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6章:雷劈衙門惹天怒?這該如何解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4476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七月二十六日。

    市易務於三司衙門旁的一處衙署中,正式掛牌營業。

    提舉官王安石辦事效率極高。

    不到五日,便招募了數百名牙子歸市易務所用。

    不得不說。

    汴京商人是整個大宋最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一羣人。

    很快,便有商人前往市易務投賣貨物或賒購貨物。

    在市易務賒購,需要以產業或貨物抵押,五人結爲一保,然後售賣後,市易務取一分利。

    面對如此低廉的利息,汴京城的小商人們聞風而動,紛紛開始行動。

    小商人心喜,但很多大商人卻不高興了。

    往昔,市場貨品皆爲豪商巨賈操盤定價,從中賺取差價,而今市易務卻成了開封府最大的牙子(中介)機構。

    開封府的豪商巨賈們大多讀過書,也最擅長制造輿論。

    在他們感覺到利益受損時,立即便展開了反抗。

    幾乎一夜之間。

    關於市易法的無數負面消息席捲了整座開封府。

    “市易務,實爲斂財之衙門,欲盡收天下之貨,自作經營!”

    “朝廷與商人奪利,亙古未有,朝廷想要壟斷商貿,以後商人的日子要難過了!”

    “這……這……不是與官招商法背道而馳嗎?官府與百姓搶生意,真是下作!”

    “這生意沒法做了,商人做的就是低價買高價賣的生意,而今市易務越俎代庖,濫用職權,大宋要亡啊!”

    “你們這些小商小販,只看到眼前利益,你們借貸做買賣,最後賺的錢還是朝廷的,你們永遠做不了大生意!”

    “這是什麼破策略,老子做個生意還要經過衙門,古往今來就沒有這個說法!”

    ……

    商賈豪紳們除了在民間發言,抨擊市易務外,也開始向開封府、登聞鼓院、御史臺呈遞狀紙。

    不過,此事皆被官員們壓了下來。

    這一日,清晨。

    天微微亮。

    王安石剛至市易務門前,便看到門前竟擺放着一口褐紅色的大棺材。

    棺材開了一個口,裏面坐着一名中年人,正在與一旁的開封府衙役吵架。

    周圍已經圍了幾十名百姓,且還在陸續增加中。

    “我就是一個做木材生意的,憑什麼要經由市易務定價,朝廷不讓亂伐樹木,現在就這個價格,覺得貴可以不買,爲何要壓價?”

    “伱破壞了商貿市場,賺的是黑心錢!”一名衙役說道。

    他對市易法的瞭解也非常淺顯,只知可使得小商人免大商人剝削。

    “你放屁!我幹了大半輩子了,何時黑過別人錢,朝廷不去管那些鹽商、漕運、茶商,竟與我們這種小民爭利,真是無恥!”

    “老子今日就與你們槓上了,不給我一個解釋,我就死在這口棺材裏!”

    ……

    這時,王安石從人羣中擠了進去。

    他看向中年木材商。

    “吾乃市易務提舉官王安石,你有何不滿,可盡數向本官道來!”

    這位中年木材商從棺材內站了出來。

    “我就想問,在開封府做生意爲何要經由市易務?”

    “爲了平穩物價,爲了減少奸商,爲了使得遊惰奸滑之人不再欺壓食力之人!”王安石一臉認真地說道。

    “但是……但是你們不能剝奪我們自由買賣的權利,自古以來,哪個朝代會與百姓搶生意?”

    “不是搶生意,而是在朝廷的參與下,可使得貨物通流而國用饒!”

    “國用饒?還不是要爲朝廷斂錢,如此做簡直是殺雞取卵,渴澤而漁,此法若全宋施行,我大宋將再無商人!”中年木材商情緒甚是激動。

    王安石的聲音也變得嚴肅起來。

    “爲了大宋江山永固,一些人有必要做出犧牲,但你稱大宋再無商人,完全是無稽之談!”

    “你們這些官員的醜陋嘴臉終於露出來來了!此事是沒有動你的利益,你怎麼不犧牲?你怎麼不號召所有的士大夫官員降低俸祿?你們的俸祿即使降到一成,也餓不死凍不死,我大宋也能國用饒了!”

