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6章:救贖!王安石:蘇景明已爲聖人也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4531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正月十二日,深夜,天甚寒。
州橋下。
距離汴河不足五尺處,有一道狹長的斜坡。
此斜坡邊有石塊堆砌遮擋,可御寒風,乃是很多流浪乞討者晚間的歇息之處。
不過。
當下天氣較冷,斜坡上只有一人。
蓋着兩雙厚被的方仲永趴在那裏,一邊數,一邊用麻繩串着今日乞討到的銅錢。
“三百二十八,三百二十九、三百三十……”
或許是因被開封府笞六十的緣故。
他傾斜着身子,歪着腦袋,姿勢有些怪異。
不時舔一舔軟塌下去的細麻繩。
他的身前鋪着一張大紙。
上面寫着自己被王安石《傷仲永》毀掉名聲、無法生存的悲慘境遇。
他並不怕有人來偷他搶他。
開封府治安甚好。
喊上一嗓子,立馬就會有巡邏的衙役奔來。
此外。
若被搶或被偷。
這張大紙上將會新添他的一件悲慘遭遇,明日的收入會更多。
……
“四百三十五文!”
方仲永的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
他沒想到汴京城如此容易賺錢。
賣慘。
一天都能賺數百文。
在金溪老家。
他去做一整天搬搬擡擡的力氣活,也就能掙一百文。
且這種體力活還不常有。
在《傷仲永》這篇文章大火,傳到老家,讓他的名聲徹底臭掉後,就更無人找其幹活了。
……
州橋上。
身穿一襲青灰色長袍的蘇良已看了他一刻多鍾。
他沒想到。
這個與王安石同齡,不過剛逾而立之年的方仲永,看上去竟如此蒼老。
比實際年齡至少要老上十餘歲。
在看到他的那一刻。
蘇良便篤定,方仲永絕對寫不出那兩篇充滿戾氣、誘導官員與百姓對立的偏激文章。
當下的他。
只是一個眼中只有錢的鄉下人。
隨即。
蘇良大步走了過去。
就在方仲永將錢塞進懷中,準備睡覺之時。
只聽“嘩啦”一聲。
一串大錢掉在他的面前,足足有一貫。
方仲永擡起頭,看向一旁的蘇良,連忙道:“謝謝大官人,謝謝大官人!”
蘇良坐在一旁的石頭上。
“金溪神童方仲永,五歲便可作詩,更有一項‘指物作詩立就’的本領,八歲名動鄉里,十歲州府皆知,文采遠超‘過目不忘、也被譽爲神童’的王安石。”
“但而今,後者已功成名就,未來可能有宰執之姿,而前者則是一事無成,而今只能來汴京乞討,靠勒索後者來討生活,哀哉!哀哉!”
聽到此話。
方仲永皺起眉頭,看向蘇良。
“我……我就是個廢物,我就一事無成,但王安石他不該詆譭我,他害得我無法生活,我……我找他賠償有錯嗎?”
方仲永的眼神裏滿是恨意。
蘇良望着緩緩流淌的汴河水,道:“你以爲使得王安石致歉賠錢,你就能恢復正常生活了嗎?就能從《傷仲永》的陰影中走出來了嗎?”
“並不會!”
“你的這些愚蠢行爲,只會讓《傷仲永》這篇文章更具有說服性!”
“不僅是當下,未來十年、二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後,都會有人記得,有一名叫做方仲永的神童,最後變成了一個廢物,在連溫飽都難以自足的情況下,靠勒索王安石度日。所有的父母都會告誡自己的孩子,做人莫做方仲永!”
方仲永先將面前的一貫錢塞進懷裏,然後看向蘇良。
“你……你是王安石派來的說客吧!”
“沒用的!我的名聲已經被他毀掉了,我現在只想要錢。你知道,錢對一個吃了上頓便沒了下頓飯的人有多重要嗎?只要有了錢,我才不在乎被罵上多少年?我已經成這副模樣了,這都是拜他所賜!”
“開封府站在王安石那邊又如何?我明日就去敲登聞鼓,我就去告御狀,官家要不爲我做主,我就日日在州橋下乞討,並陳述他對我的迫害,直到他賠錢爲止,我不信,他還能找人殺了我!”
