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3章:冗官,大宋最大的吞金獸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官不水字數:2435更新時間:24/06/28 12:01:23
    午後。

    鄉道旁,勞作繼續。

    吃飽喝足後的趙禎,在熟識了一些器具和技巧後,打井水的速度明顯提升。

    但歐陽修身子太虛,沒幹多久,便有些氣喘吁吁了。

    並且,歐陽修觸景生情,突然有了詩意。

    間隙性地會望着遠處發呆,在心中醞釀詩句。

    不多時,腦海中便生出了兩首反映民間疾苦的詩作,臉上露出笑容。

    而這一切,都被劉管事瞧到了。

    劉管事看到的是歐陽修身子太弱,偶爾傻笑,似乎腦子有些不靈光。

    爲避免歐陽修擡頭望着遠方發呆,他命歐陽修去刨樹坑。

    歐陽修本以爲拋樹坑是個輕鬆活兒。

    哪曾想土地特別硬,別人刨三個,他都不一定能刨半個。

    不遠處。

    蘇良望着擔水的趙禎和彎腰刨坑的歐陽修,又看了看渾身都是泥漿的自己,不由得笑出聲來。

    若朝堂百官見到他五人這副模樣,絕對不可能認出來。

    蘇良甚至覺得,唐宛眉和蘇子慕都不一定能認出當下的自己。

    雖有些累,但蘇良的心情是愉悅的。

    埋頭栽樹時,什麼事情都無須想,這比在朝堂上吵架令人愉悅多了。

    ……

    漸漸的。

    太陽緩緩落下山頭。

    一日的勞作也就結束了。

    劉管事帶着一大筐銅錢,開始爲農戶們發錢。

    農戶們皆非常開心,拿到錢後便朝着遠處冒着炊煙的家走去。

    緊接着。

    蘇良、曹護、張茂則、趙禎都收到了他們今日所得:一百文錢。

    這一百文錢,意義非凡。

    趙禎已打算將其放在天章閣供起來。

    這時,劉管事走到歐陽修面前,道:“這是一百二十文,你拿着!”

    “我……我怎麼還多二十文?”歐陽修不由得一愣。

    他覺得自己和其他人相比,最多值五十文。

    “我求求你,明日你別來了,去別的地方禍害吧,我實在沒有遇到如伱這般沒力氣的男人,你適合去考官!”

    說罷,劉管事便大步離開了。

    歐陽修咬着嘴脣,臉色漲的通紅。

    他並不怨恨劉管事說出這番侮辱他的話語。

    只是覺得,自己確實太虛了,太丟人了。

    特別是午後。

    官家都提起了勁頭,而他卻連鐵杴都要舉不起來了。

    一旁。

    趙禎等人望着歐陽修提着那一百二十文錢愣在原地,全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能見歐陽永叔吃癟,還真不容易。

    ……

    當日晚。

    回城之後,蘇良便託人找劉管事辭了這個差事。

    這種生活,體驗一日即可。

    再說,官家已經聽到了百姓的心聲,多勞無益,蘇良是不想再喝那鍋苦澀的熱菜粥了。

    翌日,直到日上三竿,衆人才紛紛起牀。

    除了曹護外,各個都是腰酸背疼。

    長期沒幹過體力活,突然用力過猛,身體極易吃不消。

    午後。

    蘇良帶着衆人在長清縣縣城轉悠起來。

    衆人看到了齊州州報。

    聽到了許多百姓對王安石和司馬光的誇讚。

    也看到了王安石設計的田地灌溉法、開墾之術……

    此二人,完全是聽了蘇良那句“以齊州之變,掘天下之變”,所有的變法策略、落地手段皆可在其他地方展開。

    ……

    翌日,天剛矇矇亮。

    蘇良一行人坐上馬車離開長清縣,朝着城北的草市奔去。

    所謂草市,即民間定期形成的市集。

    吃喝衣食,應有盡有。

    價格比縣城中要便宜許多,且很多人都能以物易物,甚是有趣。

    半個時辰後。

    衆人緩步走在草市之中。

    草市並不大,長約八百米。

    兩側有草棚、有地攤,有太平車,還有挑着擔子的賣貨郎。

    若論熱鬧程度,這裏絕對遠遜於大相國寺的萬姓交易市場。

    但是煙火味十足。

    吃食、衣服、蠟燭、燈具、雨傘、布鞋、米酒、草料、乾柴、花卉……

    應有盡有。

    這時,蘇良開口道:“齊州境內,草市頗多,除了是因商貿繁榮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齊州沒有雜稅,這點兒,是從今年五月份開始的,王介甫和司馬君實還未上報。”

    聽到此話。

    趙禎停下腳步,不由得皺起眉頭。

    大宋百姓的賦稅,主要是兩稅和身丁稅。

    兩稅就是夏季一次稅,徵收錢、絹、布、草等;秋季一次稅,只徵收糧食。

    身丁稅就是人頭稅,二十歲到六十歲的男丁都要交。

    此外,便是雜稅了。

    相比於漢唐,大宋的雜稅算得上有些壓榨百姓了。

    像農器稅、牛革稅、蠶鹽稅、鞋錢等,全都是雜稅,並且與日俱增。

    之所以發展成這樣。

    主要是因大宋要養的官與兵太多了,不得已不斷巧立名目徵稅。

    雜稅,也是百姓經常造反的主要原因。

    “全宋變法,可取消雜稅否?”趙禎看向蘇良。

    蘇良想了想,道:“爲民,應取消;爲官與兵,不應取消。”

    當下的大宋若全面取消雜稅,最多三個月,朝廷連官員的俸祿與士兵們的軍費都拿不出來。

    一旁,歐陽修捋了捋鬍子。

    “取消雜稅,非根治之法,不如裁官,雜稅自可消。”

    歐陽修說出了心中所想。

    趙禎無奈一笑,道:“走,前面看看,我們也買些小玩意!”

    說罷,趙禎便大步朝前走了過去。

    蘇良與歐陽修相視一笑,都無奈地搖了搖頭。

    自入齊州以來。

    從商人們所認爲的“劫富不濟貧,富朝廷不富民”,以及齊州變法對百姓減輕剝削所產生的效果來看。

    大宋最大的病症,始終是冗官。

    所有的計策,都是在爲冗官補窟窿。

    王安石與司馬光的一系列策略,皆爲開源之策。

    從商人和百姓身上擠出稅賦,還於朝廷。

    就像抑制土地兼併,抑制之後,很多免稅的地主階層拋售土地給了普通百姓,朝廷便多了稅收。

    但是。

    當下的官員薪酬卻是一個巨大的吞金獸。

    換言之——

    無論如何開源節流,只要不將這個吞金獸消滅,大宋永遠無法解決積弱積貧的根本問題。

    但是趙禎已經歷了範富新政的失敗,讓其再對士大夫官員階層下猛手,顯然不可能。

    蘇良、王安石、司馬光曾經寫信也聊到了這一點。

    大宋若強,一定是去除冗官的大宋,但這一步,他們都沒有想好。

    是殺伐果決,還是慢慢去熬,只能看官家的心意。

    (本章完)