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8章:我,蘇景明,人在揚州,無法無天!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5098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十月二十六日,近午時。

    揚州商會總把頭曹四爺,在揚州城最好的酒樓明月樓設宴,高調邀請近百名大商人。

    臨近蘇良來揚州之際,又有疑似“蘇良親筆信”的傳言在先。

    曹四爺如此做。

    自然是爲了拉攏商人們站隊。

    他怕此信內容爲真,怕蘇良針對他,故而欲拉着多名商人結勢。

    不得不說,曹四爺在揚州城頗有威望。

    在他邀請之列的近九成商人都準時趕往了明月樓赴宴。

    明月樓之名,取自唐代詩人徐凝《憶揚州》中的兩句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此樓的主人。

    正是擁有十二家風月場所的喬三娘。

    除了喬三娘到場外,敖家大少敖烈、空山寺監院惠本和尚也都到場應援。

    一般情況下,商人不願與官鬥,也不敢與官鬥。

    但若官府想以權勢侵吞他們的錢財,他們便會全力抵抗。

    大宋造反者多爲百姓匠人,而非大商人。

    主要原因是朝廷將大商人當成了統治階級的一部分。

    包括當下的各種變法措施,依舊是在大商人階層能夠接受的程度下進行。

    若蘇良真抄了曹四爺的家,以此解決揚州錢荒。

    商人們都會感到危機。

    若有人拱火。

    揚州的商人,甚至江南的一大波商人不是沒有造反的可能。

    明月樓的這場宴席,從近午時一直延續到了近黃昏。

    期間,到場商人都簽下了一份結盟協議。

    大意爲:揚州商人榮辱與共,若遇不公平待遇,輕則罷市,重則離開揚州城。

    曹四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覆巢之下無完卵。

    他們雖未提朝廷、未提變法、未提蘇良,但這次結盟明顯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

    蘇良還未至,這羣人已經將態度表現出來了。

    “個人利益高於一切!”

    若這些商人都罷市或離開揚州,揚州商稅至少折損一半。

    甚至整座揚州城都將因此衰落。

    這對當地官衙和百姓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

    蘇良自然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商人抱團,維護個人利益,在他意料之中。

    這些商人沒動靜,蘇良還不知如何辦,而今有了動靜,他反倒有了想法。

    ……

    正月二十八日,清晨。

    蘇良與曹護等人坐着一艘小船,朝着城外奔去。

    他們將與官船匯合,然後在揚州無數人的注視下,堂而皇之地抵達揚州城。

    當下,蘇良已摸清了揚州城的情況,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

    近午時。

    一名便衣禁軍士兵,手持身份令牌,來到了揚州州衙。

    “蘇知州,侍御史兼知雜事蘇良蘇御史將於午後抵達揚州城,煩請蘇知州安排船隻車輛接送。”

    蘇舜元立即將那封“蘇良親筆信”遞給他。

    並稱此信已遺失,目前揚州城百姓皆知此信內容。

    此刻,蘇舜元幾乎相信此親筆信爲真。

    便衣禁軍士兵笑着道:“蘇知州,蘇御史早已得知此事,並讓我告知您,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說罷,禁軍士兵便大步離開了。

    蘇舜元來回踱步,心中忐忑不安。

    他生怕蘇良一氣之下對大商人發難。

    到時雖能解決錢荒問題,但卻將揚州城的商貿也廢掉了。

    年後,蘇良拍拍屁股回京領賞,他與百姓的日子就要悲慘了。

    隨即。

    蘇舜元便安排船隻車輛,並派遣了幾十名衙差去迎接蘇良。

    從職級上看,蘇良不過比他高出半級。

    但當下,蘇良乃是代表變法司而來,變法司代表着官家。

    蘇舜元不敢有絲毫怠慢之處。

    州衙的衙差們一行動,百姓們便知曉蘇良真的要來了。

    那封親筆信的可信度也越來越高。

    很多人猜測,蘇良來此就是收割富商財富,除了解決錢荒,也爲了使得年後的市易法順利執行。

    商人羣體,人心惶惶。

    而許多百姓則甚是開心,他們被一些大商人剝削實在太久了。

    如今臨近過年,物賤錢貴,底層百姓們根本不敢有任何消費。

    曹四爺聽到這個消息後,驟然變得緊張起來。

    他雖在運河上縱橫三十餘年,有過落魄,也有過輝煌,死生之事也都遇到過。

    但蘇良可是敢在朝堂上打架,敢砍下幾十名西夏人腦袋的主兒。

    他不願與其爲敵。

    但爲了自保,他也不介意拼個魚死網破。

    他想了想,朝着一旁的管家道:“待蘇良進城,便立即派人監視着他,我要知曉他去的任何一個地方。”

    ……

    一個時辰後。

    兩艘大船停在揚州城城北碼頭。

    蘇良與家人將改坐小船,由北水門進入揚州城。

    碼頭上,人山人海。

    蘇良剛下大船,便聽到有人高喊道:“蘇御史,你是咱們揚州人的驕傲!”