    “一派胡言,若能使得江山永固,國泰民安,我王安石願意降低俸祿,甚至不要俸祿!”王安石擡高了聲音。

    中年木材商當即反駁道:“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士大夫,自詡不愛財,其實是不缺財,你們愛名,你們爲了名揚後世,爲了仕途官位,絲毫不顧及我們這些商人的利益,你們會成爲大宋的罪人,我們這些被你們傷害過的商人將會一直唾棄你們!”

    “呸!”

    中年木材商一口吐沫吐在了王安石的衣服上。

    一旁的兩名衙役迅速爬上棺材,將中年木材商按倒在棺材板上。

    侮辱當朝官員。

    此罪名足以讓他挨上二十杖。

    王安石擺擺手,道:“將他趕走吧!他有怨氣,本官能理解。”

    當即,王安石不再理會周邊圍觀者的議論,擦了擦身上的污漬,大步走進市易務衙門。

    王安石在齊州三年變法期間,也經歷過許多謾罵與不滿。

    這使得他內心深處產生了一條信念:一旦他認爲正確的事情,即使天下所有人反對,他都會做下去。

    ……

    棺材堵門事件後。

    令王安石未曾想到的是,他那一句“使得貨物通流而國用饒”傳到商人們耳中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許多大商人們認爲,王安石道出了實情。

    市易法的目的就是朝廷要壟斷商貿,侵佔所有大商人的利益。

    此舉看似對小商人有利好,不過就是培養一批爲朝廷打工的食力之人。

    一時間,民間關於市易法的討論更甚。

    ……

    八月初八。

    有十餘名較爲知名的商人宣佈,不日將攜帶全部身家,離開開封府,前往別地做生意。

    還有數名商人,直接放棄經商,在汴京城內開設了質庫。

    他們家有萬貫,在知曉做生意無法牟利的情況下,便利用手中餘錢幹起了高利貸買賣。

    還有人偷偷在市易務旁的白牆上寫着:“市易法後,天下無商,只有朝廷。”

    開封府的商貿市場一下子亂套了。

    ……

    這時,朝廷的一些官員也忍不住了。

    文彥博、吳育、宋庠、夏竦等官員紛紛上奏,稱市易法以吞富商之利而富國,已引起諸多商人不滿,建議立即停止執行。

    趙禎雖也有疑慮,但還是將奏疏留中不發。

    他相信市易務能平復這場風波,只要底層百姓沒有怨言,此法便能繼續進行。

    ……

    入夜,變法司內。

    蘇良六人坐於議事廳內。

    范仲淹率先開口道:“近日的輿論,諸位應該也都聽到了,所幸此法乃是在開封府施行,若全宋施行,恐怕現在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市易法的初衷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市易務對商貿市場的干預性過深了!”

    干預性過深。

    范仲淹一下子說到了重點,朝廷衙門的職能只能是監管,而不能變成做生意的主體。

    樑適直了直身子,補充道:“當下除了大商人的問題,小商販的借貸問題也逐漸出現了,這些小商販的抗風險能力太差,當下已有六名商販賣貨賠了錢,無力償還息錢。民間借貸尚能強力催促,我們若強行要屋要地抵押,恐怕會被百姓罵死!”

    三司使王堯臣猶豫了一下,然後還是忍不住開口道:“列位,此時是否該暫停此策?”

    聽到此話,王安石頓時急了。

    “計相,剛遇到一點點挫折而已,咱們萬萬不能打退堂鼓啊!那些富商巨賈跳出來反對,說明我們抑兼併之家的目的已經卓有成效!”

    “什麼叫做打退堂鼓,老夫是覺得此策不僅僅是抑兼併之家,而是將開封府的商貿全毀掉了!”

    “不可能,我在齊州剛執行時也遇到一點挫折,但很快就平復了。此次乃是因爲這些富商巨賈四處造謠所致,一旦妥協,便不可挽回了!”

    “齊州能與開封府一樣嗎?齊州實施此法時,正值官招商之法盛行之時,且齊州的富商巨賈較少,根本無法與開封府比較。”

    ……

    二人急赤白臉地辯論了起來。

    王安石激動地甚至站了起來,這些策令都是出於他之手,他認爲這些小小的問題根本不足以終止市易策。

    “介甫,你坐下,聽我說兩句!”蘇良忍不住呵斥道。

    王安石最佩服的便是蘇良,當即便不再爭辯。

    蘇良想了想道:“我也覺得此策不應暫停。因爲當下大多數富商巨賈皆是違德賺錢,確實該整治一番。但近日,市易務確實涉商過深,已被百姓稱爲開封府最大的牙子,這可不是好話。介甫,你可承認是你用力過猛了?導致商人們都以爲朝廷要獨霸商貿,侵吞所有大商人之財!”

