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2章:道歉!賠錢!廢除歲幣!我大宋支持分期付款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4309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翌日,近午時。
白溝河大船上,宋遼第二次談判正式開啓。
富弼與蘇良一上船,便發現甲板上的大桌上,已泡好了茶水。
遼國特使劉六符笑着道:“富相公、蘇御史,今日可不敢再飲酒了,咱們該聊一聊正事了!”
當下。
邊境榷場關閉,耶律重元成爲俘虜,遼國內亂不斷。
北方的女真人觀望着形勢蠢蠢欲動,西夏人也趁火打劫調兵到了邊境。
遼國比大宋更急於處理此次衝突。
旋即,雙方坐下。
劉六符爲防富弼和蘇良再次一開口就罵個不停,剛坐下便率先開了口。
“二位,此次戰事完全是一場誤會,我家陛下根本沒有想到開戰,是九大王忤逆聖意,私自做主,才釀下了如此嚴重的禍端。”
“此外,我大遼變法得失與蘇御史着實無關,乃是民間商人誤傳而已,我朝願親自張貼告令,還蘇御史清白。我們實不應因此事傷了和氣,咱們就將此事當成一場誤會,大事化小處理如何?”
劉六符將戰事之責推到了耶律重元身上;將蘇良被懸賞刺殺之責推到了遼國民間商人的身上。
並想着靠着遼國朝廷的一紙告令,便將此事解決。
富弼淡淡一笑。
“劉特使,若我先毀你名聲,再派遣殺手殺你,而後還想着靠打贏一場戰役再增加歲幣。搞砸之後,卻要用一張告令解決所有問題,你會答應嗎?”
劉六符老臉一紅,想了想後道:“不知貴國想如何解決此事?”
富弼挺了挺腰桿,道:“這不是一件事,而是三件事,我們一件一件來談。”
“首先,貴國變法失敗,將失敗的原因栽贓到我朝官員身上,使得蘇御史的性命受到威脅,此事無論是貴國商人誤傳還是有人要栽贓陷害,這是不是貴國的錯,該不該致歉?”
耶律洪基開口道:“此事,確實是我大遼的錯。”
遼國變法乃是蕭鼎與耶律洪基主導,遼國皇帝耶律宗真及多名大臣同意後才開始執行。
期間的各種措施。
沒有耶律宗真的點頭,根本不可能實施。
將變法失敗之責算在蘇良身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即使蘇良傳授了假的變法策略,使用的決定權仍在遼國君臣手中。
變法失敗,只能說明他們足夠愚蠢。
遼國完全不佔理。
劉六符問道:“不知我們如何處理此事,貴國才能滿意?”
蘇良回答道:“劉特使,對於此事,我朝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必須由你家皇帝親自向我撰寫致歉書。如此做,不單單是爲了還我清白。也是要讓宋遼邊境榷場的商人知曉,你遼國是講道理的。若不講道理,誰還願意與你們做生意?”
蘇良提到榷場買賣,劉六符的表情瞬間就變了。
當下。
遼國的軟肋便是邊境榷場。
遼國只有大宋這麼一個有錢的鄰居。
若大宋與他們徹底斷絕生意往來,那無疑會讓因變法失敗而導致商貿低迷的遼國雪上加霜。
“這個……這個……我會向陛下匯稟的,待陛下給出答覆後,我定第一時間回覆二位。”劉六符的臉上勉強擠出一抹笑容。
耶律宗真在衆遼臣的建議下,已答應向蘇良撰寫致歉書。
但劉六符肯定不能如此輕易地答應。
這個回答在富弼與蘇良意料之中。
富弼接着道:“接下來,我們來議第二件事情。”
“自澶淵之盟後,宋遼已有四十五年未起戰事,宋遼邊境,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白溝河兩岸,商貿繁榮。然貴國卻率先破壞澶淵之盟,是不是有錯?”
“有錯!有錯!”劉六符如實回答道。
耶律重元派重兵過白溝河,攻雄州城,已是盡人皆知。
遼國根本無法辯解。
耶律洪基道:“不知貴國要何等補償?此事完全是耶律重元爲謀私而行,待他回遼後,我父皇定會重懲他!”
