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1章:耶律洪基使宋,面子工程不可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3356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片刻後。

    王鬆才快步走到蘇良面前,道:“蘇御史,夏樞相有請!”

    蘇良的嘴角微微上揚。

    朝着一旁的四名御史臺吏員擺了擺手。

    “收拾收拾,便回臺吧,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咱們動手。”

    蘇良此話。

    自然是在諷刺樞密院的一些官吏無能。

    王鬆才連忙點頭道:“下官日後一定改進,一定改進!”

    ……

    稍傾。

    王鬆才帶着蘇良來到夏竦面前。

    夏竦笑着道:“景明,快坐,快坐,這兩日,老夫都忙暈了,剛纔才知你已經來樞密院數趟了!”

    “文書何在?官家的事,我怎敢怠慢!”

    “是,是,都是我的過錯,忘了向夏樞相彙報了!”王鬆才一邊將過錯全都朝着自己身上攬,一邊接過蘇良手中的文書呈遞給了夏竦。

    蘇良見這兩個奸滑之人演雙簧,便靜靜地看着他們表演。

    夏竦看過之後,便直接蓋上了樞密院印。

    他也就能拖個兩三日,再往後拖,官家定然會訓斥他。

    當即。

    王鬆才將文書交還給蘇良後,便非常識趣地退了出去。

    蘇良接過文書,朝着夏竦拱手道:“夏公,前些日子,下官爲證清白,差點兒毀了您的名聲,實在抱歉,望您海涵!”

    蘇良這個道歉,乃是發自真心。

    隨後,他覺得自己與夏竦也沒什麼可深聊的,道完歉後,便準備離開。

    這時,夏竦緩緩站起身來。

    “景明,你我二人不合,實乃是朝廷的損失,當下屋內就你我二人,伱說實話,老夫的能力如何?老夫若爲首相,咱們兩個配合,當下的朝堂會不會更好?”

    夏竦非常想要得到蘇良的認可。

    並且在他眼裏,杜衍、陳執中、文彥博,甚至范仲淹、張方平、富弼之流,皆不如他。

    蘇良想了想。

    “夏樞相,論政事能力,當朝無人比你更適合擔任首相!”

    “此話當真?”夏竦不由得興奮起來。

    “當下,我沒必要恭維你!”蘇良接着道:“不過,做首相僅有能力還不行,你若有三分範公的‘先憂國後憂己’之心,再有三分包學士、唐中丞一半的清正廉潔之態,必能成我大宋第一賢相。”

    夏竦聽到蘇良的評價,想了想後問道:“若老夫現在便改掉那些壞毛病,你可願扶老夫做首相,你我二人聯手,絕對可創大宋盛世,超越盛唐也並非不可能。”

    六十六歲的夏竦,依然是野心勃勃,心中有萬般豪情。

    蘇良無奈一笑。

    就憑夏竦對功名利祿的這種狂熱勁頭,就不能讓其擔任首相。

    “夏樞相,聽我一句勸,你該退了,此時退,正是好時候。”

    聽到此話,夏竦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

    蘇良再次朝着夏竦拱手,然後拿着文書轉身離去。

    “退?”

    夏竦撇起嘴巴,攥起拳頭。

    “老夫爲何要退?老夫的目的還未實現,當下的老夫仍能再次拜相!你不助老夫,老夫依舊可以,咱們走着瞧!”

    夏竦依舊是滿臉的不服氣。

    ……

    八月二十六日。

    蘇良手拿文書,出現在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魏澤的面前。

    魏澤看完後問道:“敢問蘇御史,是馬戰還是步戰,此戰可會使用兵械?”

    蘇良搖了搖頭。

    “步戰,無兵刃。那些新兵的馬技還不行,當下鍛鍊的還是他們的戰鬥力與血性。我設想的是一千人不持兵器、不穿鎧甲,混戰一場,以勝利的人數定輸贏,過幾日自有人告訴你詳細的對戰規則。”

    魏澤點了點頭。

    “那……那……末將是尋最厲害的一批,還是中等水平的?那些新兵畢竟年輕,我怕揍得太狠,會將他們打得沒自信了!”

    “不,你不用擔心這個,就派最厲害的五百人,且還是擅於團戰那種。”

    “你選好人後,立即讓他們在一起練習團戰,日日互搏。本官先提醒你,你們並不一定會贏,若輸了,丟臉可就丟大了!”

    對上四軍的士兵而言。

    這一戰,若贏,並不露臉;若輸,那恐怕將會傳遍整個禁軍,丟的將是整個上四軍的臉。

    “末將明白,對戰時,我們必將傾盡全力,絕不留情!”

    魏澤的表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

    三日後,徐莽與魏澤商定。

    雙方將在九月初十,進行對戰,到時,官家也將親臨。

    趙禎已經承諾,若五百重騎兵能夠贏下此戰,他便賜予番號,讓五百重騎兵正式成爲天子親兵。

    ……

    九月初三,天氣漸漸變得涼爽。

    午後。

    兩府三司的相公,學士院、臺諫的主官們接到趙禎命令,紛紛來到了垂拱殿。

    大殿內。

    一名內侍將一封信遞給首相文彥博,而後羣臣紛紛傳閱起來。

    蘇良看罷此信後,不由得感嘆:遼國還真是虎啊!

