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2章:揚州港上的祕密,高麗人偷得不是書,是文化!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上官不水字數:5349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臘月初一。
天愈寒,年味愈濃。
揚州城雖比不得汴京城繁華熱鬧,但卻遠比汴京的氣候好。
尤其是揚州的水,甚養人。
午後,唐宅後院,冬陽燦爛。
炭火茶爐,茶香嫋嫋,小桌上放着各色乾果點心。
蘇良靠在一張裹着山羊絨的躺椅上,手捧一本閒書,沐浴在陽光下,甚是愜意。
他將此日定爲自己帶薪休假的第一日。
一想到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到上元節,足足有四十五日之久,蘇良的心情就甚是愉悅。
……
翌日清晨。
唐澤簡單扒拉了幾口早飯,便奔向尚文書社。
蘇良這個岳丈。
除了書、酒、茶三大愛好外,視教書爲命。
回揚州後,他便日日去這個與數名老友合力建造的私塾教書。
並且還將從汴京城帶來的三百餘冊書籍放在書社,供學子們傳抄。
蘇良和唐宛眉則是準備去城南的觀音廟上香,爲唐宛眉肚子裏的孩子祈福。
片刻後。
曹護駕着馬車出門,蘇良、唐宛眉、小桃、蘇子慕在馬車內說說笑笑,甚是歡樂。
約半刻鐘後。
曹護手拉繮繩,突然停下了馬車。
“官人,前面的尚文書社好像出事了?”
聽到此話,蘇良迅速從馬車內走出,然後就看到不遠處的尚文書社,有百姓圍堵,還有數名官差站在院內。
蘇良還看到其岳父唐澤正一臉沮喪地與官差說話。
唐澤的安全絕不會有問題,因曹護派遣了五人在暗中保護。
當即,蘇良一行都下了馬車,走向不遠處巷道內的尚文書社。
蘇良一來,圍觀的百姓們紛紛向他打招呼。
蘇良揮手示意。
然後扶着唐宛眉來到尚文書社的院內。
一名身穿官服的魁梧中年,快步來到蘇良的面前,拱手道:“參見蘇御史!”
此人乃是負責周邊治安的州衙門班頭魏虎。
蘇舜元特地交待他,要好好保護蘇良一家及周邊鄰人。
蘇良疑惑道:“魏班頭,這是發生了何事?”
“書社遭了賊,唐夫子放在裏面的三百餘冊書全被偷了!”
蘇良微微皺眉。
如今的賊子還真是大膽,竟然偷到了他岳丈的頭上。
這時,唐澤眼眶發紅地走了過來。
“賢婿,你們去上香吧,我相信官府能將這些書找回來。”
蘇良安慰道:“岳丈放心,一定能找回來的。”
這一刻。
蘇良和唐宛眉都甚是理解唐澤的心情。
唐澤放在書社的三百餘冊書籍,都甚是珍貴。
有前朝孤本,有依靠蘇良人脈買來的稀缺文章合集,還有范仲淹、歐陽修、孫復等名士的親筆註解本。
乃是唐澤在汴京城這兩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
雖不能稱作價值連城,但也價值不菲,若找不回,恐怕唐澤連這個年都過不好。
蘇良也非常心疼。
蘇良看向班頭魏虎,道:“魏班頭,這些書籍極爲稀缺,希望你多派些人手,儘快破案,追回書籍!”
“屬下明白!”魏虎重重拱手。
隨即,蘇良朝着曹護望了一眼,後者立即會意。
蘇良是讓曹護也去徹查此事。
蘇舜元清廉耿直,下面官吏也大多是這種特點,但辦案能力實屬一般。
當下,臨近年關,各個地方的偷盜之事很多,並不好查。
片刻後。
蘇良安慰了唐澤一番後,便與唐宛眉等人去了觀音廟。
……
一個時辰後。
連同魏班頭在內的十餘名官吏出現在州衙衙門內。
揚州知州蘇舜元臉色鐵青。
“這……這不是打本官的臉嗎?盜賊已經猖獗到快偷到蘇御史的家裏去了!此事若傳到汴京城,我揚州上下的官員,顏面何在?”
