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5章:國子監授課,蘇景明又準備罵人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547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轉眼間,到了臘月初一。

    耶律洪基掛職結束。

    趙禎命三司專門爲其發放了一個月的俸祿。

    官服、魚袋、任職詔令之類的物品也讓其自留珍藏,此外還贈送了他一些大宋皇室的擺件。

    耶律洪基甚是感激。

    在見識過大宋的文治繁華以及趙禎在民間的仁善之名後。

    他在夢裏夢到趙禎,總是忍不住直直喚爹。

    大宋的一切都令他心馳神往。

    他已決定,待回遼後,定力主朝廷學習大宋的文治策略,全面改造遼國。

    ……

    臨近年關。

    汴京城越來越繁華,各國使團陸續抵達汴京城。

    三蘇與蘇良、歐陽修、司馬光等人吃過一頓離別宴後,也踏上了歸途。

    蘇良明顯感覺到,今年汴京城的熱鬧程度遠勝往昔。

    這也側面反映出,大宋的變法已起到一定作用。

    百姓口袋裏有錢了,商貿流動更加頻繁了,國庫的收入也增加了許多。

    整體而言,在這兩年的全宋變法中,大宋已脫胎換骨,日趨上行,即將蛻變爲更好的模樣。

    ……

    這日清晨,御史臺臺院內。

    蘇良剛坐到桌前。

    六十歲的翰林學士知制誥、國子監判監事(即國子監祭酒)丁度便來到蘇良的屋內。

    其額頭冒着細細密密的汗珠,一邊扶腰,一邊大口大口喘着粗氣。

    丁度極愛吃肥肉。

    這兩年身體嚴重走樣,走三百米路都至少要喘半刻鐘。

    蘇良連忙起身,笑着道:“丁學士,您若有吩咐,命人喚我一聲就行,不必親自跑一趟!

    丁度喘完後,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景明,今日老夫乃是求你辦事,不親自來不行啊!”

    “何事?若我能力所能及的,一定效勞!”

    蘇良對丁度印象不錯。

    後者雖然是個頑固的老學究,但很講道理,爲人更是沒有絲毫瑕疵。

    丁度緩了緩道:“臨近年末,汴京城日趨喧鬧,誘惑也越來越多,國子監那羣學子們,心思又不在學業上了,老夫想邀請你去國子監給他們上堂課,提點提點他們!”

    聽到此話,蘇良忍不住笑了。

    “丁學士,你是想讓我當個惡人,罵一罵他們吧!”

    丁度老臉一紅,他就是這個想法。

    蘇良曾說過書生百無一用,曾在汴京街頭痛罵過太學生,而後又在自家門前惡評書生。

    這使得蘇良早已成爲國子監學子們心中的惡人。

    很多學子見到蘇良都繞路走,並暗地裏稱他是:活閻王、毒舌頭、鬼見愁。

    但蘇良的罵語確實能激勵學子上進,故而丁度找了過來。

    蘇良想了想。

    “丁學士,我自知在國子監學子眼中也沒有什麼好名聲,提點提點他們沒問題,不過,我要是說了些不合時宜的話語,或引領他們走上了歧途,伱可莫怪我!”

    “不怪不怪,他們就缺鞭策,你罵得越狠越好,有什麼問題,老夫擔着!”

    “好,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何日去罵……不……何日去授課?”蘇良笑着道。

    “三日後如何?”丁度徵求着蘇良的意見。

    “沒問題。”蘇良點了點頭。

    ……

    翌日。

    蘇良將去國子監授課的消息便傳了出去。

    無一例外。

    所有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都自動將“蘇景明將去國子監授課”在腦海中自動翻譯成了“蘇景明將去國子監罵人”。

    令蘇良意料之外的是,國子監的學子不但沒有反對,反而甚是興奮。

    人人都在期待蘇良這次能有新的罵法。

    “此次,我倒要看一看蘇景明會如何罵我們,若還是‘書生百無一用’或是那套‘脫下襴衫的棄學說’,我勸他最好別來!”

    “我已有資格蔭補爲官,靠着祖父的蔭澤當官沒什麼丟人的,我家三代的努力難道就抵不上別人寒窗苦讀數年?他若以此說事,我必反駁!”

    “最近,汴京城多了好幾位身姿婀娜的名伶,我在學業上確實怠慢了,希望這次蘇御史能罵醒我!”

    ……

    蘇良之罵,已成特色。

    不但國子監的學子們期待蘇良去罵。

    民間街頭的很多人也都是託關系、找熟人,想要去國子監旁聽。

    當下,國子監對外是半開放狀態。

    很多非國子監的學子,只要得到國子監的應允,便能進去旁聽或借閱書籍。

    與此同時,一些士大夫官員們也都興致盎然。

    集賢院內。

    王安石一臉笑容地看向司馬光,道:“君實兄,景明兄罵學子可謂是一絕,待後日,咱們叫上當世(馮京)、堯夫(範純仁)一同去聽,如何?”

    “甚好,甚好!景明兄罵人往往能罵出大道理,那些學子就應該多被他提點提點,我最近也懈怠了,沒準兒也能得到點撥呢!”

    ……

    不止是王安石和司馬光。

    文彥博、范仲淹、張方平等相公對蘇良去國子監“罵人”也非常有興趣,都準備去聽一聽。

    此外。

    趙禎也已命內侍前往國子監聽課,並要求其將蘇良的話語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

    很快,蘇良便知曉了朝堂和民間對此事的反應。

    不由得壓力甚大。

    他沒想到,罵人,竟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這下子,不好整了。

    若罵不出特色,罵不出道理,罵得不能令衆學子心服口服,他就砸招牌了。

    ……

    臘月初六,天色灰濛濛的,有些冷。

    國子監,大院內。

    滿滿當當全是人。

    除了中間坐着的數百名學子外,周邊還有自帶小板凳旁聽的,還有蹲在牆角的,還有人在牆外豎着耳朵聆聽的。

    還有民間小報的撰寫人,手拿紙筆,已等候多時。

    在他們眼裏。

    蘇良的罵語,就是一筐筐明晃晃的銅錢。

    文彥博、范仲淹、張方平三名相公身穿便衣,低調地隱藏在後面的人羣中。

    王安石、司馬光、馮京、範純仁四人則是站在牆根下,一臉期待。

    片刻後。

    蘇良隨着丁度從後面走出,他看到這陣勢後,不由得嚇一跳。

    這陣仗堪比大相國寺的萬姓交易市場。

    丁度沒有爲蘇良準備座位,而是在學子中間搭了一個近一米高的木製圓臺。

    圓臺旁邊站了兩名身材魁梧的護衛,以防蘇良言語過激,與學子們發生肢體衝突。

    蘇良緩緩走上木臺,面帶笑容。

    “大過年的,沒想到這麼多人來找罵!”

    此話一落,全場皆是笑聲,氛圍驟然變得輕鬆起來。

    丁度微微皺眉。

    蘇良開口便營造出這麼一個輕鬆的氛圍,接下來還如何罵。

    他非常擔心蘇良今日礙於情面,只會走個形式,糊弄幾句就結束了。

    不遠處。

    文彥博、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卻對蘇良充滿了信心,論言語上的破壞力,蘇良在他們心中乃是公認的第一。

    上一章可能要到明天才能放出來了,諸位讀者老爺先跳着看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