    此信來自遼國皇帝耶律宗真。

    他稱其長子耶律洪基久慕大宋風華,已隨遼國使團赴宋,預計十月底便能抵達汴京城,望大宋能好生照顧。

    當下,耶律洪基剛滿十九歲。

    在遼國的職銜爲燕趙國王,類似大宋的郡王稱謂。

    不出意料的話。

    他便是下一任遼國皇帝。

    也就遼國如此生猛,敢讓自家的儲君隨使團來到大宋。

    這事,大宋是絕對做不出來的,也萬萬是不敢做的。

    文彥博喃喃道:“耶律洪基此番前來,定然是來偷師學我大宋變法的。”

    “嗯嗯,我們必須防着點兒他,絕對不能讓他得到有用的信息,我聽說這個耶律洪基甚是精通儒學,對我們大宋非常瞭解。”

    “照我說,就派遣數名鴻臚寺官員,陪他玩,去勾欄轉一轉,去市集轉一轉,讓他感受一番我大宋的繁華,陪伴時主打一個:熱情、大方,一問三不知。”

    ……

    蘇良聽着衆相公的議論,不由得笑了。

    竟然無人想着將其拘禁,或製造意外,或直接將其當作質子,一直留在大宋。

    蘇良細細一想。

    覺得官家和衆相公是不可能同意做出這種做法的。

    善良和守禮,實爲大宋軟肋。

    大宋一直認爲自己是天下正統,而西夏、遼國皆爲蠻夷,主要原因便是因大宋守禮,講規矩。

    片刻後,趙禎來到大殿內。

    他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那封信,衆卿都看了吧,遼國皇子耶律洪基下月月底便將隨遼國使團來汴京,衆卿以爲該如何接待?”

    “臣以爲,應以郡王之禮接待,且本月就應令鴻臚寺提前籌備好儀仗、住宅,並且汴京城主街道也應修繕一番,城中店鋪的門頭有破損者,都應立即修繕。我們要讓耶律洪基看到我大宋的繁華,讓其心生景仰之情!”文彥博率先開口道。

    “臣附議。另外臣建議,從明日起,加強騎兵訓練,讓耶律洪基看到我朝的軍事能力,令其心生懼怕,日後他若爲帝,定然不敢輕易與我朝開戰!”

    “臣附議,臣亦建議,可令鴻臚寺官員率先準備好說辭,將我大宋的繁華皆告知耶律洪基,此外多帶其觀賞遊玩,而非讓其深入的瞭解我朝變法的內容。”

    ……

    一羣相公,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總結起來,其實就一個詞:炫耀。

    炫民間之富,顯兵甲之強。

    待相公們說完後,蘇良緩緩走了出來。

    “官家,臣以爲,諸相公所言皆是不妥,甚是不妥,尤爲不妥!”

    蘇良拉長着聲音。

    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蘇良頓了頓,緩緩道:“官家,耶律洪基在使團中非正使也非副使,並且依照遼國皇帝在信上所言,將其當作使團一員照顧即可。”

    “臣覺得,我們只需正常依照接待遼國使團的禮節去接待即可,若爲了耶律洪基,再準備各種儀仗,修橋修路,修繕店鋪門頭,實屬勞民傷財,他當下不過就是一個皇子,未掛使團職務,我們越重視他,他便會越輕視我們。”

    “此外,臣覺得,越缺什麼才會越炫耀什麼,我們讓耶律洪基看我們的騎兵訓練,那不是讓對方笑話嗎?我們一個月的突擊訓練,能比得上三歲就騎在馬背上的契丹人?”

    “對待耶律洪基,不卑不亢才是大國風範,汴京城的百姓都看着呢!”

    “若朝廷因遼國皇子的到來,才想起修橋修路,準備各種儀仗,百姓們如何想?至於我大宋的變法情況,一些重要的資料,遼國使團根本是看不到的,我們任由他們參觀即可,只需像去年那般,將我們變法時孤注一擲,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意志表現出來即可。”

    “官家,大國之態,不在於炫耀,而在於自信,在於百姓之口。”

    大宋向來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蘇良最排斥的就是這一點。

    一國的面子,是靠朝廷的財力和戰鬥力建立起來的,是靠百姓幸福程度展現出來的。

    而非勞民傷財只爲向外人炫耀。

    蘇良這番話說完,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當年,先帝最愛的便是這類面子活兒。

    泰山封禪就是爲了向全天下證明大宋的盛世已然到來,但卻被百姓狠狠打了臉。

    朝廷可控制史書之言,卻控制不了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

    若過於厚待耶律洪基,幾乎將其當成未來的遼國皇帝看待,而對汴京百姓造成麻煩,百姓們定然會心生不滿。

    趙禎尷尬一笑,道:“景明所言,也有一些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