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8章:蘇良教做人!遼國使團入京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4727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臘月十七日,午後。

    汴京城內,寒風呼嘯,滴水成冰。

    天空中鉛雲低垂,正在醞釀一場大雪。

    此等天氣。

    街頭叫賣的小販和撂地藝人幾乎都鑽進了熱氣騰騰的茶館。

    行路者也大多步履匆匆,每一口呼吸都能泛起白氣。

    鮮有在街頭閒逛者。

    然而此刻。

    在汴河與御街交匯的州橋以北,一直通到專門接待遼國使臣的都亭驛。

    這長達近五里的街道兩側,圍滿了百姓。

    若不是禁軍士兵與開封府衙役維持着秩序,恐怕這條路會被擠得難以行人。

    而造成此狀況的原因是:遼國使團就要來了!

    此等場景。

    非官衙組織,而是汴京百姓自發前來。

    往年,遼國使團入京。

    汴京城的百姓從未圍觀過,也不願圍觀。

    因爲看到的。

    從來都是遼國人高高擡起的下巴和盛氣凌人的表情。

    但今年不一樣了。

    大宋不但不再向遼國交納歲幣。

    而且遼國還需向大宋送來贖還遼國大王耶律重元的贖金。

    很多百姓都將身板挺得直直的。

    想看一看,今年的遼國使團還有什麼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底氣。

    ……

    片刻後。

    遼國使團跨過州橋,出現在百姓們的視野中。

    百姓們都將腰桿挺得筆直,一臉驕傲地看向遼人。

    有人甚至揮着手臂。

    希望遼人能與他們眼神相對,以此殺一殺遼人的銳氣。

    遼國使團一行。

    也知今非昔比,皆是目視前方,面無表情。

    今年來大宋。

    他們已沒有了放肆的資格。

    使團中間。

    身騎棕色契丹馬者,乃是一個身材偏瘦,年約五十歲的中年人。

    他便是遼國正使,彰信節度使蕭述。

    而落後於其半匹馬者。

    乃是一名身穿黑色鎧甲,身材甚是壯碩挺拔、年約四十歲的武將。

    他是遼國副使,成德節度使、左千牛衛上將軍耶律照。

    遼國此次來大宋賀正旦派出一名武將作爲副使。

    大概率是爲了壯膽。

    主使蕭述拉着繮繩,身體前傾,只想迅速抵達都亭驛。

    而副使耶律照陰沉着臉,似乎是有些不服氣。

    就在這時。

    人羣中突然傳來一道聲音。

    “還我燕雲!”

    此四字一出,蕭述和耶律照的臉瞬間便黑了。

    在遼人眼裏。

    燕雲十六州是他們的領土,與大宋沒有任何關係。

    但在大宋人眼裏。

    燕雲乃漢唐故土,大宋爲正統,自然要收復漢唐故土。

    這道聲音。

    就像將一根正在燃燒的火把,丟進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幹柴堆裏。

    轟隆一聲,大火漫天。

    “還我燕雲!”

    “還我燕雲!”

    “還我燕雲!”

    ……

    不多時。

    整條街都響徹起了這道聲音。

    震耳欲聾,可傳數裏。

    街道兩側。

    一些在飯館酒樓吃飯的人。

    聽到此話,也都忍不住隨着高喊起來。

    負責接待遼國使團的鴻臚寺卿左有鼎聽到這番破壞宋遼和諧的話語,不由得甚是鬱悶。

    想了想。

    迅速來到負責此次護衛的知開封府包拯面前。

    “包學士,快快命衙役們讓百姓停止叫喊,這不是搗亂嗎?”

    開封府的百姓,向來以膽大著稱。

    即使是當朝宰相,若做錯了事情,他們也是該罵就罵,絲毫不懼。

    不過。

    他們甚是聽包拯的話語,對包拯乃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這等場面,也只有包拯能壓制。

    包拯捋須一笑,道:“我開封府百姓沒有扔爛菜葉、臭雞蛋,那說明就是懂得禮儀的,喊兩聲怎麼了,只要不動手就行,你別說,喊的老夫心裏暖暖的,甚是舒坦!”

    包拯還是很寵百姓的。

    只要汴京城的百姓不動手,他便不會干涉。

    “唉!”

