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6章:蘇良的洗腦課,王安石的反向勸解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3760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五月初一。

    城南蹴鞠場正式開建,預計年底可完工。

    蘇良將這些事務都交給了曹佾,自己並未過多操心。

    在商貿一道上,曹佾頗有天賦。

    他的人生夢想也已從問道修仙變成了成爲像陶朱公范蠡那般的人物。

    此外,管形火器也有了明顯進步,發射十次,最多炸膛或啞火三次,質量明顯提升。

    ……

    五月初五。

    城北的一座軍營中。

    五百名光着膀子的青年正在沙場上狂奔。

    這便是依照蘇良的標準,挑選出的五百名重騎兵人選。

    平均年齡十八歲,個個孔武有力,充滿朝氣。

    曹護麾下的五名老兵,騎着高頭大馬,揮舞着鞭子,一邊驅打跑在最後面的士兵,一邊高聲大罵。

    “廢物,是個爺們就不要停下來,早上的饅頭是喂狗了嗎?”

    “快些!快些!再快些!你們若不珍惜這次機會,有人珍惜!”

    “你小子是個娘們嗎?若跑不動,今日便別吃飯了!”

    ……

    當下。

    鎧甲、戰馬、兵器都還未曾籌備完畢。

    蘇良便只能令曹護安排這些新兵們進行常規的訓練。

    官家當起了甩手掌櫃,除了給錢,什麼都不管。

    一副“你行伱上”的態度,顯然還是在爲蘇良大罵樞密院和三衙置氣。

    蘇良向來不服輸,鐵了心要證明一下自己。

    他依舊在召兵。

    他的計劃是,每一批新兵訓練半個月,然後根據訓練結果不斷淘汰能力與鬥志不良者。

    優中選優。

    只要能在三個月內,集聚五百人就行。

    ……

    近午時。

    蘇良首次來到軍營。

    他命軍營伙伕架起五口大鐵鍋,煮了五隻羊。

    不到半個時辰,肉香便飄滿了整座軍營。

    對於這些大多窮苦出身的新兵而言,吃羊肉乃是一種極爲奢侈的事情。

    而這五隻羊,最多夠五十人的量。

    蘇良作爲一名臺諫官,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

    讓他練兵,根本不行。

    其一,自身能力不能服衆;其二,不夠心狠手辣。

    他已經向官家申請,在西北地區借調五名都頭來訓練這羣士卒。

    而蘇良擅長做的,是激發出他們的血性與鬥志。

    今日,蘇良便是爲此而來。

    ……

    片刻後。

    五百名新兵奔跑完畢,散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氣。

    使得他們如此拼命訓練的緣由,除了天子親兵的榮耀,還有比上四軍都要高出三倍的月錢。

    他們知曉與自己同批的五百人中,至少有一半會被淘汰,但都在堅持着。

    多待一日,便能多拿一日的錢。

    這羣新兵沒有任何基礎,較爲難訓,但也沒有那些老兵油子的市儈、圓滑、投機取巧,易於雕琢。

    這時,蘇良看向曹護。

    後者立即會意,朝着沙場高喊道:“列隊!”

    唰!唰!唰!

    五百名新兵擦掉臉上的汗珠,迅速站成了隊列。

    這個速度,還是令蘇良極爲滿意的。

    蘇良大步走到衆新兵的面前,高聲道:“戰士們,我是蘇良,奉官家之命,總領你們的訓練事宜!”

    士兵們紛紛擡起頭來。

    他們對這位“砍頭御史”的事蹟還是有所瞭解的,心中頗爲敬佩。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面帶疑惑。

    蘇良高高瘦瘦、面色清秀,也未有軍伍經驗,看着根本不會練兵。

    蘇良也看出了衆人心中的疑惑,接着道:“從你們的眼神裏,我能看得出來,你們覺得我不會練兵。”

    “確實,我不會練兵,接下來,操練你們的也不會是我。”

    “但是,你們若想在此長待,我接下來的話,你們必須牢記心中!”

    “其一,你們若能留隊,便是天子親兵。什麼是天子親兵,不是在宣德門前挺胸擡頭,享受百姓羨慕眼神的儀仗隊,你們是要上戰場的,你們是要展現天子威嚴的。”

    “換句話說,你們若出去作戰,代表的是官家的臉面,你們若輸、若懼、若逃,丟的乃是官家的臉,按罪當誅!”

    “其二,接下來的訓練會倍加殘酷,甚至在訓練中便有可能喪命,貪生怕死或心懷鬼胎者,最好趁早離開,免得浪費大家的時間,過幾日,新的紀律守則將會分發到你們手中,違背上面的任意一條,皆直接清退,沒有其他懲罰。”

    “其三,本官知道,有些人乃是爲了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才來入伍。這個想法沒有錯,但從此刻起,我想讓你們放棄這個想法。”

    “只要你們在這個軍營裏一日,朝廷便不會讓你們的家人餓肚子,遭人欺負。你們心中只能有一個想法:傾心傾力訓練,在未來成爲我大宋的英雄,百姓心中的英雄!”

    “你們若陣亡了,朝廷會一直養育你們的家人,並爲你們立碑,讓後世之人,永遠記得你們爲我大宋做出的貢獻,讓未來的士卒知曉,你們都是不屈不撓的漢子,是可挽天傾的大好男兒……”

    “其四,只要你們足夠優秀,只要你們能立戰功,你們便能由兵升將,便能得到你們想要的一切榮光……”

    蘇良這番話,說的慷慨激昂,完全是爲士兵們安排好了未來的人生道路。

    很多青年都甚是興奮。

    若不入伍,他們可能成爲挑夫、力工、商販,永遠生活在底層,爲溫飽而拼搏,但蘇良讓他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意識到他們也可以逆天改命,那自然要拼一拼。

    科舉不成,唯有靠軍功。

    對這些平均年齡十八歲的青年來講,“英雄”二字對他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誰都不甘於平凡!