“我已經在這裏乞討了,還會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嗎?”
蘇良搖了搖頭。
“不,你在乎。你說自己不在乎,只是因爲伱無力改變!”
“少年時,你曾擁有過被無數人追捧讚頌的時光,而今你雖從雲端摔到了泥沼中,但你忘不了那種感覺,你應該還在幻想,幻想如果少年時的天賦沒有被荒廢,幻想自己苦學數載,會不會比王安石更優秀,甚至會不會像晏殊宴相公那般以神童入試,獲得進士出身,然後青雲直上,再次享受無數人傾慕的眼光……”
一個人內心幻想的。
永遠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以及理想中的自己。
蘇良一語,道盡方仲永心中所想。
方仲永有些慌亂。
“你別說了,別說了!”方仲永用被褥蓋住腦袋,不願承認。
即使是個廢物,也絕對不願承認自己是個廢物,更何況他曾經輝煌過。
蘇良繼續提高了聲音。
“錢財,根本不能使你從《傷仲永》的陰影中走出來,接下來,你做的一切事情,都會讓天下人覺得,你是個小丑,是個敗類,是個無用的廢物!你恨的根本不是王安石,而是那個年輕時沒有把握住機會,沒有好好努力的自己……”
唰!
方仲永掀開被子,眼眶猩紅。
不遠處。
兩名護衛瞬間警覺起來,他若對蘇良動手,二人將會立即將其制服。
“不!不是!就是王安石害了我!不是他,我不會那麼狼狽!我不會在天下人面前丟臉,是他害的,我要殺了他,我要殺了他……”
方仲永情緒崩潰,號啕大哭。
蘇良也有些傷感。
方仲永只是一個年輕時被父親過度消費而荒廢天賦的可憐人罷了。
方仲永放聲痛哭着。
足足哭了半刻鐘,有些疲累了,才漸漸停了下來。
蘇良坐在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還年輕,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莫讓某些人利用了!”
“近日那兩篇文章,你以爲是在替你討還公道嗎?是在幫你毀了王安石嗎?不是,是在製造百姓與士大夫官員之間的情緒對立,是在破壞全宋變法。你應該能感受到,變法是對百姓有利的,而你站在百姓的對立面,若被利用,而被冠上一個破壞全宋變法的罪名,這輩子,你才算真正毀了,何必呢?”
“那……那我……該怎麼辦?我現在已經活得人不人鬼不鬼了,我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蘇良看向他。
“我可以幫你,幫你消除《傷仲永》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你重新開始生活。但前提是,你要將那個幫你撰寫文章的人揭發出來!”
“真……真的能嗎?你能比王安石還厲害?比開封府還厲害?”方仲永有些不太相信。
蘇良一臉真誠地回答道:“我叫蘇良,字景明。”
“你……你……就是蘇……蘇景明!”方仲永嘴角顫抖。
當下在民間。
蘇景明的地位近乎中書省的相公,遠遠不是王安石能夠與之相比的。
“相信我。現在,就隨我去開封府。”蘇良面色認真地說道。
“我……我……我……”方仲永依舊面帶遲疑。
“其實,很好抉擇。那人給你帶來的不過是對王安石宣泄仇恨,而後獲得一筆賠償金罷了。而我能給你帶來的,是走向新生,讓你重新找回少年時期的自己,你想怎麼活?”
“我……我跟你走!”