    左有鼎一臉無奈,只好離去。

    正如包拯所言,汴京城百姓還是懂禮數的。

    聲音喊的震天響,但也僅限於這四個字,沒有罵人,也沒有動手。

    ……

    一刻鍾後,都亭驛前。

    除了負責接待遼國使團的鴻臚寺官員外,王堯臣和蘇良也站在門前。

    二人不是來接待的。

    蘇良奉官家命令,接收耶律重元的贖金單;三司使王堯臣則是負責覈查,以便日後入賬。

    往昔。

    大宋在年底交納歲幣時,遼國皆是先歲幣而後其他。

    而今大宋以禮還禮,也將先接收贖金,而後再言賀正旦之事。

    這一點,大宋與遼國早就打過了招呼。

    片刻後。

    都亭驛,正廳內。

    王堯臣、蘇良、左有鼎、遼國正使蕭述、副使耶律照五人分坐兩側。

    遼國正使蕭述也不磨嘰,當即拿出了贖金單,道:“諸位,此乃我朝提供的贖金單,共計價值一百二十萬貫。”

    “其中,二十萬貫乃耶律大王親從募集,望貴國信守承諾,待我方交夠三百萬貫便立即放人。”

    “那是自然。”蘇良笑着說道。

    雙方在簽訂贖約時,便已達成共識。

    遼國現錢金銀不足,將會拿牛羊皮貨置換,大宋在邊境榷場接收。

    蘇良接過贖金單後,看了個大概後,交給了王堯臣。

    論估價。

    還是王堯臣更專業。

    當即,王堯臣便認真看了起來。

    不多時。

    王堯臣突然皺起眉頭,道:“這……這不對吧!我們在協議中定下的是每年三月一日前,交納完畢,這……這裏怎麼寫成了六月一日?”

    蕭述忙從懷裏拿出一封信。

    “列位,是這樣的。因去年天氣惡劣,很多皮貨受損,減了產量,我家陛下想着能否延遲三個月。這是我家陛下寫給你們官家的親筆信,三位可將此信呈遞上去,通融通融,宋遼之間,互相照顧嘛!”

    蕭述說得很輕鬆,然後拿起信走到王堯臣的面前。

    王堯臣面色陰沉,並未接信。

    蕭述將其遞給蘇良,蘇良也未接。

    “煩勞將此信交於你們官家!”蕭述無奈,又將信遞給鴻臚寺卿左有鼎。

    左有鼎見蘇良與王堯臣都不接,他哪裏敢接,且此事又不在他的職責範圍內。

    他才不會但這個責任。

    一時間。

    蕭述將信舉在手裏,甚是尬尷。

    一旁的副使耶律照陰沉着臉色,緊緊攥起拳頭。

    蕭述畢竟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當即笑着道:“既然三位不便,那待我覲見大宋官家時,親自交給他吧!”

    說罷。

    蕭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蘇良開口道:“蕭正使,本官勸你別費力氣,莫說三個月,一日都不能延遲!”

    “貴國若想推遲也可以,依照曾經的歲幣慣例,推遲一日,增加滯納費一萬貫,超過一個月後,每日增加滯納費兩萬貫!”

    大宋交納歲幣時,遼國就是這樣定的規矩。

    而今大宋自然要找回面子。

    聽到此話。

    一旁的遼國副使耶律照終於坐不住了。

    “你們莫要太過分!”

    “當年,你們向我大遼交納歲幣,乃是因打不過我們而求和。現在,不是我遼國打不過你們,只是我家大王意外被你們擒獲而已!”

    “若真將我大遼陛下逼急了,拼個魚死網破,我大遼精兵南下,伱們以爲自己真能抵擋?”

    蘇良不屑一笑。

    他並未理會耶律照,而是轉頭看向蕭述。

    “蕭正使,不知此說法是否能代表你家陛下的想法。若能代表,你們即刻就可返遼,咱們打一仗再說,如何?”

    蕭述還未開口,一臉憤怒的耶律照便伸手指向蘇良。

    “你不過就是一個靠嘴皮子說話的小小御史而已,你又有什麼資格代表你家官家說話,此信乃是給你家官家的,你有什麼資格攔下!”

    此話一落。

    廳內的氣溫驟然降低了許多。

    王堯臣和左有鼎都知曉,蘇良可從來不是一個吃虧的主兒。

    當即。

    蘇良站起身,走到蕭述面前,將那封信拿了起來。

    “蕭正使,本官再問一句,此信的內容可是貴國懇請延期交納贖金?”

    蕭述點了點頭。

    他以爲蘇良妥協,準備接下此信了。

    然後。

    只聽得“撕拉”一聲。

    蘇良將此信撕成了兩半,然後扔在地上,面無表情地說道:“這就是我大宋的態度!”