    隨即。

    蘇良看向不遠處那五鍋羊肉,道:“看到那五大鍋羊肉了嗎?那是爲敢於拼命者準備的。接下來,繞沙場奔跑十圈,先到者先吃羊肉,前五十名吃肉喝湯,五十名開外者看着他們吃肉喝湯。每隔三日,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獎勵機制,有可能是羊肉,有可能是銀錢,能者多得!”

    “最後,本官再說一句,欲要成爲天子親兵,須有鬥志與血性,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絕不能放棄!”

    說罷,蘇良看向曹護。

    曹護手揮旗子,將衆新兵引到跑道前,待隊列排開後,高聲道:“奔!”

    頓時,一羣羣光膀子的青年,如同脫繮的野馬一般,狂奔而出。

    這一刻,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吃肉。

    ……

    約半個時辰後,數名新兵率先抵達終點。

    曹護在一旁守着,嘴裏喊道:“二十三,二十四……三十八……四十五……”

    “五十,好,你們五十人先站在一旁。”

    這時,蘇良觀察起後面的士兵。

    士兵們依舊都在拼命奔跑,因爲唯有跑完全程,才能知曉自己與勝利者的差距有多大。

    很快,士兵們紛紛跑到終點。

    就在這時,蘇良看到有三名士兵慢悠悠地走了起來。

    他不由得皺起眉頭,來到終點處。

    排在最後三名的士兵慢悠悠走到終點後,蘇良看向三人道:“你們三個,可以離開軍營了!”

    三人都是一愣。

    “蘇……蘇官人,不知我們犯了什麼錯?”

    “本官需要向你們解釋嗎?立即滾出去,你們不配待在這個軍營!”

    蘇良面色鐵青。

    三人還想解釋,直接被幾名老兵駕走了。

    周邊士兵們都漸漸想起蘇良最後說的那句話: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絕不能放棄。

    提前放棄自己,比實力不足更令人不恥。

    ……

    接下來。

    便到了吃羊肉的時刻。

    五十名新兵,十人圍一鍋,已有些迫不及待。

    而其他人也都圍成一個外圈,一臉羨慕地看着。

    曹護環顧外圍的四百多人,高聲道:“你們的任務,便是看着他們五十人將羊肉吃完,然後再爲他們鼓掌喝彩,你們若想吃肉,便要努力超越他們!”

    “開吃!”

    頓時,士兵們拿着筷子。

    從鐵鍋內撈出大塊大塊的羊肉,腮頰鼓動,大快朵頤起來。

    有人啃羊腿,有人啃羊頭,有人專吃肥肉,有人盯上了羊三件……

    吃得是滿嘴流油,越嚼越香。

    外圍的士兵們都咽着口水,一臉羨慕,後悔自己沒有再努力一些,拼命一些。

    而蘇良在一旁親自爲這些勝利者盛湯,並高聲道:“待你們立下戰功,爲你們盛湯者,將會是咱們官家!”

    蘇良無時無刻都在提高着衆士兵的鬥志。

    此刻,若讓他們爲大宋而拼命訓練,他們或許會猶豫。

    但若讓他們有機會吃到羊肉、獲得厚賞,他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拼命。

    ……

    近黃昏,蘇良離開了軍營。

    他打算每半個月都要來一次,任務便是提高士兵們的鬥志與血性。

    而訓練,交給老兵就行。

    曾公亮和富弼的練兵之法其實很優秀,只是士兵們執行不到位而已。

    ……

    五月初十,一座茶館中。

    蘇良望着茶臺對面一臉認真的王安石,不由得笑了。

    “他們幾個是怎麼想的,竟讓你來勸我向官家呈遞認錯奏疏!”

    王安石撓了撓後腦勺,無奈地說道:“唐中丞和歐陽學士覺得咱們是同類人,彼此都太拗,拗人勸拗人,或許能有一定效果。”

    “我覺得,從對錯上來論,你沒錯,祖宗之法也有不足以應對當下之事的時候,武人爛成這樣確實是樞密院那羣文官之過。但從對變法的利弊而言,你最好能寫一封認錯奏疏,變法事宜離了我,還能接着進行,但離了你,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衆臺諫官皆篤定,只要蘇良能寫一封認錯奏疏,趙禎便一定會迅速地讓他官復原職。

    蘇良搖了搖頭。

    “不,我不認錯,我也是爲了變法,我這樣熬着,官家和滿朝文武才能意識到當下士卒之不堪,才有可能一直調整。我一旦認錯,將前功盡棄!”

    “官家不是已經開始整治文臣,提升武將了嗎?”王安石道。

    “力度還不夠。”蘇良笑着給王安石添上一杯茶,道:“介甫,你放心,官家是不捨得將我逐出汴京城的,我不認錯,最多也就是晚些日子官復原職罷了!”

    聽到此話,王安石頓時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了。

    這就是蘇良作爲寵臣的底氣,將當今官家都拿捏地死死的。

    當下變法,確實離不開蘇景明。

    王安石思索了片刻,最後忍不住說道:“罷了罷了,我不勸你了,我回去,勸一勸他們吧!”

    “此舉甚好!”蘇良笑着端起茶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