    蘇良聽到此話,不由得笑了。

    他朝着後面的曹護道:“準備撒錢!”

    片刻後。

    蘇良坐上蘇舜元安排的船隻。

    而在船的前面還有一艘船,此船上面除了四名禁軍士兵外,便是一麻袋一麻袋的銅錢。

    入城門後。

    四名禁軍士兵便打開麻袋,開始朝着官河兩岸撒錢。

    嘩啦!嘩啦!嘩啦!

    一枚枚銅錢撒在河畔上,引得許多人爭搶。

    錢並不多。

    也未出現百姓踩踏的情況。

    百姓們撿錢完全是爲圖一個好彩頭。

    蘇良入城便高調撒錢,乃是爲了告知揚州城的百姓:他來了,銅錢便來了!

    船行水中,緩緩前行。

    蘇子慕從船艙口打量着周圍的一切,眼睛裏滿是好奇與興奮。

    “蘇御史,你還記得嗎?那年你是坐了我的牛車參加的鄉試!”

    “蘇御史,我有伱的全部文章,你來給我家書籍鋪寫一幅字吧!”

    “蘇御史,那封信是你寫的嗎?你是不是要對那位曹四爺動手了?”

    ……

    官河兩側,百姓們都扯着喉嚨喊着,詢問各種問題的都有。

    蘇良在船頭笑着招手,沒有回答任何人的話語。

    約半個時辰後。

    蘇良上岸坐上馬車,與曹護等人去了州衙。

    而唐澤、唐宛眉等人則是直接回了唐宅。

    蘇良剛走到州衙門口,揚州知州蘇舜元便快步走了過來。

    當年,蘇良與蘇舜元的弟弟,監進奏院蘇舜欽有舊,更是捲入到了進奏院案中。

    蘇舜欽在去年病逝,蘇良也曾難過許久。

    蘇舜欽甚是支持變法。

    若不曾病故,以其才能,必然可大展手腳。

    蘇舜元與蘇舜欽的容貌較爲相似,蘇良一眼便認了出來。

    “蘇御史,下官總算將你盼來了,快!裏面請,裏面請!”蘇舜元客氣地說道。

    “才翁兄,喚我景明即可,我與子美乃是故舊,你我之間就無須客氣了!”

    聽到此話,蘇舜元不由得心中一暖。

    一些同僚曾告訴他,蘇良乃是當朝最無情的臺諫官,爲了仕途,什麼事情都能幹出來。

    但他今日與蘇良相見,下意識地覺得蘇良並非那種人。

    他不知道的是,自《百日官員考成策》後,沒幾個地方官會講蘇良的好話。

    稍傾,二人來到了衙後廳堂。

    分別落座後,蘇舜元便急不可耐地拿出那份“蘇良親筆信”,問道:“景明,此信可是你寫給我的?”

    蘇良微微一笑。

    “是,也不是。”

    “嗯?”蘇舜元不解其意。

    蘇良笑着道:“當時,我聽聞揚州城傳出‘交子換銅錢’的謠言,爲了推翻此謠言,便寫了這麼一封信,故意讓揚州城百姓傳播。”

    “高,實在是高。那這封信就是假的了,我今日便闢謠,讓那個曹四也放心,不再生出罷市的想法。”

    蘇良搖了搖頭。

    “不,先莫闢謠。此信到底是真是假,取決於曹四的態度。”

    “你……你不會真要抄曹四的家,然後解決揚州錢荒吧,此……乃下下之策,商人們必會罷市,甚至離開揚州,不行,絕對不行!”

    “才翁兄,莫急。我自然不會爲了解決錢荒,而壞了揚州城的商貿,你放心,我心中有譜,保證商人們不敢不老實!”

    “至於具體如何解決錢荒,待過兩日再說,好不容易還鄉,我想先陪一陪家人。”

    “也是,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那我便先不闢謠了!”

    蘇良點了點頭。

    隨後,蘇良與蘇舜元閒聊片刻後,便直接回了家。

    ……

    半個時辰後,曹四爺宅院內。

    他的管家急匆匆跑過來,道:“四爺,那蘇良已經回家了,但是官衙筆吏告訴我,他們並沒有接到撰寫闢謠信息的任務。”

    曹四爺眉頭緊鎖。

    “不闢謠?難道這個蘇良真敢拿我來殺雞儆猴?他就不怕揚州商貿亂成一鍋粥,就不怕揚州城運河上的船隻停擺?”

    “你再去探,發現他有什麼動作,立即來彙報,若他敢帶領士兵衙役來尋我,立即通知各家商戶,全部罷市,若有不聽我命令者,老子讓他在揚州城活不下去!”