    “你竟然敢撕毀我家皇帝的親筆信,你……”

    耶律照握着拳頭,幾乎想要衝上來揍蘇良一頓。

    蘇良依舊沒有理會耶律照。

    對方若敢動他一下,他絕對會要了耶律照的命。

    “蕭正使,雖說我大宋從未有斬殺過正旦使的先例,但若一直有人出言不遜,也不是不能殺!”

    此話一落。

    耶律照逐漸鬆開了拳頭。

    此乃大宋汴梁城,蘇良真要殺他,易如反掌。

    這一刻。

    三司使王堯臣望着蘇良,兩眼放光,蘇良“撕耶律宗真親筆信”之舉,做得實在漂亮。

    若收下此信,交給官家,那大宋的氣勢就弱了。

    這三百萬贖金乃是大宋將士拼了命賺回來的。

    怎麼可能允許延遲!

    蕭述沒想到蘇良竟如此強勢,當即瞪眼看向耶律照。

    “耶律照,你是來打架的嗎?先出去!”

    耶律照不再強橫,快步離開了大廳。

    他主動申請出使大宋,乃是想讓宋人看一看遼國武將的氣場。

    哪曾想。

    蘇良不但撕了他家皇帝的親筆信,還揚言要殺他。

    耶律照來之前,對蘇良有所瞭解,他知曉蘇良是真有這個膽量。

    ……

    蕭述賠笑道:“三位,實在是抱歉。貴國的態度,我已經明白了,我會向我家陛下如實匯稟,明日……不……今晚,我就將此贖金單的時限修改過來。”

    “可以。”蘇良點了點頭。

    ……

    片刻後,四人議完事情。

    蕭述看向蘇良,道:“蘇御史,能否借一步說話?”

    蘇良自然知曉蕭述想要說什麼,當即點了點頭。

    與其來到側廳。

    “蘇御史,我爲我家大王安排了三名女侍,能否今晚便送過去。”

    “沒問題。”蘇良點了點頭。

    “此外,能否讓我們見我家大王一面?”

    蘇良搖了搖頭。

    “當下,耶律重元乃是我朝頭號戰俘,依照我大宋法令,他沒有資格見任何人,任何人也不得見他,除非官家特批。”

    “明白了,明白了!”蕭述點了點頭。

    ……

    半個時辰後。

    關押耶律重元的私宅內,前院。

    三個皮膚白皙、線條飽滿的遼國年輕女人被兩名皇城司吏員帶到屋內檢查。

    而蘇良、包拯、張茂則三人站在院內。

    蘇良有一種直覺。

    這三個女人一定有問題。

    遼國使團出使前。

    遼國皇帝耶律宗真或大皇子耶律弘基一定會對耶律重元的事情有所交待。

    而耶律重元提出要女人後,遼國使團肯定會充分利用這次機會。

    不多時。

    一名吏員快步跑了過來。

    “三位官人,有發現。這三名女子的褻衣中藏有契丹文字,目前正在破譯中。”

    “褻衣藏文?這些遼人真是沒有什麼想象力,這種方式,我大宋二十年前都玩爛了!”張茂則笑着說道。

    蘇良笑着道:“二位,你們猜一猜,褻衣裏的文章是什麼內容?”

    張茂則想了想。

    “應該是遼國使團拯救耶律重元的計劃,讓其配合。”

    包拯搖了搖頭。

    “這裏可是汴京城,就憑遼國使團那點兒能耐,根本救不出耶律重元,即使救出了,也逃不出汴京城!”

    “老夫猜測,應該是勸遼國大王歸天!”

    “我贊同包學士的說法。”蘇良笑着說道。

    若耶律重元年前自縊殉國。

    那遼國將節省三百萬貫錢,不但能抹掉這個恥辱,還能讓耶律重元的親信將恨轉移到大宋身上。

    而最受益者。

    無疑是遼國大皇子耶律洪基。

    不過在蘇良看來。

    耶律重元此刻還在想着玩女人,讓他自縊,根本不可能。

    遼國若真如此做,打的主意應該是,讓耶律重元的情緒逐漸崩潰,而後瘋癲或自殺。

    片刻後。

    一名皇城司吏員手拿一頁紙跑了過來,道:“三位官人,此乃一封勸死書,遼國多名臣子聯合署名,勸耶律重元殉國!”

    張茂則看向包拯,忍不住讚歎道:“包公,真乃神人也。”

    這時。

    蘇良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道:“接下來,該我上場了。這一次,我不但要讓耶律重元與耶律洪基徹底成仇,還要讓遼國使團顏面掃地!”

    “將藏文的褻衣扔給耶律重元,我先去罵他一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