“你們有沒有機會懲罰他或要如何懲罰他,乃是貴國內部的事情,與我大宋沒有關係。”
“當下,澶淵之盟已名存實亡,我朝認爲應重新簽訂新條約,我朝年年贈貴國歲幣,只爲兩國關係穩固。哪曾想你們竟然率先毀壞條約,歲幣肯定是要廢除的,至於日後要不要廢除榷場交易,看伱們的態度!當下党項人可是盼着我大宋在西夏邊境開拓榷場呢!”富弼非常有底氣地說道。
遼國能和大宋交換的牛羊馬匹,西夏也有。
這一刻。
劉六符和耶律重元終於明白大宋的用意了。
原來大宋的目的乃是廢除歲幣。
劉六符皺着眉頭。
當下的大宋,確實已有廢除歲幣的實力。
更何況。
這次事故還是遼國輸理在先,又打了敗仗,他根本沒有底氣去爭。
劉六符想了想後,說道:“二位,廢除歲幣恐怕不行吧,此乃宋遼維持和平的保障,若廢除……”
還不待劉六符說完。
富弼便面色陰冷地說道:“劉特使,當下,我們只是要廢除歲幣,而非完全廢除澶淵之盟,若貴國不接受,我們要麼再戰,要麼絕交。”
目前,富弼有說話硬氣的倚仗。
劉六符面色尷尬,道:“此事事關重大,請容我彙報後再給答覆。”
此等事情,劉六符和耶律洪基根本做不了主。
耶律洪基擡起頭道:“那第三件事情……”
“第三件,便是耶律重元被擒之事。耶律重元乃是我朝所擒拿的戰犯,他使得我朝士兵身死多人,依據我方的損耗來算,他應該承擔此次戰敗的全部損失。我們算了算,也不問你們多要,拿出三百萬貫,我們便放了他!”
“三百萬貫!”
劉六符聽到這個數字,直接激動地站起身來。
當下。
遼國每年的國庫總收入也不過五百萬貫左右。
劉六符搖了搖頭。
“二位,太多了!實在太多了!你們高估了九大王在我遼國的地位,我遼國沒了這位九大王,依舊能正常運轉,我們……我們最多能出……出十萬貫。”
“對,最多十萬貫,不能再多了!”耶律洪基補充道。
蘇良笑着道:“二位,我們並不是趁人之危。此筆生意不強求,你們若不願拿這個錢,讓耶律重元留在我大宋即可。”
劉六符無奈一笑。
“蘇御史,你說笑了,我遼國也是要臉面的,九大王對你們沒有任何用,將他拘禁在宋,只會使得宋遼之間矛盾加深,十萬貫,便將他放了吧!”
蘇良搖了搖頭。
“三百萬貫,一文錢都不能少!”
“我們要的這個價格,不是根據耶律重元值多少錢,而是根據他破壞的價值來算的。”
“可……可三百萬貫,我們目前實在拿不出來,即使拿牛羊來換,也……不是一兩個月能湊齊的,我家陛下定然不會同意!”
富弼捋了捋鬍鬚,道:“咱們還是兄弟之國,我們也不能將你們朝着死路上逼,三百萬貫,可分三年來償還!”
“當然,贖金交完之時,我們才會放人!”
富弼與蘇良早就替遼國想好了,他們也想享受一下遼國年年交納贖金的感覺。
蘇良看向耶律洪基。
“耶律皇子,遼國的臉面可遠遠高於這三百萬貫錢!況且,這四十五年來,你遼國可是從我大宋拿走了一千五百多萬貫歲幣,我們只要三百萬貫,不算多吧!”
“其次,若耶律重元三年後方能返遼,對你是有大裨益的。”
聽到此話。
劉六符和耶律洪基瞬間知曉了蘇良之意。
當下,耶律重元在朝中還是有諸多勢力。
但若在大宋拘禁三年,耶律洪基完全可以將他的勢力全部吞併掉,這將使得耶律洪基未來的皇帝之位更加穩固。
“待我們考慮考慮吧!”劉六符一臉沮喪地說道。
富弼與蘇良提出的要求,他們根本無法反駁,且全都做不了主。
這時。
富弼又道:“二位,今日我們所提的要求乃是我大宋朝的底限,沒有討價還價之說,咱們若談不攏,便換種方式。”
聽到此話。
劉六符和耶律洪基只能無奈地點了點頭,然後一臉鬱悶地離開了。
當下的遼國,根本不敢再與大宋發生戰事。
此次談判,大宋一共提出三個要求。
其一,需遼國皇帝耶律宗真親自向蘇良寫致歉書;其二,廢除澶淵之盟中許諾的歲幣;其三,贖回耶律重元,需要交納贖金三百萬貫錢。
這三個要求,除了第一個能答應外,後兩個都讓他們倍加難受。
……
一個時辰後。
蘇良來到了軟禁耶律重元的地方。
“什麼?他們竟然說本王最多值十萬貫!”