“邵推官,此事你親自帶隊查。伱幾日可給本官一個交待?”
下面一個身材偏瘦、中等個頭的山羊須中年男子擡起頭來。
其名爲邵綱,現任揚州推官,主掌獄訟刑罰。
他想了想了道:“大概半個月吧!”
“半個月?半個月,書籍早就離開揚州了,我只給你五日時間,你將此事列入官員考成簿之中,若完不成,自請受罰,這次必須要將丟失的書籍統統追回來!”蘇舜元憤怒地說道。
他見下面有人還沒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又道:“當下,臺諫掌控着地方官員的所有考績,蘇御史名聲甚大,此事若傳出去,御史臺給我們揚州定上一個‘盜賊滋生、民生不安’的罪名,你們誰也別想升遷!”
“蘇知州,這……這種偷盜之事,實在難查,你給我們五日是不是……?”邵綱面帶難色。
“本官不聽藉口,你若干不了,自請去職,本官絕對不攔着!”
向來儒雅的蘇舜元,語氣尤爲嚴肅。
嚇得官吏們都不敢擡頭。
“下官……下官……一定完成任務!”邵綱連忙拱手。
這時,班頭魏虎開口道:“蘇知州,此事如此影響我揚州形象,是不是該偷偷查?儘量不讓太多人知曉蘇御史岳丈的書籍被偷!”
聽到此話。
蘇舜元環顧四周,在沒有找到趁手的東西後,無比惱火地說道:“這裏……這裏若是有根棍子,我立馬將你打出去!”
“此事已經很丟人了,瞞,你能瞞得住嗎?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迅速破案,將書籍全部找回!”
“下官明白!”
衆官吏齊齊拱手,然後迅速朝外走去,他們再慢一些,可能蘇舜元就真的要打人了。
底層官衙,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溝通成本高,一些人總有自己的小想法或顧慮太多。
其次,就是能力不行,是真不行。
若此事發生在開封府,包拯最多一天就能破案。
……
在蘇舜元的威壓下。
不到三日,推官邵綱和班頭魏虎便抓到了偷書之人。
揚州城的慣偷三兄弟,外號:魯老大、魯老二、魯老三。
這三兄弟承認他們偷了書籍。
但並不知此乃侍御史兼知雜事蘇良岳丈的書籍,不然,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偷。
三兄弟在第二日清早以三十貫的價格將三百餘冊書籍賣給了牙子熊五。
當下市面上,一冊普通書籍的定價在三百文到數貫不等。
三兄弟以每冊不到百文的價格售出,實爲銷贓,且根本不懂這些書籍的價值。
很快,牙子熊五也被緝拿到案。
他稱當日晚上,他便將這些書籍擺上了城南的草市書攤,然後來了一個男人,直接以五十貫的價格將其包圓了。
他並未看清那男人長相。
然後,熊五得知那些書籍乃是蘇良岳丈之物後,稱願意交出盈利的五十貫錢,而後接受官府懲罰。
此案查到這裏,就查不動了。
三百餘冊書籍,依舊是沒有蹤跡。
……
午後,揚州州衙。
蘇舜元看着推官邵綱和班頭魏虎呈遞上來的案宗。
不由得眉頭緊鎖。
民間大多數盜竊案都是這般,能抓到兇手已經非常不錯了。
至於失物,往往一兩日,就能轉手多人,甚至被人帶離揚州城,尋無可尋。
他想了想,道:“此事不能就這麼算了!邵推官,你去尚文書社一趟,讓唐夫子將丟失書籍的名目寫下來,然後張貼全城,提供線索者,重賞。”
“此外,自明日起嚴打偷盜行爲,特別是偷盜書籍者,看一看從他們的嘴裏能不能套出一些線索?即使去外地,也要將這些書籍找回來!”
