂智高見敗勢已成,當即下令撤兵,儂軍倉皇地退往了邕州城。
狄青立即命賈逵、張玉乘勝追擊。
不遠處的高坡上,餘靖露出一抹開心的笑容。
此戰過後。
儂軍已難以成勢,南境之危,即將解矣。
“狄帥,真乃武曲星下凡也!”餘靖忍不住誇讚道。
此刻的他,終於明白了以武將爲帥的價值,若是文人爲帥,斷然難以形成今日之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