“這些年,本王爲了大遼兢兢業業,竟然……竟然只值十萬貫,耶律洪基那個小兔崽子是要害本王死啊……”
蘇良告知耶律重元今日的談判事宜後,氣得耶律重元足足罵了耶律洪基和劉六符近一刻鍾的時間。
罵完後,耶律重元看向蘇良。
“蘇御史,若我朝拿不出三百萬貫,你們……你們會如何待我?”
蘇良笑着道:“若宋遼無戰,不過就是對你終身囚禁而已,若宋遼開戰,那就只有拿你祭旗了!”
耶律重元不由得緊張起來。
蘇良又道:“耶律大王,你也莫過於擔心,貴國皇帝爲了皇室的尊嚴,怎會不將你贖回去。雖然遼國當下很窮,但耶律皇子已提出了另一種贖人方式。”
“他提出可分三年交納贖金,你在我大宋小住三年,待贖金交納完畢,便可返遼。”
耶律重元聽到此主意,臉色瞬間便黑了下來。
“這……這個兔崽子,這是在害我!三年之後,他……他將會吞併本王在朝中的所有勢力!”
耶律重元不由得急了。
他望向蘇良,道:“我若命人提前湊夠三百萬兩,能否將我放回去?”
蘇良想了想。
“我大宋向來一諾千金,只要拿到三百萬貫,便可立即放人!”
“好……好,能不能取筆墨來,我……我要給我的屬下寫信,讓……讓他們湊錢!”
蘇良點了點頭,然後大步走了出去。
他來此的目的,就是要讓耶律重元湊錢贖身。
耶律重元身在遼國比軟禁在大宋,對遼國的傷害更大。
蘇良和富弼提出“三年分期”之策。
一方面是因遼國確實一時湊不夠三百萬貫。
另一方面,則是讓耶律洪基覺得此事對他有益,他在向耶律宗真彙報時,必然會贊成此事。
蘇良讓耶律重元湊錢,則是想着耶律重元返遼後,發現耶律洪基正在吞併他的勢力,雙方的矛盾必然會越來越大。
遼國內亂不斷,對大宋最爲有利。
蘇良絲毫不擔心,耶律重元會知曉“三年分期”之說並非耶律洪基所提。
在耶律洪基提出耶律重元只值十萬貫時,這對叔侄的關係便已經崩了。
接下來,富弼和蘇良便只需坐等遼國的反饋了。
蘇良相信,耶律宗真一定會答應他與富弼提出的所有條件。
當下的遼國,根本就沒有說“不”的實力。
……
白溝河對岸,遼軍帥帳內。
劉六符和耶律洪基沉默了近一刻鍾後,耶律洪基開口了。
“三司使,向我父皇彙報吧!當下只能順着大宋的要求來,再戰,恐怕北邊的女真人就要造反了,我大遼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你莫怕捱罵,造成此惡果的罪魁禍首,乃是耶律重元,待他回遼,父皇一定會重懲他,他的所有親信都將受到重罰,是他的一意孤行,造成了當下這個恥辱的結果。”
“唉!沒想到,我們竟然被宋人逼成這樣,真是變天了啊!”劉六符拿起毛筆。
耶律洪基緊緊攥着拳頭,喃喃道:“宋因變法而強,我大遼欲興盛,還是要學宋變法,將那些大族鉅商全部清除掉。”
耶律洪基的心中已經埋下了變法的種子。
直到現在,他也不認爲是自己錯了。
只是認爲刮骨療傷沒有刮乾淨,才導致傷勢加重,若刮乾淨,遼國必然能夠迎來新生。
他發誓,待他登上帝位時,一定會再行變法之策,將遼國徹底改天換地。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