“遵命!”二人同時拱手。
……
近黃昏,唐宅內。
曹護與蘇良二人站在後院。
“蘇知州已找到了兇手及銷贓的人,但仍未發現書的下落。不過他已經準備在全城嚴打偷盜行爲,想要從其他偷盜者那裏尋得書籍的一些線索。”曹護說道。
蘇良點了點頭。
曹護接着說道:“我們在探查中發現,近日揚州境內,求購書籍者甚多,很多牙子都在高價收書,尤其是收稀缺類的珍藏書,但當下還未查到是不是有人專門在收購書籍?”
“高價收書?”蘇良有些疑惑,但隨即又釋然了。
整個大宋,喜歡藏書的人頗多。
有的人到處蒐集好書,藏於家中,有的爲了待漲價後賣出,有的則是爲了傳世。
有時,朝廷的館閣官員們都要去一些富商家裏抄錄珍藏書籍。
……
臘月初六。
揚州州衙門前貼出了一張丟失書籍的數目單。
而後,官差們開始施行嚴打盜竊行爲。
不到兩日,在很多百姓的助力下,便抓捕了上百名盜賊,並繳獲了諸多贓物。
不過,一直都沒有那三百餘冊書籍的消息。
……
臘月初九,清晨。
蘇良與唐澤正在吃早飯,曹護突然來報:書籍找回來了,當下就在州衙。
蘇良和唐澤二人大喜,當即奔向了州衙。
半個時辰後,州衙內。
兩個大木箱放在大堂中央,三百餘冊書籍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唐澤和蘇良的面前。
蘇舜元笑着說道:“今日一大早,有衙役發現州衙大門前放着兩個大箱子,沒想到竟然就是那三百多本書,估計是那個買書者知曉這些是你蘇御史岳父的書,故而偷偷歸還了!”
這一刻,蘇舜元的心情甚好。
丟的臉終於找回來了。
這時,唐澤一邊檢查着箱子裏的書籍,一邊說道:“一本不少,一本不少,想必此人也是愛書之人,這些珍稀的書都裹在最裏面了,沒有絲毫損壞。”
聽到此話,蘇良不由得一愣。
若歸還者真懂書,不可能不知這些書轉轉手至少能賣五千貫。
在沒有露出任何蛛絲馬跡時,突然歸還,令人匪夷所思。
若此人看不上五千貫錢。
那實不應去那種黑市草集買不乾淨的書。
實在是有違常理。
蘇良畢竟做過推官。
他細細一想,又結合最近收書者甚多,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種可能性。
他看向蘇舜元,道:“蘇知州,能否讓我看一看那幾名偷書與銷贓人的證詞。”
“就在這裏放着呢!”蘇舜元將其遞給了蘇良。
當即,蘇良認真地看起了證詞。
他仔細一看,還真發現了問題。
他朝着一旁的推官邵綱問道:“邵推官,當下黑市,銷賬一般會按照實際價值的幾成出售?”
黑市也有黑市的規矩。
“一成到五成不等,急售可能就一成了!”
“你可知這三百餘本書籍的價值?”
邵綱笑着回答道:“至少五千貫。”
“那熊五以五十貫出售合理嗎?此案宗內可是寫着他曾爲書販而後做了牙子,一個書販能不懂這些書籍的價值?他再着急出售,也不會賣出五十貫的低價吧!”
此話一出,邵綱傻眼了,他壓根沒有往此處想。
蘇良又道:“我覺得,這個熊五未必說了真話。此外,歸還者不一定是知曉此乃我岳丈的書籍,便歸還了,有可能是擔心官衙查出更多的書。”
聽到此話,蘇舜元有些明白了。
“景明,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收購大量書籍,私運到海外?”