    “是,四爺!”那管家快步跑開了。

    ……

    入夜,一座兩進院內。

    房間已全部收拾乾淨,蘇子慕在院落中跑來跑去。

    唐澤坐在他那把已有四十餘年高齡的紅木椅上,一臉幸福。

    而唐宛眉與小桃則是鑽進了廚房中。

    揚州菜,唯有在揚州,用揚州本地的食材,才能夠做出味道。

    片刻後,飯菜上桌,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喝起來。

    ……

    翌日。

    唐澤與蘇良主動邀請了三十多名鄰里故舊到家中吃飯。

    院內足足擺了四大桌,酒菜皆來自明月樓。

    曾經,唐澤一人在此居住時,周邊鄰里故舊都提供了諸多幫助。

    蘇良若因仕途避嫌而不理會這些人,那就顯得有些忘恩負義了。

    該有的禮數,蘇良一樣都不少。

    他也不怕這些真正的鄰里故舊來找自己辦事。

    有些忙,蘇良該幫一定會幫。

    鄰里故舊們離開時,蘇良也是贈錢贈物,沒有擺任何官架子。

    十月三十日。

    陽光燦爛,蘇良全家出城郊遊,天亮啓程,天黑方歸。

    不知者,還以爲蘇良乃是返鄉度假。

    這兩日,過得最痛苦的便是曹四爺。

    他是吃不好,也睡不好。

    州衙沒有對那封“蘇良親筆信”闢謠,乃是一種違背常情的做法。

    他生怕蘇良帶人突然就闖到他家,以虛無之罪,將他抓走了。

    ……

    十一月初一,清晨。

    蘇良身穿一襲月白色長衫,來到了揚州城州衙。

    此刻,州衙偏廳已經成爲了他的辦公之所。

    蘇舜元見蘇良來到州衙,不由得大喜,忙問道:“景明,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蘇良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曹護。

    “曹護聽令,立即率領禁軍士兵,分八隊,持變法司封條,查封空山寺的八家質庫,並將惠本和尚與質庫掌櫃,捉拿入獄!”

    “末將遵命!”曹護拱手,轉身便走。

    “啊?”蘇舜元一臉懵。

    他本想要攔,但一想到曹護奉的乃是變法司之命,連忙看向蘇良。

    “景明,不可如此魯莽,不可如此魯莽啊!如此做,不是將揚州商人都得罪了嗎?此外,依照程序,不問不審,便封鋪抓人,有些不合乎大宋律法呀!”

    蘇良胸膛一挺,道:“在揚州,我就是大宋律法!”

    此話,一下子噎住了蘇舜元。

    蘇良又道:“蘇知州,有些事情,暫時還不能告訴你,你再等一等,相信我,若惹出麻煩,全由我來承擔!”

    聽到此話,蘇舜元有些明白了。

    雖然三日前,蘇良與他稱兄道弟,甚是親近,但涉及到公事,蘇良還是不相信他。

    蘇良用的是三衙士兵,變法司的封條,又是奉聖命而來。

    他無權過問,也無資格阻攔。

    當即,蘇舜元微微拱手,不再說話。

    這時,他才知這位年紀輕輕的臺諫官在朝堂上混得風生水起靠得是什麼。

    翻臉比翻書都快。

    並且擅於用權。

    即使中書的相公們來到揚州,都不敢說出類似“在揚州,我就是大宋律法”之類的話語。

    但蘇良卻毫不顧忌。

    此話,讓蘇舜元的所有疑慮都只能暫時嚥進肚子裏。

    這種一言堂式的壓迫感,令他窒息。

    不到一個時辰。

    空山寺八家質庫皆被查封,惠本和尚與八家質庫掌櫃,全都被抓到州牢中。

    速度之快,令人匪夷所思。

    直到所有人被抓,消息才傳了出去。

    民間百姓都驚呆了。

    往昔官府抓人,皆有罪狀,但此番抓人,只留下了一句話。

    “變法司抓人,不需要理由!”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曹四爺的耳中。

    然後,許多商人在驚恐之下,也都奔到了曹四爺的府邸。

    商人們想到了蘇良會針對大商人們,但他們覺得至少會按照流程走。

    先商量,確定商人們會不會配合。

    若不配合,再編造出一條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罪狀,而後捉拿入獄,若商人們最後願意將窖藏的錢幣流轉,仍會既往不咎。

    因爲揚州城若離了這羣大商人們,商貿立馬就會一片混亂。

    但蘇良這一下子,將所有商人都弄懵了。

    蘇良若想殺雞儆猴。

    最好的雞,理應是曹四爺。

    惠本和尚雖然暴利,但畢竟是做借貸生意,窖藏的銅錢遠遠少於曹四爺。

    商人們想去幫惠本和尚喊冤,都不知如何喊。

    因爲不知罪狀。

    這就是明顯的強權抓人。

    蘇良這種霸道且不合乎邏輯的行爲,令商人們皆甚是慌亂,生怕若一起罷市,蘇良將做出更加強勢的事情,將所有人都抓進去。

    誰都沒有見過如此無法無天的士大夫官員,這完全是同歸於盡的打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