    “我承認,我確實有些冒進了!”王安石認真地說道。

    這時,范仲淹道:“這樣吧!接下來,增加借貸資格條款,減少借貸數目。然後市易務只參與價格過於虛高的商品置換或購贖。”

    “短短數日,市易務養了足足有數百名牙子,人數都比得上御史臺了,放出去一半吧!待此策全宋施行之時,一定要讓地方主官靈活處理,不然很容易出現問題!”

    范仲淹給了一個折中的方法。

    “我同意!”蘇良率先道。

    “我也同意!”王堯臣、樑適、司馬光也都紛紛開口道。

    王安石有些遲疑地說道:“我們退一步,萬一這些商人得寸進尺怎麼辦?”

    范仲淹捋了捋鬍子。

    “他們若得寸進尺,那我們便再往前走半步。變法很難做到共贏,但也絕不能鬧得魚死網破。”

    聽到此話,王安石也點頭道:“我也同意。”

    這時,蘇良微微一笑:“範公,我建議計相與介甫同時撰寫此改良奏疏,然後交給禁中與中書。”

    “哈哈……可以!”范仲淹笑着說道。

    變法司六人組已經吵了數次架,但六人從來沒有鬧過大矛盾。

    這全得益於蘇良這個和事佬,總能將氛圍變得甚是輕鬆。

    王堯臣和王安石對視一眼,二人彼此也笑了。

    ……

    翌日。

    變法司將改良後的策略送到了禁中和中書,趙禎對變法司如何快捷的調整之策,相當滿意。

    與此同時。

    王堯臣和蘇良這兩位監官都坐在了市易務衙門內,共同控制着市易務參與商貿的程度。

    接下來,雖依然有很多大商人辱罵市易務,但民間的誇讚聲也不少。

    ……

    八月二十日,深夜。

    蘇良剛到家,一場瓢潑大雨驟然而至。

    緊接着,電閃雷鳴,雨水就像一串串佛珠般砸在地上,噼裏啪啦。

    轟隆!轟隆!

    雷聲甚響,如在耳邊炸裂一般。

    一些小孩子一般都會被嚇得鑽到屋內不敢出來,但蘇子慕甚是愛雨,被雷聲吵醒後,哭着鬧着要出去踩水看雷電。

    唐宛眉無奈將他抱到門口,然後蘇子慕還指着外面要出去。

    這時,洗漱完畢的蘇良大步走了過來。

    “回去睡覺!”

    蘇良揚起手,瞪着蘇子慕道。

    此話一落,蘇子慕便不敢再鬧,乖乖跑去屋內睡覺了。

    他知,唐澤和唐宛眉不敢揍他,但蘇良卻敢揍。

    蘇良爲避免兒子成爲紈絝的官二代,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絲毫不留情。

    但不知爲何,蘇良越嚴厲,蘇子慕就越喜歡黏着蘇良。

    ……

    翌日,一大早。

    驟雨雖停,但路上處處都是積水,很多樹枝樹葉都被疾風驟雨打落,一片狼藉。

    蘇良剛到市易務衙門前,便發現門前圍了一羣人。

    他走近一看,有些傻眼。

    院內的一棵榆木被雷電劈中,剛好砸在了市易務的院門上,市易務的牌匾也斷成了兩截。

    這時。

    人羣中有人喊道:“雷劈市易務,說明是惹了天怒,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此等害商之法,理應立即終止!不然老天爺定然還會發怒的!”

    蘇良不由得皺起眉頭。

    他對這種自然現象並不覺得奇怪,夏天雷雨高發,劈倒樹木並不難見。

    砸斷牌匾也不過是巧合之事。

    但是當下,天命論依舊佔據主導地位,各個地方乾旱不雨,趙禎都是要連忙去祭天的。

    而今,市易務遭遇雷劈,定會有人拿來大做文章。

    蘇良望向被雷擊得焦黑的樹木,心中喃喃道:若有人以此天災要求終止市易法,該如何解釋呢?

    這時,王安石從裏面走了出來。

    “都別圍着了,一道雷而已,意外而已,你們速速將這裏收拾乾淨!”王安石朝着周圍的護衛吩咐道,他向來不相信什麼天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