揚州乃是運送違禁物品出海的最佳之地。
蘇良點了點頭。
“這只是我的一個懷疑。一名曾是書販的牙子以五十貫售書,不合理;一個不在乎價值五千貫書籍的人去黑市買來路不明的書籍,不合理;此外,愛收書者常有,但像揚州城這般,只看到牙子忙碌,而不見真主收書的情況,更是不合理。揚州乃長江與運河匯聚之處,隨時都可出海,故而極有這種可能。”
衆人紛紛點頭。
蘇舜元高聲道:“帶牙子熊五到大堂。”
片刻後。
一個尖嘴猴腮的中年人被帶到大堂。
蘇舜元高坐於最上方,蘇良坐在一側,推官邵綱和班頭魏虎站在一旁。
“官人,我……我是真不知那是蘇御史岳父的書籍,我真的收錯了,我願意將錢都上交,願意接受懲罰交罰金,這馬上都要過年了,您……您不能一直拘押着我呀,我還有八十八歲老母親呢!”
蘇舜元高坐於桌前,冷聲道:“莫聒噪,本官問你什麼,你便說什麼。”
頓時,熊五不再敢亂言。
“本官且問你,在做牙子之前,你可曾做過書販?做了多久?”
“做過,我賣了三年書呢!”
“那爲何不做了?”
“不賺錢啊!”
“那你可知你偷竊的那三百多冊書籍的實際價值?”
“我……我……不知!”
“不知?你售賣了三年書籍,能不知書籍的價值,那些書多爲官刻本,一本至少兩貫錢,你五十貫便賣出去了,這是爲何?”
“我……我真不知道,我就是缺錢,能賣五十貫我就滿足了!”
這時。
一旁的推官邵綱補充道:“除九經疏外,若賣書於海外,徒三年,情重者配千里;若與海外商人聯合走私貨品且欺瞞不報,以叛國罪,殺之!”
當聽到“海外”二字時,熊五的面色便有些緊張了。
“熊五,你到底招不招?你以爲你不說,本官就查不出來嗎?”蘇舜元高聲道。
熊五頓時怕了,一下子癱在了地上。
“我招,我招!是高麗人,是有一個高麗人在大量買書,我就是個跑腿的,那個高麗人一直蒙着臉,我沒看到他的臉,我也不知道他是什麼身份,住在哪裏,有什麼同夥!”
高麗人買書。
此事,一下子變得嚴重起來。
大宋禁止“九經書疏”之外的一切書籍外流,特別是流向遼夏。
而高麗則是遼國的屬國。
這個彈丸小國,趁亂而立國,沒有什麼文化底蘊,喜歡用大宋的文化充實自己。
表面上偷竊的是書籍,其實是大宋的文化,並且他們會無恥地將大宋的文化當成他們先祖的文化。
蘇良非常不喜這個小國。
如果說西夏是在遼宋間左右逢源,一邊稱屬國一邊立國,來賺取安撫費。
那高麗就是妥妥的兩姓家奴,既想抱宋的大腿,又想抱遼的大腿,但因其距離遼國較近,被暴揍幾頓後,便成了遼的屬國。
高麗若從大宋得到大量書籍,一定會敬獻遼國,以表忠心。
蘇舜元當即下令,立即調查全城的高麗人,一旦發現有人囤積書籍,立即抓捕。
揚州城的商人並不多,並且都有備案,找到他們並不難。
很快,邵綱便命人嚴查了所有住在揚州城及周邊的高麗人,卻並未發現有人私藏大量書籍。
……
清晨,州衙後廳。
蘇良和蘇舜元都感覺有些奇怪,大量書籍,難以藏匿,不應該找不到。
就在這時。
二人同時看向一旁的揚州地圖,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揚州港!”
高麗人在岸上,但他們的船卻在水裏,他們若發現官衙調查他們後,定會想要立即逃走。
“備馬,立即前往揚州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