……
近子時。
方仲永跟着蘇良來到了開封府。
包拯仍身在官衙,當即便開始問詢起來。
很快。
方仲永便交待了所有的事情。
年前,在金溪老家。
他遇到了被罷黜的崇文院刻書局編撰施佑,施佑因被朝廷罷黜,也受同鄉人鄙視。
二人同病相憐,便成了朋友。
而後,施佑便出了這樣一套前往汴京勒索王安石的計策。
方仲永負責賣慘,施佑負責撰寫小報文章。
方仲永想的是錢,是讓王安石名聲掃地。
施佑想的是搞倒變法派,讓自己有機會再回仕途。
蘇良對施佑有印象。
此人在第一波被罷黜的官員名單中。
被罷黜的主要原因是:政績甚差,雖有文采,但對全宋變法一直持反對態度,多次在館閣中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誤導同僚。
此刻。
施佑正住在汴京城外的一處造紙印書的作坊中。
開封府衙役當即就去拿人了。
……
天漸亮。
施佑被抓進了開封府。
開封府衙役在其屋內發現了諸多挑起百姓與官員矛盾的文章。
包拯和蘇良都是一夜未眠。
包拯長嘆一口氣,道:“變法之中,出現此等問題,也在意料之中。不過,朝廷在施行裁官之策時,還是要疏導疏導官員們的情緒,不然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嗯嗯,我定然會向變法司反饋。”蘇良點了點頭。
此事沒有鬧大的主要原因。
是蘇良讓王安石迅速報了官,然後包拯當日就給出了判決。
開封府百姓對包拯的人品與能力都是非常信服的。
所以,很少有人質疑鬧事。
施佑完全是高估了他與方仲永帶來的破壞力。
當然。
此事也爲蘇良敲起了警鐘。
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想對變法使壞的人都大有人在,必須要時時謹慎。
……
片刻後。
開封府後衙,包拯與蘇良共進早餐。
待快吃完之時。
包拯捋須道:“此事交由開封府即可,開封府會給予公示,刊印那兩篇文章的小報也都會被迅速銷燬。”
“爲兄較爲好奇的是,你打算如何讓方仲永重獲新生?依照他現在的能力,再想入仕或當個詩人詞人,已經不可能了。讓王介甫向他致歉,也不太可能吧!”
蘇良微微一笑,道:“素聞希仁兄斷案如神,你猜?”
“我猜不出!”包拯將最後一口包子塞進嘴裏。
“還有,你的杖六十,打算如何將功補過?開封府延期執行杖刑,已是因你二人對朝廷有功而法外開恩了!”
“希仁兄,你再猜。”
蘇良見包拯氣得想要伸手打他,迅速喝下碗內的白粥,一邊朝外走,一邊說:“這幾日,便見分曉!”
……
兩個時辰後。
在馬車上眯了一會兒的蘇良來到了變法司。
王安石知曉此事的來龍去脈後,不由得甚是激動。
他雖不懼方仲永。
但後者要一直如狗皮膏藥般纏着他,不斷敗壞他的名聲。
他也很是心煩。
“景明兄,你真是救我於水火,太感謝了!”王安石拱手完畢,又道:“不過,你承諾讓方仲永重獲新生,去除《傷仲永》的負面影響,不會……不會還讓我給他道歉吧?”
蘇良搖了搖頭,道:“不需要你道歉,但是需要你幫助他。”
“我……我……該如何幫?”
“《傷仲永》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我想讓它變成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
“我欲讓你教授方仲永講說之法,讓他成爲一位民間講說人。”
“講他神童時期的故事,講他田中耕種的故事,講被《傷仲永》所傷的故事,講他的遺憾、他的教訓、他潦草的前半生,以及爲何會成爲一名民間講說人。”
“用他的故事,用他的經驗教訓,勉勵更多的人上進,避免年輕時與他走上相同的路。”
“如此以來,《傷仲永》這篇文章的價值會更大。他由被《傷仲永》所害,就變成了依靠《傷仲永》這篇文章活着,並且還能活得很好。”
“百年之後,後世之人看到《傷仲永》這篇文章,想到的不是一代神童的毀滅,不是兒時的反面典型,而是一個人自我救贖,走向新生的故事,人生很長,無論多大年齡都能重新開始……”
“待你將他調教的差不多時,我便先讓他去汴京城的茶樓去講,然後再去城南鞠場,這個事業,足夠讓他的下半生豐富精彩且能收到厚重的回報!”
王安石一臉激動。
“妙哉!妙哉!我寫《傷仲永》,傷了仲永,勸學世人。而此策,完全是普度衆生!方仲永靠《傷仲永》成爲一名民間講說人這個故事,儼然比《傷仲永》的故事更偉大!”
“景明兄,請受介甫一拜,在我眼中,當下,你就是聖人!”
王安石重重拱手。
他沒想到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竟能有這樣一個圓滿的結局。
蘇良笑容燦爛,看向遠方明亮的天空。
他希望後世看到《傷仲永》,不再將其當作一種“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勸學故事,而是人生的路很長,無論何時都有自我救贖的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